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掏宝王-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乾隆皇帝的御用瓷?!”
听到郑老那番话时,贺青暗中大震,他仿佛豁然想到了什么,令他纪委吃惊。
(谢谢老朋友老干爹打赏100起点币。)(未完待续。。)
。。。
第315章 乾隆爷的天价猫食盆(下)()
第315章 乾隆爷的天价猫食盆(下)
“师傅,那你认为我这件瓷器怎么样?是不是古瓷?我买的时候那个老板说东西是仿古瓷,按他的意思,瓷器是新仿的,属于现代工艺品。”
贺青正色问起了郑老。
郑老忙点了点头,表示认可,郑重其辞地回答道:“小贺,东西既然是你收来的,那肯定不会差了,这只水仙盆虽然是宋代汝窑真品的可能性并大,但我能肯定,东西是仿古瓷,可拥有一定的年头了,不过具体年代有待考证。”
站在一旁的邓老也赞同道:“我和老郑的想法是一样的,东西是古瓷,应该是旧仿,因为看包浆就知道,包浆浑厚自然,很开门啊。”
“哦,是吗?”贺青欣喜道,“那不错了,我是以新仿的价格收来的,应该赚了。”
“你收的时候花了多少钱?”郑老随口问道。
贺青如实回答:“两万。”
“才两万啊?!”郑老吃惊道,“那你赚大了才对,像这么精美的一件仿古瓷价值不菲的,起码值得几十万,如果是出自官窑的仿古瓷,那更值钱了。”
林海涛惊疑道:“外公,青哥这件瓷器有可能出自官窑吗?官窑一般很少制造仿古瓷的吧?”
郑老轻轻地摇头道:“专门生产的少是少,但确实是有的,比如我刚才提到的乾隆皇帝特意烧造的那批汝窑瓷器,他还是在宫里烧制的。你能说它不是官窑的吗?”
“御用的,那当然是了!”林海涛应答道。
听到郑老再次提起乾隆皇帝烧造的那批汝窑瓷器时,贺青神色微微有所变化,若有所思。
随后只听他问道:“师傅,乾隆皇帝秘密烧造的那批汝窑仿古瓷真的很宝贵?制造出来的汝窑瓷都是什么类型的,是盘子,还是碟子,抑或是其他种类的瓷器?”
郑老指了指摆在桌上的那只水仙盆道:“就是这种!”
“全部是这种的?!”林海涛惊讶道,“怎么这么巧呢?!”
郑老一五一十地说道:“就有这么巧。要不是看到小贺收来的是一个天青釉水仙盆,那我恐怕一时间还想不到那上面去。据我所知的那批宫廷用仿古瓷全部是一个种类的。至于乾隆皇帝为什么喜欢造水仙盆。有一个说法是这样的,讲的是乾隆皇帝喜爱养猫,他把宫藏的那个水仙盆拿来喂猫,当做猫食盆。但他养的一只猫太调皮。把盆子给打烂了。后来乾隆就下诏,命令工匠在宫廷里的瓷窑中烧制一批汝窑天青釉水仙盆,这样一来。他不但有足够的猫食盆了,而且可以把玩,一举两得的好事啊,是不是?”
