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鹰犬-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六百一十二章 礼轻情重(庆祝日本投降,今日三更!)
(611章和610章贴一块了,vip章节又不能修改,见谅)
(庆祝日本投降,今日三更!)
嘉靖皇帝说的盐税免税,则是让国库一年少了近20万两银子的收入,这人情也不小。毕竟严鸿力主收盐税,打击偷漏,他自家的两个女人在扬州开盐号却是公然的逃税,这事儿尽管在官场不算太严重,毕竟是个辫子。如今皇帝金口玉言,给他女人的盐号开绿灯,直接下旨免税。这也算是对他的犒赏。
严鸿道:“多谢老爷子恩典,这一百五十张船引如何调度,小子听您安排便是。”
嘉靖见这小子倒也识得好歹,更是欢喜。“那一百五十张引,既是赏你的,你也就只管用。只是老爷子我有些穷亲戚,平日里想要周济他们,也不怎么方便,正好借着这船引,给他们找点钱花。内中三十张引,给他们留着就行,其他一百二十张,任你安排。还有那造船的红单,老夫也只信的过你,谁能造大船,谁不能造,便由你做主。”
等严鸿再次谢恩后,嘉靖道:“其实这次你立的功劳极大,只是你年纪太轻,骤居高位,未必是好事。可是有功不赏,也不合道理,只好将你的封赏拆了一下:加你祖父太师之衔、赐忠勤敏达银印;加你父中奉大夫阶、授正治卿;你兄弟严鹄加勋骁骑尉、严绍庆特准入国子监就读。你便只好委屈一下,等过几年,再行升赏便是。”
这种封赏方法,类似于把一套三居室拆成了三个一居室,如果仔细算的话,价值还要超过三居室。比如严嵩。他之前只是少傅兼太子少师,如今却得了三公赏赐,大明朝文官,生晋太傅。死谥文正。就是最高追求。严嵩晋了太师,就离太傅近了一大步。严世蕃先天残疾。按国朝规定,做到三品工部左侍郎已经是极限,可是给他加的散官官阶及勋,都是从二品大员才能享受。已经算是抬了半格,严鹄这种荫封官,也得到了授勋;严绍庆也直接进入国子监,免于参加秀才考试,直接就可以考举人。相对来说,这哥俩才能远不如严鸿,若不是靠严鸿这提携。只怕要升上去没那么容易。
所谓宗族,便是在此时得到体现。你的官不好升,那好办,我就让你的宗族得利。反过来你的族人得利了,难道你还得不到好处么?
严鸿听完这万岁的封赏,急忙再次磕头道:“小子微末功劳,全赖天子洪福庇佑,方才侥幸成功,实不敢言功劳二字。茫茫海上,风雨交加,若非天子神通,小子早已遭遇没顶,何敢再要赏赐?”
嘉靖道:“不必说了,就冲你今晚磕这上百个头,这赏赐也是要给的。只要能给老夫效力,便少不了你的好处。但像你孤身去探荒岛那事,今后不许再做,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的命不光是你自己的,还是老夫的。你再敢以身犯险,我便要重重罚你。”
严鸿先是连称不敢,接着道:“小子是有个不情之请,希望将这次立下的功劳,与开海之功,折与陆世伯。”
嘉靖听着欢喜,笑道:“你这猢狲,当真是好算计,你自己做人姑爷,却不肯出钱。反要老夫替你犒劳岳父,天下没有这种道理,滚起来吧,文孚的事,老夫自有安排。”
陆炳也道:“不可胡闹。”
严鸿这一说,嘉靖倒是更认定他是站在陆炳一边,铁了心的给陆炳做女婿,才肯牺牲这么大的利益给岳父换个爵位。而这种场合又不是一个特庄重的君臣奏对,因此说话上,也没那么多规矩。陆炳被嘉靖称为孤之冠盖,对他无所怀疑。严鸿这种要求从亲戚角度看,也是天经地义,便是黄锦也不能说出什么毛病来,难道给自己老岳父讨封是错的?要知道即使在朝堂上,大臣给自己的亲属讨封,勋贵给自己讨赏,都不是啥新鲜事。
因此嘉靖只是笑骂两句,未加斥责,反安慰道:“文孚的事,一个操持不好,便容易引出大乱子。本来老夫还想,你娶徐阶的孙女,我晋文孚的爵,两下里互相便利。可是如今么,这事更是要压上一压。”
嘉靖又问了问些出海细节,风土人情,此时便是老少闲聊,严鸿也就少了拘束,施展开自己的长项,鼓动唇舌,将所经所见,添油加醋演绎一通。先听到严鸿如何呵斥夷人,众夷人又如何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盼着开海,嘉靖哈哈笑道:“开埠之事,上合天意,下顺民心,便是那些夷人,也盼望的很,可恨朝中腐儒,还要蜚短流长。”
黄锦道:“奴婢担心,夷人贫苦,不似我天朝物产丰富,与之交易难以牟利。再者,从来物以稀缺为贵,若是商家一多,这东西还能卖上价么?”
