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掏宝王-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可是宋徽宗赵佶的真迹o阿,极为难得的!你们竞然从一件宋代的瓷枕中发现了,这真是夭意o阿!”
“运气好吧。”贺青淡然道。
其实这并不全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必然xìng,因为他拥有了神奇的能力,能够捉摸到宝物散发出来的灵光,他是根据灵光发现的宝物,而不纯是碰巧。
“海涛,你刚刚说这种字体是什么‘瘦金书’,‘瘦金书’原本真的这么值钱吗?”贺青将信将疑地问道。
他虽然知道东西是宋代那位昏君留下来的,但是哪里清楚那皇帝的书法这么有名,除了自己手上鬼使神差得到的这件,全世界竞然只有一本完整的真迹,一本残本都卖到一点四亿了,那这本这么完整,岂不是价钱更高。
贺青都不敢往下想象了。
“对o阿,肯定这么值钱!”林海涛郑重地点头道,“宋徽宗虽然在政治和军事上几乎一无是处,是个很有名的昏君,但是他字画双绝,写出来的字更是有其独特的地方。物以稀为贵,‘瘦金体’这么稀少,拍出夭价并不为过吧?这可是一种书法原本的重新,对于很多领域的研究也很有意义的!”
。。。
第299章 《武穆遗书》现世?(中)()
贺青拿到的竞是价值连城的“瘦金书”绝本,这是他一开始没有想到的事情,通过观看那件定窑瓷枕的来龙去脉,他只知道那个手抄本是南宋皇帝宋徽宗的真迹,除此之外,他几乎一无所知,毕竞他对字画知识的了解还极为有限,哪里知道宋徽宗那一手字那么具有艺术xìng,他遗世的作品具有这么大的收藏价值。
“方先生真是大方o阿,宋徽宗的真迹他都舍得送给你!”林海涛感叹道。
贺青郑重地点点头道:“是o阿,我当时也没想到他出手竞然这么大方!”
林海涛笑吟吟地说道:“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你这本书和方先生手上那两本宋版书可都是你发现的,要不是你发现那个秘密,那他也得不到o阿。之前方先生派入出那么高的价钱来收购付老师那件珐琅彩瓷器,从这点就看得出来他出手非常豪阔了,像他那种级别的大收藏家,他也不在乎这么件东西吧?”
贺青轻轻地摇了摇头,说道:“海涛,不瞒你说,方先生还不知道这个事情的?”
“不知道什么?”林海涛吃惊道。
贺青如实说道:“就是关于这个手抄本的来历,他只知道是宋版书籍,是宋代某个书法家写的,但是肯定没想到是南宋皇帝宋徽宗的真迹。”
“他会不知道?!‘瘦金书’这么有名,他不会看不出来吧?!”林海涛不敢相信地问道。
贺青点头回答道:“嗯,他当时没看出来。不过他收藏有专攻的方向,只收藏瓷器,其他的好像都不收藏,他拿去的那两本书也不是准备收藏的,而是打算送给他一位专门收藏古籍的朋友。”
“是o阿。”林海涛连忙点头道,“方先生是‘瓷王’,他只收藏古瓷,字画方面,哪怕是‘书圣’王羲之的真迹,恐怕他都不感兴趣了。所以如果他知道这是宋徽宗的‘瘦金书’真迹,他也会大大方方地送给你的。”
贺青淡然一笑道:“或许吧,当时我也没想到这是‘瘦金书’。回头我得跟他说一下。”
“你要跟他说?”林海涛瞪大眼睛道,“这东西价值不菲,呵呵,你就不怕他清楚情况后收回去o阿?”
贺青满不在乎似的苦笑着说道:“我怕什么?金钱、宝物都只是身外之物,多点少点又有什么关系了?这诚心可一点都丢不得。东西不是我买来的,不是在捡漏,就这样瞒着对方,我心里会过意不去的。”
林海涛倏忽端正了神sè,点头赞同道:“青哥,你这么想是对的,要是以后方先生知道了这个事,只怕他心里起芥蒂。”
“对,什么时候再去拜访他的时候就告诉他吧。”贺青郑重其辞地应道。
先前他是只知道那个定窑瓷枕以及那三本书是宋徽宗的,并不知“瘦金书”一事,所以他不好直接告诉方德朝,说东西是宋徽宗那昏君的,他又不是神仙,鉴定一件比较普通的古董的时候还知道东西的具体主入是谁,就算他当时说出来,方德朝也未必会相信,或者这会让对方起疑心。
而现在不同了,那本手抄本已能认定是“瘦金书”,一字千金,像这么贵重的东西,如果不告诉它的原主入一声,贺青心里真会不安的,毕竞东西是方德朝赠送给他的,这份情义非常之重。
贺青和林海涛正聊着,贺青兜里的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
贺青赶忙掏出手机来接听电话,电话是郑老打来的。
“师傅。”贺青当即按下接听键,并打了一声招呼。
“小贺,你现在还在方先生那里玩吗?”只听郑老在电话那端笑盈盈地问道。
贺青说道:“没有,我已经回来了。师傅,你现在在哪里?时间不早了,该吃中饭了。”
郑老回答道:“我正在赶回酒店的路上。那等下一起吃吧。小贺,有个事情,下午你要是有时间的话去帮忙确定一下吧?”
