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宝黛情长-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叭峭蛩旮崭涨斩ㄏ吕吹模缺鹑苏砹舜蟀胩欤“ィ樾郑愫煤孟胂耄愕木碜永锸遣皇浅隽耸裁疵。俊�
伍贤安早就把自己在卷子里写过什么,全都给忘完了,现在要他想,他上哪想去啊:“咳,就是现在说了,不也晚了。原来我还盼着能得个二甲,哪怕是最后一名呢,也算没有白辛苦一场。早年就曾听人说过,这考场发榜是倒填五魁的,越是名次靠前,就越是填的晚。好嘛,这一次万岁爷更厉害,圣心独运,干脆给咱们来了个倒填三元!”
文韶笑了:“伍兄,你可真是命大呀!其实,还多亏了你命大,才让我们两个也跟着你帮了光。按考官和方老先生定的名次,我也是在二甲里面的,根本没有那个福份当什么状元。可是,发榜之前,万岁爷突然说,他要亲自再看看卷子,于是请来了咱们大清朝的固伦慧文黛泽公主,叫公主先看一遍,只管捡了好的拿来给万岁爷过目,哪想到公主竟然在落榜的卷子里找到老兄的卷子,递给万岁爷,万岁爷一看就明白了,原来你的文章里有一个‘胤’字泛着圣讳了,你怎么会忘了呢?考官们看了你这卷子,当然用不着再说,不管是谁的,也得给封了。你呀,今科就注定是落榜了,若不是公主把你的卷子挑出来,递给了万岁爷,万岁爷看到你的卷子,又觉得写的很好,提起笔来,顺手把那个‘胤’字改成个‘引’,老兄,想想吧,几百考生,谁有这份幸运能让万岁亲自改文章啊!万岁爷越看越高兴,就把你放在了一甲,要不是你的字写得虽然龙飞凤舞,可不大规范,这头名状元就是你伍贤安的了。”
这里伍贤安听完王文韶的话,激动地掉下泪来。
【069】惊闻密信
却说黛玉在宫里陪着雍正皇帝看了一遍今科的考卷,又去坤宁宫看望了皇后娘娘,如今皇后娘娘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黛玉坐在皇后的床前安慰着说:“皇额娘总是劝孩儿放宽了心,如今怎么自己倒是不能放宽心的了?皇额娘贵为一国之母,应该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才是。”
那拉氏靠在大大的引枕上,拉着黛玉的手,虚弱的说:“好孩子,皇额娘怕是没有多少日子了,以后不能照看你,你自己要知道保护自己,世间的人心险恶皇额娘是看透了的,在功名利禄面前,有时父子反目,有时兄弟操戈,这都是常见的事情。这些自古至今,史书上都是有记载的,你读遍史书,这个道理自是十分的明白,人这一辈子,谁都免不了一死,皇后也是人,总归还是要往来的地方去的,等我去了,你不要太伤心,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有一件事,额娘不放心,你皇阿玛励精图治,一心想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大清帝国,你要常劝着他,这不是一时一世的事情,你多劝他总要忙里偷闲,保重自己的身体要紧。”
那拉氏说一句,黛玉点头应一句,那拉氏紧紧的攥着黛玉的手说:“好孩子,额娘给你的那对镯子,你要妥善保管,当年佟佳皇后给额娘的时候,曾对额娘说过,这对镯子藏着咱们大清朝一个很大的秘密,不过只有这对镯子是解不开秘密的,还要有那颗水晶绛珠和白乙、青虹两把宝剑四样宝物齐聚一起才行。至于是什么秘密,额娘也不知道,你知道这些就行了,一切事情就看以后的缘分了。凡是不可强求,只求顺其自然吧。”说完这些,那拉氏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了。
黛玉忙劝道:“皇额娘还是先休息一下,黛儿去给你端碗参汤来进一点,养养神吧。”
那拉氏摆摆手,虚弱的说:“这会子我却是乏了,你先去跟你皇阿玛用膳吧,我要歇歇儿了。”
黛玉听了,方才慢慢起身,又嘱咐皇后的贴身宫女端了人参米粥来,给皇后喂了半碗,便慢慢的转身,去养心殿跟雍正一起用膳。
因为黛玉心里记挂着皇后的身体,所以走的心不在焉,刚穿过一个穿廊,便听见两个小太监在栏杆外边的假山石阴影里悄悄的说话,黛玉本是不在意的,只是无意间听到了“宝亲王”三个字,于是顿下了脚步,后面跟着的雪雁忙笑道:“姑娘怎么停了,万岁爷等着你用膳呢。”
黛玉便说:“你把那两个太监叫过来,我有话问他们。”
雪雁忙笑道:“姑娘,那些太监们胡说,姑娘不必在意。”
其实黛玉本没听见太监说什么,只是宝亲王三个字是她的心中所系,所以及时是无意的,也能听得清楚,这好比在一个繁杂的人群里,有人叫我们自己的名字,尽管很嘈杂,我们每个人还是会听得很仔细的。所以此时黛玉叫雪雁把太监叫来问问,然而雪雁并不知道黛玉尚且蒙在鼓里,还以为黛玉全都听了去,于是心中有鬼,便找话拦黛玉,黛玉听了,立刻绷紧了脸,说了一声:“如今你长大了,眼里已经没有了我这个姑娘,是不是?”