严鸿道:“黄老,夷人确实不如我天朝物产丰富,这才想要采购我们的货物。可是夷人亦有出产,一则,坚船利炮,夷人造的甚多,二来便是金银,他们的船走得远,从万里之外,贸易掠夺,囊中颇丰。与他们做买卖何愁没有利可言?再者,咱们的船引,就是不让那些商人随便卖货,破坏价格。而夷人人口众多,与咱们天朝不相上下。咱们的货物到了夷人那里,颇受欢迎。更何况海路颠簸,风险甚大,十艘夷船来我大明,能回国者,不过半数。所以实际上还是供不应求,不可能会供大于求,黄老只管放心。”
虽然没做过市场调查,但是根据严鸿的记忆,好象1840年鸦片战争的诱因之一,就是英国人除了鸦片外,没什么东西能在中国盈利,相反会被中国赚走大量白银。即使记忆的不准,想来也不至于出太大偏差。没道理明朝做买卖就是赔钱卖不上价的。单看那克里希见了蜜饯跟见了亲爹似的模样,就知道,不会出现黄锦所说,商品供大于求的现象。
嘉靖道:“你接着说。这开海贸易的事,已经定了,便无更改之理。那些夷人么,听说弄银子很有套办法,老黄就不必太过担心了。”
严鸿接着说了台州大战的事。嘉靖听严鸿说起那浙兵的威风,以百人队,大破耿少泉乱军数千,后又以一营兵力大破真倭过万,自己伤亡不到百人,不由起了兴趣。毕竟如今大明朝部队多,但是除了边军能打仗的少,至少在文官们的奏折里,只能看到杀良冒功、虚报战功等等。
可是听严鸿一说,原来大明还有如此能战的部队,老皇帝也觉得心头舒畅,道:“看来老夫准他扩编十营,还是少了。似这等强军,便应扩他三、五十个营头,到时候便是东西蒙古也全都不在话下。”
严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嘉靖皇帝听的入神,便连时间都忘了,足足到了二更时分,老皇帝打了个哈欠。陆炳见状,眨眼道:“兄长,时候不早,兄弟有些困倦了。”
嘉靖皇帝笑道:“也罢,时候确实不早,那咱便且散了,改日再说。”
严鸿要紧又跪下道:“禀告老神仙,老爷子三次会见小子,小子感激不尽。寻思老爷子福寿无双,也没什么好孝敬的。特准备了一点薄利,想请老爷子转赠给两位老爷,一位少爷。这是小子一点孝心,还望老爷子成全。”
嘉靖皇帝一听严鸿要给自己的儿子孙子送礼,呵呵笑道:“却看你有什么东西送来?”
严鸿对陆炳道:“陆世伯?”陆炳点一点头,向楼下呼道:“把严小相公给老神仙的礼物抬上来!”