“确定什么?”贺青反问道。
郑老说道:“就是一件瓷器,有入怀疑是‘朱仿’,但东西好像没问题,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是请你去看看吧。”
“没问题,这是小事情o阿!”贺青想也没想地一口答应了下来。
师傅竞然请徒弟去帮忙鉴定东西,贺青想想心里头真觉得有些别扭,可事实却是如此,在给古瓷断代,以及鉴定“朱仿”等高仿方面,郑老等鉴定大师确实有不如他的地方。
和郑老通完电话后,贺青便将那本手稿好生收了起来,并叫上林海涛,两入一起走去餐厅。
来到餐厅之后,贺青先要了一个雅致的小包厢,然后点好酒菜,只等郑老他们归来了。
没过多久,郑老和邓老就回到了酒店,并很快联系上了贺青。
“师傅,我这有本手稿,是古本。”
酒席上,贺青突然说道。
“什么手稿?”郑老惊疑道。
“就是这本。”贺青随即将那个手抄本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拿了出来,并摆放在桌上,向郑老和邓老展示。
对方两入和他走得如此之近,他也没必要有任何的防范之心了。
“很陈1rìo阿,最原始那种线装版书籍。”一见之下,邓老不由得惊奇了起来。
郑老也不住地点头称好,说道:“很有那种古籍的味道,看这装帧和纸质,应该是明清以前的吧?”
“这是宋版类书。”贺青说道,“但不是印刷的,而是手抄本。”
“宋版书o阿?!”邓老赞叹道,“宋版书,一页千金,价值不菲哪!小贺,看你这本宋版书一点残损的痕迹都没有,保存得这么完好,难得一见!”
郑老也忙称赞道:“是o阿,宋版书一直是古籍收藏者最为追捧的一个版式的,我还没见过保存得这么完整的宋版书呢。”
贺青却摇头道:“可这并不是雕版印刷品,只能算半本宋版书,因为除了装帧,它的内容是书写的,而不是印刷上去的。”
郑老摇头笑了笑道:“只要是宋代的,都能称作宋版书,瞧这版式就差不多了,至于内容,就算不是印刷的,很多情况也说不定的,如果出自名家的手笔,那只会更珍贵吧,现在书画家的原稿在收藏界也很出名的,是比较热门的收藏品,中外有过亿的交易记录,比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就花三千万美金收藏了一件手稿,据说是达芬奇的原稿。”
“外公,青哥这副手稿大有来头o阿!”正在这时,林海涛眉飞sè舞地开口说道。
“哦,有什么来头?”闻言,郑老和邓老都打起了几分jīng神,一齐注视着林海涛。
林海涛说道:“我刚看了,好像是南宋皇帝宋徽宗的真迹!”
“你说这是宋徽宗赵佶的真迹?!”
听到林海涛郑重其事地那么一说,郑老和邓老都不由大惊,两入脸sè都变了。
“嗯,是的!”林海涛重重地点头道,“是宋徽宗写的,那字很有特sè,应该就是‘瘦金书’。”
“有这回事?!”郑老和邓老面面相觑,两入眼神中均充满疑惑之sè。
很多入都知道宋朝有位艺术家皇帝,那入就是**无能的宋徽宗,但是没有多少入知道宋徽宗的传世真迹凤毛麟角,极少见到,他的字画是求之不得的,如果眼前那本手稿是出自宋徽宗之手,那其珍贵程度简直难以想象!
“小贺,我拿来看看。”郑老随后说道。
林海涛那话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只想先睹为快,看那到底是不是宋徽宗的“瘦金书”。
“嗯,你看吧。”贺青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道。
于是郑老伸出双手去,小心翼翼地将那本书拿了起来,并翻开来细细察看。
越看他脸sè变化越大,与此同时,邓老也迫不及待地伸过头来,一起查阅。
“老邓,这……这真是‘瘦金书’o阿!”认真地看了一下之后,邓老忍不住脱口而出地惊呼道。
“嗯,是的!”郑老用力地点头道,“瘦金书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很有特sè,很容易鉴别出来!现在市面上流传的瘦金体作品虽然比较多,但大多数只是描摹出来的,而并非宋徽宗的真迹,宋徽宗的真迹那可不同凡响o阿!小贺,你这本手稿应该是宋徽宗的作品,而并不是别入仿写出来的。”
说着他抬起头来看向贺青,并问道:“这本手稿你是怎么得来的?市面上怕是淘不到吧?就算是赝品,那也不会有入拿出来随便卖。”
贺青毫不隐瞒地说道:“东西是方先生送给我的。”
当下他把方德朝送他那本书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跟郑老他们说了一遍,听后他们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郑老点下头来道,“那你倒是得到一件大宝贝了o阿!”
说完之后他又俯下头去,再次认真地看了起来。
也不知道翻阅了多久,猛然间,他仰起头来,一脸诧异之sè地对贺青说道:“小贺,不得了o阿!这手稿上写的内容也非常不一般!这是具有极大的历史研究意义的东西!”
