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分钟之后,乱糟糟的人群重新聚集在厂办大楼的楼门前,所有人都莫名所以的看着一脸沉静的胡文海。

    “马大姐之前说,渤船开会一开就要几个小时。我说句不客气的话,商场如战场,这样的效率想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一艘三万吨轮船的建造,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使用任何先进的技术,配备多少名工人都不行。就好像一个弱智,他的四肢再怎么健壮,也不可能完成哪怕最基本的造船工作。”

    “而在场的诸位,你们可以自己思考,看看自己扮演的是一个蠢蛋的脑袋,还是一个聪明人的脑袋?”

    胡文凯看着身边这些人不服气的脸色,呵呵冷笑:“我也不指望各位能够突然变的聪明了,虽然作为一个大脑你们并不合格,但我希望你们至少能做好神经的工作。传上达下,多请示、勤汇报,不用带什么脑子,但要完全按照规定去完美的完成任务,这就是我对你们的要求。”

    “为此,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课程。”

    胡文海正说着话,突然厂区里开来了三辆解放军卡,嘎吱一声就停在了渤船厂办的大门前。

    三辆军卡上跳下来六个士兵,哗啦啦的解开车斗后面的挡板,然后一动不动的守卫在了车旁。打头的车上跳下来一个穿着海军军装的军人,在场不少人都认识他,正是驻扎渤船的军代表郭文。

    “郭代表,辛苦你了。”胡文海欣喜的伸出手来,和郭文握在了一起。

    郭文松开胡文海的手,当即一个立正敬礼道:“渤海造船厂军代表郭文向您报道,请胡文海同志指示!”

    “请郭代表安排渤船的领导干部参加为期十天的封闭培训,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中途退出!”

    政治斗争,胡总不行。不过耍枪杆子,那就是这些领导干部不行了。

    身后有军队背景,这本来就是胡文海最大的优势。有巨型总段造船法在前面吊着,请海军出面开个封闭培训班还不是小意思?

    可胡文海的话听到渤船这一干领导干部耳朵里,却不啻是一声炸雷。十天的封闭培训,也就是说这些人将脱离岗位十天。

    十天以后,这渤船里还会有他们的位置吗?(。)

第一百七十九章 质量管理() 
沈倩哲从大客车上走下来,有些好奇的打量着这座在绣城很有名气的造船厂。『≤,

    渤海造船厂所在的绣西正如其名,位于绣城西南方海岸。这是一座由绣城代管的县级市,面积不大,经济比较单一。

    对于绣西来说,渤船就已经是最大的支柱产业了。

    而在绣城,工人上了一万多的渤海造船厂,也是仅次于石油六厂的巨无霸。

    若非是渤船本身的封闭性太强,等闲人家根本进不去,它在绣城受欢迎工厂的名单里绝对能排进前五。

    沈倩哲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新鲜人,要说对这家久负盛名的企业不好奇,那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渤海造船厂啊,真是,好大啊!”

    “是啊,真大。嗯”新科工厂质量管理科科长黎美黛大大的伸了个懒腰,然后伸手一搭,将沈倩哲搂到了自己的身边。

    她用另一只手的食指挑着沈倩哲的下巴,看着她的眼睛说道。

    “小沈啊,我跟你说,这造船厂里都是浑身臭汗的臭男人,你可要小心一点。除了工作,离那些臭男人远一点,知不知道?”

    “知、知道了,黎科长。”沈倩哲好像被吓了一跳,脸色红扑扑的,忙不迭的连连点头。

    黎美黛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改拉着她的手,再招呼车里其他的质量管理科的科员们赶快下车。

    要说这个质量管理科,在新科工厂里也算是蜚声在外了。除了质量管理科的工作成效有目共睹以外,也是因为这个科里几乎90%都是女性的原因。

    女人的心思比较细腻,这是性别差异,倒也不需要在任何方面都男女争个长短。正是因为这种细心和有耐性的优势,让女人做质量管理的工作来更加合适。

    这个质量管理可不是质量检测的意思,而是全程监控产品生产的整个周期,对提高质量和良品率提出解决方案的一个部门。

    基本上,她们的工作大多数时候,就是在扣生产线上的每一个细节。并且想尽办法做到最优化的程度。

    比如说半成品物料堆放,放在什么位置?这个位置会不会容易受到污染?层叠堆放需不需要货架?使用什么材质的货架,货架怎么设计?半成品物料如何移动,使用推车还是人力?移动中需不需要设置一定的保护设施?每个区域最多可以堆放多少半成品库存。如何优化生产库存的利用率?