“原来如此!”听后,贺青恍然大悟似的点了点头。
见他听得那么认真,郑老呵呵一笑道:“这只是传说的而已,古玩行的故事海了去了,有时候听着有趣,笑笑就算了,可别当真。不过虽然不能确定乾隆皇帝是不是真的把汝窑瓷器当猫食盆,但清朝宫廷里确实是有烧造过一批仿汝窑瓷的,不是雍正就是乾隆,这两个时期最接近。”
“故事未必全是假的。”贺青郑重其事地说道,“没准乾隆皇帝当真拿汝窑瓷器来当猫食盆,毕竟他是皇帝,什么没有?用汝窑来做猫食盆并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那时候汝窑的价值还没有怎么体现出来呢,至少没有现在这么受重视。”
从那件瓷器上“记录”下来的影像里,贺青看出东西是出自清朝皇宫的御窑厂,还被人用来喂养过猫,但一开始他并不确定东西跟乾隆有关,现在看来应该错不了了,自己手中刚刚淘来的这件汝窑水仙盆正是乾隆爷的猫食盆,可谓大有来头。
按照郑老一开始所说的那样,东西几乎可媲美宋代官窑汝瓷,那瓷器的价值不可估量,因为汝窑瓷器存世量极为稀少,是凤毛麟角的,拍卖场上很难见到,就算偶尔有一件,那也只会是天价。
听到贺青那么一解说,邓老满脸欣慰之色地点点头,说道:“其实这故事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有一定的来头。有一个流传很广的笑话,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说的是一位老太太很有心计,为了卖猫,搁一个名贵猫食盆,谁来了都不敢直说要买这盆,都说买老太太的猫,搭上这盆。老太太说:‘我不能搭上这盆,我还得靠这个盆卖猫呢。’这个笑话也不是凭空而来,历史上是有据可查的。
“我们翻阅史书时发现,谁把这个名贵的盆叫猫食盆?原来就是乾隆皇帝!乾隆时期,宫廷所藏的汝窑水仙盆,乾隆就把它叫做‘猫食盆’,并为此专门写过御题诗。御题诗是这样写的:‘官窑莫辨宋还唐,火气都无有葆光,便是讹传猧食器,蹴秤却识豢恩偿。’
“所谓的‘官窑莫辨’,其实应该是‘汝窑莫辨’,乾隆皇帝分不清楚汝窑和官窑。汝窑有点儿偏蓝,而官窑有点儿偏灰,可在一个不是搞专业的外行人看来,这些差距都并不大,所以乾隆就说:‘这官窑,我也分辨不清楚是宋代的还是唐代的。’
“‘火气都无’,指的是个老窑瓷器,意思是火气都没了。我们鉴定的时候常常说‘这瓷器火气十足’,意思就是新的,刚出炉的,所以火气大。‘葆光’是说瓷器上的光泽非常舒服。我们老说一个词‘包浆’,就是从这个地方来的。
“而‘食器’是什么呢?就是小狗的饭盆。史书上记载,观赏犬中的小狗叫‘猧’。唐代诗人元稹有一句诗:‘鹦鹉饥乱鸣,娇睡犹怒。’鹦鹉饿了以后。就唧唧喳喳乱叫唤;养的小狗睡着时,你一动它,它就发火了。养过宠物犬的人都有这个经验,它睡着了你老捅它,它就叫唤,不高兴了。乾隆就说,养的小狗只有‘蹴秤’,就是踩到秤上以后,才知道主人豢养的恩情。‘蹴’就是踩,一蹴而就嘛。
“乾隆有这么一段动感情的描述。但是他弄错了。他把观赏犬的小狗认为是猫了。所以,乾隆十年,也就是1745五月传旨:将猫食盆另配一紫檀木座,落矮些。足子下深些。座内安抽屉。这个乾隆认为的猫食盆。其实是汝窑水仙盆。乾隆传旨,用紫檀做了一个座,正好把他认为的猫食盆搁在上头。下面做得比较高,插了一个抽屉。这个座做好以后,一直在清宫里收藏,现在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后来乾隆又下旨,把‘汝窑猫食盆’给他仿一些出来,他一会儿说官窑,一会儿说汝窑,自己也分不清。猫食盆的典故,就从乾隆下旨开始蔓延出来了。你要是真有一个汝窑的猫食盆,别说卖猫了,呵呵,卖牛都卖出去了!”
