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第4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恕!!!!!!!P〉睦幢ㄐ攀保斫源τ诨杳灾校牢床贰!�
  兰州城有上万守军。如今只有不到一千五百人退到羊皮子沟,这可以说是大秦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大败。
  秦牧深深呼吸了一下,这次大败,能怪马万年吗?
  天有不测风云,马万年生死未卜,现在也不是去追究他的责任的时候。
  而且秦良玉这个皇姐,子孙多为明朝征战殉国,她如今年事已高,就剩下这么一个嫡孙。要是马万年身死,也不知道她还能不能承受得起这样的打击。
  司马安紧急说道:“陛下,兰州失守,敌人恐怕会大举东进。现在紧要的是加强天定的防御,以免敌军直逼巩昌城下。”
  李源甚至说道:“陛下,臣建议陛下移驾秦州,并调惠登相五千兵马增援巩昌府。”
  顾君恩则说道:“兰州大败。恐怕会让正在围困那日松的大军产生恐慌,须得及早防变才行。。。。。。”
  喻上猷道:“陛下,当务之急。。。。。。。”
  “通通住口!”
  秦牧沉喝一声。对白时良说道:“把人带下去,全力救治。”
  “是,陛下。”
  秦牧这才扫众位大臣一眼,暗暗深呼吸了几下说道:“朕以为,当务之急,是不能自乱阵脚。”
  “臣等知罪!”
  秦牧说是不能乱,但不等于各路大军不会乱,历史上,因为一路大军战败,各路兵马全面崩溃的事情比比皆是。
  宋神宗五路伐夏,一路败,其余四路皆惊慌溃退。蒙古破襄阳一城,南宋全面皆溃。明军兵分数路伐后金,一路被歼,余者皆溃。。。。。。。。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兰州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兰州不失,它就象一根定海神针镇在陇右,让敌人顾忌,让秦军心安。
  如今兰州丢了,拜鲁图琥的大军不管往东、往西、往西北凉州,都可以全力进击,再无后顾之忧。
  南面的临洮府,那日松接到兰州大捷的消息,士气也必定大涨。而秦军则相反,可能会军心惶惶,无意恋战。在双方兵力相差并不太大的情况下,攻守易位也不奇怪。
  更要命的是河西,照这情形,河西走廊几万大军由于担心被隔断绝域,会不会全面崩溃,谁也不敢肯定。
  兰州的失守,让计划得好好的西北局势急转直下,这下可真是阴沟里翻船了。
  怎么办?
  秦牧刚要说话,司马安似乎已经料到他要干什么,郑重拜倒,再三叩首道:“陛下,如今初逢大败,军心不稳,此时陛下不宜亲征,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李源、顾君恩、喻上猷、杨超、魏元等人也回过味来,纷纷拜倒,齐声劝道:“臣等恳请陛下,万勿以身涉险。”
  秦牧不觉间捏紧了拳头,这次说是御驾亲征,但原先他真没打算亲临一线,但现在情况糟糕到了这份上,还有别的选择吗?
  “诸位大臣的心意,朕心里明白。但眼下还有比朕亲征更好的办法吗?”
  秦牧这一问,司马安等人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就眼下的形势而言,兰州这根定海神针突然被敌人拔除,只有迅速补上一根,才能让各路大军重新稳定下来。
  而除了秦牧以帝王之尊迎难而上外,再观他策,确实没有什么办法能起到迅速稳定各路大军的效果的了。
  “陛下,如今陛下身边只有六千兵马,拜鲁图两万大军,且是新胜之师,锐气正盛,陛下万乘之尊。。。。。。。。。”
  “尔等若没有更好的办法,就不必说了,此事关系到整个陇右、河西、河套的安危,关系到十数万大军,上百万民众的生死。便是有些危险,朕身为一国之君,也只能迎难而上。”
  “陛下!”
  秦牧冷眼一扫各位大臣,沉喝道:“众臣听旨。”
  司马安等人知道无法阻止皇帝了,只得伏身说道:“臣等躬听圣旨。”
  “命内阁大学士司马安、李源坐镇巩昌,负责各路大军粮草、冬衣、武器、医药等后勤调度。”
  “臣遵旨。”
  “兵部左侍郎顾君恩。”
  “臣在,命你即刻前往临洮监军,传令三军奋勇杀敌,凡作战不力,畏敌怯战者,斩!”
