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扛挺机枪到南宋-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铁黑的盔甲片,铜红的脸,移动的马腿,人腿……
  望远镜伸出来,仔细地搜索着目标,几乎看得清元兵的脸上细腻的表情,鼻子的抽动。大约五百骑兵,一千步兵。
  “这么少?伯颜也太小看我们了吧?当然,他不会只有这一招,也许是这是虚晃一招!”我放下望远镜儿,开始整理手中的响箭。
  元军完全进入我们军的埋伏线。
  埋伏的漫长战线上忽然响起了一排尖锐的哨音,那时我们的响箭,接着,一丛丛的箭弩突然从道路两旁迸发出来。等我们射完了手中的箭后,挥刀割短了战马的绳索,稍一整顿就骑上冲杀出来。
  一千二百人,每人射出十支箭,不必关心准确率,只要往长队里倾泻即可。
  当我们冲杀出来,涌到道路中间的时候,发现可干的事情已经不多,三分之一的敌人正在地上抽搐呻吟,三分之一的人翻滚挣扎,三分之一的人没头苍蝇般地奔跑。失去了建制的敌军已经崩溃。
  迅速解决了战斗。
  我后怕地回望着,可以清晰地看到路旁五百米范围内的一切移动目标。要是元军能放一个或者几个侦察兵往边儿上略微看一看呢?我们就危险了。
  于是,对刘元帅更加崇拜:战神比拼今胜昔啊。
  挥起望远镜,因为我听到了异常的呼喊声。
  果然不出所料!
  两大队的元军正从左右两翼包抄着前进,顺利抵达了韶关的城壁下!洞开的城门刹那间就易手,成为元军的囊中之物。
  分进合击?元军战神果然是倚重两翼部队奇迹般地收复了刚刚丢失的城池。中间这一路居然是可有可无的弃子?
  不过,我心里仍然很高兴,因为,伯颜的用兵计划居然和我猜测的形势相差无几!
  恢复了部队的建制,清查了战损,三十七个。
  元军大部就歼,俘虏一百,死或者即死一千二百,余逃亡。
  一个精明的战术也可以创造奇迹。
  收拢了元军的战马和武器。发现中间赫然夹杂着三门全铁铸造的火炮。这恐怕是郭守敬先生在扬州的余惠了。一千斤和正确配比相近的黑火药。诸如此类的物件,都成了我们的战利品。
  “立即向敌人进攻!”我们有了这三门大铁炮,感觉着自己的胆略陡然一振。
  逼近了韶关。城围上的元军立即放箭张弩攻击。
  两千多名元军把墙壁上遮得满满的。刀枪林立,严阵以待。
  十数面锦绣军旗威武地飘扬在城关上,我用望远镜观察着旗帜上的字:史。
  难道是史格?真是冤家路窄!
  果然是!我差一点儿就喊起来,那个硕大的脑袋,魁梧的身材,银白色的胸甲的,不是史格又是何人?
  “侯爷,您笑什么?”胡彪不解地问。
  “老朋友来了!”
  在城墙下对射了一阵,我们就逐渐往后退却。三丈高的城墙不是骑兵可以觊觎的。我们的三门铁炮一时还拉不到。
  “大宋神勇侯问大元史格将军安好!”我突然有了个主意,让士兵一起朝着城墙上喊。
  “大宋神勇侯问大元咯格将军安好!”
  ……
  真的是史格,自扬州事件以后,他和莫各图里各被责罚了一百军棍,然后发往前线效力。在这之前,驻防漠北地蒙古骑兵主力伯颜已经率部秘密南下,抵达赣州,追上前线的两元将被拨在伯颜帐下听用。伯颜蔑视地把他们一分在韶关后防,一留在大营机动。
  当听到关下宋军的呼喊以后,史格先是扎起耳朵倾听,接着就爆怒如雷:“杀!给我下关追杀!”
  “将军,大帅的命令……”
  “滚蛋!去他娘的伯颜!”鲜血涌上他的脸面,立刻变得青紫。脖子上的筋脉鼓得老高。
  “给我追上赵善良,杀了他们!”
