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两家早已经分家,不能理所当然地要求别人一定借给自己。
顾季山只是抽着烟不说话。
顾青云见自己回来的目的达到了,后面的自有爷爷他们担着,自己就默默地回房练字去了。
晚上当顾青云听到小陈氏要用大姐的聘礼给自己读书时,他觉得心情很是复杂。
“娘,这不行,现在何家给聘礼了,我们哪能全部截留呢?嫁妆是女人一辈子的事,我们反而应该给大姐多点嫁妆,这样她在婆家才能挺直腰杆做人。”顾青云猛地摇头道,“反正我不同意,被同窗知道了,别人会笑死我的,说我家是卖女儿的,那样我就在他们面前就抬不起头来了。”
“真的?”小陈氏很是怀疑,狐疑地说道,“千百年来,乡下都是这样嫁女儿的,怎么就独独我们不行?反正我又不打算都扣下,公中还是会给一部分嫁妆的,这样都比村里的很多女娃好多了,她们出嫁的时候,很多人就身上一套新衣服,一个包袱就跟着走了。”
顾青云深吸一口气,提醒自己不要生气,就拉着小陈氏坐下来,柔声道:“娘,他们和我们一样吗?我们即将改换门庭,读书人对名声是很看重的,这事您就听我的,咱们不仅不扣大姐的聘礼,还会再多加点嫁妆进去,这样才能让何家觉得我们家为人厚道,对女儿好,是个和善的,其他人才更乐意和我们交往。”
说着他就细细地解释了一遍,力求让小陈氏明白好名声的重要性。
“我当然明白好名声重要,可是在乡下这种地方……而且人人都做得,我就做不得?”小陈氏很是费解,当初她嫁过来的时候同样没多少嫁妆,还不是一样过了大半辈子?顾家这边也没说什么呀。
她把这话说了。
“哎呀,娘,你们那是老黄历了,姐姐这次是嫁到镇上,肯定和嫁到别的村子不同,反正娘你先去打听一下何家大嫂的嫁妆,然后对比别人的嫁妆来准备。”顾青云最后只能如此说道。当然,肯定是要按照自身的能力来准备。
不知道他娘是怎么想的,反正她点头同意了,让顾青云松了一口气。
“你呀,从小就爱操心,这种事都管,你好好读书才是正经,你大姐也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会亏待她吗?”小陈氏点点他的额头,神情很是疼爱。
顾青云也只能咧嘴笑笑,看来这次回家是回对了。
第二天顾青云又去找他爹谈了一次。
回到县学后,顾青云除了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抄书,其他时候都在认真学习,这其中,何谦竹、赵文轩和方子茗都给他很大的帮助。
每次他学得很心烦的时候,一看到他们还在孜孜不倦,就感觉受到了鼓励。
再针对自己对经义理解不透彻的问题,顾青云还特意请教了方子茗。
方子茗故意出了一道题考他,等顾青云做出来后,他仔细看了看,沉吟了一会,就说道:“经书有汉晋旧注、唐人义疏和朱熹注解等等,你之所以答题很慢,是不是不知道该选择哪一种?”
顾青云一听,忙不迭地点头,道:“是的,就是这个问题,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理解,前面的大师们有时候连句读都不同,答题的时候你让我选择哪个才好?”这对以前做题几乎都有标准答案的人来说,真的会有选择困难症的。
“哈哈,这个就看朝廷推崇哪一种注解了,我爹说现在是新朝,这方面朝廷还没有表现出偏向,大家还在摸索呢,朝堂上的大人们也争得厉害。所以我们考试的时候就要知道主考官推崇的是哪一派的经注,当然,有些时候你只要能答得出来,主考官即使不合他意,也会酌情给分的,毕竟不是他一个人阅卷。对于这个我也帮不了你,因为我也在学习的阶段。”
虽然方子茗如此说,但顾青云还是很感激他对自己的帮助。
“建议你多读一点书,像《说文》、《尔雅》,还有子学、史学,也要多了解一下。”
顾青云一囧,这个四书五经已经把他坑苦了,其他的书他之前是没遇到,在县学总算碰到了,可是时间也来不及了,只能草草看一遍,重点还是巩固之前的知识。
子学?《老子》、《庄子》、《韩非子》、《荀子》,听说过几乎都没看过,史学更不用说了,只看过一点前朝的历史,其他的就是前世遗留下来的零星知识了。
而且这些夫子们都不建议他们看,说等考上秀才再学比较好,现在学会加重他们的负担,院试也几乎不出这里面的内容。