  “臣遵旨。”
  “另,命高一功改变战略,由围点打援,变为全力围歼那日松所部,朕限其十日之内,若不能全歼那日松,游击以上将领,全部问斩!”
  “臣。。。。。。。。遵旨。”
  顾君恩心头不由得颤动了一下,十日之期,他要赶到临洮至少也要花一两日,也就是说高一功他们其实只有八天左右的时间。当此之时,他毫不怀疑皇帝的决心,若不能全歼那日松所部,恐怕所有将领真的会被问斩。
  “通报各方,朕便以六千兵马,迎战拜鲁图琥大军,决出胜负之前,绝不后退一步,各军将士如何自处,自己思量吧。”
  “喏!”
  “陛下,要不要从四川再调些兵马。。。。。。。。。。”
  “不必了,远水难救近火,现在,各行其是吧。”
  秦牧说完,立即回后衙,红娘子已经听了事情的更概,她张口欲言,最后什么也没说,自己先穿上了铠甲,然后把天子的黄金战甲拿来,替他换上。
  “莺儿。。。。。。。”
  “陛下不必劝臣妾,臣妾也不劝陛下。”
  “朕没有劝你的意思,朕只是想告诉你,跟紧朕。”
  “陛下。。。。。。。臣妾会的,一定会紧跟着陛下的。”
  穿好铠甲之后,秦牧拿上巨阙剑,骑上乌云盖雪,与红娘子及牛万山、李式等亲卫,急奔城东军营。
  军营中,赵坚和韩刚统领的六千精骑,早已枕戈待旦,随时等候命令出击。
  “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那秦牧那面龙旗驰入军营,营中无士卒立即齐声高呼,声震满城。
  秦牧带着滚滚黄尘驰到三军阵前,大吼道:“朕,今日不多废话,朕的宝剑,很久没有饮血了,它渴了,很渴!朕今日就带着你们,去杀人!杀他个山河变色,鬼神皆惊,你们敢吗?”
  “敢!”
  三军怒吼,杀气冲霄!

  ps:亲们,月票留到明天投,29号开始双倍。还没投年度作品票的亲,不要投给别人,一定要投给我啊,一拜,再拜、跪求年度作品票。
  。(未完待续。。)


第803章 一念之差


  在唐代之后,陇右的自然生态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从巩昌府北上安定一路上,经常可见大片裸露的黄土地,被雨水长年冲刷,形成一道道纵横交错的沟壑,让人触目惊心。
  好在这个时候,水资源还不象后世那样缺乏,作为渭河的源头,这一带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河流,勉强地滋养着这片黄土高原。
  植被也还不至于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山间随处可见大片的丛树,高耸云天。
  但如果不加以保护,继续肆意的砍伐下去,迟早会变成后世那种光秃秃的样子。
  不过要保护这黄河的源头,那是以后的事。
  秦牧现在要做的是,先稳住陇右的危局,避免整个西北的战局崩盘。
  为了赶时间,这次六千大军只带了五天干粮。从巩昌府到安定县,一路上除了吃干粮和饮水的时间,几乎不作休息。
  铁蹄隆隆,旌旗猎猎,六千并不因为兰州失守而丧气,因为他们是追随天子作战,每一个英勇的表现,都可能直接看在天子眼里,对于从军的将士来说,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而且他们对天子的崇拜已经到了盲目的地步,以他往日辉煌武功,将士们毫不怀疑,追随着天子,一定能获胜,并且所有的战功都能得到最丰厚的奖赏。
  秦牧让韩刚派出了大量的侦骑,前方不断回报。安定城下,和硕特部两千兵马,正在将领达罕的指挥下。猛攻安定城。
  安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节点,可称之是兰州东面门户,其向南便是巩昌府,向东有小道可通会宁县、平凉府,进而从六盘山南麓杀入关中平原。
  在狂奔的马背上,红娘子靠近来,大声说道:“陛下。臣妾觉得,先守住天定就可以了,陛下身边兵马不多。守住安定后,等临洮的高一功与那日松决出胜负来,陛下再向兰州推进,以保万全。”
  所谓兵马不多。只是相对于敌人的大军而言。实际上,无论在什么时候,六千骑兵都可以称得上是大军了。
  尤其这六千人马还是秦军中的精锐,装备精良,光是六八式步枪就有一千五百支,如果正面决战,凭借这一千五百枪兵,就足以击败拜鲁图琥两万骑兵了。
  秦牧答道:“莺儿。还记得咱们初见之时,朕手下有多少兵马吗?”