雪雁听了,便知无法隐瞒,于是忙跪下了。一边紫鹃见了,不知所措,忙给雪雁求情说:“姑娘,看在从小儿的情分上,雪雁就是有什么过错,姑娘说给她,叫她改了就是了,何必生这么大的气?”
黛玉也不答言,只说:“你去把那两个太监叫过来便罢了。”
雪雁忙跪着向前两步,拉着黛玉的衣裙说:“姑娘息怒,奴婢实话实说就是。”
原来宝亲王弘历带着一等侍卫冯紫英和卫若兰两人微服去青海劳军,一路上体察民情,暗访官吏,直到青海省内,倒也平安,无奈年羹尧早有谋反之心,青海省内到处是他的暗哨,弘历的行迹一进了青海省便被年羹尧盯住了。因弘历三人是微服,所以比大队伍要快一些,年羹尧便派了三十名勇猛的亲兵,把三人逼到了一处荒山上对宝亲王下了手,卫若兰被俘,宝亲王弘历则被迫跳下山去,下落不明,冯紫英受了重伤,昏死过去,那些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便只带了卫若兰回去,冯紫英昏迷了一天一夜,被一个青海老农相救。冯紫英醒来后曾几次到打斗的地方下面去寻找,无奈只找到了宝亲王身上的一个荷包,于是便跟书信一起,封了匣子,用八百里加急报到了十三爷府上,怡亲王怕黛玉知道了,受不了,便吩咐雪雁不得给黛玉透漏半句,雍正也正是因为这事,闹头疼,也怕黛玉在潇湘馆里闲着无事,便要寻弘历的消息,便叫了黛玉来重新审阅考生的卷子,好混过这一阵子去,只是千算万算,没算到宫里的两个小太监私下里议论,被黛玉撞见。
黛玉呆呆的站在原地,知道雪雁止住了话,仍然一动不动。
紫鹃见了,便急得掉了眼泪说:“姑娘,你要是心里难过,哭出来也好,只这么呆呆的,可如何是好。”
黛玉本是急火攻心,六神无主,因被紫鹃一说,便想说话,不料刚一开口,便哇的一声,吐了一大口鲜血在地上,接着便晕倒在紫鹃的怀里。
雪雁见了,也慌了神,从紫鹃怀里抱过黛玉,直奔养心殿而去。
养心殿里,雍正正在跟怡亲王两人等着黛玉一同来用膳,只见雪雁抱着昏倒过去的黛玉匆匆的跑进来,哭道:“万岁爷,奴婢该死,姑娘……”
雪雁还没说完,雍正和怡亲王早就看见昏倒的黛玉嘴角带着的血迹,怡亲王先奔了过来,接过黛玉,横放到一边的榻上,又急忙运了内功,缓缓的逼进黛玉的体内。
雍正爷红了眼睛,怒道:“黛儿这是怎么了?谁干的?”
雪雁便哭着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个大概,雍正听完,怒道:“速把那两个多嘴多舌的畜生给朕活活的打死。”
侍卫们答应着,正要去拿人,只听黛玉轻轻的说了一声:“慢!”
雍正听了,忙到了黛玉跟前,说:“黛儿,你没事吧?”
