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时空-中华帝国-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考虑到目前帝国对西夏的新政策很有可能会被泄露,或者说大规模的调集军队的动静也很容易被察觉,到那时西夏方面可能会加强防守,使得自己将来进攻会更加艰难。
而目前,由于双方协议已经达成,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平安无事,虽然西夏人很警惕,但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因此看到中华军并不进攻,大部人都渐渐失去了警惕。这正是最好的时机,更何况,秋冬时分,往往是北方侵略南方的时间,哪会想到南方居然主动出击,而且是准备一举将西夏灭国!
越想越激动,但转念一想也有些危险,尹东唯一担心的就是眼下能动用的军队太少,眼下只有第二师大部和独立旅,以及骑四师全部,再加上其它部队的一些留守部队,总共加起来不过三万多人。
人数太少,作战基本无忧,但是万一遇到西夏人的激烈抵抗呢,西平府号称有十万大军,就算有些虚头,但七八万总是有的,而且城高墙厚,历来就是西夏重镇,要在短时间内吃下它可不容易。
就算拼尽全力打了下来,而损失惨重的话,而西夏大量援军到达,自己还是得把西平吐出来,那时,被皇帝骂倒是小事,这种奇耻大辱恐怕自己一辈都难以承受。
召集了几个亲信,一提到自己的想法,果不其然,尹之丹眼里顿时冒出火光来,他本来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自从在齐州破孙奉以后,更是被皇帝青眼有加,提拔极快,现在已经是中华帝国军队中最年轻的师长,人送外号:尹大胆。
尹之丹最喜欢这种出奇行险之战,他本身就是勇猛过人,而且又善于鼓动人心,因此多次以少博众,均告胜利,听到尹东的想法,略一思考便大表赞同,而且提出更大的目标。
“现在西平府驻军十万,城池虽坚,但困守孤城,本来就是被动挨打的做法。我军虽少,但武器强大,士气高昂,远非敌军可比。既然西平府急切难下,强攻损失过大,那还不如围城打援。我军炮火犀利,快速逼近城池,如果敌军出城,就在城外打个歼击战,如果敌军不出,我军广布旗号,虚张声势,同时用炮火和狙击枪将城墙清理一下,使敌军难以确认我军虚实。
然后我军试攻几天,如果能顺利攻下,那最好不过,如果一时难以攻下来,那就改成围城打援,这时敌军肯定会派出援兵,我军则将大部队调出,在半途设伏,尽可能歼灭其有生力量,再根据当时的情况决定是直接进攻兴庆府还是回头拔掉西平府。“
听到尹之丹的设想,尹东不禁有些佩服,这小子胆子也太大了吧,现在手上只有三万多人,他居然还想玩围城打援?!
韩世忠是个比较持重的人,忍不住说道:
“我军仅三万余人,如果分兵,那西平府的军队如果出动,两面夹击,我军恐怕抵抗不住吧?再怎么虚张声势,都有一定的风险的啊。”
“无妨,西平府城高墙厚,护城河又宽又深,既然是我军的障碍,那同样也限制了敌军的主动能力。到时我军只需破坏其吊桥,并用大炮封锁城门一带,并针对城门外围 设下火枪包围圈,火枪最利于防守,虽然搭好工事,再加上城门出口狭窄,绝对可以将西平府军困死在城中。”
尹东和韩世忠不禁拍扳叫绝,是啊,又高又厚的墙,又宽又深的河,不仅是自己的麻烦,同样也是敌军的麻烦,再利用大炮火枪封锁城门,敌军恐怕是不太可能冲得出来。
不过,韩世忠又提出一个问题:“对西夏的地形,我军并不如西夏军熟悉,如果才能设伏呢?万一西夏军人数过多,而又不中计,那岂不变成正面对敌了吗?”
