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是说他没有这个资格,而是如今需要他操心的事情已经太多。光是工口的一票业务,本来就够让他不眠不休的工作个十年了。若非是新科集团有一整个秘书团替他进行预处理,光是需要他看的文件每天都要以吨来计算。这么多事情要等着他去安排,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管八竿子打不到的思想领域啊。

    可是话说回来,电影、或者说影视宣传,说不重要也不重要,说重要也重要。

    不重要是它不当吃不当喝,有没有它并不会影响人的生存质量。可说它重要也重要,至少胡文海是不想,未来中国的电影银幕上,再堂而皇之的放映什么美国人的战争主旋律电影,只因为导演是个会说中国话的香蕉人。

    想想看,如果未来的中国没有大国重器、没有舌尖上的中国、没有超级工程、没有大国工匠,甚至是没有我在故宫修文物,想想看社会上的舆论会是什么样子?

    可回过头来,全明星的建党伟业和建国大业被拍成了什么样子?有脸和大决战系列比一比?

    那些优秀的影视作品,来的未免太晚了一些。

    当然,站在胡文海的角度,更重要的是对话语权的争夺。

    娱乐圈别看背地里搞的乌烟瘴气,但是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不可忽视。只看2016年美国大选前后,好莱坞明星对社会的影响就可见一斑。

    几个娱乐明星在社交网络喊上两声,加州海岸的学生们就欢天喜地的不上学啦!放火、砸车,简直玩出了狂欢节的气氛。

    感觉年味比那时候中国人过春节还浓。

    放到国内,赵、李之流,冯导演,国民老公公王,以至于微博上一干所谓大。私下里说,这些人的嘴,用的好了,那都是一柄柄利剑。

    胡文海虽然没现在就想给谁一下子,但如果在舆论领域没有保持一定的影响力,谁知道别人会不会给他一下子?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在国内,在未来,在胡文海本身不能走从政路线的现实情况来说,这也算是一张护身符。

    何况拍电影也算是不错的投资,适当投入一些资本,也能赚下不少利润。

    他只要确认一下演员阵容和电影剧本,花不了太多的精力,但一部电影赚个几倍、十几倍的利润也不奇怪吧?

    当然,胡文海的事情已经不少了,在这个领域没必要亲力亲为。

    这不是正巧老班长织霞有这个兴趣,上的又是中传这样的名校,看起来在三国演义里做演员的表现也很不错。

    把织霞放到香江去,有胡文海做后盾,想来怎么也能混出个样子来。

    嗯,希望老同学周硕知道自己梦中情人老班长被自己送到香江去,别找胡文海来拼命啊,哈哈哈哈哈!

    想到这里,胡文海点头说道:“我的意思嘛,很简单。我在香江也算有些关系,不知道张厂长有没有兴趣,在帝都厂选一批人,到香江的电影市场去发展、发展?等十年之后香江回归,咱们中国的电影市场,也不至于全都操于那些土包子港灿手里。说实话,香江那弹丸之地,就算真有人才,局限于小国寡民的视角,好的也是有限。大陆电影市场真要被他们所把持,局面恐怕不堪想象啊!”

    张大海低头沉思,屁股底下像是做个钉子似的,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胡总说的是真的,能给帝都厂和香江的电影圈子牵线搭桥?”

    “说实话,香江那些拍电影的,我是一个都不认识。”

    听到胡文海这话,王大海张张嘴,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他。感情,刚才那一大堆话,难到都是逗我老人家玩的吗?

    “不过,我在英国的关系很多。我到香江去,别的不说,卫奕信这个港督你看他敢跟我蹦个不字吗?”

    胡文海冷笑。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六章 最幸运的出生证() 
在答应了张大海一套进口拍摄设备之后,胡文海就把电影这方面的工作放下了。

    主要是把工作交给了老班织霞,对这个曾经的老班长,办事能力胡文海还是很有信心的。

    等帝影厂准备好进军香江电影市场,他亲自到香江一趟,以他在英国的上层关系,给织霞配个“丹书铁劵”那是妥妥的。

    到时候再找几个未来的大牌明星和大爆剧本,甚至别忘了胡文海本人,在美国还有一大票热门p版权在手里,都是能够创造银幕奇迹的好题材啊!

    不过当前中国、新科和他本人的注意力,显然不可能集中在电影这样的领域里。

    “就是这里么?”

