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药女晶晶-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她对这份姻缘一直珍惜并好好经营着,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次日,金城众位官员纷纷来到焱王府拜见李炳、何义扬。何敬焱在府里设
宴,为太子及李家人接风,邀请众位心腹参加。
李炳与何义扬见金城文官、武官在何敬焱的统领下团结一致清廉刚正,蔚
然成风,比长安的官场强上许多,对他的评价再次提高。
二公主何敬蓉带着何然浩求见,李炳受何冬所托,与曲氏一起见了她们母
子,何义扬因对其生母在世时向慕容英下过毒,仍是不愿意理会。
何然浩在何敬蓉的教导下,可以打手势跟人交流,还能写下简单的字表达
心里的想法,这比以前在长安时强太多了。
小家伙长得非常漂亮,又是雌雄难辨的年龄,穿上男童装就像金童,换了
女童装就宛如小玉女下凡,连李炳都夸赞了他几句。
贺氏见何敬蓉脸上只是涂了淡淡的脂粉,发上戴着一支名贵而又不张扬的
玉钗,少了成亲之前清傲浮躁,多了几分母性的慈爱,反而更加有魅力,心
里替她婉惜。
这一天天气晴朗,金城西郊突然间锣鼓、鞭炮、乐器声齐响,惊天动地,
百姓纷纷出动去瞧看金城书院开院仪式。
何义扬替天子给金城书院掀开正门门匾,在众人雷声般的掌声里宣布书院
正式成立。
门匾上面的金城书院四个字就是李晶晶用左右手所题。她往书院投了一百
多万两银钱,这还不算是里面的奇花异草。她来题字无可厚非。
李炳手持圣旨,诵读书院首届官员、博士、学长的姓名。
原潭州书院的洪博士被册封为正二品的金城书院院长。
原长安书院的师长王浩然被册封为正四品上的金城书院博士,兼任陇北财
政主官。
李去病被册封为正五品上的金城书院博士,兼任金城学堂监理(财政主官
)。
曲多被册封为从五品上的金城书院书馆馆长,兼金城书院监理。
狄玉敏被册封为从五品下的金城书院师长兼金城城府财政主官。
来自洪、牛、白、狄、邓族的众位大儒均被册封为正四品上的博士。
洪院长率众位官员接旨谢恩,日后将此道圣旨珍藏于书院书馆,并将圣旨
拓印于石碑立于正院门内左侧,以供历代学生瞻仰。
陇地官员跟在何义扬、李炳、洪院长身后涌入金城书院参观,目光被随处
可见的奇花异草深深吸引,这是长安书院都没有的美景,想不到出现在这里
。
“金城书院有两个潭州书院那么大,依着黄河而建,从北门出去步行百丈
便可瞧见黄河。”
“金城书院书馆内藏海量书籍,包括了长安、潭州书院及白、洪、狄族的
藏书手抄本。”
“金城书院将于三日后招考第一批学生。”
“书院分为东、南、西、北院,如今全部建成的是东、南两院,西、北两
院还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建成。”
洪院长全程参与建设金城书院东、南院,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
走到一处便跟众人介绍。
有那想看李晶晶笑话的官员,特意伸手到处去摸教室、书馆的桌椅,看看
用的什么木材,结果大失所望。
原来李晶晶让洪院长建设书院用的都是结实的红木,价格不菲,但是能够
使用期久,不易生虫,就因如此透支过多,西、北两院晚一年建成。
何义扬在潭州书院、长安书院都读过书,对那里的情况非常了解,低声道
:“师父,金城书院比两大书院差的就是没有历史的厚重沧桑感、苍天的古
树。”这已经是很高的评价。
李炳笑道:“两大书院已建立千年,金城书院自是比不得。不过金城书院
