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贤妻生存守则-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房人至少维持着表面的和睦,可一旦涉及到切身利益,外人再加以鼓动,反目成仇、撕破脸皮的事儿不是做不出来。为了生存,为了家产,亲兄弟对上公堂互揭短处的事儿也不是没有。
安静茹让自己砰砰直跳的心房平静下来,定了定神让祥叔又带了一件衣裳给韩睿华送去,京城不比南边,下雨气温就降得快。
祥叔退下,安静茹便叫春香拿了斗篷来,预备去告诉太夫人,好叫她放心。其中的厉害关系,也要适当地提醒太夫人,正巧崔嬷嬷冒雨赶来,脸上难掩惊恐之色,“户部要查永业田,太夫人说要查就一起查,她的庄子也叫户部的查明,请三奶奶去张罗!”
这个消息无疑叫安静茹惊愕,太夫人的庄子是太夫人的产业,理论起来属于太夫人个人的,与韩家其他产业无关,要如此处置安置也是太夫人说了算。何况,太夫人已经是一品浩命,没有皇帝的旨意,谁人敢轻易盘查她的东西?
除非——是抄家!
安静茹忙叫春香打了伞,让赵嬷嬷去总账房将地契和账目取来。便急忙赶去寿禧堂。
姜氏已经在屋里,神色还算平静,太夫人却气得一张脸铁青,安静茹看过两人就知道事情还没有厉害到要抄家的地步。何况真到了那个地步,韩睿华也会让祥叔把消息带回来,倒是自己有些沉不住气了。
安静茹暗自深呼吸,上前朝两人见礼,太夫人看了她一眼,见她神色平静,脸色也柔和了一些,道:“先派人给庄子上的管事说一声,再叫人去衙门里将当初的文书找出来,这几年庄子上的动向账目一并找出来。”
大周朝明文规定,女子的嫁妆有嫁妆清单,家族里会在妻子进门时留一份,还要送一份去衙门收录,以此预防妻子死后,若没有子女,娘家收回嫁妆时扯不清楚。或者正妻的嫁妆,最后被继室占为己有并给了继室的子女,反而前妻遗孤没有得到。这样的账目,大多是固定的田产地产,一般来说,没有女人会卖掉自己的固定产业。但若是子女继承以后,那清单随即也就失效了。
安静茹点头道:“孙媳已经派人去账房取了。”
庄子上的账目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记录一年四季的收益包括支出、收入等等,还有一种便是买地卖地的账目。安静茹接手太夫人的庄子后,也曾看过那个账本,没见到有增加的,但却有减少的。不过那已经是好些年以前的账目,这几年并没有什么变化。相对与另一本记录收益的账本,这本账目还算清晰明白。
大概一处庄子多少地,多少田,安静茹也有印象。
太夫人略点头,安静茹乘机将韩睿龙的事儿说给太夫人听。太夫人眉毛上扬,冷哼一声道:“这是非要揪着龙哥的过错大做文章!”
越是揪着不放,花姨娘的处境就愈发不妥。品翠紧紧咬着嘴唇,担忧地用眼角余光扫了一眼花姨娘住处那个方向。
这两天花姨娘被软禁,她不能出来,外人也见不到她。
太夫人又看着姜氏道:“永业田的账目也一并叫送去,我倒要看看,他们是不是能查出一座金山银山来!”
姜氏点头称“是”,门外丫头来回:“二老爷来了!”
帘子撩开,二老爷走进来,朝太夫人行了礼便道:“今儿下雨,户部的王大人说明儿雨歇了带人来丈量……”
说着小心翼翼抬头看了太夫人一眼,不等太夫人询问,他告罪:“都是儿子管教不严,惹出这些事儿来,让老太太受惊,委实是儿子不孝。”
姜氏低头吃茶,太夫人盯着二老爷问道:“是何人上的折子?”
二老爷蹙眉微蹙,一脸犯难。并非是有人上了折子,而是早就有人暗中留意韩家,不仅注意到韩睿龙的事儿,包括其他一些事儿。
太夫人见二老爷不说话,神色一凛,冷冰冰道:“还有什么是不能说的?我是半身入土的人,什么没见过?”