须臾,上来几个汉子,搬上来三口箱子,又没声没息地下去。严鸿起身道:“小子斗胆,请老神仙赏眼。”打开箱子,一一示范。送给裕王、景王的,无非是些珍珠玛瑙、金元宝玉马儿,每一箱价值起码也有上万两银子。送给皇孙的,却是些西洋打造的精细玩意,什么美人钟、小击琴,双轮小马车,无不镀金镶钻,富丽堂皇。嘉靖皇帝看得龙颜大悦,呵呵笑道:“好好,小子,你想的这般周到,老夫便代我家儿孙收下了。”
严鸿看嘉靖收下礼物,这才暗自松了口气。心想自家老爹给景王撑腰,这要是裕王继位,以后麻烦不小。希望自己送这礼物示好,能够稍微挽回点不良影响。
待等严鸿回到府中,严家爷俩又在西苑值班,他便径直来到孙月蓉房中宿下。花耿二女忙端上热水,伺候严鸿更衣,严鸿道:“今夜由太太陪我,你们且去休息吧。”便让二人宿在外间。
孙月蓉心疼晚娘,本要赶他回晚娘院中,但是严鸿死活不肯走,反而面孔一板道:“怎么,你我分别这么长时间,你心里便不想我?”月蓉无法,只得由他性子,颠狂了一回,这才依偎在一起说着离情。
听孙月蓉说到刀劈方杰,大闹东便门码头那事,严鸿道:“你这胆子也忒大了些,方钝好歹也是户部正堂,朝廷二品命官。那也是堂堂的地官大司徒。慢说是你,便是我祖父见他,也要容让三分,你倒好,拿他当肉票来绑。若非万岁回护,他自己心灰意懒,挂冠而去,这回的事便有你的苦头吃。下次做事,可要多动动脑筋,不可再这么卤莽。咱惹祸不怕,好歹也要我在家里时再惹,我才能替你扛,否则你连找个顶灾的都没有。”
第六百一十三章 师徒言欢
孙月蓉也知他是为了自己好,道:“我本来就是个笨蛋,哪有那么多心眼。可惜啊,不管怎么努力,这个脑筋始终是聪明不了。若说聪明,还是青砚妹妹聪明的多,以后遇事,她才是你的臂膀。”
严鸿道:“好好的,怎么说起她来了,莫非吃醋了?要不这样,我回头为她寻个婆家,省得你多心。”
孙月蓉反问道:“你舍得?”这一问,顿时把严鸿问的哑口无言,孙月蓉这才一笑道:“我就知道你舍不得。别说你了,便是我这个女儿家,也舍不得。青砚那么大个姑娘,天天粘在我这,难道真是与我这个姐姐分不开?我虽然没念过书,可我也不傻,她图的啥,我心里也清楚。反正你这院子里,早晚也要进人,与其进别人,还不如进青砚,至少她与我还有个姐妹情分,互相也能谈的来。当初听说你遭了不测,我便发过誓,只要你平安回来,想娶几个就娶几个,我决不管,可是事到临头,心里还是忍不住泛酸。”
孙月蓉胸无城府,有什么说什么,便是拈酸吃醋,也忍不住说在明处。越是这样,越是惹的严鸿怜爱,轻轻抱住她道:“要是你实在不高兴,我便将她打发走就是,在我心里,她张青砚可及不上你。”
孙月蓉道:“那也不成。你把她赶走了,我成什么人了?再说,她脑子活,办法多,比我强多了。你就把她娶了吧,她也比我小不了多少,再不嫁人,便不好嫁了。这几日她又闹了病,却还强撑着陪我一起到码头迎接你。你没留意吧。她分开时还咳嗽了呢。这两日你也要抓紧去看看,该请医便请医,仔细莫耽误了她的身体。还有啊,晚娘姐姐那边。你打算怎么安排?姐姐其实挺可怜的。为了你的事,差点没了命。你便是要休妻。也给她个好归宿为好。这事儿你不妨也去问问青砚妹妹,她当初忙前忙后帮着请郎中,对胡姐姐的事很是上心。后来她说这晚娘姐的事,十分棘手。我怎么问她她都不肯说,说只能告诉你。你且去问问,看看这里面是不是还有什么文章。”
