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3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非白人的、非西方的,甚至是非发达国家的世界首富,如果这个说法在美国社会上流传开,美国人会怎么看?
白人至上那脆弱的自尊心,恐怕无法承受这样的事实吧?
当然,这对美国华人来说,却是一个好消息。尤其如果胡文海能够到美国来发展,无疑会极大的增强美国华人的力量。华人在美国社会始终无法获得承认,除了华人对政治的不热衷之外,也是因为华人始终没有一个核心。
美国社会政治正确的“黑命贵”是怎么来的?不能不说veadream”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美国的华人历史上,却不太容易找出一个马丁路德金来。
胡文海当然没有这么大的号召力,但一个华人世界首富,无疑能给美国华人群体带来很大的凝聚力。
另一方面,估计美国政府内部也有人会对胡文海有些兴趣。
就算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胡文海是中国政府的白手套,但他如今掌握的能量却是不可小视。
就目前来看,因为有胡文海的存在,中国每年从美国多赚取的美元至少有二十亿。这还不算,因为新科集团主导的一系列项目投资,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规模至少减缓了1%的增长。
原本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科研领域压缩的投资,现在竟然有逐渐复苏的迹象。
很多关注亚洲和中国的智库,都在报告中强调了胡文海和新科集团在中国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如果能说服胡文海这个“白手套”移民美国,美国总统肯定愿意给移民局发一枚一吨重的奖章不可……
真相,差不多应该就是如此。到了赵锡成这个级别的成功人士,别管是bi、ia还是nsa什么的机构,就不可能把他发展成间谍特工之类。
胡文海摸着手上的酒杯,酒杯里的红酒据说是意大利一个华人酒庄出产。酒瓶上只有一个“秦氏”的商标,再看不到别的内容。可想而知,这是一种“特供”红酒。
要说在国内,论起享受来确实不比美国。甚至就连人身自由和资本自由,同样不如美国。谁都知道,美国是资本的国度,在这里只要有足够的钱,生活质量比中国可要好上太多了。
赵锡成敢于挑起这个话题,显然是有着一定的信心,能够说服胡文海。
这个信心,就是美国对中国国力和资本环境上的全面超越。
“赵董事长是个商人,我想商人做什么最赚钱,你应该清楚吧?”胡文海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转过来反问道。
“胡总说的是吕不韦么?投资一个政权当然赚钱,但风险也很巨大啊。尤其是如今的大陆,难道你不觉得有些风雨飘摇的感觉吗?”赵锡成摇头道:“当然,大陆的国力增长迅速,但对资本的态度却始终摇摆不定。如果政策稍有风吹草动,作为一面旗帜的新科,恐怕立刻就是一场地震吧?”
“哦,赵董事长对国内很有了解。”胡文海点头:“这几年政策确实在不断摇摆,可开放的大势在我看来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
“恕我直言,大陆再怎么开放,对资本的态度也不会像美国一样。”赵锡成的语气也很坚定。
“没错。”
胡文海的赞同让赵锡成有些兴奋:“那胡总何不到美国来,以你的能力和资本,结合华人商圈的势力,我们或许可以向着财团化迈上一步……”
美国财团的特点就是“军工复合体”,它和所谓的“煤铁复合体”可不一样。煤铁复合体是一种工业布局,传统工业在资源和能源整合形成的产业基地。而军工复合体,则是一种权利整合的结构。
美国人所说的军工复合体,是由军队、军工企业和部分政客组成的庞大利益集团。冷战中紧张的国际局势导致美国把大量的资源投入到军事工业,进而使得这个集团迅速膨胀起来。而在冷战之后,美国去工业化、美元和美国全球霸权的基础,就变成了美国举世无敌的军事力量。军工复合体自此成为了美国的立国根基,变成了它统治世界的基础。
军工铁三角再加上金融投行,这就是美国财团力量的由来。然而美国所谓的十大财团,没有一个是属于华人的。
在赵锡成和他所在的高层华人圈子看来,胡文海的存在无疑可以极大的弥补华人组建财团所缺乏的力量。
首先胡文海有强大技术实力,他手里的每一项技术几乎都是价值连城。其次他有军工发展的敏锐目光,就连休斯和雷神公司都深受威胁,格鲁门公司与其关系密切,据说更是深入参与了中**队的技术革新进程。最后他有雄厚的资本,中铁建投银行在中国的成绩,虽然与中方的支持密不可分,但也证明了胡文海本人的投资眼光。
除了缺乏军队的支持和政府权力,胡文海俨然就是走在形成军工复合体财团的道路上。
胡文海轻轻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赵锡成的个人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福茂集团更可以说是华商中的翘楚。然而有些事情,对他们来说毕竟还是缺了一堂课。
“请恕我直言,如果赵董事长的想法、或者说你们这个圈子的想法是这样的,那就有些太……幼稚了。”