    胡文海站在中关村破旧街道的一栋老房子前,有些说不出是感慨还是赞叹的目光上下打量着这个不起眼的门脸。

    这里是一栋宿舍楼兼职的居委会大院,从大院深处居委会一个套间里面的一个小房间改造而成的。

    如今的中关村尚且还没有后世那种寸土寸金的房价,一栋门面的租金,大概一个月也就是十几块钱的样子。

    可即使如此,这栋可怜的办公室里面的空间,仍然是一眼可望的狭小。

    实际上在这个时代,很多未来的商场大鳄,就蜷缩在中关村这些狭小的、拥挤而黑暗的角落里。

    求伯君曾经在这里,用了九天时间写出四通公司第一款打印机的驱动程序。严援朝是在这里,开发出了d和长城系列微机的汉显系统。朱崇君在清华,用450元掉了自己第一份d软件。王江民在45岁的时候,只身一人来到这里重新开始了奋斗的历程。王志东,也是在这里完成了第一款中文ids3。0的汉化工作。

    除此之外,还有好多好多,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多的杰出程序猿,便是从这里走向了世界。

    中关村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信息科技的发动机,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政策、它的地理位置,更是因为这些英雄们的故事都是从这里开始。

    在八十年代,这些英雄们就如同金矿的金子一般,散落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在这块曾经是太监们坟地的地方。

    王烨抬头看了看房间旁边的店招,肯定的点头道:“没错胡总,就是这里。”

    随着胡文海叮铃一声推门而入,一个留着短毛寸头发、穿着一件简单白衬衫的年轻人,从电脑前面探头看了出来。

    十月的帝都天气可是一点也不温和,毛寸头虽然冷了一点,但有一个好处就是不费洗发水、而且节省洗头时间。简单的白衬衫被粗糙的掖在裤子里,袖口和领口已经有些微微泛黄。

    这是一个

    “同志你好,有事儿?”

    这人显然对有人造访显的有些惊讶,熬夜的代价是浓浓的、连眼镜也遮不住的黑眼圈,以及房间里刺鼻的烟味。

    “哦,请问这里是用友软件服务社吗?”

    “没错。”年轻人从电脑后面走出来,上下打量着胡文海的样子:“这里就是用友软件。”

    “那你一定就是王文京了。”胡文海露出和善的笑容,主动的伸出手去:“介绍一下,我是新科集团的胡文海。”

    “胡文海?新科集团?”

    王文京已经连续24小时没休息过的大脑有些浆糊,这两个熟悉的名字,仿佛在哪里听说过似的。

    他用力的敲了敲脑袋,猛的回忆起了自己是在哪里听过这两个名字。

    别看王文京如今仿佛落拓潦倒的样子,但实际上,他曾经也是人们眼里羡慕嫉妒的捧铁饭碗的国家工作人员。

    不仅如此,他的工作地点更是让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1983年,江西财经大学毕业的王文京,刚毕业就分配到了中央国吾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司。

    这样的跨越,虽然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但想必必然是充满了艰难和拼搏。即使是他背后有什么关系,这样一份工作也必然是下了大本钱,才能办成的。

    一个出生在江西上饶,念的是江西财经大学的王文京,说实话也让人很难相信他会在帝都有这样深厚的关系可以利用。

    从他未来的成就来看,个人的奋斗恐怕还是他命运的主要因素吧。

    机关事务管理局这样的单位,可以说差不多就是中央领导们的管家。近水楼台先得月,国家大事动向虽然和工作关系不大,但传播的速度却是其他单位望尘莫及。

    而从1984年以来,王文京在工作中听到“新科公司”和“胡文海”的名字,次数便每每与日俱增。

    关于这两个名字背后的意义,也让王文京不自觉的抖了一抖。

    “您说的是绣城那个新科集团,胡文海、胡总?”王文京立刻精神了起来。

    胡文海呵呵笑着点头:“我想还没人会到处打着我的旗号,招摇撞骗吧?”

    “您、您请坐。”王文京有些不知所措,目光在办公室里绕了一圈,从计算机后面搬出了自己的椅子,然后自己找了一张折叠椅、一把木板凳。

    他把折叠椅让给王烨,王烨摆了摆手,接过木板凳走到门外坐了下来。

    胡文海把忐忑的王文京在折叠椅上按下来,好笑的说道:“我说王总也是个当老板的,咱们都是一样的身份嘛。”

    王文京想了想,竟然干脆的点了点头,痛快的坐了下来:“那行,我也不客气了。胡总给面子,这我得兜着。”

    “咳咳。”

    胡文海满意的上下打量着年轻的王文京,谁能想到,就是这个如今握在小小九平米办公室里的人,未来会创造出怎样的软件帝国。

    谁能想到,如今的这个“用友软件服务社”,正是未来大名鼎鼎的用友软件公司呢?