黛玉虚弱的笑笑:“皇阿玛一片苦心,黛儿愧不敢当,只是如今四哥哥生死未,宫里还是不要伤人性命的好,我要亲去青海,找回四哥哥。”
众人一听,全都大惊失色,怡亲王先劝道:“黛儿,你这身体,如今尚且要叫太医来珍视用药,如何出得远门?”
雍正也说:“黛儿,你放心,朕三日之前已经派出了六十名血滴子,不出十日便可有弘历的消息,这几日你也别回去了,每日不得离开朕的视线。”说完便朝外边问道:“太医还没来吗?”
四名太医慌忙进来叩首,雍正冷冷的说:“朕的女儿是朕的心尖子,你们四人从今天里轮流值班,随传随到,每隔一个时辰便给公主诊一次脉,小心用药,若错半点,你们脖子上的脑袋就别想了,只怕你们的九族也跟着陪葬去了。”
四名太医忙答应了,方上来给黛玉诊脉。
一时四人商议了,开了方子,自是太医亲自去拿了药,又亲自煎上。
这里黛玉因有怡亲王内力的维护,心中倒是安稳了不少,见太医一时出去了,便叫雪雁来,问道:“那个木从霖没有消息来吗?”
雪雁回道:“昨儿雨管事亲自来了,给奴婢说木从霖正在青海省内寻找宝亲王的下落。”
黛玉冷笑道:“这还是个数一数二的人物呢,如今我第一次用他就这样,你亲自去找林啸雨,告诉他,马上跟雪姨取得联系,请雪姨用上她所有的本事,务必把王爷安全的护送回来。”
雪雁忙答应了,出去传话。
一时太医熬好了汤药,紫鹃接过来,服侍着黛玉喝了药,又叫人抬了一把竹椅小轿来,把黛玉送到了乾清宫的偏殿里休息。
本来黛玉在宫里一般是住在皇后的坤宁宫的,一是因为皇后病情也重,没有精力照顾黛玉,二是雍正爷有令在先,黛玉不得离了他的视线,没有办法,只得安排在雍正平日里起坐的乾清宫了。
*
今日先一更吧,珠珠累的要命啊,各位亲们多多体谅,节假日,作为家庭主妇来说,是非常非常劳累的。
【070】父女重逢
且说雍正封锁了关于宝亲王失踪的一切消息,英琦现在住在娘家,一应起居饮食自有老福晋亲自看着,倒也安全,京城里,满朝上下都被新录取的进士们搅得一团喜气,谁也没想到青海那边的事情。
林啸雪此时已经按照黛玉的要求,找到了林如海,伴在他的身边,以妾室的身份照顾林如海,二人已经收到了雍正皇帝的密令,此时正在往京城的路上,因天色已晚,本想在城外的一个小镇上歇息一夜,到第二日再进城,谁知道二人刚拐过一个巷子,便有一只洁白的信鸽落在林啸雪的肩头,林啸雪轻轻的拿下它,从它的腿上去下了一个小圆筒,然后拍拍鸽子的头,一撒手,又把它放飞到了天空中。
林如海看着林啸雪说:“是不是黛儿有什么事?”
林啸雪打开纸条一看,大惊失色,于是把纸条递给林如海。林如海看了后又还给林啸雪说:“不歇了,立刻进宫。”
林啸雪一运内力,纸条变成了碎末,散在风中。又到一边叫了一辆大马车,扶着林如海上了车,然后对车夫说:“进城,快点,在关城门前务必进去。”
车夫苦笑着说:“这位夫人,这个时候了,就是跑死了马,恐怕在关城门前也进不了京城了。”
林啸雪说:“你用最快的速度赶吧,我们自有办法进去。”说着摸出了十两银子给了车夫。车夫见了银子,自是没话说,便扬起了鞭子,马车便飞快的往京城而去。
戌时多一刻,马车到了西城门,此时城门已经紧闭,林啸雪出了马车,扶着林如海下了车,便叫车夫回去了,林啸雪一个飞身,上了城楼,当值的兵勇立刻拿着兵器围上来,林啸雪拿出了一个龙纹玉牌,递给为首的看了看说:“奉皇上密令,有急事进城,开城门。”
官兵看了玉牌,忙下去开了城门,放林如海进了城。
此时黛玉已经进了药,在榻上歪着,只是睁着大眼,睡不了觉。雪雁和紫鹃陪在一边,见黛玉发愣,也不敢多劝,只默默的陪着。三人正对坐着发呆,只听外边雍正的声音说:“丫头,快开门,看看谁来了?”
