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能数据-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在颁奖典礼上,只会公布个人赛前十名选手的成绩。而至于其他参赛选手的成绩,过段时间后会在官网上放出。

    莱昂迪会长轻咳一声,开始宣布,“第十名,李思远,784分,来自华国!”

    “第九名,切舍丽夫,788分,来自苏俄国!”

    ……

    “第三名,安诺依,857分,来自华国!”

    这已经是念到的第四位华国选手。

    华国速算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力,由此可见一斑。

    “第二名,斯克博,859分,来自米国!”

    没有任何停顿,莱昂迪接着宣布第一名的成绩,只是声音已经不自觉的变得异常高昂。

    “第一名,程诺,1500分,来自……华国!”

    哗~!

    这个分数一出,举座皆惊!!

    甚至一些选手都瞪大了茫然无措的眼睛,陷入深深的震撼之中。

    没有人不知道1500分这个分数所代表的意义。

    要知道,在这之前,个人赛的分数记录才不过是1057分啊!

    这一下子,直接将个记录刷高了400多分。

    这还让人怎么玩?

    原本他们以为1057分就是一座几乎不可能逾越过的高山了,可程诺这1500分几乎是刷新了他们的认知,也让他们看不到任何超越的希望。

    莱昂迪会长面色红润,神色很是兴奋,“我非常欣慰的能看到个人分记录被再次刷新,这个记录已经保持了11年没有被人撼动,但是今年,还是一位来自华国的选手,重新再次定义了速算项目的极限。”

    其实莱昂迪会长没有说的是,程诺之所以能拿到1500分,并不是因为他的实力只有1

    500分,而是……

    他们这次准备题目的分值只有1500分啊!

    500分的基础题,1000分的附加题,他们自认为准备的已经足够充分,却没有预料到会有程诺这个变态的家伙出现,直接答空题库,给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排名公布后,便是颁奖环节。

    莱昂迪会长亲自将团体赛冠军的奖杯和个人赛第一名的奖牌给程诺戴上,拍拍程诺的肩膀,“程同学,希望你下一届还能看到你的身影,这次我们一定会好好扩充题库的,一定让你答的进行。”

    看着莱昂迪会长一板认真的表情,程诺有些哭笑不得,客气的敷衍了几句,“下次有时间回来参加的!”

    …………

    下午,结束颁奖典礼后,一行人回到酒店收拾好各自的东西,便搭车来到西雅图机场,坐上飞回京都的飞机。

    人生地不熟,而且队员们大多是心性还未成熟的小孩子,担心会惹出什么乱子,所以洪教练决定颁奖仪式一结束就返程。

    飞机上,几个小孩子来回捧着奖杯,叽叽喳喳的热烈讨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这一次华国队算是满载而归了。

    团体赛冠军,个人赛冠军和季军,这个成绩已相当不错。

    但坐在最前排的洪钟和程诺两人脸上倒是没有任何的波动。

    洪教练是因为这样的场面见多了,简单来说,就是每年都拿冠军,都有些麻木了。

    而程诺,则是完全因为在这次比赛中没有收获任何成就感而暗自神伤。

    唉,和一群小学生比赛,果然没有意思。

    想着,他不由期待着两天后即将举行的美赛起来。

    希望这次参加美赛的那些选手,不会让我失望吧,否则,无敌的人生,也很没有意思的啊!

第三百四十三章 证毕!() 
343章

    晚上九点,飞机稳稳的停在京都国际机场。

    下了飞机,拒绝了洪教练一块吃饭庆祝一下的邀请,随便打了一辆车,程诺赶回学校。

    在学校旁边的小餐馆填饱了肚子,程诺便马不停蹄的来到教师公寓方教授的家中。

    他之所以这么着急赶回来,并非是因为要准备美赛的事情。

    两天后美赛才会开始,他大可不必如此着急。

    之所以要急忙回来,是因为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等着他,那就是弱bsd猜想的收尾工作!

    没错,经过方教授和程诺两人夜以继日的不懈钻研,这个猜想的证明工作进度已然达到97,只剩下最后一些并不算复杂的收尾工作。

    而长达几乎一年的埋头苦干,似乎也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

    这个项目,可以说是程诺进入大学以来,难度最大,水平最高的研究项目。

    现在马上就要到成功的时刻,程诺怎么会不着急见证这一刻。

    咚咚咚~~!

    程诺早就提前告知了方教授自己回来的消息,所以见到站在门外微微有些喘息的程诺,方教授倒是没有任何意外。

    他笑着招呼进来,给程诺倒了一杯水,“怎么样,这次收获如何?”