  秦物与红娘子初次见面。是在江西袁州城外,那时秦牧身边全部加起来不过两千士兵。
  红娘子说道:“陛下,这次面对的蒙古大军,可不是张献忠刚拉起来的乌合之众。还须从长计较为好。”
  “莺儿放心吧,朕自有分寸。”
  秦牧深知,自己亲自上阵,虽然能让秦军各路大军提升一下士气,但这远远不够,现在紧要的是,尽快取得一场胜利,哪里只是歼敌一两百的小胜,只要稍加放大一下,宣传出去,也有莫大的帮助。
  相反,自己绝不能败,哪里稍有小挫,在这个敏感的时刻,这种失败也会被无限的放大,进而让各路秦军将士对他的信心瓦解,兰州失守的负面效应也随之成倍的扩大,到那时局势就真的一发不可收拾了。
  “朱一锦!”
  “臣在。”
  “朕命你率一千人马为前锋,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安定城下,保住安定不失,拖住达罕,他若退兵,立即紧咬追杀,记住,行动要谨慎,但要只看准了机会,就狠狠的打!”
  “臣,遵旨。”
  对于秦牧来说,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但又必须狠狠地打出威风来。
  朱一锦带着一千人马急驰而去,其实说是前锋,也不管快一点而已,后续的大军个个都在埋头打马狂奔,并不比朱一锦慢多少。
  从巩昌府到安定县,全程大概一百五十里,朱一锦只用了两个时辰,便杀到天定城下(其实平均时速也不过20公里)。
  天定城中有五百守军,正在抵抗城下两千和硕特大军的进攻。隔着十里就能听到天定城下的喊杀声。
  远远看到南方黄尘滚滚而来,敌军将领达罕立即收兵,暂时退守城北十里铺,朱一锦过城不入,直接紧追而去,蹄声如雷,扬尘滚滚。
  达罕见他只有一千人马,却是不依不饶的追来,刚获兰州大捷的和硕特大军,士气正盛,哪里受得了这种“污辱”,达罕立即便引军回头迎击。
  安定城位于祖厉河支流关川河河谷之中,除了关川河冲积出来的这条南北走向的河谷地势比较平坦外,两则全是黄土高坡,这种黄土高坡地形十分复杂,且还生长着荆丛有灌木,大股骑兵寸步难行。
  而河谷狭窄处不足一里宽,迅速打量了一下四周的地形,朱一锦当机立断,决定赌一把大的,给后面的皇帝送上一份大礼。
  达罕两千大军杀回,气势汹汹,奔腾如雷,漫漫的黄尘飞扬而起,远远望去,只能看清前面的部分人马,后面的全部隐没在黄尘里。
  朱一锦匆匆发下几道作战命令之后,双腿一夹,战马长嘶一声,扬蹄狂冲而出,身后一千兵马紧随其后,如洪流倾泄,奔腾而去。
  从城头望去,但见城北三四里外,两股黄龙翻滚,飞快地接近,在两军快要撞在一起时,朱一锦他们突然划出一道弧线,避开达罕的正面,向侧翼飞掠而过。
  说是迟,那时快,在划出弧线的当口,前面的人马不再成为阻挡,敌人完全暴露在后面的五百六八式步枪的枪口下,在如雷的铁蹄声中,但闻一阵呯呯的枪声响起。。。。。。
  秦军在马背上,次第开火,呼啸的子弹嗖嗖地射入敌人的身体,中弹的战马轰然倒地,激烈翻滚,前后落马者近百,惨烈的嚎叫,很快就被后面席卷而来的黄尘淹没。
  一个照面,达罕就伤亡近百,可谓极为惨烈。
  但如果他心志足够坚定,冒着伤亡立即转向紧追而去,由于秦军没法在马背上重新装弹,最后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但在这一刻,罕达望着纷纷撞倒的战马,他犹豫了刹那,就这样,双方第一次冲锋交错而过,变成了朱一锦在北,达罕大军在南。