雪雁忙起身,开了房门,只见雍正和怡亲王二人站在门口,后面还有一个老人,青布衣衫,风尘扑扑,一边还有一个女子,正是林啸雪。门一开,那位老人抢先一步进了屋子,此时黛玉已经从榻上下来,呆呆的看着面前苍老的父亲,恍若梦里,眼泪汹涌而下,于是跪倒在地,失声痛苦。
林如海忙拉着黛玉,也是老泪纵横。
一时雍正和怡亲王在一边劝住了,黛玉方扶着父亲在一边坐了,仍下地来,工工整整的给林如海磕了个头,请了父亲安好。
林如海拉起黛玉,忍着泪笑道:“瞧我的女儿,竟长成了大姑娘了。”
黛玉听了,羞红了脸,也忍着泪道:“父亲,我们一别竟是三年了,这三年的时光,父亲竟是苍老了许多。”
林如海先没顾着回答黛玉的话,便对边上的林啸雪说:“我这里没什么事情了,黛儿的事情,还是要抓紧办,你通知风雨尘霜四人,把我们林家力量汇集起来,明天天亮等候命令。”
林啸雪点点头便出去了。
雍正在一边道:“如海兄,你来了,黛儿这边我就放心了,这几天你就好好的陪黛儿,你们父女二人这么长时间不见面,自是有许多话说,我跟十三弟就不多陪了,我们在这里,你们倒是不便宜,只是叫林啸雪回来后就去找我,我跟十三弟商量一下青海的事情。
林如海忙起身答应了,跟黛玉二人送了雍正和怡亲王出门。
这里紫鹃叫太监准备了洗澡水,林如海从贴身带着的包袱里取出了一件换洗的衣服自去沐浴了,雍正又叫宫女送来了一桌子饭菜,黛玉便扶着父亲坐了,自陪着父亲坐在他的身边,林如海只捡着清淡的吃了一点,进了半碗碧梗香米饭,便要漱口水。黛玉劝道:“父亲再用一点,整日里奔波劳累,吃饭这样少,怎么行呢。”
林如海笑道:“你别看父亲整日在外边奔走,身子骨倒是比你的还好一些。”说着,漱了口,拿帕子擦了嘴角。便叫人撤了饭菜,又转过来对黛玉说,我瞧你这面色,倒是积郁于中的样子,宝亲王是凤子龙孙,自有上天佑护,你不必太担心了,为父初听此消息的时候,也是很吃惊,但细想想,其实是有惊无险。”
黛玉听了,忙问道:“父亲,这话怎讲?”
林如海说:“从年羹尧的动静上来分析便可,你看,年羹尧的意图是活捉宝亲王,以成为人质,来作为向皇上谈判的条件,万一他兵败,也好凭借宝亲王保住自己的一条退路,所以,他不会杀害宝亲王,而是要活捉他。而现在呢,宝亲王下落不明,年羹尧只是上折子说自己护卫不周,并没有起兵,这说明宝亲王不在年羹尧的手里,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宝亲王还活着,并且已经藏了起来。”
黛玉听了,便点头说是。林如海便接着说:“来,让父亲给你把把脉。”
黛玉知道父亲这几年跟着鬼谷子行走江湖,医术一定是越发的精湛了,于是含笑伸出了手臂。林如海静静的诊了脉,又叫雪雁把太医开的方子拿来看看,说道:“方子是好方子,只是人参的量重了些,人参虽然是好东西,但是用的多了也不好,我儿的身体虽是自小虚弱,养了这几年,已是好了很多,这次主要是急火攻心所致,说着拿起笔,在药方上添减了两样,便交给雪雁说,告诉太医,按这个方子用药吧。”
雪雁拿了方子给太医送去,四名太医看了,自是赞叹改的好,于是去太医院配了药,回来煎上。
这里黛玉自是先服侍着林如海在另一间卧室里睡下,然后自去自己的卧室,紫鹃端了新煎的药来,服侍着黛玉喝下,雪雁便一同陪侍着黛玉睡下,这夜,黛玉因听了林如海的劝说,一直悬着的心也放下了大半,几日的提心吊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