  “将军!”
  话还未完,嚓地一刀,劝说的手下已经身首分离。余下的元军立即行动,哗地打开了关门,一窝蜂儿似的追出来。
  我军迅速后退,轻骑兵的优势就是速度,当我们退到关南五里处的时候,元军的大部分已经被我们甩得远远的,只是,史格率领的五百多轻骑兵除外。
  三门大炮在望,守卫的士兵做好了充分准备。
  我们绕道而行。
  史格紧追不舍。
  轰!轰!轰!三门大炮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掩蔽得不错的大炮把一肚子的怨恨都还给了元军。
  霰弹的打击效果显著,几十名敌骑被削翻在地。
  元骑稍退,等待着步兵的支援。史格已经预感到了不妙,头脑开始清醒。
  我们的一支小骑兵部队发起了攻击,接着就退却。
  史格不为所动,驻马不前。
  于是我灵机一动,留下三门大炮和近百名士兵牵制敌人。其余部队绕道迂回向韶关进发了!'
  我的战略思想逐渐清晰,那就是,在韶关尽量弄大动静,迫使伯颜回兵。所以,重夺韶关绝对必要。
  元军后队的步兵漫山遍野地涌出来,很快就赶上了骑兵,这让我充分见识了元军骁勇的精神和强健的体力。
  我们唯一能远远超出的只有智慧了!
  闪电般冲向关口。
  留守的二百多元军惊慌失措地大喊大叫。但是,我们的箭弩覆盖了他们。
  九百对二百,仰攻的我军在射击技术上一点儿也不弱。
  我们还有另外一手……
  十枚火箭腾空而起,带着鸣镝特有的尖锐声刺破了天空。
  不久,城关的元军一片混乱,一阵悲惨和哀叫。
  埋伏在关北的七百将士和潜伏在城关内民户里的战士一起打开了关北门,袭占了城关,从后面兜住二百多元军,把他们尽数拿下。
  宋元和解 六章,敌军围困万千重。
  重整旗鼓,我们站到了韶关城上,望着下面晕头转向暴躁得发狂的史格,我哈哈大笑。
  号兵吹响了得胜号,呜嘟嘟的声音从关上悠扬地飘逸下去,徐徐地传向远方,说不尽的一股悲壮情怀在天地和宇宙见袅袅地徘徊。
  我的心突然空虚莫名,突然又沉甸甸的。
  将军百战死,空留军号鸣。
  关城上角落里的元军尸体让我关注了很久。
  他们死得姿态各异,但都不平静。是搏斗,也有痛苦地挣扎。
  鲜血凝结成了黑红,甚至是黑色的,紫色的痂,触目惊心。
  我军也战死了一百多名,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整理,还是乱七八糟地倒在原来的战地上。
  壮烈的姿势让我微微动容。
  数年的撕杀几乎已经麻木了我的神经。我甚至可以轻易地靠在尸体上睡觉而不觉得一点儿恐惧或者不适。
  战争最能改变人。
  但是,我又不能不关心一个事实:我们还有一百多号将士留在城外,在那儿牵制着史格的大军呢。
  胡彪搭着眼睛看,看了良久也没有所得,忧虑地说:“神勇侯?我们的人是不是完了?”
  我皱着眉头,把望远镜子交给他。他默默地接了对准城下观看。
  泪水涌上了他的眼睛,他把镜子交还给我,声音有些梗阻:“将军,侯爷,他们,他们……”
  说不下去了,长长地叹息一声。
  我没有看,那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一百多名士兵做了战术上的牺牲。可是我清晰地知道,如果我们这一次解救没有能成功的话,我们这两千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成为一次战略上的大牺牲。
  还有一千七百人。主力军犹在。
  我把胡彪,素来台等人,包括二十几名百夫长都招集到一起商议,大家各抒己见,对战局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的针锋相对,完全相左,有的则精神一致。
  我发扬着民主,然后思考着,掂量着,取舍着,最后拍案定案:“很好,大家说得很好,我们就要在这里站稳脚跟,钉死敌人,不管他伯颜是战神还是死神,我们都要和他斗到底!特别是,我们的消息已经传到隆兴军,文天祥大人会很快就派出主力部队来救援我们的,所以,我们不是孤立的,我们是整个元宋粤北大会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步骤,一枚重要的棋子,不,是棋筋!没有了我们,整盘的棋都将崩溃,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下去!我们的计划是,在这里坚持十天之久,等候我们的东南大军到达,我估计,文元帅会倾注全力来支援的,那时我军将占据优势和主动,历史将完全会改写!我军的胜利将彻底解决大宋的危机问题,确立我朝的复兴之路!”