  罕达不知道,他刹那的犹豫,整个陇右的战局将因此改变,甚至可以说改变了历史。
  大股骑兵冲锋时,不是想停就能停下的,但朱一锦事先已经有吩咐,后方的枪兵和敌人一掠而过后,就开始有序的减速,自是快人一步。
  等罕汗掉过头来时,黄尘随风渐散,隐隐便看到,北面的秦军竟已下马,五百枪兵一分为二,站成前后三排,就象两扇大门,挡在里许宽的河谷间,所有的士兵正在咬开纸壳,动作快捷地往步枪里装弹药。
  达罕这下子脑子清醒过来,意识到不妙了。秦军的步枪,他虽然是第一次见识,但从刚才的射程和杀伤力来看,简单是骑兵的恶梦。
  狭窄的河谷里,达罕一下子感受气氛凝重到了极点,跨下的战马在不安地打着鼻息,这个时候,他忍不住望向河谷两边,但见山岭起伏,荆棘密布,灌木丛生;
  山沟之间,也有一些荒陌小径,但多不能容两骑并行,这样的小径,除非是溃败分散逃命,否则在秦军虎视眈眈之下,两千大军一起挤进去,恐怕相互践踏,就是一场灭顶之灾。
  “唬唬唬!”
  “唬唬唬!”
  “唬唬唬!”
  秦军完成装弹后,开始发出阵阵的低吼,排着整齐的横队,步步向前逼来,那有如百兽之王的低啸,让人心头有一种闷痛的感觉,达罕感觉到跨下的战马越来越不安。
  就在这时,安定城南面,再次传来沉闷的马蹄声,弥漫的黄尘腾起半空,光看这烟尘,便知道赶来的兵马不在少数。
  达罕为之大惊,他立即挥舞着马刀大吼起来:“冲过去,冲溃秦人的堵截,啊啦!”
  “啦啊!”
  “啦啊!”
  “啦啊!”
  近两千和硕特骑兵歇斯底里里咆哮着,奋力催动战马,紧握着长弓,向朱一锦的防线冲去,铁蹄震撼山河,气势如虹。
  北面的秦军,整齐地平端起步枪,对着狂奔而来的敌骑,默默地计算着距离,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

  ps:继续跪求年度作品票!顺便预告一下,和昨晚一样,今晚还有一更,俺真心很努力了,亲们有年度作品票一定要投来哈。
  。(未完待续。。)


第804章 摧枯拉朽(加更求月票)


  秦牧五千大军,带着滚滚烟尘奔到安定城下,但闻城北响起阵阵的“阿啦!”的呐喊,如浪潮一般,排云而上。
  无数的铁蹄猛烈地敲着大地,如天雷滚滚,震耳欲聋。近两千和硕特大军,挥舞着刀弓,歇斯底里地呐喊着向北冲去。
  而在和硕特大军的北面,五百秦军一分为两,排开象两扇大门,平端着步枪,口中发出“唬唬!”的低吼。
  秦牧长长舒了一口气,朱一锦总算不负所托,把敌人给截住了。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秦牧不用想也知道,会是什么情景,他回头对红娘子说道:“莺儿,快闭上眼睛。”
  他是一片好心,担心那画面太美,不敢让红娘子看。
  但红娘子从军征战的年限可比他还长,什么惨烈的场面没有见过,她不领情地说道:“陛下要是累了,自己就先去歇歇吧。”
  秦牧数千大军从后面一逼,达罕近两千和硕特骑兵更是拼命的催动战马,企图一举从朱一锦的防线冲过,以突出重围。
  狂奔的战马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