花草奇异,处处风景如画,这也是两大书院不如的地方。”
洪院长听到师徒的对话,自豪的道:“书院的花草是公主去年就派人栽下
的,这才刚看到一部分,往后走还有两个大园子,风景极佳,任谁去了都不
想离开。”
李炳、何义扬兴致勃勃跟着洪院长大步往前走,去了正在建设中的东、南
院,在那里看到了花朵绽放的桃花园、玫瑰园。
桃花园在别的城府也有,不足为奇,只是长安书院、潭州书院都没有这么
大面积的园子。
特别是玫瑰园,面积约有三顷,红、黄、蓝、白、粉甚至还有黑色的玫瑰
,几万株全部绽放,美得让人窒息,香得令人飘飘欲仙,便是这群大老爷们
都瞧得挪不开眼。
洪院长瞧着一群男子目光里的惊艳,道:“这花名叫玫瑰,是从异国传过
来的,我朝种植的不多。公主为了让学子有个休息游玩吟诗的好去处,派人
种植了九个花色、二十三个品种。”
李晶晶在四季庄园的花多达几百种,玫瑰花只是其中之一,没有大片的种
植。
李炳、何义扬在四季庄园见过玫瑰,没有眼前的玫瑰园面积之巨,数量之
多,心里小小的震憾。
李炳得意的道:“我的晶娘处处为学子着想,在金城书院弄出本朝最大的
玫瑰园。”
众人离开玫瑰园,瞧到正在修建的一处地方像是军队的校场,均是疑惑。
洪院长指着那里,高声道:“这是书院的习武健身场,供学子学武骑马长
跑健身,提高身体素质,有好的体魄,更好的读书。”
身体素质一字还是洪院长从李晶晶嘴里学到的。
何敬焱的声音从后面传来,“百无一用是书生。书院出来的学子,不能成
为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必须要身子强健,能骑马会些自保的功夫。”
“说得好。”李炳高声道:“我朝四面环敌,若是人人习武,来一个外敌
杀一个,还怕什么侵略?”
李晶晶与何敬焱走在最后面,却是最引人注目。他们一直在听着众位官员
、名士的议论,从中找出书院的不足。
李炳见孙女、孙女婿将金城书院建设超乎想象的好,还这般的谦虚谨慎,
心里非常欣慰。
当日金城书院官员及博士、师长正式见面,中午欢聚一堂用饭,都不敢多
饮酒,下午就开始筹备招取考生的事。
何义扬回到焱王府,连儿女都不瞧了,就兴冲冲的去书房给何冬写信,将
来到陇北所见所闻及今日的金城书院简明扼要的说了。
他写完信从头到尾检查两遍,就让林海飞鸽传书发向长安,坐下饮茶时,
闭目想起了在潭州书院生活的时光。
那时生何冬与慕容英的气,何义扬回回都把何冬写的信撕了。
如今何义扬参与批阅奏折,才知道何冬每天看奏折有多么的辛苦疲惫,在
那样的情况下写信,哪怕是几个字也是饱含深深的父爱。
何义扬一直庆幸在李家住了几年,将阴毒乖张自私性子转变了,回到长安
才慢慢的理解了亲人对他的爱与付出。
不远处的偏厅里面李炳、曲氏正听着李老实要跟去津港的话。
李炳面色惊诧,手里端着杯子都忘记往嘴边送,道:“你怎地突然有这样
的念头?”
他的印象里长子就是个把他的话当成圣旨来执行的人,长子到底是何时有
了自己的想法,要不按他的安排过活。
李老实迎上亲爹探究的目光,直言道:“我想立功,想在爹娘跟前孝顺,
还想看着飞伢子。”
曲氏满脸震惊,问道:“你都多大的人了,还参什么军?”
李老实便道:“舅舅年过六旬,能跟着你们去津港,我才不到四十岁。”
贺氏就知公婆会有些接受不了,道:“爹、娘,长生的武功可比霄郎高多
了,行事稳重,不会出差错,他去津港参军,一开始在军队里当监理管着帐
,慢慢的凭本事转成武官。”
李炳深思片刻,道:“怡娘,既然你同意长生远离长安参军,那我没有意
见。”
曲氏见夫君都同意了,就跟着点头赞成。问道:“炳哥,你再问问霄伢子
,愿不愿意去津港?”