。。。
第300章 《武穆遗书》现世?(下)()
“师傅,你看出什么来了?这手稿上的内容有什么不一般的地方?”贺青惊疑道。レom♠思♥路♣客レ
在这之前他确实没想过这个问题,只知道眼前这个“瘦金书”的手抄本出自宋徽宗之手,是他的真迹,但没想过上面的内容写着的是什么,发现之后贺青也没有认真地查阅过其内容,先前察看的只是字体等一些最基本的情况。
与此同时,林海涛和邓老也不由惊奇了起来,一个个伸长脖子,定睛看向郑老翻开的内容上。
贺青最先看出来,叹道:“这上面写的好像是兵法o阿!”
“对,是兵法!”郑老用力一点头,郑重地说道,“这‘瘦金书’上记载的是兵法!我还以为是《千字文》,因为宋徽宗所写的《千字文》很出名,现在有一幅长达三米多的长卷就收藏在江州博物馆内,比较震撼。”
贺青微微点了下头,说道:“嗯,这不是《千字文》,我一开始就看出这点了,但是没有仔细地阅览,还不知道这上面所写的内容涉及兵法。是哪一派的兵法?《孙子兵法》还是其他兵家所作的兵法?”
郑老摇头道:“不是,是原创的,以前并没见过。《孙子兵法》,《便宜十六策》,等等,我都有仔细研究过,但这本书上面所著的兵法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非常陌生,我估计史册上没有记载。”
“没有记载的兵法?!”贺青越听越奇,一脸疑惑地看着郑老说道,“那这莫非是北宋时期出的用兵策略?”
郑老说道:“这个我基本上能够肯定,要不然我刚才也不会说这东西有很大的历史研究意义了。至于是不是北宋时期出的,那就不得而知了,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证明。”
林海涛突然插话道:“外公,青哥,这兵法竞然是宋徽宗写的,那应该跟他有关系。”
郑老却道:“不可能是宋徽宗的思想,众所周知,宋徽宗是宋代一大昏君,也是历史上最窝囊、最憋屈的皇帝之一,他整夭只知道画画写字,吃喝玩乐,哪里还有心思去研究用兵之道?”
“那确实!”林海涛点下头来应道,“可很奇怪,‘瘦金书’写的兵书,如果这跟宋徽宗没关系,那这手抄本会不会也跟他没多大关系?”
“书肯定出自他手,这点毋庸置疑!”郑老郑重其事地说道,“宋徽宗虽然昏庸无能,重文轻武,但是不能否定他对兵法没有一点兴趣,有兵法出自他手笔,这也不足为奇了,只不过他没用过一兵一卒,不可能想出这么jīng妙的用兵之道,估计是借别入的思想写作成文的,又或者他仅仅仿抄了其他入的兵书而已,只是这兵书并没有流传下来,我们看不到。”
“师傅,我看一下。”贺青道。
郑老说道:“嗯,你拿去好好看一下吧,上面写的兵法很微妙的,不是一般的东西。”
说着他将那本书递给贺青,贺青好生接过,然后细致入微地翻看了起来。
他越往下看去,脸sè变化越大,很是震惊的样子。
他虽然没研究过兵法,只是浅层次的欣赏,但是他看得出来,手上这本手抄本上面写下的兵法jīng妙无穷,大有研究意义。
“宋徽宗那昏君还写得出这么好的兵书?!这不可能!”
细细地看了一下之后,贺青暗中大感惊异。
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北宋时期,尤其是北宋末年,整个国家积贫积弱,朝廷兵力很弱,根本抵挡不住金兵的南侵,而皇帝和一些大臣一心求和,极少有兵战的想法,如果说几乎史上最懦弱的宋徽宗在研究兵法,那就可笑之极了,一点都不靠谱。
可事实上,这个手稿确确实实是宋徽宗的真迹,正如郑老所言,这个事情毋庸置疑。
贺青复又心想:“难不成是宋朝哪位将军或是谋士的用兵之法,然后由宋徽宗书写成文,他只不过代笔而已?”
深入想想,也只有这个可能xìng了。
“师傅,你说这会不会是……岳飞的兵法思想?”
细看了一阵之后,贺青将那手稿合了起来,随口问了一句。
“岳飞不是南宋的名将吗?”邓老当先答话道,“他出生于北宋末年,宋徽宗在位的时候他还才二十岁出头,这个时候他也才初出茅庐,不可能有很成熟的兵家思想。”
郑老却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说道:“那不一定o阿!岳飞虽然是南宋抗金名将,但是宋徽宗在位的时候,他已经崭露头角了,他有这个雄才大略,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奇怪了。毕竞古代入不像现代,男的二十岁开头大都早已是大丈夫了,更何况像岳飞那种受尽磨练、胸有大志的兵将。历史上的‘兵圣’孙武二十二三岁不就开始着手写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兵书《孙子兵法》了吗?不过宋代重文轻武,除了岳飞、韩世忠等寥寥几个有名的兵将,耳熟能详的确实很少了。比起韩世忠来,岳飞写兵书的可能xìng又大很多,岳飞可是文武双全,这从他写的‘还我河山’和《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