二老爷更觉难以启齿,正要说时,门外的丫头进来禀报:“孙二夫人和三夫人来了。”
孙二夫人?太夫人不自觉地蹙起眉头,“莫不是因为出了事儿就要退亲?”
容珠的问题尚未解决,容惠如果被退亲,韩家还有几位姑娘要议亲……太夫人头疼地抚了抚额头,叫二老爷先退下。姜氏走过来安慰道:“孙家并非这样的人,太夫人莫要担心。”
安静茹出去迎接,这会子已经到了午时,随即叫丫头去厨房通知一声,不管孙二夫人是因为什么缘故来,总要留她吃了午饭再回去。
刚打发走木槿,丫头婆子打着伞,簇拥着刘氏和孙二夫人从院门口进来。安静茹抬头望去,刘氏一脸惊恐,一副大事临头的模样,孙二夫人面色凝重,但还是伸出手扶着刘氏,如果是退亲的话,刘氏不可能只有惊恐,更不会和孙二夫人走得这么近。
安静茹上前见礼,刘氏便问道:“太夫人在吃饭么?”
“还没有,母亲在里头和祖母说话。”安静茹亲自撩起帘子,请刘氏和孙二夫人进去。
一番见礼后,孙二夫人只字不提来府里的目的,只是给太夫人请了安,陪着说了几句家常话。气氛虽然比刚才好了一些,但隐隐约约还是压着一股沉闷,叫人喘不过气来。
这个时候孙家能来,即便不用明说什么,彼此心里也知道。太夫人对孙二夫人很是客气,留孙二夫人在寿禧堂吃饭,孙二夫人心知太夫人也没什么心情,婉言谢绝了,只说过去瞧瞧卢氏和宝哥,太夫人便叫刘氏陪客。
送走孙二夫人和刘氏离开,安静茹从外头返回来,姜氏正劝着太夫人吃饭,“……多少都要吃些,若是您的身子垮了,可叫大老爷和二老爷怎么办?”
眼下太夫人确实不能倒下,没得外头的还要造谣,说大老爷和二老爷将母亲气死了。这不孝的罪名扣下来,几重罪加在一起,就是王爷也未必保得住韩家。
正好赵嬷嬷将庄子上的地契、账目送来,安静茹打眼色叫她先拿着,走到太夫人跟前,沉稳地道:“庄子上的地和田,孙媳之前就叫庄子上的管事丈量过,也对了地契和账目,并没有什么疏漏不对的地方。”
当初是多了个心,叫丈量的。但因为之前是沈氏打理,摆出来说终究是不妥当的,摆明是怀疑沈氏。安静茹这么做,也是因为前面的管事与后面的管事交接的问题,总要交接清楚,没得以后有什么问题,反而拖累了后面的管事。
后面的管事,都是安静茹和姜氏的人。要让别人忠心耿耿地跟着自己,就要有能力保全他们。
安静茹当时为这事儿还头疼的几天,没想到种子又出了问题,安静茹趁着那个时候就叫丈量了,虽然前面的管事颇多说辞,可毕竟是向朝廷要种子,要多了不妥当,要少了又不够用。
太夫人抬起头,安静茹不过十几岁,年纪小,做事却如此谨慎。难怪这么沉得住气,不由得深深看了她一眼,扭头问姜氏:“永业田是什么时候丈量过的?”
太夫人叫户部查她的庄子,自然是因为生气。即便庄子上出了问题,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都还在她的名下。最怕的就是永业田,大周朝还从来没有过,朝廷没有收回之前就丈量永业田的例子。
姜氏道:“十年前丈量过一次,想来下面人的也不敢打永业田的主意。”
一般而言,永业田都是一家挨着一家的,永业田是朝廷给功臣之家的奖励,这种奖励随时都有可能收回,就相当于是朝廷把地给你种,但你绝对没有资格去交易这些地。因为,它归根结底是属于朝廷的,朝廷的东西就是皇帝的,随便动皇帝的东西,那就是藐视皇帝的龙威。
姜氏这句话也暗藏玄机,下面的人是指那些管事家仆,管事家仆不敢打永业田的主意,可上面的人就不一定。沈氏理家多年,二老爷从来不会细细询问这些。姜氏照顾大老爷,一旦过问,太夫人就说她不安分。太夫人本来就不待见她……
太夫人哪里听不出姜氏话里的意思,神色不由得冷了几分,“她还不至于这么不知轻重!”