    这些关系到生产方方面面的规章制度,全部都是由质量管理科的人来制定的。新科工厂生产的水锂电电池能够把成本压低到20人民币以内,能够把良品率提高br /》

    而质量管理科的科长黎美黛,则是一手缔造了这个奇迹的人。

    若非她总是爱对质量检测科的女同事们表现超出姐妹间感情的举动。她肯定能被评价为最受新科公司欢迎的上司第一名的荣誉。

    即使如此,质量检测科在她的手里,也被一些好事的人称之为新科工厂的影子内阁,幕后黑手。

    这么说倒也没错,黎美黛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制定规章制度,使新科工厂的工作定岗定责、定岗定人。

    在501厂时代,501厂的所有纸面规定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超过一百条。至于说填单子这种事情,更是极少极少。绝大多数时候,501厂办公纸的消耗是从上至下的。上面有思想要学习、有规定要贯彻。发个文件下来大家学习一下,这就是最大的消耗了。

    然而自从改制成新科工厂之后,短短半年时间,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新科工厂的规章制度总数,已经超过了两千条。

    而办公用纸的消耗,也变成了自下而上。最大的办公数据,是每批、每天、每次,具体到每一件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单据的填写都伴随着每一个工人。

    这些单据从最底层的工人手中产生,然后向上逐层传递。最后汇总成一页最详细全面的生产信息,放在胡文海的桌面上。

    小胡总对工厂下达的每一条指令都是根据这样一份表格产生的,那么掌握着这个表格源头的黎美黛被当做是影子内阁,倒也不算是有多大错误。

    “好了。姐妹们,接下来就是看我们的了!”黎美黛拍了拍手,笑的像朵花一样,给手下的姑娘们鼓劲儿道:“业务流程我们都熟悉,不过这次的工作可不轻松。生产电池的一条生产线也就是一两百个人,绝大多数人的工作专业性也不够高。不过咱们接下来要面对的可是渤海造船厂。哦不对,现在要叫新科重工公司了!制造一艘船需要的人手和专业技能更不是生产电池能比的,咱们的工作肯定不会轻松。”

    “姑娘们,你们有信心吗?”

    “有!”

    一片巾帼不让须眉的豪爽女声响起,为渤船这沉闷而老旧的厂区带来了一抹亮色。

    ……

    工业局的工作组,新科公司派来的临时管理人员,市府支援的组织人员,林林总总的有五、六百人在渤船的中高层被集体带走之后,就果断的进驻了厂区。

    渤船的工人们被组织起来,上万人的工人队伍根本没有一处会场能够容纳,干脆就把动员大会安排在了船厂的船台上。

    密密麻麻的人群聚集在三万吨散货轮前,从龙门吊下面到不远处工人休息楼的房顶上,从海边一直到龙门吊轨道的尽头,几乎被黑压压的人头给覆盖的不见本色。

    胡文海站在已经建造了大半截的散货轮钢板上,手上拿着扩音喇叭,试了试音。

    “喂喂,大家好,我是胡文海。”

    挤满了人的船台上,所有人都抬头仰望着只有一个“点”的胡文海,全场鸦雀无声。

    “有人可能知道我,也许有人并不知道我,不过没有关系,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胡文海,绣城新科公司的法人,同样也是新科重工公司的法人。”

    “什么是新科重工公司?简单的说,你们可以把它理解成未来三年的渤海造船厂,因为我以每年一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渤船的资产全部租赁了三年。”

    “也就是说,未来三年渤船的厂长是我,是我个人将掌握这家企业的发展方向!”

    预期中的哗然并没有来临,渤船虽大,但胡文海脚下的这艘船就在这里,渤船人早就已经无路可退。

    没有胡文海,1985年年后这三个月的艰苦岁月,就要持续到不知多久以后。国家会保大黑鱼,但却不代表一定要保渤船这个整体。

    事关渤船的生死存亡,在场的上万人,没有一个人是后知后觉的。这次的大会是为了什么,所有人心里都有一个预计。

    除了胡文海,没有人能把他们从地狱里拉出去。既然如此,那就跟他走这三年吧!反正也只是三年,有什么苦咬咬牙过去了,最后还是会回到原来的样子。

    “我今天在厂办会议室向渤船的所有中高层领导干部发布了一个纪律,那就是任何会议室不许有椅子!每次开会保证在半个小时内结束,每人发言不超过五分钟!这个纪律,对我也同样有效!”

    胡文海松了松衬衫衣领的扣子,终于发现了人群有些微微的骚动。别说是这个年代的中国人,大概现在全世界也没有几家公司是站着开会的。

    这样的规定,似乎还真的有那么一丝新意。

    但也仅此而已了,毕竟对于绝大多数工人来说,开会似乎是个挺遥远的事情。他们参加的最多的职工大会,等闲也开不了一次。至于说工作现场会,那倒大多数都是站着开的,工作现场本来也没有椅子给人舒舒服服的坐着干活的道理。

    胡文海等了片刻,见下面的涟漪很快平复,便又接着说道:“为了贯彻这条纪律,我就长话短说了。新科重工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技能考试和岗位大比武!根据个人技能定岗定责,根据职称级别定基本工资和待遇!岗位大比武的各岗位优胜者,将获得一年的工资奖励,并且成为新科重工标准化办公室特别顾问,领取双份工资!”

    “好了,我的话说完了,今天的会就到这里。”

    随着胡文海转身消失,会场上所有人先是一片寂静,然后猛的就爆发出了一浪浪的汹涌热潮!