“霄郎不去津港留在陇地也行。”李炳突然间放低声音,道:“敬焱这小
子得了晶娘相助,图谋非常大。我觉得霄郎跟着敬焱,一样能立大功。”
贺氏轻声问道:“爹爹可是瞧出了什么?”
“我昨个未给敬焱打招呼,直接去巡视金城驻军,短短一年时间,竟是训
练的比田家军还要厉害。我听说另外六座城府的驻军同样如此。这可了不得
。”李炳说到激动处,眉飞色舞,不过想到这牵扯到了军事绝密,赶紧的打
住。
李老实、曲氏都没有想到这几句话后面的深义,曲氏是个非常聪慧的,一
下子就猜到了。
田家军是守护长安的军队,战斗力比各道的驻军强多了。
金城只是陇地最大的城府,守军就是由杂牌军组成,何敬焱把他们训练得
这般厉害,排除谋逆的可能,那剩下的就是
李炳目光诡异,嘱咐道:“莫出去说。”
------题外话------
☆、29晶晶帮妒妻治蠢夫 五公主弃儿遭和离
几日之后,李炳、曲氏、李老实、李云飞、曲快手直接从金城前往津港。
这一别至少三年后才能团聚。众人直送到金城南门十里外去。
何义扬、邓芸、何义珏、董敏、何湘湘、何慎回长安之后,贺氏、贺继业
、李坤、曲家邓氏在金城一直住到过了夏季,享受了金城的清凉,看到了金
城麦田、马铃薯、大豆、瓜果的丰收这才返回长安。
这期间,何融为了北地的封地,派了长子何敬凡、长媳邓明月来到金城求
马铃薯、大豆、麦子、乌龟草种子及树苗。
何敬焱、李晶晶对融王府与海王府一视同仁,给了何敬凡夫妻同样数量的
种子及树苗,并让他们保证不能把农作物卖到北地之外去。
何冬得知了此事,龙颜大悦,特意带着慕容英去庆王府用饭,向五弟、五
弟媳夸赞道:“你们生了个好儿子,娶了个好儿媳。两口子仁义大方,不求
回报的帮着亲戚渡过难关造福百姓。”
孔叶笑道:“俺们敬焱、闺女做得这么好,也是因着你与大嫂的大力支持
。”
庆王府体面全靠着何敬焱夫妻,如今他们都在金城,鞭长莫及。何冬亲自
过来,就是给庆王府撑腰长脸,让那些小人不敢对庆王府打坏主意。
慕容英直言道:“我可没做什么,都是冬哥做的。”瞧着何冬惊喜的目光
,道:“冬哥辛苦,多吃几块牦牛肉。”
如今手持凹面金锏的李炳不在长安,长安的那些牛鬼蛇神如同雨后的春笋
又冒出来,还跟开朝的余孽勾搭在一起,时不时的找着机会抨击朝堂,甚至
是捣毁皇族的威望。
好在内有太子何义扬性子日渐沉稳,办事狠辣慎密,能帮何冬分担国事,
外有李家李云青帮着收集整个定朝的信息,向何冬提供各方势力最新动态,
能够让何冬身在长安皇宫,却是能掌控朝堂及各地的情况,有乱子及时处置
,不会引起民变暴动。
光阴似箭,初秋陇北粮食瓜果大丰收,百姓家里的粮缸终于满了,收入比
去年又番了一倍,人人说起陇北官府都是感激不尽。
陇北极少数吝啬到极点的农民,不听陇北官府的话,去年冬天没有买官府
的小麦种子与马铃薯,用自家的马铃薯茎块做了种子埋在地下没有发芽。
结果今年夏天小麦欠收,他们后悔得要上吊,自此之后,把陇北官府的话
当成神旨来听。
李晶晶下令金城的永登苦水镇的农民开荒地种玫瑰,并以此镇为中心,两
年之内把周边四个镇的荒地都种上玫瑰,变成玫瑰县。
玫瑰能够做胭脂、香精,还能观赏,经济价值高。
她想在离开陇北之前,把金城的各县都变成玫瑰县,像洛阳那样举办天下
玫瑰花会,吸引本朝及各国的富贵人家前来游玩观赏,从而带动金城乃至陇
北的经济。
苦水镇种玫瑰没有引来朝堂的反对声音。