赵锡成1949年从交大毕业,当年就上船跑到了美国。可想而知,他是一个很“老派”的人。个人能力突出,但是成长的环境已经注定了他不敢依靠自己以外的力量。
不论是49年以前还是49年以后,赵锡成并没有体会过身后站着一个强国的感觉。
这些当年从大陆跑出来的人,或许个人能有一番成就,在世界观上却难免是缺课的。
“我和赵董事长的想法不太相同,我认为将会取得不亚于美国的成就。”胡文海将手上的酒杯放下,凭栏远眺:“华人如果背后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就没有底气在政治上索求权力。这和黑人不同,黑人是没有‘祖国’,更没有可以称道的本民族文化,可华人有。黑人到了美国,他们就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美国人。华人呢?看看华人在美国社会存在的玻璃天花板,这个道理我想赵董事长的感受会比我更深。”
“但如果华人背后多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美国更不可能让华人进入核心权力圈。在美国,华人永远只能做二等公民。任何伸向上层权力的触角不仅是不可能的,更是相当危险的。”
“在中国或许有一些暂时的困难和局限,但一切成就都属于我们自己,而不需要别人施舍。”
“相比于权力和财富,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胡文海说完,转身看向赵锡成,摇头道:“何况,赵董事长觉得,美国就真的那么好?我看未必。美国经济是相当脆弱的,看起来繁荣的表面,根基其实早就已经不堪重负了。”
“胡总这话是什么意思?”赵锡成被吓了一跳,有些不敢相信:“如今美国经济相当繁荣,就业率和开工率都很不错。经济泡沫虽然有,但绝说不上是脆弱吧。”
这话如果换个人说出来,赵锡成只当是痴人梦话。但在胡文海嘴里说出来,却足够惊心动魄了。
哪怕赵锡成对美国经济拥有强大的信心,却也要反复思虑是不是自己太过疏忽,难道美国经济真的已经走到了悬崖边缘?
可从各项指标看来,美国经济现状都堪称健康,社会上经济发展平稳,经济繁荣绝对说不上是表象。
胡文海笑笑,没有多做言语。此时通往阳台的楼梯间已经传来一阵脚步声,留给他们两人说话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我在美国大概会停留一两个月的时间,如果赵董事长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美国股市。这两个月里,我会试着踹美国股市一脚。到时候对美国经济,你就会得到一个答案。”
胡文海话音刚落,秦凯就已经从楼梯间里走了出来。
秦凯站在门旁,没有急着过来:“胡总,下面已经安排好了……”
赵锡成看了秦凯一眼,之前眉头深皱的表情瞬间变成了宾主尽欢的客气笑容:“既然胡总还有工作要做,我就不多做打扰了。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开口,我一定满足。”
“已经很麻烦赵董事长了,不敢太过叨扰。”胡文海起身伸出手来,和赵锡成握了握。
有了秦凯在旁边,胡文海和赵锡成没有再就之前的话题多谈。两人一起走到别墅的门口,再寒暄了两句,胡文海便目送着赵锡成上了他自己的奔驰汽车。
直到赵锡成的奔驰开出了别墅外面的大门,胡文海和秦凯才转身回了别墅里面。
“股市?两个月?”赵锡成背靠在车座上,眉头不自然的皱了起来:“阿福,回公司之后你让宋秘书整理一下最近美国股市的资料给我。”
“好的老爷。”司机阿福开车的手没有丝毫晃动,声音和他的车一样平稳。
两个月,胡文海能在美国股市做什么?难道,他想收购休斯公司不成?
开玩笑的吧,怎么想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赵锡成在心里摇了摇头,休斯飞行器公司在1985年被通用汽车以50亿美元收购,并与德科电气、休斯网络两家公司进行合并为休斯电气。如今保守估计,市值也在一百亿美元以上。胡文海虽然有钱,但要说从不差钱的通用汽车手里收购休斯电气,就算美国国会同意,他也没有这么大的资本。
“踹美国股市一脚”,胡文海的这句话仿佛一道魔咒,环绕在赵锡成的脑海里。
他会怎么做呢?难道,美国经济真的能被胡文海给“踹”动了?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给小朋友讲童话都没有人敢这么想象。
然而回过头再看胡文海做过的事情,对他屡屡创造的奇迹,赵锡成心里还真有些悬空。
“这个事情,看来我要多联系一些人来好好分析一下。”赵锡成闭上眼睛放空了脑海,只是这么片刻的思考,他就感觉自己的脑袋仿佛要炸开了一般。(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七章 小圈子()
“俗话说啊,这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
赵锡成招呼着人围坐在圆桌旁,笑吟吟的挥手让服务员将一盘蒸好的大闸蟹搬了上来:“这阳澄湖大闸蟹在美国可不容易吃到,是大陆中船总公司的代表团托人用飞机空运过来的,大家都尝尝。虽然还不是最好的时候,这九月初的雌蟹也已经很不错了。”
“哦,难得老赵你有好东西还记得几个老兄弟啊!”
刚用温热的毛巾擦过手,吴大奇在赵锡成身旁坐了下来,接着便迫不及待的挑了一只大闸蟹,刚拿到手便有些惊讶的瞪起了眼睛:“嚯,不错,看着不大,可这分量压手啊!”