“你还有心思再看本朝的律法书?”方子茗在顾青云沉思的时候,翻看了下他书桌上的书本,就看到一本已经被翻阅得起了毛边的本朝律法书,翻开一看,里面还有批注,都是手写的,看笔迹是顾青云的。
顾青云回过神来,见状就笑了笑,道:“只有懂法我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都是我空闲的时间翻阅的,别人喜欢看话本解闷,我就喜欢看这个。”
“律法书都是要秀才后大家才去读,你现在就读了,以后就轻松了,举人是考这个的,就是不知道比重多大了。”方子茗笑道。
顾青云也是一笑,这就是很多秀才考不上举人也可以去做师爷或者讼师的主要原因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让顾青云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又深入了些,不像之前那样只会死记硬背了。
难怪人家说学习的路上最好是要有良师益友呢,古人诚不欺我。
这一年,过除夕的时候,顾家人依然过得比较简朴,只要不是衣服快烂了,都不会裁布穿新衣,织的麻布都拿去换钱了,就是在吃的方面会吃得比一般的村里人会好一点。
家里也向顾伯山家借了三十两银子,码头附近的房子开始动工,现在已经快建好一间了。别看一亩地看起来大,等真正用起来就会觉得窄了。
前面是店铺,后面是天井、作坊、住的房间、库房、茅房等,如果有钱的话还要打一口井,这些就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空间。
顾季山最后还是打算自己做点小生意,那里太靠近码头了,随便卖点包子馒头什么的,只要分量足,味道还不错就应该能卖出去。
另外两亩地上盖的房子主要是用来住的,顾家就打算盖好后就租出去,那里离码头较远,可能人流量不是很大,但是可以租给短期的客商,毕竟房子大,离县城和码头都很近,可以存放货物之类的。
具体的情况可能到时候才能知道,现在只是这样做计划而已。
顾伯山家的房子也一起动工,合伙买材料可以便宜点,顾季山还可以帮忙照看。
他们家就不打算自己做生意了,准备出租,收取租金即可。
因为家里准备有新的收入,即使背着债,大家每天还是充满希望的。
而顾家也开始准备顾大丫的婚事了,除了聘礼中的那对银手镯留给大丫外,其中的聘金也拿出来给大丫买了两床棉被、枕头、几匹细棉布、针线盒等,顾季山和顾大河也给大丫准备了一个衣柜、一张梳妆台、配套的椅子,还有一些零碎的东西。
另外还有一两银子的压箱银,虽然比不上顾大丫未来大嫂的嫁妆,但也差不了多少了。毕竟现在家里还背有债,底下的二丫、三丫就快长成,顾青云的前途未卜,即使有顾青云的事先叮嘱,顾家也不可能出太多嫁妆的。
顾青云也没什么好给大姐的,自己身上也没几个钱,就把自己抄写的几本开蒙的书本送给了她,上面还有他写的批注。
顾大丫收到这份礼物的时候,眼圈都红了,低声道:“栓子,我……这次大姐就谢谢你了,这份礼我很喜欢。”
顾青云一笑,也低声道:“大姐,你到那边好好过日子,现在嫁妆是不多,但以后我……”他想了想,还是没说出来,如果他以后有钱有权,自然能帮到大姐,如果没钱没势,现在说再多又有何用?
反正,只要他能立住,那在古代,他就是大丫身后最大的靠山。
“已经很好了,这份嫁妆在村里都是头一份,其他姐妹都很羡慕我。”顾大丫的脸红了红,神情很是满足。
顾青云看着她,只觉得心里很是不舍。
第35章 压力
除夕过后很快就到了二月份,顾青明和赵玉堂一起到县城参加了县试,两人很幸运的都过了,就是顾青明名次不太好,排名靠后,赵玉堂这次排在中等的位置了。但不管如何,这对他们同样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清明节前后,水田里刚插好了秧苗。在吹吹打打中,顾大丫出嫁了。
因为顾青云身量尚未长成,就由顾青明把顾大丫背出门口,送上牛车,他们一帮子兄弟就跟着车送亲。
最后,在主婚人“送入洞房”的高声中,顾青云看着大姐穿着大红嫁衣的背影消失在门后,心里怅然若失。
大姐就这样嫁出去了,以后回来也是客人了,心里的滋味,真是难以形容。
“这个是新媳妇的亲弟弟吧?好小啊,旁边那两个据说都是堂兄弟,这个,看起来人丁单薄啊。”有妇人议论道。
“哎呀,人家这个叫什么贵精不贵多,有这样的弟弟一个就够了,这个就是……喏,咱们县的童生顾青云啊!”
