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4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格鲁曼能够拿出对麦道未来发展有益的方案,双方合并实际上也不是不可以的。”道格拉斯敲了敲桌子,说道:“我们并不反对麦道与格鲁门进行联合,但方案必须对麦道足够有利。”
“是的。”副总经理史密斯点头,附和道:“格鲁曼如果能够支持我们,将md12的项目继续进行下去,我们的民航业务也未必就这么输给波音了。”
“如果我们能完成md12,和波音谁能占领美国市场还不好说呢!”
“就是啊!”史密斯周围其他麦道的高层纷纷附和,显然对波音的成功并不服气。
“可是这很困难吧?格鲁曼自己从来没有做过民航业务,收购麦道应该也是看中了我们的军机业务。要他们拿出五十亿来做民航,格鲁曼的董事会会同意吗?董事会同意了,格鲁曼的管理层能同意吗?他们不怕收购了麦道,自己反而被边缘化了?”
质疑的声音一出,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要格鲁曼扔这么多钱到民航领域,那麦道如今的管理层必将大量占据合并后新企业的高层,这肯定会威胁到如今格鲁曼的高层权力结构。作为收购方的格鲁曼,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吗?
怎么想,这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事实上,麦道真正向波音服软,那也要到1996年麦道被五角大楼从四代机竞标中彻底扫地出门之后了。作为麦道70%利润的来源,未来在军机领域里面临全线溃败,这才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这之前,想要收购麦道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md12项目的展开,正是麦道不甘心给波音打工而在民航领域作出的最后挣扎。
md12是a380和747级别的大型宽体客机,采用四发双层结构,500到630座,预计研发费用高达55亿美元。而麦道自己是绝拿不出这笔钱的,只能是在全球寻找合适的合作商,共同分担这个风险。
最初宝岛方面曾有航空企业很感兴趣,但在至少二十亿美元的入场券面前,还是只能偃旗息鼓。
而最终md12这架麦道的翻身仗飞机,也没有从图纸走到现实中来。
麦道要让格鲁门在花费上百亿美元收购麦道之后,再投入至少五十亿美元用于md12的研发,这大大超过了格鲁门自身资金的承受能力。
格鲁曼虽然有钱,但鉴于麦道近年来在民航领域的颓势,断然没有陪麦道管理层玩心跳的想法。
何况麦道在收购方案里很多附加条款也让格鲁门无法接受,比如说人员安排、企业名称,管理结构和业务分配等问题,归根结底还是麦道没有到走投无路的时候,仍然还是那个能和波音掰手腕的麦道,傲气仍存。不把这份傲气打掉,麦道是不那么容易降服的。
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在于麦道此时还不是四五年后的麦道人生三大错觉同样适用企业,尤其是“我能反杀”。
会议室外响起一阵密集的脚步声,很快大门被人从外面推开。史派西等格鲁曼谈判团队一行人,不急不慢的走了进来,甚至双方还颇为和气的互相打着招呼。
“道格拉斯先生,我想我们的谈判也应该尽快拿出一个结果了。”
刚刚坐下,史派西就拿出了一份文件,扔到了会议桌上。
“昨天格鲁曼又从凯尔凯特公司手中,收购到了麦道8%的股份。如果我们的谈判再不能拿出一个结果,格鲁曼公司就只能……展开恶意收购了。”
“我想您应该清楚,在麦道的董事会里,目前反对格鲁曼并购的股权比你们掌握的更多。”道格拉斯针锋相对,反驳道:“格鲁曼如果采取恶意收购,麦道的大股东也将会选择增持和扩股,格鲁曼的收购将会极大超出你们的资金能力。”
史派西微微皱起眉头,呼出了一口气。双方类似的交锋早就已经进行了无数次,恶意收购对格鲁曼来说也并不划算。因为恶意收购必然要比正常股价溢价,从50%到几倍,甚至上不封顶都有可能。这样一来,格鲁曼手里的资金,还真就是会无法完成收购。
不过,如今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第七百零七章 超级粉丝()
“我想我们没有必要这么剑拔弩张,不是吗?”史派西在与道格拉斯瞪了半天眼睛之后,竟然露出一副相当亲切的笑容来,不由的长叹了一声。
“麦道曾经是民航客机行业的三强之一,我记得小时候坐飞机,经常能够看到麦道公司的dc8飞机。”
“那个时候,世界的天空是属于三家企业的。波音、空客和麦道,麦道虽然暂居第三,但业绩、技术和资本,并不会比波音和空客有级别上的差距。”
史派西的目光充满了缅怀的神色,然而转脸就收起了笑容:“再看看现在吧,你们dc10运营成本高昂,根本无力与波音和空客竞争。曾经的民航客机三强,已经变成了两强格局,麦道不过是在吃自己的老本而已。”
“我想问问诸位,你们认为如今的麦道,还有被称之为三强的资本吗?”