“韩旅长多虑了,确实从西平府到兴庆府一带多是平地,而且人烟甚多,难以设伏,这事只好到时随机应变了。再说,西夏有援军,咱们就没有吗,紧急文书已经发出,五天之内,第二师就能到齐,骑兵第二师也是如此。十五天之内,其它部队都能赶到,敌军有何可惧。何况,咱们把敌人的有生力量从坚城中引出来打野战,对咱们是绝对有利的事啊。”
尹东听到这里,心中大定,当即决定,集结部队,两天后出击。
中华帝国永乐四年十月七日,尹东兵围西夏西平府!隆隆的炮声将城墙变成一片火海!
第九章 血岭之一
    西夏国西平府守将是李忆南,是皇族旁支,自从李乾顺兵败通谷堡之后,不但身体受创甚巨,而且雄心壮志化为泡影,从那以后,身体每况愈下,西夏国人心浮动,为了防止万一,李乾顺渐渐将重要位置都换上自己的亲族,以为这样才可以安心,但是却寒了其它人的心,也使得中华帝国将来的作战会更加顺利,这可是当初想不到的。
李忆南安排的警戒非常出色,当中华帝国大军越过边境线时,他便得到了消息,由于中华帝国军广布旗号,看上去近十万大军,因此李忆南面对是否出击的选择时,他做了稳妥的做法:全军撤回城中固守待援。
这一切都在尹之丹的预料之中,经过对西平府两天的炮击和狙杀,城墙上是一片破败不堪的景象,李忆南虽然听说过通谷堡之战中中华帝国军队的强大火力,也曾认真的设想过,但是真正面对时,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人力所能抗衡的力量,每一炮落下,房屋四分五裂,坚固的城墙炸得石块纷飞,落到人群中那就是一片血与肉的地狱,残肢断骸遍地都是,任凭穿上多重的盔甲,都会连人带甲炸得飞出好远。
李忆南甚至都呕吐起来,甚至都在想,自己会不会死于今天!以往总以为凭着十万大军,凭着自己的指挥,凭着无数的存粮,绝对能把西平府守得固若金汤。可是现在才知道,中华帝国的武力竟是以往根本不能想象的强大!
阿非鲁是西夏的一个最低级的士兵,这一天被派在城墙上,看到外面的中华帝国军人数并不多,而且也只是站在远处搭起台子,丝毫没有攻城的意思。
阿非鲁一开始还想为什么不冲出去,把这些人干掉,可是将军大人们没有得到主将的许可,只能站在城墙上冲着外面吆喝,还有几个甚至对着城墙外撒尿,引来一阵阵哄笑,阿非鲁也在边上笑着,觉得挺解气的。
突然间,听到一声长长的啸叫,随着一声天崩地裂般的巨响,人群突然飞了起来,正在发傻,一阵巨大的冲力就把自己撞飞了出去,在那一瞬间,阿非鲁才明白,原来刚才不是人在飞,而是被撞飞了。
好不容易挣扎着爬了起来,阿非鲁晃着身体试图站直,但是总不对劲,这时队友古鲁对着自己大喊大叫,可是耳边嗡嗡的直响,一点也听不见。
正在这时,古鲁也停了下来,一阵长长的啸叫声传来,只见一个细细的黑影掠过,一头撞进了城楼,紧接着城楼似乎向内缩了一下,然后随着一声沉闷的响声,城楼崩裂了开来,砖木瓦片与断手断脚一起飞得到处都是,城墙上完全乱了套,无论是将官还是士兵,都象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窜。
尹之丹用望远镜看着城墙上的乱局,叹了口气,毕竟这护城河太宽了,虽然有大炮支持,城墙不足为虑,但是要想越过河再攻城,那就难了。
经过两天的炮击和狙击,城墙上有如一片荒地,到处都是破碎的石头断椽,时不是能看到一滩滩的血迹,没有人敢站在城墙上,谁都把城墙视为死亡之城,被指上来的也是战战兢兢趴在上面,呆够了时间就连滚带爬的溜下去。
正当中华军嘲笑守军丑态的时候,中华军侦察部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西夏援军大约五万人已经离开兴庆府。
五万人,正好可以勉强吃下,尹东与尹之丹一商量,两人立即抽调全部机动兵力,仅仅留下两千人看守西平府的守军。由于第二天就会有第二师的一个团到达,因此并不算太危险。
十月十一日,尹东在西平府西北的一个无名的小坡地上阻击西夏援军,他计划正面阻击,吸引敌军主军集结在一起,然后由尹之丹率骑四师从左路包抄,切断敌军后路,然后一击歼灭。
