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他改变了大宋历史-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鹤郑氪收饫锏乃母鲎植环S腥嗽谡饫镄次鸢⒐谴颉蠢淳颓〉绷恕V皇羌由稀稹幸坏闱G扛交帷;实鄹绺缜肽颐侵该鳎降资窃趺葱吹摹!�

小赵皇帝一看,下面是自己唱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已经谱好了曲。还有在秦皇岛背的毛主席的“秦皇岛”。自己在黄龙府城外仿做的“一首诗”。

小赵皇帝已经哭笑不得,现在好像自己已经是文学大家了。虽然已经提前将近九百多年,自己不能这样不要脸。把人家的作品说成是自己的。

小赵皇帝说:“朱慎,朕要郑重地告诉你,这些都不是我的作品!”

朱慎说:“不要太谦虚了!皇帝哥哥,您说,不是您的作品,那是谁的作品?”

小赵皇帝自己怎么到了八九百年前,怎么借尸还魂,自己都说不清楚,怎么解释?只能无语。

小赵皇帝见王文在旁边,说:“你去把朕哪个秘书叫来。”

王文知道指的是谁,就赶忙去叫人去了。

哪个秘书来了。小赵皇帝对他说:“朕几时说过,朕背的诗词,就是自己的作品。你私下记录下来,朕也不好怪你,因为有人安排你将朕的言行记好,好写历史。即使这样,也不能到处乱传。你传出去的,你就给朕收回来!”

秘书说:“小臣只是给我夫人看了。那知道她的闺中的女友来了,她的女友抄录了,就传了出去。洛阳的闺中女性,文人墨客,竞相传抄。一时之间开封纸贵。现在已经传遍了全城,是不是已经流出了开封,也不得而知。小臣怎么收得回来?”

小赵皇帝见不能收回,已经无可奈何,就叫秘书下去。

秘书走后,王文说:“圣上,刚才奴才去去传唤秘书,就在开封府衙外,听到一个更离奇的事情,不得不告诉圣上。”

小赵皇帝问:“什么事情?”

王文说:“圣上,您是不是在回皇宫的路上,碰到有人甩绣球,被您接了。”

小赵皇帝说:“有啊,那是回皇宫的时候,有人对朕甩来一个东西,没有看清楚,就接住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今天早上,抛绣球的女方家属,要到皇宫来提亲,被皇宫的守卫赶走了。一时气愤,就到开封府去告状,告皇帝赖婚。开封府以乱抛绣球,惊动了圣驾,没有治他们的罪,把他们赶出府衙。开封府外,群众聚集,有说那一家没有道理的,有说皇上应该娶那个姑娘的。真是议论纷纷。那个姑娘据说文采出众,还声称,非皇上不嫁。缺点据说是一个大脚板。”

小赵皇帝说:“朕就是那么好?非朕不嫁?荒唐!”

王文说:“皇上就不该接人家的绣球,人家在抛绣球定亲。您接了,就证明您接受了她的婚姻。”

小赵皇帝说:“朕哪里知道这些道理?只以为是谁甩来了一个篮球?接了才知道不是篮球。”

王文说:“什么是篮球?”

小赵皇帝也懒得解释。也无心游园,对皇后说:“我们回去吧。”

小赵皇帝也不理朱慎,就自己走了。皇后对自己的堂妹说:“看嘛,好好地游玩,就搞得这样无趣。”说完后摇摇头,也跟着走了。

你一定要说:“朱慎进入皇宫就那样方便?”

首先你要知道,朱慎是皇后的堂妹。皇后随便给他一个腰牌,她要进入皇宫,还不是就像进入自己家一样。皇宫的守卫,谁敢阻拦?再说朱家在大宋朝廷里,已经非常红了,朱家许多女人都是嫁给皇帝家族的。有谁敢肯定,朱慎哪一天不会成为贵妃?现在对朱慎好一点,胜过以后她当了贵妃再去巴结。

小赵皇帝下午干脆又到崇政殿去,考虑对新占领地区的治理问题。

五月二日早朝,小赵皇帝把自己解放奴隶的命令在朝廷读了。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因为在头一天,朝廷已经讨论过了。很快就通过了,作为大宋朝廷正式的法令颁布下去。

小赵皇帝又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长期解除游牧民族对汉族的威胁?

