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3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文海这是在对他“代表”自己进行反击,包秘书只能这么理解,当然胡文海确实就是这个意思。
科科,老子从来拜的就不是你这口庙,随随便便就代表我,你算老几?
包秘书还真是从来没有这样的经历,自从坐上首长秘书的宝座,在外面的时候他几乎就是首长的化身,谁曾经这么蔑视并且当场这么不给面子过?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过久违了。
好吧,成功的人总是有各种怪癖。包秘书只好这么安慰自己,让他把胡文海的表现归结为天才的特殊。
当然,包秘书见过的天才很有不少,甚至他自己有时候也被称之为天才。然而过往那些天才,总归是不能和几百亿美元身家的胡文海相比。
再说,包秘书就算想比,他也没什么能威胁到胡文海的能力,也只好说当成没有发生过了。
“能够见到胡先生,这是我的荣幸。”米尔顿弗里德曼有些兴奋的说道。
“说实话,能够在中国这样市场并不发达的国家,出现胡先生这样的商业奇才、世界首富,这是多么奇妙的一件事情!看到胡先生的出现,我就知道,中国本来就应该是一个资本的国度。”
弗里德曼用近乎咏叹的语气,述说着自己的感受:“您竟然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哦,对不起,我对胡先生的年纪并没有任何异议,但这真的是太让人赞叹了。”
“呵呵,米尔顿先生的话太过赞誉了。”胡文海摇头:“我的成就是因为我出生在中国,我爷爷这一辈的人缔造了这个国家,是社会主义祖国培养了我的父亲,是中国的学校将我教育成了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的成就,只能说我们中国人在任何领域都有不输给其他国家国民的素质,以及资本主义制度是何等的浅薄。”
胡文海的不配合,让米尔顿弗里德曼后面的一套说辞,顿时只能尴尬的胎死腹中。而且他敏锐的感觉到,胡文海对他的态度并不友善。
好吧,哪怕是不那么敏锐的人,到了这个时候也能察觉到,胡文海对米尔顿弗里德曼恐怕是没有多少好感。
“弗里德曼先生远来是客,胡总就不要这么针锋相对了。意识形态这些东西,今天就不要抓的这么紧,话题还是要围绕经济问题进行的嘛。”
包秘书像是忘了刚才的尴尬,坐回了胡文海的身旁,低声向着他劝导。
胡文海看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淡然的点了点头。
说到底名义上米尔顿弗里德曼还是他“邀请”来的,至少作为主人宽广的胸怀胡文海还是有的。
“弗里德曼先生既然已经在中国走了不少地方,那么对我们的经济有什么看法呢?”包秘书见胡文海收起了剑拔弩张的气焰,便开始主动敲起边鼓来。
“哦,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成果让我非常惊叹。不过在经济繁荣的表面下,我认为你们正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时期。”
包秘书连忙附和道:“确实啊,我们中国如今的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到了一个紧要关头。在这个时候,任何犹豫不决和退缩,都会造成国家和人民的损失。”
“那么弗里德曼先生,您觉得接下来中国经济应该如何解决这些最紧要的问题呢?”
“物价双轨制是当前中国经济畸形最大的问题,不仅产生了大量的**和非法交易,更损害了企业生产和人民消费的能力。”米尔顿弗里德曼侃侃而谈:“我认为解决物价双轨制,是中国当前最紧要的问题。”
“哎呀,弗里德曼先生说的真是太好了!”
包秘书的表现,让胡文海不由怀疑,这位大秘是不是有过相声捧哏的经历?否则实在难以解释,他为什么能够和弗里德曼配合的如此默契。
只见他转过头来,看向胡文海道:“胡总是咱们国内最大的私营企业所有者,那么对于物价双轨制你是怎么看的呢?”
胡文海挑了挑眉,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明显。弗里德曼和包秘书费尽心思促成的这次见面,恐怕为的就是在物价双轨制上寻找同盟军不,以包秘书背后首长的能量,犯不上要取得自己的支持,那么他是想间接的争取陈发爷爷的支持?或者是想要自己站出来,给物价并轨制造舆论?
自己一直都是站在物价并轨这条路线上的,在东北也算摸索出了一条合适的物价并轨方案。只要按照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未来两三年里,中国将物价逐步实现全面放开是非常有可能的。
这么看来,弗里德曼和包秘书竟然还是盟友?自己是误解他们了?
胡文海想到这里,脸色和缓了不少,点头道:“不错,物价双轨制是特殊情况下不得已的过渡措施,我认为应该说物价放开是必然实行的政策。”
“我受到邀请,接下来要与包秘书的领导就中国的经济问题进行一次谈话。”
米尔顿弗里德曼有些谨慎的说道:“正如胡先生所说,我打算建议贵国中央政府,结束对物价的管制。以我的研究认为,要打破目前中国通货膨胀和物资紧缺等经济问题,必须在短时间内全面放开对物价的控制。这样一来,虽然可能会有短暂的混乱,但市场的秩序会迅速的建立起来,代替政府行驶高效而公平的产生真实的商品价值。”
“等等!”