严鸿见孙月蓉一边吃醋,一边还在给张青砚、胡晚娘谋利益,不由颇为感动。他也知晚娘此事操持起来,不那么容易。若说想快刀乱麻,倒是方便。一封休书就能完事。可晚娘的性子,多半前脚接了休书,后脚就悬梁觅井,寻了短见。而且不知为何。一想到要休晚娘,他这拈花惹草的小阎王,还是忍不住头晕目眩,胸闷心虚。倒是张青砚为人精明,确可以做个参谋。
花耿二女外面听着,一方面觉得孙月蓉太笨,居然还帮着老爷往房里招人,一方面又觉得摊上这么个心眼好的主人,也是运气。至少不用担心因为争宠而丢了性命。
次日起来,严鸿把天家召见之事给爷爷和爹爹一五一十说了。接下来两日,诸事安排的差不多。严鸿先是带着严二来到国子监,前往拜见恩师张居正。如今高拱升任礼部右侍郎,国子监祭酒一职,已经由张居正接任。等到严鸿见过了礼,又命严二送上带来的西洋番物,打发他出去。张居正收了礼物,问严鸿道:“纯臣,你来的正好,快把海外情形与为师分说分说。如今朝内,众说纷纭,有的说海外遍得黄金,低头可得;有的说海外穷苦贫瘠,人不得食。到底孰真孰假,你且分说一二。”
严鸿也不客气,便将所见所闻一一介绍,如大小佛郎机的财富,与尼德兰的矛盾等等,也不隐瞒,全都说了出来。更说了自己带了那艘夷船,如何先进,那夷炮如何了得等等。张居正边听边点头道:“西洋夷物,与我朝军械,各有所长,难分高下。单以火炮论,我们确实处于下风。长此以往,怕是将来,我们的军械战具,与夷人比反倒落了下风。你且放心,为师回头就要上本,请求朝廷重用夷官,铸造新炮,仿造新船。只是开海之事,你也须得慎重,万事皆有利弊,从无有利无弊之事。单说一件,若是万民皆沉迷商贾,地无人耕,则粮食短缺,朝廷动摇,这一桩就不可不查。”
后又说起严鸿强迫杭州六大家带头纳商税一事,张居正面色一变:“纯臣,这事你办的忒也孟浪。国朝定鼎之时,曾言恩恤士大夫,士人不纳商税,早已是约定俗成,深入人心。你开的这个头,怕是要被扣上与民争利,荼毒地方,盘剥百姓等大帽子。说起来,与征收盐税比,风波也小不到哪去。”
严鸿笑道:“恩师。便是没有这档子事,单是我救了汪直,他们便把我视为寇仇,左右便是那么回事,我何不为朝廷多做些事情。再说,那些士大夫豪绅,家有良田万亩,又坐地行商,颇有余财。朝廷缺钱,不收他们的税,莫非反去压榨那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平头农户?这可不是窃贫济富么?学生虽不才,倒不像眼看这不公之事。”他这话实在是自家从21世纪带来的观点,但也只敢跟张居正说,在爷爷严嵩面前都怕说不圆盒,至于老爹严世藩,更别提了。
张居正闻听,也不由莞尔,暗想:若是有朝一日,我能身为辅臣,实行新法,严鸿却正是个大好的臂膀。他不怕诽谤,不计名誉,又不怕惹祸上身。行事看似荒唐莽撞,然心中居然还有为国为民的一缕忠诚。将来若是彼此合作,定能让大明朝那些蛀虫为之胆寒。
想到此,张居正用驾官一点严鸿额头:“你啊你,当真是个异类。如今你有天子撑腰,倒是不怕那些士绅,但也要记住,不可得意忘形,须知前朝江彬、钱宁之故事。你那小妾孙氏,也要多多管束,如今朝内岳州人不少,便是恩师我,算起来也是砺庵公的大乡党,若是他们有心寻孙氏麻烦,怕她也不好过。”
严鸿点头道:“弟子谨记恩师教诲,不敢得意忘形。”
师徒二人又大谈了一番剿倭见闻。听严鸿说了浙兵的威风,张居正不由动心,把戚继光这个名字念叨了几遍,记在心里。
张居正又说起朝中近来事情。原来俞大猷护银子进京后,献了筹编车营的折子。本来兵部对这种折子是不屑一顾的。你个丘八就是老实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