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新科公司如何证明,自己可以推动这样的政治事件呢?”山崎正孝压住正在砰砰乱跳的心脏,强自镇定的问道。
萧野芹摊手,笑道:“这就回到我刚才说过的提议了,为了显示诚意。我们可以先拿韩国人来练练手。”
“韩国人?”山崎正孝说出这个词的时候,可以说几乎是咬牙切齿的状态。
日本是国际造船业的霸主,可是这个霸主到八十年代对国际造船市场份额的占有却开始停滞不前。到八十年代中期,干脆市场占有率开始了大幅度的后退。
这一切都源自于该死的韩国人。
韩国在七十年代进入造船业,以政府出台法律保护和奖励、补贴造船,形成了五大造船企业。等到这五家造船企业在韩国国内拼杀出来之后,韩国政府开始鼓励,甚至是亲自下场帮助他们兼并韩国国内的其他造船企业。
到八十年代,韩国国内的造船业正式形成了五比九十五的格局。也就是说,以现代、大宇、三星、韩进和汉拿五家造船厂,掌握了韩国国内9%的造船能力,人为催生出了资本雄厚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财团。
至此,功成身退的韩国政府开门放狗,五支饿狠了的恶狗就此出笼,争先恐后的抢夺原本属于、或者即将属于日本造船业的市场份额。
三菱重工是日本造船业的龙头企业,韩国造船业的崛起对它的打击自然是最大的,否则也不会突然空余这么多富裕产能需要给中国。
作为三菱重工船舶海洋事业本部的常务董事,山崎正孝可是恨不得把韩国人油炸了蘸上芥末丢到嘴里嚼碎了然后吞到肚子里去!
若非说出这话的人是萧野芹,换上一个他在公司里的下属让他突然听到“韩国”这个词,他非得把那个人给骂个狗血喷头不可。
“韩国造船业的核心优势是低廉的人力成本,在技术上韩国人追赶的越快,日本造船业就萎缩的越严重。”
萧野芹侃侃而谈道:“以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来说,日本业平均工资在12美元以上,而韩国业的平均工资则是3美元以下。在造船业这样的资本和人力密集型产业领域,人力成本的降低将是对总成本有决定意义的。如果再计算日元未来的升值前景,恐怕韩国人在成本上的优势将会持续扩大。”
“嗯”
山崎正孝长叹,不得不点头,却又言不由衷的说道:“我们三菱重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韩国人想追赶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可也没有多难,韩国人自己的技术不行,可以模仿你们的技术,也可以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毫无阻碍的需要的技术。日韩两国在造船领域的技术差距,恐怕只会越来越小。”
萧野芹看着他,干脆利落的问道:“何况,山崎先生应该清楚,决定市场的不是1%的金字塔尖,而是9%的低技术产品。从散货轮、集装箱船和油轮这些低技术市场撤退,无法维持产业规模,日本造船业难道就能保持自己在高技术造船业领域的优势吗?”
山崎正孝沉默不语,半晌,不甘心的点了点头。
“是的,日本造船业正面临韩国人强大的挑战。可这个战场上,中国……”
萧野芹嘴角露出笑容,让日本人能够承认自己面临失败可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她也不再关子,直接抢着说道:“山崎先生没想过,韩国的优势是它的人力成本。韩国业平均月工资只有3美元,但我们中国人力成本却更加便宜,我们的业平均月工资,甚至只有1美元。”
她这还是可劲儿的往多了说了,八十年代中国业人力资源的成本,真算下来也许连美元恐怕都没有。别忘了,现在的人民币是固定汇率,是被人为严重高估的。
“我们中国造船业的问题是资本和技术短缺,但这方面日本造船业却是非常富裕的。如果我们双方能够联手,完全能把韩国造船业彻底挤垮。”
见到山崎正孝的脸上明显有些动容,萧野芹连忙再接再厉,舌灿莲的鼓动道:“有三菱出面说服日本拿出一万亿日元贷款,这样一来我们面临的资本短缺问题就能极大缓解。而有三菱重工在造船技术上的帮助,相信中国造船业可以很快追上韩国的水平。我们前后夹击,必然能将韩国造船业掐死在萌芽状态。”
山崎正孝干笑一声,摇头道:“呵呵,这个,用一句中国话来说,恐怕是前门拒虎吧……”
别看山崎正孝一脸拒绝,但萧野芹却知道他已经动心了。若非对这个提议感兴趣,山崎正孝又怎么会担心中国后来居上,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是时候给日本人以最后一击了。
萧野芹抛出了最后的杀手锏,干脆利落的说道:“如果三菱愿意推动中国造船业发展,新科公司可以说服中国接受中日贸易以日元结算!”
山崎正孝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ps:萌了白话灵犀,啊啊啊,微博有毒!