这些官员已经发现只要是李晶晶弄得农事,就没有不成功,连沙漠都能种
出杂粮来,还有什么事不成功的,干脆不弹劾她,但是也休想让他们说句好
话。
谁叫李晶晶在长安时没有献出这些农事方法,非等到了陇北才展示出来。
这些官员却不想想,李家在长安倍受百官关注,一旦有个风吹草动都能引
出大事件,就说几年前李炳诈死,引来了那么多人围观李家,甚至连长安书
院的一些学子都去李家静坐做诗讥讽。
李晶晶才不会让这件事再次发生在李家,是以成了亲离开长安,到了何敬
焱的封地,一切她与何敬焱能做主说了算,这才一件件的拿出来让百姓去做
。
陇北的农民自发写了几份万民书,送到了金城书院,由书院的大儒们上呈
给朝廷,请求褒奖何敬焱与李晶晶。
何融、何敬海的北地封地粮食、马铃薯都获得丰收,沙漠收获了几万斤的
杂粮,加上朝廷赐的粮食,百姓勉强能吃到明年开春了。
今年牛老王妃终于不用掏银钱再贴补封地了。
她与何敬青夫妻在南地,为了感谢何敬焱、李晶晶,特意写了奏折报到朝
廷请何冬表彰。
同时,何融、邓王妃及邓族也上了奏折为何敬焱、李晶晶请功。
何冬派官员到陇北传口谕,问何敬焱、李晶晶需要什么奖赏。
何敬焱早就得了何义扬的信,也跟李晶晶商量过了。
定朝将要打倭国,国库的收入大部分用在了津港的大海船上。黄河、长江
流域洪灾泛滥,粮食欠收。
如今向朝廷要银钱、粮食就是为难何冬。
“今年朝廷增开一届科考,求陛下给陇北七座城府增加十四个进士的名额
。”
太监返回长安,何冬听了回复,板着脸道:“这个臭小子,尽给我出难题
。”
他下旨再次给陇北增加进士名额,这下子引来各道官员的不满,雪片似的
奏折都是请求朝廷增加当地城府的进士名额。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就各地请求增加进士名额的事展开激烈辩论,一些官
员提议干脆每个城府都增加两名进士名额,一些官员提议何冬不要给陇北增
加进士名额。
何冬猛地一拍龙椅椅托,喝道:“科考会试不是儿戏,名额岂能说增就增
。焱王、护国公主把城府治理的一年变一个样,百姓吃饱穿暖有免费的书读
,对朝廷感恩戴德,朕才给陇北城府增加进士名额!”
他派太监将前任司农林比安给他写的信念出来。
信里内容是今年陇北的粮食产量已比北方的粮食大户河南道高了,再努努
力,过三年可能超过鱼米之乡的湖北、湖南道。
陇北不是整个陇地,只有七座城府,且以前年年冬季都有几千的百姓饿死
,如今何敬焱、李晶晶才去了不到两年,粮食产量就比整个河南道高。
此信若是别人写的,没有人相信,可是林比安极为耿直严谨,没有根据的
事绝对不可能写成文字,由不得人不信。
这下子文武百官都懵了,而后是深深的震惊。
何敬焱、李晶晶这是逆天了,陇北将要成为定朝不亚于江南的繁荣地区。
倍受朝堂关注的秋闱结束,陇北共出了三十五名进士,其中二十八名进士
是何冬特批的增加名额,足足占了本朝进士的数量一成多,把才子倍出的南
地的江苏道、湖南道、蜀地都压下去了。
三十五名进士均是出自金城书院。
金城书院刚成立半年,考中的进士人数跟潭州书院持平,只比长安略少一
些,取得这样显赫的成果,名声大振。
这就引得各地的学子去金城书院求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