小赵皇帝见大臣们都在思考,自己说:游牧民族有时侵犯大宋的时候,往往是由于天灾,他们无法生活。在他们南边,有一个富裕的民族。这里有粮食、这里有锅碗瓢盆,有金银,还有漂亮的女人,应有尽有。这里的人口,抢回去就是帮他们干活的奴隶。”

“我们汉族地区,遇到天灾,有官府去救济。他们遇到天灾,没有官府救济。我们要解除游牧民族对汉族的侵犯,首先我们就要建立官府。我们要在他们的地方建立秩序,把我们的法律推广到他们的地方。制止他们互相你抢我杀。”

一个大臣出来说:“皇上,臣知道,游牧民族都是缺少教化的地方,我们的官府到他们的地方,常常不服管教。最好的办法,是在当地任命土司,让他们自己去管理。如果我们派官府,将会使我们增加许多开支,效果还不好。”

小赵皇帝一听,这不是清朝的时候改土归流的争论吗?清朝改土归流是被历史证明很好的。

小赵皇帝说:“任命当地人当土司,就像周朝的时候的分封。开始的时候,他们还认周朝的朝廷,周朝的天子。以后年代久了,就不认周朝,也不给周天子敬贡了。分封的诸侯国互相拼杀。周朝的分封制证明是失败了的。关键是人民没有安宁。我们任命的土司,可能开始还认我们大宋朝廷,等时间一长,他们手中有兵,就会成为我们大宋的威胁。我们任命的官府官员,是要轮换的,干得不好是要撤职的。当地的行政是掌握在大宋朝廷手里的,这里就不会成为大宋的威胁。还有遇到天灾,如果他们有土司,我们就不会管。他们没有吃的时候,就会到汉族地区抢劫。如果我们在那里建立了官府,我们收了税,遇到天灾,我们就会去救灾,就不会有边疆少数民族到汉族来抢劫了。土司,比如女真的完颜部他们强大了,或者他们被感到朝廷不公平了,就会造反。辽国建立了不少州县,但在女真部没有建立州县,他们各部落有首领,就起来造辽国朝廷的反。所以,千万不能设土司。”

在小赵皇帝说完后,大多数大臣都反对设立土司,赞成建立州县。李纲也出来表态。大宋朝廷一场改土归流的争论有了正确的结论。

小赵皇帝说:“好!我们对设不设土司有了明确的结论。今后,我们还要统一大理、西辽、吐蕃。他们那些地方,都没有建立州县制;或者州县制不健全。今天的争论,我们要做一个结论,作为今后的一个法令。就是在今后被大宋统一的地方,一律建立州县制,不搞土司。可能有的地方我们语言不通,要任命当地的人当政府官员,我们要叫他们轮换起来,不能让他们变为土司。不能使那些地方名义是大宋的统一土地,但实际与大宋没有统一。李纲丞相,你负责把这个在全国建立州县制,反对建立土司的法令制定一下。”

李纲出来答道:“臣遵命!”

小赵皇帝说:“我们刚才议论了统一问题。我们现在继续议论统一的另一个话题。”

“孟子曾经说过:‘天下要归于一’。天下归于一,大家都理解为国家统一,消灭各地的割据政权。比如建立州县制,反对土司制,就是完全实现统一。当然,这个理解也没有错。这就是政权统一。朕最近读到这一句话的时候,又有一个新的理解,现在与各位臣工探讨一下。”

“秦国统一天下,把州县制推广到天下,实现了政权的统一。他们还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比如斗,称;统一车的轨道。这是更高级的统一。”

“统一天下,还有一个统一更伟大,更难,就是统一民族。民族融合,有两种融合。一种是反向的融合,一种是正向的融合”

