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荣飞的梦幻人生-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只是象征性地随了份礼。荣氏餐饮分出去后不再受《暂行办法》的约束了。公司运作一直良好,每年陶莉莉的分红是一个很可观的数目。秦至善此次来也是与总裁叶家澜及陶莉莉等商量扩张问题,计划在临同等省内城市开设分店。
  隆月、邢芳、王爱英、殷淑等女宾坐了一桌,不喝酒,邢芳在酒席上对王爱英说,“你们是不是帮莉莉姐找个人?”
  王爱英本是热心人,这个念头早已有过,“怎么没有?她根本不想此事啊,说了几个,连听都不想听”
  陶莉莉只有四十二岁,孤身一人过完一辈子想想也觉得有些残酷
  “条件太好,选择的范围反而窄了。”隆月说。
  这是事实,一般的恐怕陶莉莉真瞧不上了。
  自结婚就有些远离尘世生活在象牙塔里的邢芳道,“只要对她好就行嘛,管其他的干啥?”
  这个条件其实是最高的,对人性和社会比邢芳又更多了解的隆月和王爱英闻言只是笑笑。
  秦至善饭后请荣飞到他手机看手打的房间。荣飞知道,老秦一定是想谈联投在海南的房地产。果然,秦至善开门见山,“如果荣氏现在进入海南,合不合适?”
  “所谓物极必反。我觉得意义不大了。”
  “请原谅,我只是好奇,去年荣少如何看出国内形势会大变?”
  “我哪里能知道会出现南巡,碰巧罢了。当时军方将压着的一笔军贸款还回来,闲着也是闲着”
  “我觉得荣少一定隐瞒了什么消息。不然就很难解释双龙国际在原材料上的大额囤积了。”
  “要说内幕消息,那是绝对没有的。不过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相对比较压抑,想着总会生一些变化。因为手里有点闲钱,就赌了一把,没想到压中了。”这种话有很多人问,荣飞只能这样说。
  荣氏集团高级副总裁秦至善半信半疑。最近荣氏在黄金期货上狠狠的赔了一把,主管财团金融贸易的他深感愧意。虽说生意有赔有赢,但前几次和联投联手搏风击浪所向披靡的感觉真是爽。也就是那几次投机,奠定了他在财团如今的地位。92年春后,大陆政治经济局势急剧变化,经济加的形势已现端倪。一直关注联投的秦至善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联投并非按荣飞所说的将主要精力放在造车上了,而是多线出击,继续演绎着投资神话。现在看来,双龙国际在海南和国内原材料市场获取巨利已成定局。饶有意味的是,联投在进行这一轮投机没有用联投控股的明华贸易,而是使用了一直有些神秘的双龙国际。很有些避开荣氏财团的味道。
  秦至善此次来北阳,主要目的就是与荣飞谈谈在贸易和金融上继续合作的问题,恰巧赶上陶莉莉请客。饭后,秦至善请荣飞到他住的套间深谈。
  “秦先生,麒麟汽车将我的主要精力缠住了,对国际贸易真的没有关注。乍一问我,还真说不上来。”荣飞接过秦至善的古巴雪茄用专用火柴点着,“抽不惯呢,觉得味道怪怪的。不过,南巡讲话披露后,国内经济将会出现新一轮高增长是可以肯定的,与其将目光放在看不到商机的国外,还不如投资国内。”
  “荣少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姑妄言之。如果荣氏财团寻求战略上的突破,有二个方向,一是信息产业,该行业前程似锦,不可限量。二是新能源。我敢断定,下个世纪一定有能源短缺之虞。先行一步,商机无限。”
  “荣少的联投准备往哪个方向展?”