“……”
他一口气噼里啪啦地说了很多,贺青他们竖起耳朵认认真真地听着。
听完后,郑老摇头晃脑地叹口气,苦笑道:“惭愧啊,原来这还有史可稽的,这段史册我倒忽略了。”
邓老笑吟吟地安慰道:“活到老学到老嘛,一个人哪有什么都知道的?如果是百事通,那也没有什么意思了,又不知道的就学习,还有得学习,那就还有趣味不是?乾隆爷确实把汝窑水仙盆看作是‘猫食盆’,只不过并不像古玩行流传的那个故事一样,说什么乾隆养猫,猫把真品汝窑瓷器打碎了,如果真是那样,那故宫里收藏的那件又是怎么来的?不过我估计,故宫里收藏的那两三件汝窑水仙盆有可能就是乾隆爷自造的‘猫食盆’。”
“嗯,你说得对,受教了。”郑老很是谦逊地点头道。
此刻,一直静静站在旁边竖耳倾听的贺青越听心里越激动,因为从邓老这番话里,他能确定自己阴差阳错收来的这个汝窑水仙盆就是从宫廷里流出来的一件,而那件正是乾隆皇帝命令工匠制造的一件“汝窑猫食盆”。
“师傅,邓老,你们说我这件不是真品汝窑瓷器的话,那有没有可能是乾隆爷烧造的那批猫食盆中的一件?”稍后,贺青忍不住问道。
尽管他深知自己收来的这件瓷器是乾隆时期的御用瓷器,但是东西的来龙去脉就只有他一个人清楚,别人是一概不知的,所以要得到别人的确信。
邓老点头道:“有可能,什么可能都有,至少东西是古董,而且极有可能是官窑出来的仿古瓷,像这么漂亮的一件仿汝窑瓷器,很有收藏价值的啊,以你两万收来的这个价格,现在再卖出去的话,那无疑能卖出一个天价来了!”
郑老也不住地点头道:“东西确实不错,我很喜欢!我一开始就说了,清朝仿造的那批御用汝窑瓷器,现在看来和真品汝窑瓷器几乎无异,也是绝无仅有的珍品!不管怎么样,小贺,恭喜你,你又捡到一个大漏了!”
“呵呵,最近运气比较好,碰到了几件不错的东西。”贺青笑盈盈地说道。
至此,他彻底放下心来了,反正他现在又不急着把东西卖出去,像来历如此不凡的一件瓷器,那当然得好好收藏起来,自己先赏玩一番了,所以没必要马上从郑老他们那里求证东西的具体年代和出处。
看完之后,贺青将那只“猫食盆”好生收了起来,之后郑老说道:“小贺,我们这次在京城这边也呆了好一段时间了,如果你们手头上的事情做得差不多了,那我们准备回江州了。”
贺青却道:“师傅,这两天可能回不去了,我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办。”
“哦,是什么事情呢?”郑老好奇地问道。
贺青当下便将自己帮方德朝找到他儿子阿诚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跟郑老说了,当听到这件事情之后,郑老和邓老四目相顾,均是脸色大变,无比惊愕。
(谢谢老朋友残剑无魂、彝壟投出宝贵的月票,以及老朋友ngstone的评价票支持!)(未完待续。。)
。。。
第316章 局长拜见()
第316章 局长拜见
“原来方先生还有这么件不为人知的事!”听完贺青的陈述后,郑老感叹道,“小贺,你现在帮方先生找回了失散的儿子,那那笔巨额悬赏就是你的了啊!”
林海涛眉飞色舞地插话道:“这个事情已经确定了,方先生已经派律师跟青哥谈好了,现在就等做最后的接收了。协议上明文规定,方家全部财产的一半都赠与青哥!”
“不敢想象啊!”闻言,郑老和邓老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两人均是一脸惊骇之色,他们虽然和方德朝不是很熟悉,但对方的情况他们是有所听闻的,不说方家财产的其他方面,单说他收藏的那些古瓷,那分一半下来也是极为可观的。
“方先生‘瓷王’的称号实至名归,据说他收藏了很多珍惜古瓷,这么说,小贺,你岂不是也能从他的藏品中分到一半?”邓老惊奇道。
贺青郑重地点点头,回答道:“按照协约是这样的。方先生的收藏馆我去看过,里面的瓷器非常之多,丰富多彩,其他不乏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精品!”
“那你真是捡到一个大宝藏了!”邓老啧啧称赞道,“方先生真是豪爽啊,居然愿意将自己家的一半财产全部赠与一个外人!”