“比如大汉原来派了军队到西域,军队不能回来,就与当地的民族融合,与当地民族结婚,穿当地民族的衣服,说当地民族的话,就形成了维吾尔族。”

“比如大唐派往吐蕃的和亲的大量工匠,他们融合到了吐蕃中去。”

“又比如汉族的人被匈奴抢去,成为了他们的奴隶,只能穿他们的衣服,说他们的话,也是一种反向融合。”

“还有很多次的和亲,与少数民族首领结婚,她们不得不穿他们的衣服,说他们的话,也是反向融合。”

“反向融合,就是人数众多的民族的人,融合到人数少的民族。人数少的民族融合到人数众多的民族,就是正向融合。”

“人数少的民族往往是自己主动融合到汉族中来。比如历史上有少数民族强迫自己民族的老百姓穿汉族衣服,说汉族话。我们汉族用政策主动融合周围的少数民族,还从来没有搞过。”

“朕认为,孟子的‘天下要归于一’,除了政权统一,还有民族统一,民族归于一的意思。”

“我们现在来看边疆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都比汉族低。我们要使他们跟上汉族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我们就要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去提高他们。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使他们的民族与汉族归于一。相反,还可能有许多人是汉族人,去穿他们的衣服,去说他们的话,进行民族的反向融合。我们给他们的优惠措施越多,我们的民族隔阂越大。我们民族之间的矛盾好像更多。”

小赵皇帝想到,前不久,印度给低种姓以优惠,低种姓他们还嫌不够,还要求把他们的种姓搞得更低一些。政府不能按他们的要求办,他们还切断了铁路运输。现代给少数民族以优惠,许多汉族人为享受各种优惠,就登记为少数民族。

“这里政府给少数民族予以优惠,反而不能实现民族的‘归于一’。我们要把给少数民族优惠与边疆老百姓优惠分开。我们不能给少数民族优惠,我们要给边疆老百姓优惠。我们在政策与边疆老百姓优惠的时候,不是让他们与汉族离得更远,而是实现民族的‘天下归于一’。”

“我们要给孟子的‘天下要归于一’的思想,赋予新的内容,就是民族归于一。”

“在边疆地区,我们要给汉族以优惠,而不给少数民族以优惠。”

小赵皇帝在上面讲,当听到“在边疆地区,我们要给汉族以优惠,而不给少数民族以优惠”,大臣们立即炸开了锅,汉族本来就比少数民族富裕,还要给汉族优惠,不给少数民族优惠?

小赵皇帝这时也不客气,说:“大家要议论,有不同意见,听朕把话说完再说。”朝堂马上安静下来。

“朕准备在边疆区,给汉族十年只交一半税收的优惠。”

“没有土地的,我们给汉族每户分五十亩土地,分一套住房,分一条耕牛,还有农具。”

“新迁到边疆区的汉族农民,免税三年。”

“有人可能要说,汉族人不是都往边疆地区跑。我们就是希望汉族人都往边疆地区跑。这样边疆地区的人口比例汉族人就多了。”

“那些少数民族的人,看汉族人享受这样的优惠,不是不满意吗?不是眼红吗?那么你就成为汉族人,来享受更大的优惠。”

“我们批准少数民族申请成为汉族人,我们对申请成为汉族人的少数民族的人,我们首先发给每个人汉族衣服两套。每户人分土地五十亩,分住房一套,分耕牛,分农具。十年内,五年免税,五年半税。比汉族人还优惠。”

“申请成为汉族的条件,就是一、家庭必须有一个人会说汉族语言。二、必须从游牧转为农耕。三、所分土地,所分住房要我们政府官员安排。就是分散地与汉族人住在一起。”

“他们穿汉族衣服,说汉族话,与汉族一样农耕。还不都是汉族人了。只要愿意成为汉族人,我们对他们的优惠比汉族还多。”

“如果有人想成为汉族人,又不会汉族话,我们在边疆地区派人去教他们说汉话,教他们干农活。来学汉族语言的人,我们给他们饭吃,还按天数发工钱。农闲、冬天,平白找工钱。这样的好事,我们就给他们。”

“要不了好多年,边疆的人就都是汉族人了。民族就归于一了。”

那些官员都笑起来。有个大臣说:“皇上这样做,不知要多少银子?我们的财政能够负担得起吗?”