    程诺和方教授的关系已经日渐熟稔,便当做平常聊天时的语气,“还行吧。反正我们国家的速算实力老师你也是知道。我去的话,只算是锦上添花而已。”

    “而且,一群小孩子参加的比赛,赢了也没感到有什么成就感。”程诺补充了一句。

    方教授呵呵一笑,摩挲着手中的保温杯,“就算是出国增长增长阅历吧。”

    “还有,再过两天,美赛就要开始了,那时候全球各大高校都会派人参加,到时候,你就会赢得有成就感些了。”

    方教授起身,“好了。先不聊这些了,我们还是说一下正事吧。”

    程诺面色一肃,认真倾听。

    “你去米国的这两天时间,我已经把最后那3进程的证明框架给大概搭建起来了。”说着,方教授看了程诺一眼,“其实,我们这个证明方案最关键的核心部分还是在于你所说的那个eisenste  series理论。”

    &e  series理论当做一个桥梁,实现前后理论的相互衔接,一切过程就相当于是水到渠成。你也发现了,在后面这段时间的研究中,我们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阻碍。”

    程诺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e  series理论”在弱bsd猜想的证明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可以说,就是因为它,将原本那死气沉沉的推导公式给彻底盘活!

    到现在程诺还有些庆幸,庆幸自己当时灵光一闪,居然能想到这个切入点。否则的话,不知道要把这个漫长枯燥的证明过程推迟到什么时候。

    当然,这肯定不全是因为运气的因素。

    要让一个普通人代入当时的那个情景,就算是灵光怎么biubiubiu的闪,也不会想到eisenste  series理论上去。

    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eisenste  series理论”到底是个什么鬼东西。

    所以说,还是和程诺平时坚持不懈的积累有关。

    听完方教授的话后,程诺面露喜色,“教授,照你的意思是说,我们马上就要完工了!”

    方教授点头,“准确的说,就在这两天。”

    “我大概估算过了,如果我们两个都高效率运转的话,剩下3的进度一天半的时间就能搞定!”

    “那还等什么!”程诺满怀激动。

    方教授上下打量程诺一下,微微一笑,“来书房吧!”

    …………

    剩下的两天,程诺没有回学校宿舍,而是住在方教授家中。

    方教授的公寓是三室一厅,不用担心住不下。而且方教授是孤寡老人一个,让程诺住下也能随时和自己解解闷。

    还有,为了加紧进度,两人都算是马力全开,日夜颠倒,一般都是研究累了,直接回到卧室倒头就睡,方教授也不愿程诺宿舍和教师公寓的来回折腾。

    终于,在两人的夜以继日下,2月13号的下午,程诺在草稿纸上写下最后一串公式

    “由此,得证,在解析秩为1的情况下,设  e  是定义在代数数域  k  上的椭圆曲线,ek的秩恰好等于le,s在s=1处零点的阶!”

    证毕!!

    程诺轻呼一口气,有一种叫做“成就感”的东西填满了他的胸膛。

    世界猜想,这可是世界猜想,竟然就这样被我……证明出来了?

    程诺望着桌面上那已经堆起一摞的草稿纸,目眩神迷的目光中有着一瞬间短暂的失神。

    虽然这只算是世界七大数学猜想的弱化版本,但确确实实是个世界级别的猜想啊!

    这和自己之前的那些小打小闹完全不同。

    登堂入室!

    不知为什么,程诺脑中突然冒出了这个词。

    可似乎,经过这次猜想证明过程的洗礼之后,确实感觉,对于如今的世界数学水准,自己也能勉强算是登堂入室了吧。

    坐在程诺身边一侧的方教授也是喜悦之色溢于言表,面色红润,仿佛一瞬间年轻的了十岁。

    他拍拍程诺的肩膀,声音激动,“程诺,我们成功了!”

    程诺重重点头,“嗯,老师,我们成功了!”

    猜想证明成功,但工作到现在并未结束。

    剩下的工作,还需要两人将这足足两百多页的草稿纸整理成一篇论文,公开发表,向数学界的众人宣告bsd猜想这一伟大进展。

    同时,方若愚和程诺两人,也才会真正被冠以证明者的称谓。

    方教授抬头看了一眼一脸疲惫的程诺,“你明天不是还有美赛吗,先抓紧时间回去休息吧,整理论文这件事不用这么着急,我先一个人慢慢整理着。你参加完美赛再说。”

    “行。”程诺揉了揉眉心,没有硬犟,“那老师,我就先回去了,参加完美赛我就过来帮你。”

    虽然美赛的比赛时间是四天,但有没有规则说必须要在机房待满四天才能回来。

    就像上次参加国赛的时候那样,熬夜奋战一天,大概就能轻松搞定了吧!