胡文海瞪起眼睛、皱起眉头,甚至有些凶狠的看着米尔顿弗里德曼:“你是说,中国应该在短时间内就放开对物价的控制?”
“是的,请放心,市场经济会在计划经济的废墟上迅速的建立起来。”米尔顿弗里德曼点头:“我研究过玻利维亚在1984年的经济危机,在放开价格、实施贸易自由化,通过货币贬值和税收改革,将国营企业私有化这一系列政策执行之后,玻利维亚的经济危机便迅速的因为市场化秩序建立起来,最后实现了一次南美的经济奇迹。现在玻利维亚就已经完全走出了经济危机,年增长率达到了25。我认为,即使不学习他们的全部做法,但是放开物价至少能够扭转通货膨胀,让商品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
胡文海此时的脸色已经是完全黑了下来,阴沉的默然不语。
因为一个名词,闯进了他的脑海之中。
物价闯关。
原以为物价放开,因为他在东北摸索出来的模式,可以以较为平稳的一个过程逐渐放开。实际上,打击倒爷和加大工业投资,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某一领域物价放开的模式,现在已经在很多地区取得了很好的试点结果。只要有计划的按照这个模式放开物价,物价全面并轨是个可以预见的结果。
但是看包秘书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论调,显然包秘书背后的首长,并不满足于这样缓慢的进程。
短时间内放开物价,迅速建立市场效应,显然更符合某人的意思,否则包秘书不会在这里上蹿下跳的这么厉害。
这和戈尔巴乔夫实行的“休克疗法”,最多只是程度不同,都是希望市场化能够在短时间内重新建立起完善的经济秩序。
物价闯关和休克疗法一样,对玻利维亚或许有用,但是对中苏这样的大国来说,市场的复杂程度完全是天壤之别。
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有人说他是被美国人收买了。美国人能用什么收买苏联总书记?
也许戈尔巴乔夫也是希望苏联能够重现辉煌,但他的休克疗法却干脆将苏联葬送了。
戈尔巴乔夫是坏么?他只是蠢而已。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五章 蠢无药可医()
正是胡文海在物价放开方面做出的尝试,目前国内在这个领域,实际上他有着自己都低估的话语权。
在打击倒爷和增业投资方面,胡文海过往的策略可以说是极大的缓解了东北的官倒现象,让计划内和市场物价逐渐趋同。
作为物价并轨方面的专家,如果胡文海能够出面支持物价闯关,无疑是对米尔顿。弗里德曼策略极大的利好,更是让包秘书背后的人计划少了不小的阻力。
何况胡文海的关系网络非常敏感,陈发背后的关系不说。一系列工业系统的关系,甚至是铁路和银行业的支持。只要胡文海先点了头,他背后有很大一块群体,都将站到物价闯关这一边来。
在价格闯关这件事上,胡文海俨然成了一个关键节点。拿下他,无疑在说服推行物价闯关政策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
按照包秘书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想法来看,胡文海应该没有道理会反对物价闯关政策。
首先他确实是站在放开物价这一边的,只不过大家一个是缓放、一个是急放,并没有本质差异。
其次新科集团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私营企业,站在非公经济体的立场上,放开物价可是太有利了!
支持物价闯关可以说应该是胡文海的阶级自觉啊!
所以虽然胡文海一直态度并不太好,但包秘书和米尔顿。弗里德曼却始终坚信,在胡文海这里会得到支持。
胡文海的发音,将会让包秘书服务的首长在推行物价闯关的时候减少很大的阻力,而他自己也能获得相当大的利益。这个用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话来说,就叫双赢。
“不,我反对!”
胡文海斩钉截铁的向着包秘书和米尔顿。弗里德曼说道。他的表情严肃的让人忍不住咽下一口口水,仿佛是被猛兽盯上了自己的脖子。
“用渐缓的方式来放开价格双轨制,这是已经证明可行的方案。为什么一定要采用急进的方式?治大国若烹小鲜,物价闯关带来的危害中央难到没有一点考虑吗?”
包秘书不以为然的说道:“能有什么危害?弗里德曼先生已经说过了,市场秩序会在短时间内就重新建立起来,到时候中国经济将会有一个飞跃的变化,这难道不好吗?”
胡文海皱眉:“如果发生哄抢怎么办?”
“我们可以事先做好宣传工作嘛,再说就是有些风险,那也是改革必不可少的阵痛。总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去做,那中国现在还改什么革?”
“阵痛?”
说到这个词,作为东北老工业城市出生的人,胡文海心底一阵阵几乎无法压制的怒火。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几乎是咬着牙说道:“这样的阵痛,为什么一定要普通人去背负。只要首长能够放缓物价放开的进度,本来就不需要普通人去承受这样的阵痛啊!”