  荣飞苦笑,“秦先生,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荣少看好信息产业?”秦至善轻声问道。其实不需要荣飞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浮出了水面。
  “是的。非常看好。如果听我的意见,我建议你们加大手机或者家用计算机的研力度。这条路怎么走,却要好好研究。手机的核心是芯片,这方面都被欧美垄断了,台湾和东南亚好像都在上自己的晶圆厂,据说投资巨大。如果芯片依赖进口,上手机项目也不难。至于家用计算机,国内已有了联想一类的企业,我没有做过研究,据说展的不错。你们不是有自己的电子器材分部吗?”
  荣氏集团有自己的电子器材部,但不是主力。产品集中在无线电元器件上。集团内部也有建议加强通讯器材研的声音,具体的就是个人通讯工具。但荣诚认为大陆的手机市场不容乐观,而进军欧美又有些以短击长了。秦至善知道,荣诚在几次金融战役获巨利后,目光锁定在贸易与金融,这和他之前的经历有关,对实业的投资有些信心不足。
  “你认为国内的手机市场在本世纪末会达到什么样的规模?”秦至善随口问道。
  “八千万至一个亿。”
  “天啊”秦至善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荣少如何得出这个数字?”
  这个数字对荣飞印象深刻。他记忆里听过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新闻言人姚先生的一次演讲,当初所谓的专业人士曾预测本世纪末的手机销售不足1oo万部。事实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现在是92年,买大哥大的都是所谓的成功人士,是暴户的专利,谁能料到国人对于手机的令人惊异的热情?
  “数字手机即将普及,由于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手机不再是昂贵的奢侈品了,将成为普罗大众最喜欢的通讯工具。这个数字是我的判断,没有什么依据。其实,除掉现在的无线寻呼机和手机,个人终端通讯市场有着无限开的价值。说实话,我曾有过进入此行业的打算,但受累于人才的积累和政策对于私企的限制,困难实在太大了。但荣氏不存在这些问题,如果上手机项目,我会有一些好的建议给你。将来的生产基地可以放在国内,你一定注意到了人民币的迅贬值了。91年对美元的兑换是4,现在到了5。7,我敢肯定,还会继续贬下去。这意味着什么?国内商品的价格将更具吸引力。在国内建厂成本优势将更加明显。其实研也可以放在国内,上海或者深圳都是不错的选择。”
  “人民币会继续贬值?”这个消息,或者说判断对于秦至善来说意义重大。
  “我认为会。”
  如果荣飞的预测准确,必须说服荣诚下决心。但,这个预测确实太惊人了
  “既然如此,联投为何不及早涉足?要我看,汽车做成功的难度或许更大呢。”
  “可能。联投与荣氏相比,无论时间还是底蕴都差远了。挣钱的生意遍地都是,我不能样样都来。其实,办公司也适用马斯洛的理论。我想,荣之健先生创立荣氏至今,早已达到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层次了吧?”
  “我一直认为,民企在大陆的展比较艰难。荣少或许认为信息产业会受到限制?说实话,麒麟得到政府的支持,我也没想到呢。荣少想过没有走出去展?”
  荣飞摇头。
  “出于爱国的考虑?”
  “为什么这么问?”
  “其实我觉得,做企业就是做企业,抱着回报国家或社会的念头去做,未必做的好。企业家在缴纳税金后就尽了自己爱国的义务。难道不是吗?就政策与环境,香港比大陆似乎更适合企业展”
  “秦先生认为我应当将联投移至国外?”
  “联投已经有财团的气象了。这不是恭维。近年来我研究最多的就是联投了,”秦至善笑笑,“请原谅我的直率。十年内在大陆打造出如此规模的企业集团,绝对是个奇迹。以荣少的眼光,如果立足香港,联投或许与现在大不一样。但我觉得联投上汽车项目有些意气用事了,我担心联投因此而停下了展的脚步如果联投有意在信息产业上与荣氏展开深度合作,我想荣氏会做出积极的应对。”
  “我想联投真的没有精力再开一个主战场了。”
  “是担心资金问题吗?”
  “秦先生,荣氏为什么看好联投?”