贺青却道:“这不是他豪不豪爽的事,而是他乐意这么做。人生有所失就有所得,现在他找到了他儿子阿诚。试想,还有什么比这更宝贵的?!”
“确实没有比失而复得的至亲更宝贵的东西了!”邓老连忙点头赞同道,“这换做任何人都会那么做吧?”
贺青说道:“本来他们没有什么希望找到阿诚的,方先生年纪也那么大了,如果找不到儿子,那他收藏的成就就没办法传承下去,到最后那些瓷器就只能捐献出去,献给国家博物馆,当然,我不是说献给国家不好。只是那样觉得有点遗憾。那可是他的毕生心血!”
郑老应道:“小贺说得对,对于方先生来说,现在才完美。小贺,那也是你应该得的。方先生他们寻找了那么多年一无所获。却被你找到了。你真的很厉害啊!”
他称赞起贺青来,贺青摇头道:“不是我厉害,只能说我运气比较好。比警察先一步找到阿诚,其实警察也功不可没,要不是他们的尽力协助,那我们现在恐怕还没找到阿诚了。”
众人就此事谈了一会儿之后,郑老笑盈盈地问道:“小贺,等拿到方先生那笔悬赏之后,你有什么打算?”
“我还没往这个方面想。”贺青轻轻地摇了摇头道。
郑老郑重其辞地说道:“方家一半的家产分给你那可是很多了啊,你完全可以拿这笔钱去做大事了!”
贺青微微一笑道:“协议有规定的,公司的股票、基金等资产得维持原状,不得随便挪用,我现在能拿来用的只有存在银行里的那些钱,当然,还有以后各个方面的分红。如果我真接收到方先生的馈赠了,那我一定不会辜负他的期望,我要帮他把公司经营好,至少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
“嗯,那么做是对的。”郑老说道,“现在发展一家公司可不容易啊,方先生都已经给你打好基础了,那就好经营得多。我相信方先生很信任你,把公司交给你他放得下心。”
邓老突然呵呵笑道:“我最感兴趣的是方先生赠与你的那批古瓷,你预备怎么处理?”
贺青毫不犹豫地说道:“还能怎么处理?就收藏起来。”
邓老说道:“那完全可以办一个博物馆里了啊!我给你个建议吧,你在江州或者京城开一家博物馆,专门收藏瓷器的,像这样的博物馆,至少具有一定规模的,我还没有见过。”
听到邓老那个提议时,贺青眼前豁然一亮,说道:“邓老,你这个建议很好,我会考虑的,但现在可能时机还不成熟,开博物馆至少还得选个好地方吧?”
邓老摇头道:“那应该比较容易搞定了,你现在手头上有这么多的资金了,光方先生的存款你就分到不少吧?只要有十个亿,基本上什么事都能办成了!”
贺青点头道:“那是有的,以后再说吧。”
他早就想过要开一家博物馆了,而且是世界上藏品最多的私人博物馆,当然也得有特色。
那时他这个想法基本上还只是一个白日梦,一是没有资金,二是手上的藏品不够,开起来只会捉襟见肘了。
虽说眼下他很快就要从方先生那里接收到一笔珍贵的瓷器了,也有了一大笔资金,但想想总归还缺少点什么。
毕竟他的情况和方德朝的不同,方德朝是“瓷王”,专收瓷器,他却没有这个偏好,只要是好东西,不管是什么样的古董他都喜欢收藏,所以要开就开综合性的博物馆,不过邓老的提议也不是不可以考虑的,他手上收到最多的还是古瓷,再加上方德朝即将赠送给他的那批,那数量就十分可观了,用来办一个小型的古瓷收藏馆肯定不是问题。
当下贺青和郑老他们谈笑风生,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兜里的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
贺青顺手掏出手机来接听电话,一看屏幕,他顿时恍然,原来给他打来电话的不是别人,而是上午与他有过深切接触的女警官宋佩慈。
贺青便向郑老他们打了一声招呼,然后走到一边接电话去了。
“宋警官,找我有什么事吗?那边问得怎么样了?”接通电话后,贺青随口问道。
只听电话那端传来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