“中央有中央的考虑嘛,物价闯关这个词倒是不错,物价闯关也是为了经济好转争分夺秒嘛。胡总不要斤斤计较普通人的小利,眼光放长远一些,要看到大局!早一天解决物价问题,中国经济就早一天实现腾飞嘛!”
“中国有三千亿人民币存款,社会上流动的资金至少还有两千亿。包秘书想过没有,一旦发生哄抢,这股洪水能冲毁一切。”
历史上物价闯关的影响,绝不仅仅只是发生了潮而已。这股五千亿人民币的力因为物价闯关释放出来,差一点就毁灭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
可以说在1988年的10月,中国无疑面临着一个命运的岔路口。
如果真的有多维宇宙,那么一定有一个没有及时停止物价闯关的中国,它今天说不定已经是第二个印度,甚至说不定是第二个叙利亚也难免。
在物价闯关失败之后,国内甚至掀起了一股改革的倒退趋势。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非公经济的第一次倒春寒发动起来。
国家不得不把价格闯关失败的屎盆子,扣到了非公经济的头上。
次一年,中国的非公经济变发生了严重的倒退。一些人担心私营企业的膨胀发展,最终会造成中国社会主义的“变色”,更趁着这个机会发动起来。
针对改革政策的质疑,从四面八方如同打地鼠一般的冒了出来。
对改革的攻击和批评文章如同遮天的弹幕,在中央和地方的媒体上到处出现。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自1981年以来规模和力度最大的、针对私营企业的整顿运动开始了。
首先是对私营企业的偷税漏税进行打击,补交税金的比例达到个体户数量的80%,补交的金额比上一年度的税收还增长了一倍多。
其次是清理整顿非公新兴企业,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就被认为是他们。因为非公企业们抢夺了国营企业的原材料,所以他们成了通货膨胀、市场失控的罪魁祸首。
对非公企业的整顿主要是两种方法,一个是直接宣布他们生产的是“伪劣产品”,然后停产关厂整顿。
另一个则干脆没有理由,由各地工商局在某个时间之后,不再给非公企业颁发经营执照。
这样多管齐下之后,当年中国的非公企业数目,至少整体减少了50%。
傻子瓜子的年广久,1988年还喜滋滋的作为第一批私营企业拿到了帝都颁发的试点执照。然而到了次一年,因为这股风潮,第二次的进了监狱。
为了避免遭到年广久的下场,一些人甚至主动将企业送给了国家。王廷江、蒋锡培,便是依靠这样的手段,挺过了这段改革“倒春寒”。
还有一个名叫“李书福”的人,将自己的北极花冰箱厂也捐给了当地政府,然后带上一笔钱去深土川读了一所大学。
也是在这一年,万宝的邓绍深、近海的胡春保、宝德的于振国……
直到第二年为止,妖都全省共有222名厂长经理外逃,携款超过了1。8亿人民币。
还有更著名的某次事件,差不多也可以追根溯源到物价闯关的失败上面。
在物价闯关失败之后,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宏观调控造成的经济骤冷。差一点,只差那么一点,就把中国刚刚成长起来的非公经济给斩草除根了。
从经济过热的到经济骤冷的计划调控,像妖都万宝这样在潮中,因为上级机关严令爆发产能而库存急剧增加。而没过多久,宏观调控之下产品遇冷,顿时因为爆仓而资金链断裂。眼看着要成为替罪羊的邓绍深,不得不无语凝噎的“潜逃”国外。
价格闯关,可以说是八十年代末中国第二严重的政治事件。
胡文海不能说价格闯关的罪魁祸首是米尔顿。弗里德曼,他仅仅只是一个经济学家而已。就好像电视上股票专家说××股会涨,难到股民买了之后亏钱是股票专家的错吗?
什么病都有的治,蠢是无药可医的。
胡文海闭上了嘴巴,没有指望自己能够说服米尔顿。弗里德曼,经济学家创造了一大堆的专有名词,就是在这个时候用来砸出去鄙视人的。
胡文海也不指望能说服包秘书,他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甚至没有独立的人格,他只是一颗大树上的寄生藤而已。
胡文海更不指望能说服包秘书背后的首长。具体原因,大可参看往上数第三段。
既然如此,胡文海顿时觉得自己再多说一句话都是浪费。包秘书背后的首长,有着足够推动自己意志的能量。自己的不配合,只是会让他多付出一些力气而已。
既然他像历史上一样,没有打消物价闯关的想法,那么可以说物价闯关已经不可避免。
按照历史的进程,物价闯关应该是在1988年8月就已经开始。但这一次因为胡文海的原因,国内经济有很大的改善,关于物价闯关的准备便充足了一些。
相应的没有了历史上的那种紧迫感,关于物价闯关的实行,便可以向后拖延一些时间。
然而胡文海并没有预估这一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