到了九十年代,麦道的衰落已经是显而易见了。畅销的dc8已经停产,dc9更是造成了麦克唐纳公司资金链断裂,最后被道格拉斯公司收购。麦道公司成立以来,真正从头开始的项目是dc10,结果这款另类的三发客机在市场上一败涂地。
dc10的失败,对麦道的信心打击是相当巨大的。而由于民航客机领域的惨败,麦道的利润大为缩减,逐渐被军机贡献的利润占据了70%收益。相对于长盛不衰和欧洲亲儿子的空客,麦道确实是岌岌可危。
这也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麦道在失去美国四代机项目的参与权力之后,整个公司的信心在很短时间内就彻底崩溃了。要说dc10虽然客机业务不行,但货机卖的却还算过得去。而军机方面海军的f18也还在生产,怎么看也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一家企业的盛衰不是看它手里还有多少钱,而是看它发展的势头如何。在前路被封死之后,麦道不趁着还算值钱赶快出手,难道要等着它最终被淘汰出局,变的一文不值吗?
面对史派西的质问,道格拉斯毫不所动,信念坚定的说道:“麦道是一家伟大的公司,只要抓住机会,我们随时能够重新回到应有的位置。麦道的强大不在于资金、市场或者技术,而是我们始终相信,麦道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们早晚会回到应该的位置。”
史派西点了点头,并没有与道格拉斯针锋相对,而是苦口婆心的说道:“是的,麦道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但最开始,麦克唐纳和道格拉斯不也是两家企业吗?麦道诞生于合并,又何必对于格鲁曼如此抵触呢?”
道格拉斯沉吟,叹气摇头道:“因为格鲁曼并不能为麦道带来新生。”
道格拉斯就本人的想法来说,对被格鲁曼合并并没有什么偏见。格鲁曼并非不是一个好的合作对象,双方如果能够实现合并,那么就绝对可以联手拿下整个美国海军的舰载机业务。不论是f…14还是f…18,国会老爷们怎么选新公司都将会是赢家。
但问题正如道格拉斯所说,麦道的强大在于它的骄傲和尊严。用中国人的话来说,态度决定一切,而麦道的心气始终是瞄准的民航客机市场三强,甚至是最好的那一个。
只要麦道的这个心气还在,就无法接受对格鲁曼的妥协,这意味着麦道背叛了自己的骄傲。
但是在这无解的局面面前,史派西却至此露出笑容,问道:“哦,这么说,如果格鲁曼的收购能够为麦道带来新生呢?”
“格鲁曼为麦道带来新生?难道要麦道的工程师们去推销蓝色小药丸吗?”道格拉斯的话让麦道这边的谈判队伍,顿时响起一阵清脆的笑容。他摊开手,无奈的说道:“格鲁曼对于麦道重新振作的意义,就像tan90°一样,不存在的。”
“或许。”
“但世界上并没有一定的结论。”史派西点了点自己扔在桌子上的文件,翻开来推到道格拉斯的面前:“格鲁曼虽然不能带来更优秀的民航客机技术,但却掌握着能够让麦道起死回生的钥匙。”
道格拉斯不以为意的说道:“起死回生?这太危言耸听,麦道还不至于这么窘迫。”
“中国人。”
“中国人?”
道格拉斯接过史派西推过来的文件,一目十行快速的将内容浏览了一遍,呼吸顿时不由自主的急促了起来。
“你是说”
道格拉斯狠狠的咽了口唾沫,不敢置信的说道:“中国人的大采购?你能帮助麦道,拿下中国人的订单?!”
“不是我,是格鲁曼。”史派西笑笑,故作轻松的说道:“道格拉斯先生应该知道,我们格鲁曼与中国的关系还算不错。中国空军有整整一百架f…14雄猫战斗机。我们与中方的合作,不仅局限于军事武器,实际上在中国我们拥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力。”
史派西这话说出来,麦道方面还真是无法反驳。这几年格鲁曼在中国业务发展的如火如荼,不仅有f…14战斗机入华,蓝色小药丸的专利权等项目。还和成飞与巴基斯坦研究过超七项目的实行,虽然最后因为经费问题搁置了下来。至于背后有没有与中国军方的秘密合作,这就更是说不清的一笔烂帐了。
“而如果中国人的订单被波音拿走这次的采购局限于美国企业,空客是没有这个机会的。而据我所知,中国人这次会拿出至少五十亿美元用于采购民航客机。波音得到五十亿,而麦道则只有零。麦道和波音之间脆弱的平衡,将被彻底打破。而从此以后,中国这个巨大的新兴市场,恐怕也要和麦道说再见了。这样的情况下,难道麦道还认为自己不是岌岌可危吗?”