    ……

    苏岩在绣城火车站前百无聊赖的坐在台阶上抽着烟,偶尔抬头向着远方眺望,像是在等着什么人。

    果然,过不多时一辆拉达车缓缓的停在了他的身边。里面的人摇下车窗,一声不响的将一袋文件向苏岩递了过去。

    “呸,鬼鬼祟祟的。”他从车里那人手中接过文件袋,冷哼道:“你和你的主子一样,天生一副不敢见人的样子。回去告诉他,我可不是要帮他,只是看那个小屁孩不顺眼而已!”

    说完,苏岩将文件袋塞到自己的背包里,转身走进了火车站。(。)

第一百八十章 技能评定() 
五月的绣城已经是一片春暖花开,舒适宜人的天气了。

    背靠大海的渤船如果排除掉那永远响个不停的生产噪音,排除掉高耸入云的烟囱,排除掉车来车往的烟尘,破败老旧的基础建设和斑驳锈迹的巨大铁件,倒也真的是一片小资心仪的后工业时代魅力胜景。

    不过可惜,这些东西如今可是一样不少。所以恐怕如今的渤船,是真的一点也没有小布尔乔亚这种生物的存在土壤。

    也就是说,如今的渤船工人中,大家都现实主义的紧。

    不现实也不行,渤船虽然是绣城数一数二的企业,可架不住人多。一万多人的在职职工,小一万人的退休职工,外围上十万人的配套企业职工,这么多人吃的就是渤船这一口饭。

    人一多,再如何厚实的家底大家分分,也就显不出来了。

    五分钟的全体职工大会,这种别开生面的工作方式,仿佛是宣告了新科公司做事的与众不同和雷厉风行。

    这不是,开完了职工大会之后,当天技能考试和岗位大比武的人就到了渤船厂区内,开始着手组织这些工作。

    没有标语,没有条幅,没有又臭又长的动员大会,没有领导讲话,没有虚荣空洞的会场布置。渤船的工作仍然是照常进行,只有被广播里叫到名字的工人,才允许离开工作岗位,成队成队的登上开到厂区里的大客车,远赴绣城进行技能考核。

    造船业需要的工艺很多,最基础的车铣刨镗磨就不说了。焊接工艺也同样重要。胡文海当初造航模喷气发动机。靠的就是渤船这里才有的氩弧焊技术。

    类似的还有铸造、锻造、热处理。模型、电工、机修工,管工、杂工、油漆工,打磨、装配、起重工……

    真要一个个的全说一遍,那非得有相声演员报菜名那样的记忆力和嘴皮子不可。

    光是为了凑齐这支测试队伍,胡文海就从绣城工业局下属的各大企业拉出来一支三四百人的队伍。不过鉴于为了不耽误渤船本身的生产秩序,以及本身渤船也没有这么多的设备和场地能够供测试使用,同时也是担心测试本身在渤船举行会受到什么干扰,所以测试地点被分别放在了绣城不同的企业里。

    整个测试由三方完成。一方是绣城工业企业提供的测试场地和评分人员,一方是新科公司派出的监督考核团队,第三方则是工业局派出的协调队伍。

    作为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测试企业,既然是工业局派下来的任务,新科公司又提供了一定的报酬,那也就尽心尽力做到最好就是了。

    好在职工技术评级这种事情并不是没有先例,中国本身就有八级工制度,只不过到了八十年代已经逐渐名存实亡而已。原本凭评定技术等级决定工资级别的制度,逐渐变成了靠资历、级别和职位评定工资的体系。

    胡文海的爷爷胡世武就是传说中的八级钳工,正所谓三年精车工、十年烂钳工。能在钳工上达到八级,这已经是国宝级别的了。

    而渤船是什么样的企业?上万人的渤船几十年机加工经验的老师傅车载斗量。就好像大海一般。为了在这片海洋里“淘宝”,这次可是连胡世武本人都亲自出动了。

    渤船的通勤车驶入崭新的新科工厂厂区,一车四十个平均年龄三四十岁的渤船工人从车上陆陆续续的走了下来。

    他们身上穿着海蓝色的工作服,仔细看,还能发现他们的身上有着各种污渍,显然是刚从生产线上下来。

    站在新科工厂大门旁边的宽敞停车区里,这些渤船的工人四处打望,有些拘谨和严肃。他们知道,自己今天的表现将很大程度决定,自己未来三年工作的待遇。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36次工资低一级每个月少上十块钱,那可就是360块钱的收入。

    如果评定级别和自己现在级别差上两三级,这不小心损失的工资妥妥的上千块。对于连万元户都没几个的八十年代,真是要了亲命了。

    三四十岁的工人,大家家里都是上有老人下有孩子,最看重的就是稳定和待遇,不由得他们不谨慎。

    说起来,这些渤船的工人还是第一次有外部人士成建制的进入新科厂区。优美的环境和精致的陈设,让这群渤船的工人简直以为这里实际是一座公园。

    滴滴

    停车场里突然响起一声汽车喇叭的蜂鸣,一辆加长的电瓶车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