  将领们窃窃私语着,交头接耳。
  我没有责怪他们,反而鼓励着他们的交流,直到最后。
  战士们紧张地准备着长期的防御物品,很好,元军的粮食和柴草都够,堆了满满的十大粮仓,水源也不成问题,关上已经储备了够我们一千多人一个月的水。火箭,箭弩也有五万多枚,还有擂木若干,滚石若干。
  元军本来是把这里作为前进基地的,从物质的积蓄来看确实不错。
  我满意地看着,巡视着,一一向对我致意的士兵还礼。
  从他们崇拜的目光里,我感受到了巨大的优越,也充分觉察着自己的责任。
  “将士们,我们一定会成功的!大宋必胜!”
  “大宋必胜!”
  柴草点燃,关墙上开始做饭,青色的炊烟袅袅地升腾着,一柱柱犹如巨龙。
  关下突然战鼓声声,喧嚣如雷。
  暴风雨般的噪声席卷而来。
  关上的将士尽皆失色,一起向关南眺望。
  浅红色的人流快速地滚过山岗,从几个方向同时向关城逼近。
  正南的是史格那一路,其余的部队不详,当然,是元军无疑。
  很快,元军就到了关下,没有任何的照面和讲话,开头就是一阵猛烈的箭雨,只听得耳边嗖嗖嗖地锐响,天空中飞落无数的利刃。
  战士们赶紧钻进必要的防护工程里躲避。仰天射击的威力居然有这样大!我始料未及。
  胳膊上痛了一下,那是一只箭尾的打击。幸亏有了我贴身卫兵的敏捷身手,要不,我会吃大亏的。
  盾牌纷纷地举了起来,我们的战马都关在后边,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我们变了,由骑兵变成了守城的步兵。
  射了一阵,敌人开始爬城。是一些步兵,浑身穿的铁甲有好几层,简直象一个铁人,有几架云梯竖立在城关的正南边。
  我军将士冒着敌人的猛烈箭雨出击了,盾牌之下,我军战士紧张地窥视着敌人的攻击方向,一面给后边的人讲解:“他们在那边,有五架车子,每架车子三十个人左右。正在爬,有的已经爬到半中间了!”
  浑身裹得严严实实的士兵象猴子一样敏捷地侦察着。
  一截截儿的圆滚古滚擂木被推来过来,接着就被准确无误地放置到相应的位置,几个士兵奋力举起它,嗨地一声就扔了下去。
  下边传来了一阵惊呼声,和木梯折断的喀嚓声。
  继续防守。
  一条条圆木滚下关城。
  一个个战士被天空飞来的利箭所伤害。
  元军的仰攻从来没有停止,一直深深地威胁着我们。
  我们两个士兵合作,一个举盾牌阻挡天上,一个举盾牌抵抗前边的危险,还加上运输防守物资,真是辛苦紧张啊。
  明明我们在高处,却硬是叫元军掌握着制空权,郁闷。
  用望远镜观察着,发现从关的东南部五里处到关西北地区七八里处,隐隐约约或者影影绰绰全是元军的旌旗,连营十数里,骑兵和步兵不计其数。
  从队伍的分布情况来看,他们该有三万到四万人。
  这么多?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难道元军撤了曲江的围困?难道,我军张达将军完全失败?”
  不象,那是不是我们估计的情况有误?元军这次是清巢出动,上来了起码六万以上?