“可不是了?”吴大奇对面,老神在在坐下来的宋文忠笑道:“你知道老赵用什么换来的这顿大闸蟹?两条十五万吨的货轮啊!谁给我这么大一笔生意,送点大闸蟹算的了什么?”
“先吃、先吃,吃完再说。这大闸蟹要趁热吃,凉了可就糟蹋了好东西了。”赵锡成当仁不让的敲开一只大闸蟹,顿时餐桌上就飘起了大闸蟹蟹黄的醇香味道。
“老赵说的有道理,你们要扯淡尽管,我可是不奉陪了。这会稽山黄酒配大闸蟹,有年月没吃过的好味道了。”
乔达蒙长得有些像星球大战原力觉醒里的bb…8,身材仿佛一个大圆上面撑了一个小圆。和他的身材相符,这绝对是一个吃货。别人都还在净手或者寒暄,他这边已经把蟹八件挥舞出残影了。片刻之间,一只大闸蟹就被惨遭分尸。
有乔达蒙开了头,桌上众人便不再说话,只是埋头先满足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再说。
华人在美国一般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生活,桌上的这群人,便是赵锡成最为亲近的“圈子”了。这些埋头吃蟹的华人,放到外面个个都是跺跺脚就要有哪个行业震一震的一方豪强。
要想吃大闸蟹,虽然不太容易,但他们哪有真吃不到的道理。然而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这些人也都是一言不发,真的就是风卷残云一般先把桌上的大闸蟹消灭了八成。
到了这时,他们才每人一杯黄酒,浅酌慢饮,有了谈话的兴致。光是这食不言一点,也确实值得这个年代国内的某些领导们学习一个了。
“我说老赵啊,你今天这总不是光为了请咱们哥几个吃螃蟹吧?”宋文忠眯着眼,像是在回味着饕餮之后的余韵,半是满足半是懒散的靠在了椅背上。
“这话说得,难得有国内的好东西,我还能不紧着大伙么?”赵锡成笑笑,没有再多打趣,脸上多了几分正色:“你们知道,在中船的招待会上我遇到谁了?”
“中船这两年风头可不小!”乔达蒙和赵锡成类似,做的是与海洋有关的生意,当然也就顺带听了不少关于中船的新闻:“巨型总段造船法,嘿,把韩国人给挤兑的不轻啊!”
“哈,可不是!”
乔达蒙这话出来,立刻桌边就响起了一片只可意会的笑声。
自从中船总公司奋起直追以来,国际造船市场份额至少拿下了5%。这其中日本人至少贡献了1%,剩下的4%则全部由韩国造船企业贡献了出来。
换成九十年代,韩国人已经在造船业市场站稳江恩的时候不同。八十年代,韩国人也不过是刚刚在国际造船市场发力,占全球造船市场的总份额也不过才11%而已。前浪还没上岸,眼看就要被中船总公司这个后浪拍死在岸边了。
而失去了国际造船市场4%的份额,可不仅仅意味着韩国造船企业少赚些钱而已。造船业萎缩了三分之一,连带着钢铁企业去年破天荒的全面陷入亏损。钢铁企业亏损连带基础建设增长缓慢,钢铁价格不降反升产量下跌导致了规模效益下降,原矿议价能力下降,能源供应产生浪费,为了弥补亏损只好提升产品价格。
原本经济增长势头颇为良好的韩国,当年据估计至少放缓了4%的年增长率。原本预计1986年韩国gdp能够达到1200亿美元,结果实际却只有1160亿美元。
当然,即使如此,韩国还是保持了8。2%的gdp增速。在国际上,汉江奇迹的呼声仍然甚嚣尘上。
然而在韩国国内,现代、三星和大宇这些重工财团,却面对庞然大物的中船总公司忧心忡忡。暂时来说韩国造船业相对中国还有一定优势,然而谁也不知道这个优势能够持续多久。毕竟,韩国的海岸线就只有那么多,就算全造满了造船厂,难道能跟掌握全中国造船企业的中船总公司比规模?
真要说搞托拉斯,克服了低质量产能问题的中船,岂是韩国这些各自为战的重工企业能比的。过去中船总公司还有内部整合的问题,毕竟中船总公司对辖下的造船厂还有一个管理力度的问题。
就像虽然未来的中国有国资委,名义上国企都归国资委管辖。然而下面的国企,却未必一定会卖国资委的帐。中船总公司对辖下造船厂的控制,也并不是能够如臂使指。但巨型总段造船法的应用,却极大的加强了中船总公司对各大造船厂的控制能力。以南北两个总装厂为中心,利用分段订单形成的业务网络,不听从指挥的船厂就只能造国内万吨级的小订单,看着其他生产分段的船厂吃肉。
一来二去,不服从上面管理的船厂,自己就要被下面的工人们给推翻了。从去年到今年,中船的业绩简直能晃瞎所有人的氪金狗眼。
然而绝大多数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中船总公司身上,却只有少数人注意到了今年宣布解散的新科重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