  “说看好联投还不如说看好荣少。就像你在海南的布局,就让荣氏深感惊羡。我承认你的目光有着与众不同准确与长远,荣氏需要你的判断。这样说,能不能说服你?”
  “哈哈,秦先生让我有些飘飘然了。其实,比起荣老先生为代表的一代华商,我真的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当初做生意是为了摆脱难堪的贫困,可没想到会展到今天。至于将联投移至国外,根本没想过,也不现实。联投是做实业的,展的基础还在国内。而且,我的家人,朋友都在国内,就算我将家人带走,朋友们也不可能跟我走。我想,联投不再谋划更大的项目了,专心做好麒麟,争取在十年之内让麒麟在国内有立足之地,于愿足矣。或许到时候我就该退位了,游怡林泉,不亦快哉。”
  “哈哈,荣少真会开玩笑。十年后你不过四十岁,正是男儿的黄金年龄啊。你说的手机和计算机,荣氏曾有考虑,但真不敢对内地的市场做如此乐观的估计”
  “如果是担心这点,我可以跟你打赌。”
  “哈哈,我会向荣先生报告的。”
  回家的路上,坐在后排的荣飞一直在想与秦至善的对话。
  爱国主义或者爱国曾是自己这一代及之前的教育主旋律。从来没有怀疑过爱国的正确性。我们评判历史人物的一个主要尺度也是用是否爱国来衡量的。没有长期在国外生活过,但相信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爱国主义的大旗都是高擎不放的。高中时期看过一部遭受批判的,主人公讲,你很爱这个国家,但这个国家爱你吗?曾对自己产生很大的震撼。遭受批判的原因也就是为了这句话。按照主流观念,爱国就应该不计回报,无条件地去爱。
  现在看起来有些问题了,特别是在新世纪股权整理后。
  国家既是抽象的,也是实在的。那些官员就代表了国家。官员的无耻便是国家的羞耻。


第214节变化

  在召开了纺织厂职工代表大会后,10月7日,北阳纺织厂与明华服装的合资协议正式签署。未来的新公司暂定名为北阳明华纺织有限公司,新公司筹备组同日成立。对于新公司的权力框架,北阳方面和明华服装已经议定,董事长拟由市轻工局局长谭先河兼任,总经理由明华北阳公司总经理苏伟担任,原北阳纺织厂代厂长苗沛霖担任常务副总经理。
  合资后依然设立党委,党委书记仍由原书记马刚担任。
  北阳纺织厂原先的产品主要是面沙和棉布两大系到。
  原定的将明华北阳公司置入新成立的北阳明华纺织公司的计划在双方充分酝酿讨论后被推翻了。因为明华北阳公司的产品主要是牛仔系列,属成衣制造的范畴。北阳纺织厂希望将明华北阳置入未来的新公司,是出于将收入规模做大的考虑,因合资的过程曲折连环,最终北阳市放弃了控股权,规模对于他们已经没有表面的意义了。
  而产品线延长,销售渠道必须新建或者沿用明华服装的渠道资源,将增大负担,最后还是尊重明华服装的意见。因明华北阳公司不再置入合资企业而维持现在的管理格局,明华服装完成合资将纯以现金注入,其实这样更符合北阳纺织厂的利益。
  苏伟算是创立明华北阳的元老,这个分公司当初完全是为了程恪的政绩而设立的。在苏伟的领导下成为明华服装最挣钱的分公司之一。产品完全是牛仔系列,1991年的销售收入突破了4000万,税后利润820万。各项考核指标在明华服装九个分公司中名列第三。
  在研究合资后总经理的人选时,李粤明力主让熟悉北阳情况的苏伟上任,这个提议得到了荣飞的支持。但在确定明华北阳不置入合资公司后,对于明华北阳分公司的人选问题让李粤明黄明福等人颇费踌躇。最终李粤明大胆启用了在深圳总部越来越上手的郑小英,征求苏伟的意见后提上了董事会,荣飞并没有参加,只是在电话里发表了自己赞成的意见。