史派西别有深意的看了道格拉斯一眼,说道:“格鲁曼是很有诚意的在与麦道谈判,希望麦道也能够认清现在的事实。”
事实是什么?史派西没有说,但道格拉斯心知肚明。
麦道失去五十亿美元的订单,这仅仅只是失去了一笔生意的利润吗?并不,这是一个巨大的挫败。对于麦道来说,敌人更加强大而自己更加弱小,造成的损失恐怕远大于一百亿美元。
这段时间麦道也并非毫无作为,为了争取中方的民航客机订单,什么手段几乎都用尽了。然而中国人似乎并不着急,消气之旅达成的意向不会作废,但究竟怎么花这笔钱还没有一个定论。
美国企业在谈判中塞过来很多坑钱的玩意,相比之下,民航客机的性价比还相当不错了。中方如果想尽量减少损失,增加民航客机在采购中的占比是可以理解的行为。
可是由于中方独特的体制和严密的保密措施,麦道就连中方的采购底线都没有得到,更遑论敲定订单。
双方相差几乎有十万八千里了。
如今史派西拿出了中方的采购计划,对道格拉斯的震撼力不言而喻。
如果麦道能够拿下这五十亿订单,无疑md12的资金将不再成为问题。有了这笔订单开路,以后麦道进入中国市场将得天独厚。中国经济目前虽然还不算强大,但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任何产品的市场都不会小。有了中国市场,麦道将具有与波音一决雌雄的能力……
而格鲁曼与中国方面的关系,道格拉斯当然早就已经调查清楚。中国的那个世界首富胡文海,是f…14雄猫战斗机的超级粉丝。能自己掏钱给中国空军装备战斗机的人物,想也知道是有多喜欢f…14了。
就只这一层关系,在海湾战争刚刚结束,胡文海威名如日中天的时候,可想是具有多么恐怖的震慑力和影响力了。
玛德,胡文海为啥不是大黄蜂的粉丝呢?
呸,塑料虫子也配?
而再想想胡文海在中国具有的影响力,说他能够左右民航客机的采购,也并没有什么奇怪。
或许走格鲁曼的关系,真的能拿下中国人的订单?想到这里,道格拉斯心中顿时火热起来。
“这是一个重要的决定,我们必须谨慎。”道格拉斯勉强仍然嘴硬:“除非有进一步的证据,表明格鲁曼能够帮助麦道拿下这份订单,否则……”
史派西强硬的说道:“否则失去中国市场,麦道将彻底沦为二流客机制造商。而在航空领域,从来是没有二流企业生存余地的。麦道要么击败波音,要么彻底出局,没有第三种可能。”
“证据,我需要证据!”道格拉斯仍在坚持,他不能排除这是格鲁曼谈判技巧的可能。
“证据?好啊。”史派西将椅背彻底靠了下去,晃晃悠悠的向旁边的人点了点头。
格鲁曼方面的一位谈判助手起身,立刻向着会议室之外走去。过不多时,一个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东方人出现在了会议室的门口。
“让我介绍一下。”
史派西昂着头,揭开了秘密武器的面纱:“这位是中国新科集团执行总经理,胡文海先生的父亲。”
“我叫胡解放,大家好。”
第七百零八章 战略威慑备份()
按照常理来说,胡解放出现在这里是并不太合适的。
格鲁曼对麦道的收购是美国航空领域比较重大的事件了,不论是国会还是五角大楼、一等人,波音、诺斯罗普,一票的各方势力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有支持格鲁曼合并麦道的,自然也就有反对的势力。波音对麦道垂涎已久,在八十年代波音实际上就已经对麦道多次表达过合并意愿。只要能够吞并麦道,波音将无可置疑的成为航空霸主,这里面的利益可见有多么复杂。
而五角大楼和国会也不会太喜欢这个合并,但是海军方面的态度却比较暧昧。合并之后的格鲁曼麦道会彻底垄断海军舰载机供应,五角大楼可能会顾虑竞争性的下降,而国会则会考虑垄断带来的价格问题。
但是美国海军嘛,则抱有一些幻想。空军有atf计划,但是可预见的未来却没有natf计划,一等人的心情可想而知是受伤的。如果海军舰载机供应商出现一个巨大的托拉斯,那么是否能够支持海军开展natf计划呢?
当然,一等人们并不知道,马上他们就要迎来鸟尽弓藏的结局了而已。
至于说诺斯罗普……
呃,他们计划的吞并格鲁曼计划,已经是彻底没有什么希望。
有蓝色小药丸撑腰,格鲁曼不反过来吞掉诺斯罗普都是很给面子了。如果没有胡文海插手这一下子,说不定以后没有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反而会出来一个格鲁曼。诺斯罗普公司呢。
不过在反对格鲁曼收购麦道的方向上,诺斯罗普与波音也是同道中人。
这么多势力虎视眈眈的时候,胡解放出现在双方的谈判会场,显然是凭空给人制造话题。
不过也正是因此,他的出现对麦道来说更加具有震撼性。格鲁曼显然已经下定决心,为了收购麦道不惜铤而走险的程度。连中方暗中干涉的底牌都摆到了桌面上,不成功的话,可想对格鲁曼来说意味着什么。
私通tg的帽子扣到它的头上,还想不想要五角大楼的订单了?
当然如果成功的话,吞并麦道的格鲁曼将无人可挡。五角大楼?航空母舰上不要飞机了?
麦道方面道格拉斯几乎瞬间就意识到了,格鲁曼是认真的,中国人同样也是认真的。
现在没必要去怀疑格鲁曼和中国人的诚意,需要确定的只有一件事。
麦道卖身的话,能得到什么?
“50亿美元?”道格拉斯面色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