正准备进来摆饭的丫头婆子,被太夫人这一吼,都愣在原地,进来也不是,退不出也不是。
姜氏低头不说话,安静茹却瞧见门外有二门上的婆子探头探脑,使眼色叫赵嬷嬷出去问。
是许氏听闻了来看看,太夫人长舒口气,朝姜氏道:“我乏了,你们都先下去吧。”
姜氏神情清冷,福福身退出去,安静茹看了看如意,用眼神示意她,如果太夫人屋里有什么事儿就立刻通知她,随后才退出去。
本来就安静的屋子,她们一走,愈发显得寂静。太夫人慢慢靠向引枕,挥手示意不必摆饭。如意忙打眼色叫丫头婆子们退出去,轻声道:“奴婢去给您做您最爱吃的薏仁鸡柳粥吧。”
太夫人闭上眼养了一会儿,摇摇头,道:“去把老二叫来,我问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说完,睁开眼看着如意麻利地走出去,她不是没有猜着,只是不愿相信。想到这里,眸光又冷了几分,脸上的皱纹仿佛也深了许多。
------题外话------
今天有迟了一些,哎,小果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还是希望亲亲们相信,小果不是故意了,总有些人力不可为的原因……呜呜,小果家里忽然断电,结果稿子都没了……
☆、111:利弊权衡
服侍姜氏和许氏吃了午饭,安静茹才从荣景园退出来,回荣恩轩换衣裳吃饭。
雨势没有之前那么急,以绵绵之态洗礼大地。然而,吹过来的风却是十分凉爽,仿佛顷刻间就有了寒冷之意。
安静茹下意识地拉了拉衣襟,春香示意走在前头掌伞的春景把伞放低一些,以次抵挡迎面吹过来的凉风,安静茹想起一事儿来,扭头问赵嬷嬷:“府里的秋裳可送来了?”
赵嬷嬷想了一回:“没听管事的回。”
安静茹也不记得,“一会儿去问问,咱们倒罢了,那些小丫头都是长个子的年纪,去年的衣裳穿不了,没得受了凉。”
赵嬷嬷点头:“一会儿得了闲奴婢就去。”
风很大,吹得裙摆飘起来,凉风只朝裤管里灌。一行主仆几人皆不说话,只想着快些回到荣恩轩。已经过了午时,安静茹确实觉得有些饿了。虽然府里发生了一些事儿,可她明白,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要沉得住气,一旦慌起来就更无法稳住心神。
顺着风声,一阵对话传来。
“你大概还不知道,我也是才听人说的,说是咱们家的二夫人,在外头惹了事……”
另一个婆子稳重谨慎的声音传来:“当初我说什么来着?莫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以前陈嬷嬷在府里,有一次陈嬷嬷多喝了几杯酒,不小心说漏了嘴,我就知道了。不过那会子,陈嬷嬷都不敢劝的,咱们这样的人,私底下议论也不能够!现在事情败露了,陈嬷嬷离开府里,虽然有些不光彩,二夫人到底没亏待她,如今回去颐养天年。我们这些人还不知道会如何呢?”
“能怎么样?横竖在这府里是奴婢,到了别家还是奴婢,难不成你还想着到了别家做夫人奶奶?”
那婆子正经地道:“我倒是实话实说,果真盘查下来,别说你我,就是……也未必能全身而退。虽然咱们是奴婢,可真去了别家,会不会将咱们当做人就不知道了。”
一旦获罪,那些本来是夫人奶奶的都要沦为官奴,罪臣之家的家仆,是没人会管他们的死活。这样的事儿本朝也不是没有,韩家之前就有过,谁也不敢用,甚至当做闲人养着都不行,还不是活活给逼死了。比起那些曾经是夫人奶奶的,不敢轻易动,那些家仆就完全不一样。
安静茹微微蹙眉,朝赵嬷嬷道:“下去吩咐一声,若是再叫我听见有人背地里议论主人家的事儿,决不轻饶!”