“就是那个顾青云?原来长成这样,挺好看的啊,看来新娘子长得也不错。”
……
顾青云还在伤感中呢,就听到旁边客人对自己的议论,他忙收拾好心情,脸上重新挂上了笑容。
还不到十天,顾青云刚缓过气来,他又去参加了赵玉堂的成亲礼。
婚礼很热闹,大家都在新郎掀起盖头时看到了新娘子,的确是一个皮肤白皙的娇美少女,看着赵玉堂乐得晕乎乎的样子,顾青云等人都暗自发笑。
热闹过后就是冷清,顾青云等人照样回来读书,等待今年八月份的院试。
因为表现良好,顾青云和赵文轩在半年期满后,还可以继续待在县学,只要补上半年的费用即可。
两人觉得在县学学得比较好就留下来了。
“啊——我长喉结了!我竟然长喉结了!”六月的早晨,顾青云晨练回来,正在院子洗脸时,突然摸到自己脖子处的一个硬块,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是什么,等他摸了几次后才知道是什么,忍不住的,他叫了出声。
同一屋的赵文轩、隔壁的何谦竹等人都迅速走出房门,看到顾青云摸着自己的颈项一脸的不可思议。
“哈哈哈……”大家“哄”地一声笑起来。
“青云,你已经十二岁了,可以长喉结了,很正常,后面还有一大堆事等着你呢。”一个二十岁的年轻男子笑道,还朝他暧昧地眨眨眼。
大家又笑了起来,齐齐抬起下巴,摸着自己的喉结笑道:“你看,都长,不用怕。”
大家都以为顾青云是惊喜,没想到他是惊恐。
他苦笑了下,谢过大家后,假装很惊喜自己长大了。
然后一个早上的时间,顾青云被自己长喉结吓住的事情上到教谕,下到食堂的杂工都知道了,看着他都是一脸的笑意,连饭堂的老大娘分菜给他时都特意给他多一些,让他好好补补。
顾青云生无可恋脸。
不过自己闹的笑话,就是含泪也要吞下去。
上完课后,方子茗来找顾青云,先是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后,就说道:“青云,你今年的确是长高了一点,脸也没那么圆了。”
顾青云见对方没有取笑自己,也笑道:“是啊,身体在慢慢抽条嘛。”出乎意料的是,他以为自己会很纠结于长喉结的事情,但没想到只是一开始惊讶,之后就很淡定了,反而有种“终于来了”的感觉。
毕竟任谁每天都站着撒尿,每天扶着自己的小弟弟做近距离接触,都会淡定的,这毕竟是长在自己身上的一部分,接受起来完全没有不适感。
人总不会讨厌自己身上的器官,你最多嫌弃它长得不够完美和漂亮。
顾青云觉得可能自己每天早上的心理暗示功不可没。
最重要的还在于,在这个时代,他真的觉得做个男人比做女人自由多了,他可以和同窗们一起出去逛街、上酒楼吃饭、踏青,有一定的社交活动,最主要的是还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是指望一个男人为自己带来好生活。
所以顾青云只在刚刚开始觉得有点不自在,现在已经适应了。
这些小事告一段落,两人又开始说起功课,顾青云吐槽自己作诗的能力,方子茗就说自己刚买了一本诗集回来,可以借给他看。
顾青云刚想说等他明天再拿给自己瞧瞧,没想到方子茗说可以到他家看。
一想到对方那满书架的书,顾青云拒绝的话就咽下去了,忙不迭地点头。
方子茗还叫上了何谦竹,至于赵文轩,他们两个合不来,赵文轩自然也不会自讨无趣地跟着上门。
顾青云其实心里很奇怪,不知为什么赵文轩和方子茗两人话不投机半句多,最后只能说两人天生气场不和。
他们两人的关系很奇怪,说话还是可以说,讨论功课也可以一起,但私底下就很少有联系。像这次,方子茗已经不是第一次请他们上门了,但赵文轩一次都没去过。
顾青云现在已经习惯了,不再对他们的关系好奇。
他们先在饭堂吃了饭再去的,这是顾青云和何谦竹坚持的,待会晚上就在他家吃,但总不能一天都在别人家吃吧。
方宅占地面积大,影壁、游廊、花园、池塘等都有,对顾青云而言,这简直就像一个小型的公园,能在县城占据这么一座面积颇大的院子,即使县城的房价不是很高,那也是要很多银钱的。
土豪啊!
熟门熟路的,他和何谦竹先去给方子茗的娘亲王氏请安,这才到方子茗的书房。
来方子茗这里看书是很舒服的,有热水、茶水、点心,环境舒适,还有小厮侍候。可惜顾青云和何谦竹都不习惯,方子茗就让他出去了。
几人开始认真看书。
顾青云拿着这本本朝诗人新出的诗集看了一半后,就觉得索然无味,头疼起来。看来看去都是这些,怎么就不刊登一些教人怎么写好诗的内容?单是把诗的内容和当时作的诗会写出来,这有什么用,他又不能抄。
于是他站了起来,随意起来在书架找书看。
他抽出一本诗集,刚翻开一看,就见扉页夹有一张素笺,上面写着一首诗,内容欢快,是述说夏日虫鸣成乐曲的。顾青云读了一遍,只觉得通俗易懂,但又觉得隐有一种风格,质朴自然,刚想表扬方子茗的作诗技能又提升了,转念一想,只觉得不对,这字体不像是方子茗的,虽然比较像,但看起来更为娟秀一些。
可是这书房是方子茗独有的,方举人的书房不在这里啊。
难道是方子茗的姐姐或妹妹的?
顾青云决定假装什么都没发现,把素笺按照原样放回诗集里,又放回书架处,继续找其他书看。
晚上吃饭的时候,顾青云见到了方举人。
虽然已经见过了几次,但是他还是觉得遗传真是太奇妙了。
方举人大约三十四五岁的样子,身材高瘦,气质成熟内敛,相处起来可以看得出对方是一个古板严肃的人,但他的相貌非常普通,方子茗长得和他几乎没有什么相像的地方,他和他娘却长得很像。
王氏是一个大美人,但方子茗像她并不显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