  李粤明如今对明华服装已经颇有心得。一个运行良好的企业一般不会以一把手的更迭而险入混乱,因为它的管理已经成为常态化。什么是常态化,就是以事务的本来面目办事,每个人都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北阳分公司产品市场已经非常稳定,近期并没有大的改变,对一把手的要求不高。北阳公司紧靠联投大本营,各方面都会得到联投的支持,派郑小英出任经理是适宜的。
  明华服装高层均知道公司与联投的关系,也知道郑小英与荣飞的友谊,于是这项任命没有阻碍地通过了。
  郑小英于11月初来北阳上任了。
  在离开北阳七年后再次回到北阳。她的身份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回想自己七年前的心境,内心感慨万千。回到北阳的她首先到荣飞家“谒见”明华的幕后大老板,昔日曾经很平凡的学生。
  师生俩深谈了很久。对北阳分公司的管理发展及个人生活安排郑小英均有完整的想法,丈夫保罗仍留在南方,暂时夫妻俩必须分居了。但儿子将跟她来北阳,由她居住在北阳市郊区的父母照看。苏伟离任后,最终会跟着新公司迁入开发区,他在市里的寓所本是明华服装的财产,将留给郑小英。这段过渡期间,荣飞力主她和孩子就住进甜井巷自己的家,院子大了,最怕的就是没人气,奶奶常这样说,所以增添个洋娃娃会让荣家老少非常喜欢。等一切正规,可以将她的父母接过来彼此照顾,也圆了如对父母歉疚的心意。
  郑小英答应了。
  “当初不是你,我现在的日子真的不知是什么样子。”郑小英感慨地说。回想当初,一晃十年过去了。
  “对没有发生的事就不要想了。”初冬的北阳夜间温度已经降至零度以下,荣飞不想与她谈已经完结的事。看她只穿了一身浅灰的职业装,觉得穿着过于单薄了,“嘿,这儿可不是深圳,马上置办冬装吧。我觉得这几年已经将你变成了南方人。”
  “南方与北方区别大吗?”
  “很大。就历史而言,每一次**,最佳的组合是由南方人领导北方,然后由北向南席卷全国。做企业嘛,南方人的精明超北方十倍,但格局不免限于繁琐而做不大,缺少北方人的果敢。因此,最佳的结合是北方人去南方管理企业。”
  “你这是谬论。”
  “哈哈,本来就是开玩笑嘛。说正事,北阳纺织厂在了解你的公司后非常想将这颗金蛋抱进怀中。最终被我黄了。听苏伟说,今年预计销售5000万,利润将突破850万。日子滋润着呢。老苏有些不想去合资公司,我还给他上了一课。合资公司的起点高,有没有信心在两三年内将销售规模突破两个亿?规模就是市场啊,这是一个坎,过了这个坎,你的公司在业内就有一定的地位了。他动心了,认为两个亿的目标似乎低了点。合资前北阳纺织厂还将近一个亿呢。”
  “地位?”
  “是的,地位。”荣飞肯定地说,“就像政治家讲地位一样,企业的地位是市场决定的。我认为,技术地位决定市场地位,市场地位决定企业地位。不同的行业之间也是可以比的,比如明华服装,将来很难和陶氏及麒麟相比,因为它们更关系每个人的生活,更深刻地改变着周围的环境。而明华贸易及双龙国际,就算它再盈利,注定会籍籍无名。对了,你认识于子苏吧?”
  “认识,怎么了?你这样说对于总林总他们不公道呢。”隐隐的,郑小英对荣飞轻视明华服装的态度不服气。明华服装已是国内一流的成衣企业,它怎么不关系每个人的生活呢?
  “我和你说的是两个概念。于总的个人问题你关心一下,看看能不能帮她物色一个合适的?这话我跟你说过?”
  “是,但比较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