其中的厉害关系,赵嬷嬷也不是不明白。这些仆从妄议主子本来就不对不说,若是这些议论传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谁家没有一点儿家丑,有些家丑惹人一笑就过了,而有些家丑,足可叫人死无葬身之地。
安静茹呼吸一口清冷的空气,春香忍不住低声道:“奴婢也听说,是因为二夫人……”
话没说完,就被安静茹制止了,春香忙闭上嘴不说。安静茹没有听到有人明确地这么说,但太夫人主动叫户部查她的庄子,安静茹就隐隐约约猜到了出问题的不是永业田。或许太夫人也是猜的,所以先发制人,户部到底敢不敢查她的庄子,现在还没有消息,王大人应该也要回去找户部尚书商议。
如果不敢查,那么查了永业田,其他的同样也不敢查了。如果户部仍旧要查太夫人的庄子,太夫人也不怕查。查过了之后没有问题,其他的户部若要查,韩家就要讨个说法。如此一来,就从被动变成主动,太夫人年纪大,但反映也够快的。
从这事儿上看,太夫人很精明,但偶尔的精明能挽救长年累月因为不精明,因为糊涂犯下的过失么?
安静茹理家之后,刘氏不止一次暗示安静茹,炮制沈氏的法子,贪污官中的银钱。安静茹每次听了就当做听不明白,一切都照着规矩来,账目清晰明确,其实按照沈氏以前更改的那些例子,就能余下一些银钱。这些银钱重新立了账目,仍旧在官中,以填补其他的开支。
一个大家族,最害怕的就是家族中的蚀蚁,看似不起眼,却足可颠覆大厦。家族里的所有人都依附大厦而存活,若是大厦到了,连安身的地方也没有。
她和韩睿华以后还有自己的孩子,自己一辈子就罢了,总要给孩子留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而韩家盛衰,还关系着王妃,王妃的两位郡主和小世子。韩睿华更是与王府紧密相连,动一处就牵动全身,韩睿华好了,自己才能过好。
安静茹放下碗筷,赵嬷嬷温声劝道:“再吃一些吧,早上就没吃多少。”
安静茹摇摇头,她是真的没胃口,赵嬷嬷又劝道:“外头还有几位老爷、还有姑爷,姑奶奶何苦担心那些?”
安静茹叹口气,“倒不是因为这个,罢了,再添半碗吧。”
赵嬷嬷面上一喜,端着碗又添了半碗白饭,站在安静茹身边布菜,安静茹忙叫她也下去吃饭。“今儿大伙都吃的比往日晚些,一会儿你还有事儿要做,先下去吃吧,让品翠留在这里就行了。”
赵嬷嬷也不勉强,福福身出去,叫了品翠进来服侍。
品翠因为担心花姨娘,这两天都没睡好,整个人看起来瘦了一圈,也憔悴了许多。
花姨娘现在还不能离开韩国公府,当然目前也没有人生安全问题。可是等韩睿龙的事儿结束了,花姨娘再留在府里,就不见得能得到好处。
安静茹吃了饭,叫丫头进来收拾碗筷,让品翠跟着她去了正屋。太夫人既然答应了不会要花姨娘的命,安静茹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花姨娘在二房,二房的事儿她没有资格过问。
“……所以,一旦事儿有个眉目,你堂姐就要下定决心,到底是性命和玉姐儿重要,还是其他的更重要。”
品翠咬着嘴唇,安静茹就把话说得更明白些,“太夫人虽然答应了会保住她,可毕竟是二爷屋里的事儿,她也不便彻底管下来。以后二爷屋里说不定还会有其他人,花姨娘在府里,还不如在外头。”
品翠不由得抬起头,如果到外头去,最好的去处就是太夫人的庄子上。哪里都是安静茹的人,不用担心有人会把花姨娘怎么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