第二百九十四章 展会()
对于日本政府和企业的精英阶层来说,广场协议的影响并不是什么不可预测的事情。
事实上正相反,对于日元升值对经济的影响,日本高层是有相对比较清晰的认识的。这一点从日本大企业在八十年代后期经济泡沫前资金疯狂流出,每年级数递增的对外投资是可以看得出来的。
对于日本的实体经济,日本企业并不是不知道日元升值造成的严重影响。但问题是,日本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它的经济权力并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于此相对的是德国,作为同为业大国、强国的德国,广场协议也一样面临着沉重的货币升值压力,手上也一样有着大量的美元债券,更兼且同样也是二战战败国。
但问题是德国在二战之后积极的推进和解,在欧洲一体化上有着举足轻重的话语权。周边国家、乃至整个欧洲对德国的印象都不错,有着强大的传统市场影响力。
在这个基础上,德国的经济并不严重依赖美国,也没有被美国人彻底掌握着整个政治生态。在面对美元贬值这个情况下,德国持续将货币升值流入的热钱导入业和技术升级,最终结果就是德国和日本冰火两重天。
可日本人看的也清楚,自己手上没有完整的政治权力,没有和美国人讲数的底气,更没有一个可以支持它的传统市场影响力东亚毕竟不是欧洲,日本人不仅不是欧盟的德国,甚至不是英国。根本没有可比性。
既然如此。不能反抗那就享受吧。日本企业在八十年代后期。逆潮流而动。在国际热钱大量涌进日本的情况下,反而是海外投资连年增加。最终日本经济在泡沫破裂之后几十年停滞不前,可日本大企业却在海外大捞特捞。
怎么能说日本精英们对广场协议可能导致的后果缺乏了解?
只不过,日本人自作自受而已。日本精英们既然无法反抗来自美国鬼父的黑手,那就只能闭上眼睛,和爸爸们一起“享受”日本经济崩溃的美味了。
可这并不代表,日本企业就甘心于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业彻底完蛋。
如今,萧野芹背后站着的如果真是中国政府。那递过来的无疑是一根救命稻草。
中日贸易以日元结算,这就是给日本业奶了一口大圣光啊。
中日贸易以日元结算,也就是说中国要有一定的日币外汇储备,也就意味着中日贸易将不会受到日元对美元升值造成的不利影响,日本产品在中国仍然会拥有和过往一样的竞争优势。
日元本身就是国际结算货币的一种,只不过使用范围相对比较狭窄,美国也绝不会允许日元挑战美元的地位。
在日本经济界来说,中日贸易日元结算绝对是重大利好。但面对的障碍也绝不会小,其一就是中方是否会同意这样的条件,其二则是美国是否会坐视美元推出中日贸易结算。
不搞定美国爸爸。这个事情日本政府断然不敢贸然行事。而日本政府不提出这个要求,则中方断然不会主动推动。
萧野芹无疑是拿出了一个让人眼热的提议。可面临的困难却也同样不小。
和中日贸易日元结算比起来,造船业的技术向中国转移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了。日元在与中国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自然也就不用担心什么成本问题,反正是开动印钞机印钱就是。美元抢劫世界的例子不是在那边明摆着,日本人抄也抄会了。
而另一方面,有了这样优越的条件,日资进入中国就更容易了。前脚丢掉的造船业市场,完全可以在其他投资上赚回来。
山崎正孝原本只是想要个投资股份之类的优待条件,确保三菱技术输出之后收益不会下降,谁想竟然摸到这么一条大白鲨。
中日贸易日元结算,只是为了解决一万亿贷款和三菱技术转移?这真是有点大炮打蚊子的感觉了。
不,甚至可以说是用原打蚊子了。
这个层次的大事,不是山崎正孝能够影响的。
甚至不是三菱一家可以影响的。
“对不起,这个情况我必须向上级干部汇报,我们今天的会面就请先到此为止吧。”
山崎正孝当即暂停了与萧野芹的会面,匆忙但却不失得体的鞠躬告退,临走前甚至将长崎造船厂的负责人叫过来,把中方考察团的接待标准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安排好这些琐事,山崎正孝匆忙坐上汽车,悄然离开了长崎造船厂。
而接下来享受到长崎造船厂隆重接待和周到安排住下来的萧野芹,在空闲一人的时候,也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她举目向着东京的北方远眺,心中也有些担忧。
中日贸易日元结算,这种国家大方向级别的事情胡文海竟然也有要插手的打算,这让她既骄傲又忐忑。
目前看来,日元结算显然是有利于中国造船业引进日方技术。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却无疑是在干涉国家决策,甚至可以说是在出国家利益。日元结算,这是要把日元升值的压力从日方转移到中国来啊。
“对不起,胡总。”
陈发敲了敲门,然后毫不客气的推开门走了进来。