战斗出乎意料的血腥残酷,西夏军的数量不是五万而是九万人,面对尹东的阻击,西夏军根本不曾考虑就发起了一次次的冲锋,而中华军的阵地是临时搭起,而且由于急行军的原因,随军只带了小口径的火炮,连弹药都不很充分。
西夏军以前吃过大亏,因此也想方设法搞到过火枪,并针对性的训练过,西夏军以骑兵为进攻主力,步兵紧随在后,由于骑兵速度快,使得火枪的威力大减,而且西夏人排成密集的阵形,以大量士兵的身体来对抗强大的火枪。虽然增加了中华军的命中率,但也使得压力大增。
这一招还是相当成功的,尤其是没有构筑好坚固阵地、火炮又很少的中华军,慢速的火枪要想独立对抗疯狂进攻的西夏骑兵,确实有着相当的困难。
面对着疯狂进攻的西夏军,中华军的士兵也疯狂的射击着,用平生最快的速度装弹、射击,根本不需要瞄准,因为眼前黑压压的全是西夏人。
很快各个阵地尤其是结合部,出现了决口,西夏军更能发挥他们人多的优势,发起了一次次的进攻。面对着四周出现的敌军,中华军的防守面越来越大,而这对于以密集火力伤敌的中华军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西夏人的进攻一直没的间断过,前仆后继,从下午开始的战斗,仅仅一个小时,许多部队的弹药就已经基本告罄。许多地方已经开始肉膊战。
左翼第八团失去联系!右翼独立旅失去联系!发现敌军出现在我阵地后侧!
一个个坏消息传到尹东的指挥部,令他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定了定神,尹东气急败坏命令特务连和通讯边无论如何要想办法通知第八团和独立旅向中央靠拢。
尹东的师部设在中央,这里由第一团驻守,这可是李志远起家的基本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弹药充足,又加上有师直部队配合,因此牢牢地把守着阵地。
看到两翼陷入苦战,在最后关头,尹东眼睛都红了,亲自召集一部份师直属部队,带着最后一点弹药,冲向右侧,乘着敌军包围并不牢固时把独立旅残部带了回来。
此时,六千多人的独立旅只有不到三千人了。
第十章 血岭之二
    小小的山坡上,双方殊死拼搏,每一块阵地都经过反复的战斗,死去的士兵几乎把整个地面都铺上了一层,血,象溪流一样潺潺流着,这座浸泡着鲜血的小山坡,后来被命名为血岭。
到了傍晚,天色渐暗,西夏军的攻击渐渐弱了下来,虽然取得了战场上的优势,但是以血肉之躯对抗火药,死伤之惨重也令西夏人失去了继续作战的力量。夜色,成了西夏军停战的最好的理由。
中华军总算是喘了一口气,赶快清点人数,重新布置防线,坚守待援。想起前两天中华军还在作围困西平府,消灭援军的准备,想不到这么快形势就倒了过来,尹东也被困于此。万幸的是在当时情况不妙时,尹东立即将求援的命令发往后方,要不然等到现在,再想冲出包围,恐怕就难多了。
但是,即便是这样,尹东能不能平安撑过明天还是个未知数,因为这里地形太差了,四周都是平原,敌军可以从任何一个方向进攻,尹东的部队被压缩在一个长条的地形上,更糟的是弹药不足,本身由于匆忙,带得就少,后来在战斗开始后,非战斗消耗的弹药太多。总的来说,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好在尹东已经采取了紧密防守的做法,使得防御能力大增,敌军要想在一天之内吃下他,不是没有可能,只是代价是相当大的。
幸运女神总算没有抛弃尹东,在这最危险的时刻,骑二师大部比预计提前到达了西平府,同时到达的还有第二师第七团,共计一万二千人,接到尹东的求援后,不顾疲劳,甚至很多人还没有下马,就立即兼程赶来。
更幸运的是尹之丹自从分兵后,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安,于是提前了计划,尽快的赶到了敌军后侧。原定的计划中为了避免西夏军发现的可能,所以安排绕了一个大圈。现在尹之丹改走一条斜线,冒着被西夏军发现的危险,但路程大大减少,时间也提前了一天。