  我赶紧给身边的将领解释:“小心,元军比我估计的要多些,我们要做充分的思想准备啊。”
  “是,将军!”将士们不说多余的一句废话。眼前正忙活着呢!
  不久,元军的阵营后面缓慢地走出更多的步兵,在骑兵的远程弓箭的保护下,陆陆续续地到达了关城下,然后做了必要的准备,就开是竖立云梯攀爬城墙了。
  元军的箭雨又密集起来。
  我军的伤亡不少了,有大约一百人了吧?不过还好,我们投下的滚木和条石至少有二百来个,元军的步兵冲锋攻击完全被遏制,他们死伤的该有三四百人。或者更多。
  元军只发动了两次进攻,然后就偃旗息鼓撤退了,大约退到离城关四里的地方,开始安营扎寨,还有些士兵用铁钎奋力的在地上剜着什么。
  我问。大家都猜测,那是要修筑长围来围困我们。
  开挖长围墙?大壕沟?就象后来围攻锦州的清军?
  可惜,我们的大宋朝最精锐的骑兵部队被用来搞防御了,真是明珠暗投。
  但是,我们要真的钉在这里,吸引敌人的主力部队,为我们的友军减轻负担。
  只是不知道,我们的友军在哪里。那个张达的部队还能发起反击吗?
  夜里,关城下的篝火燃得通天红光,象正在烧练着的巨大锅炉。
  密密麻麻的火堆,正验证了我们的判断,元军来了何止三四万!
  观察着铁桶般的围困,我无语。
  头上冒出了历历的汗水。一抹,一片冰凉。
  我想到了逊菊,想到了春菊儿,心里有一股悲凉在潜滋暗长。
  宋元和解 七章,形势突变。
  我们没有必要叙述在五天里的防御战中我军如何得英勇善战和顽强拼搏,既然要做一颗钉子就得把敌人扎疼了,可是既然做了眼中钉肉中刺就得被人家反复的凶狠地拔来拔去的折腾。没有办法。
  元军的主帅是谁?我们不知道,就是连他们的大旗也变来换去,我想到,这恐怕是敌军的军事机密意识在作祟了。
  伯颜果然不同凡响。
  三四万人围困着我们?他们到底有多少人?我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着。
  信鸽放出出去了几批,但是没有能回来,估计被元军的神箭手给暗算落进了他们的嘴巴里了。
  元军每天都要进攻,但是进攻的烈度并不大,与其说是进攻还不如说是疲劳战术,所以,我们只杀掉敌人一千多人,或者说是敌人在第一天的猛烈进攻以后就放弃了直接吃掉我们的打算。
  我们也伤亡了近二百人,多数是元军的巨弩造成的,这家伙非常厉害,我亲眼看着有两个士兵稍微直起身子,结果被巨弩洞穿了。
  他们压抑的疼痛和苍白的脸色一直闪烁在我的眼前。他们俩被穿过了重要内脏,结果在第二天的早上才痛苦万分地死去。
  确切地说,巨弩是汉人的兵器,真正的蒙古人是不屑一顾的,也就是说,我们被汉族人自己给打得很难受,威胁我们自己的正是自己人。在这里,我忽然清晰地感觉到,现实就是现实,它真是残酷无比,所谓的民族概念真有些空洞,要不怎么会有那么些的汉人死心塌地地跟着人家蒙古政权作战?以人家的政权为自己的国家?所以,民族的范围是很有限的。中华民族就是中华民族,各个民族之间的仇恨或许很深,但是,最后都将消融,这个民族共同体必将在需火的洗涤里重生。
  望远镜给了我神奇地观察力,我能一丝不苟地观察到元军的所有军事动向,这也是我军能轻易地击败敌人进攻的秘密之一。我甚至于和胡彪,素来台交换着数元军的帐篷,推测着他们的具体数量。
  “真是方便极了!”胡彪把着望远镜,一再感慨。
  “哈哈,这就是千里目神镜子啊。”素来台抚摸着自己已经开始凶恶起来的胡须说。
  “喂,小鞑子!等我们打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