    毕竟三十年后的用友软件,是占据中国管理软件半壁江山的老大帝国,而如今的用友软件则是连公司都不算的一个个体户而已。

    1988年的中国,已经开始了尝试开放注册私人公司的试点。帝都第一批私人企业主们,已经拿到了自己的牌照。

    但是这对于刚刚起步的用友软件来说,还是离得太远了。只有五万块本钱的王文京,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把自己的这个“公司”,注册成不那么好听的个体户“服务社”。

    当然,王文京并不知道,他这一点点在产权上的坚持意味着什么。

    没有选择挂靠,没有让用友软件的股权分配处于不明朗的状态。在八十年代的中国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的还有运气。

    日后的事实证明,这些幸运儿和先觉者最终因为超前的远见得到了回报,而那些回避或没有思及这一问题的创业者们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王文京在产权上的坚持,可以说是用友软件走上成功之路最惊险的一份出生证明。

    王文京是幸运的,而有更多的人正在经历这种产权带来的痛苦。

    在未来,鲁冠球、董明珠、邓绍深、万润南等等,这些一长串的名字,都将为自己事业的归属而经历一次次的艰难斗争。

    他们有的成功了,有的维持了下来,有的人则身败名裂。

    1988年,正是中国的企业家们觉醒的一年。国家对私人企业的管理稍稍放出一丝曙光,资本的意识在中国无序发展的私营经济中开始觉醒。

    对产权的追求,几乎成为了这一年中国优秀企业家们共同的标志**件。

    在此之前,中国的私人经济发展是无意识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自己免于饥饿,为自己在社会上找到一个角色。但在此之后,对资本的追求成为了新的主题,企业的经营者们必须思考,企业未来的归属和命运。

    从这一点上来说,当年不情不愿的领了一张“低人一等”个体执照的王文京,真的是非常幸运。

    显然,一名成功的商业人士,不光要有精湛的专业能力有能力的人多如过江之鲫,但成功的人却是那么少。成功学无法复制成功,因为学习并无法复制幸运。

    王文京的幸运,显然并没有在选择产权这一件事情上用光。

    “王老板和我都是年轻人,咱们就不搞那么多虚头巴脑的事情了。我干脆的说,今天来主要是有一份业务希望能够与用友软件合作。”

    “胡总您说,有什么是我能做的?”

    “新科集团有一个计划,我们的电子研究所最近实现了两项技术突破,一个是2路由器的研发,另一个则是32k调制解调器的技术。简单来说,我们能在近距离实现256k/s和远距离4k/s的计算机间通信能力。由此利用这两项技术突破,使新科集团的企业运转实现对企业资源计划的全面计算机管理我将这个计划,称之为p系统。”

    “关于p系统,硬件条件是基础,但是更重要的则是软件的编写。如果用友软件有兴趣的话,我希望把这份业务交给你们来做。”

    王文京不等胡文海说完,呼的一声就站起身来,用力的点着头喊道:“没问题,胡总放心,用友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未完待续。)

    ;

第五百零七章 胡文海的期盼() 
对于erp的建设,胡文海自觉是有些早的。

    美国人在九十年代的时候,都还没有大面积的应用erp技术来管理企业,真正让erp成为潮流至少要到新世纪了。

    erp系统,中文名称企业资源计划。它不是单纯的财务系统,也不是单纯的仓储系统,不只是生产,也不只是计划。它是一切,是将企业的一切信息根植于网络的系统。所有的资源,所有依赖这些资源执行的计划,甚至是企业的关联企业、上下游和整个供应链的管理都放到这张网络上运行。

    信息化的直观和快节奏的管理,让企业管理产生了质的变化。这就是erp的魅力,当然前提是别把它当成质量管理认证一样的门面货,而是真的把它的管理精神融入到企业的基因之中。

    就像美军的战场网络一样,当建成这样的系统,各个单位的合力将爆发出远超过一加一等于二的力量。

    但是也要考虑到,如今国内的软硬件基础。erp系统是个大工程,绝不仅仅是计算机代替书本管理,而是一种完全重构的信息系统,是对企业从内到外的改造。

    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完全独立的研发出一款erp系统,这至少相当于一个非常重要的863项目。研发周期三到五年,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对新科集团的信息化改造,更是有可能延续到二十一世纪初,甚至是整个新科集团的生命历程之中。

    如果在1988年能够开始立项研发,到1995年拿出完善的erp理论、可用的软件系统,可靠的网络环境。到两千年,能够在新科集团的管理完全无缝对接erp系统,这就是非常傲人的成绩了。

    可别轻看了erp系统,中国未来企业界有一句话叫做: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

    企业从传统管理模式向erp系统转变,不啻是一次脱胎换骨的重生,必然经历一次艰苦的蜕变不可。

    用十年时间来完成这个蜕变,也是胡文海希望能够早走一步,让转型的痛苦来的早一些、少一些。

    当胡文海将自己对erp的设想,向王文京和盘托出,并且将脑海里对erp的应用经验也一并整理出来。

    王文京敏锐的察觉到,胡文海这是送给了他一座金山。

    不仅是这一单业务,而是erp的管理系统,以及对网络型企业经营思想的阐述,这才是真正挖不绝的金矿。不,真正的金矿,价值比起这些思想,廉价的也如同白菜一般。

    “胡总,这么重要的东西,我……”王文京有些忐忑了,他自问如果是自己有了这些想法,肯定不会轻易的说给别人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