不但如此,在第二天,西夏军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它把一个上午的时间都用在了消灭中华军其它部队的残部上了,在昨天的战斗中,虽然有很多中华军的部队被消灭,但是并不是全部歼灭的,仍然有许多小部队坚持住一个个的小据点,虽然人数很少,但由于持有火器,对西夏军的军官们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西夏军觉得有必要先把这些小部队清除干净再对付尹东。
这一下就耽搁了整整一个上午。下午时,西夏军开始大举进攻尹东的阵地,也许是前一天的惨裂血战消磨了西夏军的勇气,也许是西夏主将李治长觉得尹东已经是瓮中之鳖所以开始顾惜士兵的性命了。总之在这一天里,西夏人的进攻虽然还是不间断,但明显不如前一天的凶猛,而中华军各级官员在尹东的带领下都来到第一线,自上而下都怀着决死的勇气,与西夏士兵拼命。所谓哀兵必胜,反而是这样一支孤军让西夏军一下午的进攻毫无收获,只丢了数千具尸体。不过,中华军自己的损失也非常之大,弹药已经基本告馨,连尹东都受了伤。
夜晚再一次降临血岭,西夏军在两天的血战下来也是非常疲劳了,无奈之下只好停下来明日再战。
夜色中,尹之丹的骑四师迂回到了西夏军后方,由于血岭的战斗非常紧张激烈,因此西夏人都只关注那个方面,忽略了后方的侦察,将后方暴露在尹之丹的面前。
尹之丹抓了几个活口,这才得知,中华军已经战败,损失惨重,目前还有一部分在坡地上,具体还有多少,这个嘛,连主将李治长都不知道,更不要提几个西夏小兵啦。
思前想后,尹之丹并没有冒然进攻,而是让官兵们好好休息一晚,养精蓄锐,明天再作决定。
随着曙光的到来,骑二师也连夜赶到了,匆匆休息一下之后,师长欧阳震华便指挥骑二师发起了进攻,试图将包围打开一个缺口,将尹东接应出来。
西夏军对此早有准备,在骑二师接近的时候,整个部队就警戒起来,主将李治长也亲自赶到,阻击骑二师的进攻。
在听到枪声后,二师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尹东立即组织起队伍,开始突围。
面对困兽之斗的中华军,西夏人一开始显得有些混乱,使得尹东成功的冲破了几处营寨,但是西夏人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那种疯狂劲顿时上来了,死战不退,双方打得难解难分,尹东的部队由于伤员太多,因此移动又慢,所以在冲出一段距离以后,再次被包围起来,双方撕杀得难解难分,部队完全混在一起,犬牙交错。
正当南面的骑二师和被包围中的二师反复拼杀,吸引了全部西夏军的注意力的时候,尹之丹发起了冲锋,这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骑四师的遭遇与前两支部队完全相反,如入无人之地,西夏军的营地很快便燃起了浓浓的黑烟,留守的少量士兵根本就不能阻挡骑四师的冲击。
由于西夏的军队与中华军的完全混杂在一起,李治长根本无法即时的指挥部队阻击骑四师,甚至都没搞清楚这支部队从何而来,有多少人。
面对着没有指挥的西夏军,尹之丹象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一样,一片一片的切割着西夏军,不断的令西夏军失血,使得战场上的主动权慢慢倒向中华军一方。
最终西夏军终于崩溃,看到胜利无望,李治长率着一部约两万人逃跑,这一场血腥的战斗终于落下幄幕。
在这次战斗中,中华帝国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一名高级军官(二师副师长)阵亡,一个完整的第八团被全歼,总阵亡人数超过八千人,参与血岭阻击的官兵们人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