她深深皱着眉头,手上拿着一份文件夹,像是厌恶又纠结的看着一脸诧异正换了半道衣服的胡文海。
从帝都飞到东京路途虽然不算太远,可一路上舟车劳顿再加上整个考察团和竞标团二百多号人的事情,总归不会轻松下来。
到了酒店将人都安排好,胡文海草草吃过一顿清单的日式晚餐。此时已经是准备休息了。
不想陈发竟然门也不敲。直接这么推门走了进来。好在胡文海只是脱了衬衫。上身露了两点而已。
陈发像是毫无所觉,道了声“对不起”,直直将手上的文件夹递了过来。
“胡总,这是方经理让我整理好的日本通产省政策分析以及事务官履历倾向分析,这里是中日贸易的具体数据分析,日本经团联对广场协议的几次会议记录分析……”
陈发说着,像是变戏法似的从文件夹里拿出一份份分析报告,全部都是涉及到日本政经高层的公开信息分析。
可别看这些只是公开信息。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里,能写出这么高层而且涉及面广的分析,背后不知道要有多少汗水。
胡文海略微一愣,不过接着毫不在意的将**上已经找出来的睡衣穿好,然后面不改色的接过了陈发的文件夹。
别说,单看分析报告的水平,这个陈发确实“很有料”。
日本通产省和大藏省是日本政府的两大实权部门,前者指定有效的社会经济和行业宏观政策,后者则是日本财经秩序的制定者,可以说这两者的倾向是切实关系到一万亿日元贷款和日元结算能否推进的根本。
在这份报告里。陈发特别强调了一个人。
日本首相中曾根。
这是一个从其他国家看来非常“矛盾”的人,中曾根曾经在田中角荣的政府里担任过通产省大臣。在经济方面。中曾根支持日元坚挺并且“鼓励”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搞贸易摩擦。可是在政治上,中曾根不惜得罪苏联,旗帜鲜明的站在了里根的身边,一句“日本是美国不沉的航空母舰”,彻底拂拭了美国对日本因为贸易摩擦而产生的不满。
总得来说,中曾根是一个能看清局势,该跪舔就跪舔,不要面子只要里子的现实主义鹰派。
他在中日建交和关系发展中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可是另一边,他又是日本种种否定二战认识行为的“始作俑者”。
参拜“公厕”,修改教科书,否定金陵大屠杀和东京审判的正当性,这些都是他曾经放出的政治言论。
然而转过头来,胡文海微微张开眼睛,这才从报告书上第一次知道,中曾根早在1984年就已经开始玩“援助贷款”了。1984年,他就首先提出向中国400亿日元的低息贷款,主要用于在日本国内采购日本生产的工业产品。
只可惜这笔贷款的年限只有五年……
胡文海撮着牙子,心里琢磨着怎么能说服国内和中曾根把这笔贷款至少再延期两年以上才行。
到1991年广场协定的危害显现,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日元贷款起码能蒸发掉一半的实际价值。到时候中国完全可以学习一下聪明睿智的恒河人民,像他们用苏联解体后的卢布归还苏联贷款一样,中国也可以“赖掉”至少一半的日元贷款。
而这一切收益,不需要和华尔街斗心眼,不需要提心吊胆的在金融市场上打滚,只要躺着等日本破产就行了。
可偏偏,这个理由胡文海不能用。
必须找一个其他说得过去的理由,来说服国内,也说服日方接受贷款展期。
中曾根,或许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胡总,我有一件事想不明白。”
陈发突然发声,胡文海这才从沉思中惊醒,抬起头来。
不等胡文海做出反应,陈发就干脆的说道:“对日贸易日元结算虽然可以在出口上享受到日元升值的优势,可另一方面我们想要进口日本产品,不是也需要付出更多资本吗?从目前的中日贸易情况来看,国内进口日本产品显然比出口的规模更大吧?”
胡文海合上手上的文件夹,挑了挑眉头,有些好奇的看着陈发。
这个女人,果然并不简单。方剑阁是国内介绍的人才,能力上确实好用,在安全性上也靠得住,但也就是说他不可避免的会被国内的某些安排影响。
这个陈发的身份,作为方剑阁在日本的助手,有没有国内的某些背景?
从她的态度上来说。从她的能力、位置来说。胡文海还真不敢说她的社会关系是否真的就那么单纯。
最起码。她递上来的这份报告,就不是普通日本留学生能够做出来的。这里面很多东西,折射出来的是一种知识“底蕴”。眼界、高度、思维模式,这份报告透露出来的东西,普通留学生是很难有这样视角的。
那么陈发现在问的这个问题,是她自己要问的,还是她身后的某些人想问的?
不由得胡文海不正色以待。
“请坐吧,陈姐。”胡文海指了指自己**边写字桌的椅子。想了想,反问道:“我们与日本贸易,不用日元就要用美元,你说肯定不可能用人民币对不对?”
陈发大方的坐在椅子上,看着盘腿坐在**上的胡文海点了点头,像是有些气愤难平:“可是美元的流通性更广,国家信用更强,是通用的国际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