小赵皇帝说:“我们从金国、西夏缴获了那么多金银,这是他们地区的钱,我们还给当地的老百姓,让他们尽快富裕起来。不能钱进了我们的腰包就舍不得用到他们身上。”

正文 第五十八章 再议统一

小赵皇帝将民族归于一的理论,被大宋朝廷大多数大臣们所接受。最后,大臣们要求小赵皇帝拟订一个诏书,作为大宋的国家政策。

小赵皇帝等早朝一结束,就到崇政殿的皇帝书房拟诏书。

大宋皇帝诏书:

为了各边疆的老百姓迅速走向富裕的道路,改变游牧的状态,使汉族愿意移居边疆地区,使边疆地区老百姓可以向汉族学习农耕技术,使边疆老百姓过上大宋老百姓一样的富裕生活,特下诏书如下:

一、维持原来的诏书的规定,长城外比大宋内地税收减少三成。“长城外”现扩展为“边疆地区”。边疆地区比内地税收减少三成。

二、在边疆地区,汉族人愿意耕种土地,每户分给土地五十亩,房屋一套,提供耕牛、农具。免税三年,七年税收减半。

三、边疆老百姓申请成为汉族,愿意从事农业耕种,每户分给土地五十亩,房屋一套,提供耕牛、农具。每人发汉族服装两套。免税五年,五年税收减半。

成为汉族的条件,每户必须有一人会汉语。

愿意学习汉语的人,可到县的汉语学习班学习汉语和耕种技术,官府按日发给工资,提供食宿。

四、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成为汉族的家庭,必须服从官府的安排,到指定的村庄分配房屋土地。或者拈号定村庄、房屋、土地。

五、内地无地的汉人,边疆的老百姓要利用这个机会,改变贫穷的生活。各地的官府要支持不要阻扰老百姓到边疆从事农业生产的申请。

写完诏书,小赵皇帝叫李德全,王文去把李纲、种师道叫来议事。

李纲、种师道来了。他们几乎是一齐来的。对小赵皇帝行叩拜之礼。说:“叩拜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赵皇帝说:“两位爱卿,平身吧!”

小赵皇帝说:“朕把两位爱卿叫来,首先要感谢两位爱卿平定赵构篡位的历史功绩。这个赵构,完全不顾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在灭亡金国的关键时刻,他竟在京城发动政变。朕当时就决定,哪怕不当皇帝,也要灭亡金国,为我们大宋统一天下创造条件,所以决定不回京。两位爱卿一举平定赵构的政变,为大宋的安宁做了大贡献。”

“朕准备给有关人员封赏,这次又有歼灭金兵东路军、西路军,恢复国土,灭亡金国、灭亡西夏等等有功之臣。李纲爱卿可以安排一些人先研究一下怎么封偿。”

“我们现在还面临着统一大理、吐蕃、西域的辽国。在西夏,吴革将军曾经问朕是否趁统一了西夏顺势统一西辽。朕叫不要忙。西域马上就进入盛夏,不利于进行战争。大理也一样。可是吐蕃的气候就不一样了。我们的军队还在宁夏地区。就挨着吐蕃。吐蕃是高原,我们这些地方是酷暑,他们那里就是最好的天气了。朕准备进军吐蕃,两位爱卿认为如何?”

李纲说:“臣赞成。吐蕃现在四分五裂,我们统一阻力很小,正是时候。”

种师道说:“臣也赞成。皇上对天气十分重视,对前方将士考虑得很仔细,我这里替前线将士谢谢圣上。”

小赵皇帝说:“既然出兵吐蕃都没有意见,只是朕对走那一条路还不清楚。”

李纲说:“既然我们这里不知道道路,吴革、吕好问他们只要到了西宁,就可以找当地官府派熟悉道路的带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