    还有,这次似乎不用带两个拖油瓶,自己的两个队友好像还蛮有实力的,这样的话,似乎一天都好像用不了。

    ………………

    …………

    。

第三百四十四章 目标……O奖!() 
44章

    2月14日,纽约时间20点整,京都时间8点整,第二十二届美国全球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正式开赛。

    就如之前所说的一样,这是该项赛事举办以来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

    一共有来自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一万多支队伍参赛。

    除了比赛时间要长上一天,建模论文使用语言必须为英语外,其他的规则方面倒是和国赛没什么区别。

    程诺在开赛前的三十分钟,再次见到了学院方面给他安排的另外两位队友。

    两人见到程诺,不由的气得牙根有些痒痒。

    其中一人质问道,“程诺同学,你前两天到底干什么去了,不是说好比赛开赛的前几天我们找一套建模题目,好好磨合一下的吗?”

    程诺双手合十,“抱歉,抱歉,这两天在忙一件很重要的事,所以不得不把这个环节推掉了。”

    “不过,我想着应该对我们最后的成绩不会产生什么影响。”程诺淡淡笑着补充了一句。

    另一位队友看着程诺一脸自信的样子,不由苦笑连连。

    这个家伙,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迷之自信?

    要知道,自从组队以来,这似乎只是他们的第二次见面。

    也就是说,他们三人的配合度几乎为零。

    就算他知道程诺很强,难道还能强到能够一拖二的地步?

    这可是强者如林的美赛!

    …………

    京都时间八点整,建模题目在各大官网开启下载通道。

    美赛建模题目共有六道,选择其中一题作答。每道题目都有其固定的侧重点。

    a题,连续型。

    b题,离散型。

    题,大数据。

    d题,运筹学/网络科学。

    e题,环境科学。

    f题,政策。

    选择a、b、中的其中一题,便默认参加mm(mathematial o in modeling、数学建模竞赛)竞赛。

    而选择d、e、f题的话,则默认参加im( interdisipli in modeling、交叉学科建模竞赛)竞赛。

    如果硬要说mm和im的区别的话,一般mm竞赛题目较具体,表述简洁,要求明确。

    而im竞赛题目更开放,问题更“大”,更宏观,篇幅较长,往往是全球范围内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一般不依赖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生活习惯。而mm的题目中则有相当一部分是以米国生活为背景,其他国家特别是华国参赛者不熟悉。

    所以说,多数情况下,华国参赛者都会选择d、e、f中的一题选择作答,即参加im竞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团队擅长的领域,这种观点也不能当做一种定论来看。

    “题目下载好了。”程诺听到耳边传来的声音,将注意力转来这边。

    三人皆是微倾下身,盯着电脑屏幕,仔细的浏览每道题目。

    a题,是关于道路汽车行驶的问题。

    b题,关于机场候机室轮椅的安置问题。

    题,是大数据下的米国医疗系统问题。

    果然,三道mm题目,都具有浓厚的“美国风”,可以说是华国选手十分不友好。

    尤其是题,要知道,米国的医疗系统和华国可谓是有着千差万别。

    这样的话,要是华国的参赛队伍选择这道题,就至少要耗费上三四的小时的时间去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来了解米国的医疗系统有关知识。

    在时间如此珍贵的建模大赛上,这样确实有些奢侈。除非一些非常擅长大数据方面建模工作的队伍,没人会傻的选择这道题目。

    程诺几乎可以预见,六道题目中,这道题目恐怕是最少有队伍选择的。

    毕竟,参赛的三十多个国家的选手中,只有米国选手算是对这方面内容知根知底,不用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程诺接着往下看后三道题目。

    d题,测量协会信息网络的演变和影响。

    e题,可持续城市的构建。

    f题,难民移民政策建模。

    “我们选哪道?”程诺的那位计院队友开口问道。

    那位外语学院的队友不开口,将目光投向程诺,意思不言而喻。

    虽然对程诺的实力持有怀疑的态度,但毕竟名义上程诺是队伍的队长,这种时候,还是要听取他的意见。

    程诺沉吟几秒,缓缓开口,“我的个人意见,选a。当然,如果你们不愿意的话,我们可以换一个。”

    他是一个无所谓的态度。

    反正六道题目他都能来,达到之前保证的拿o奖(特等奖)的水准也毫无压力,差别只是耗费时间长短的问题。

    比如说选择题,虽然程诺的能耐再大,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查阅相关资料。这就与程诺节省时间的理念有些不符。

    所以,他的个人意见是选择对三人并不陌生的道路车辆行驶问题。

    米国和华国的道路行驶规则一样,都是靠右行驶。

    两位队友在思考一阵后,齐齐点头,“行,就选a题。”

    短短不到五分钟,他们小组的选题便确定下来。

    接下来……正式开工!

    程诺负责建模,计院的那名队友负责编程,外院的队友负责论文撰写。

    三人各司其职。

    程诺坐在电脑前,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建模题目:

    【在一些规定汽车靠右行驶的国家,多车道的高速公路经常使用这样一条规则:要求司机开车时在最右侧车道行驶,除了在超车的情况下,他们应移动到左侧相邻的车道,超车,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