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有种后宫叫德妃-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玄烨发愣的当口,人家已用力把身上的人推下来,反而拿被子将他摁住,压在他胸口说“好好睡,不然连陪着抱着都没有了,小宸儿还等额娘去陪呢。”
玄烨恼怒地翻身过去,岚琪又抱着他后背,安抚他快快入眠,他不由得嘀咕“你可知道,那些新鲜漂亮的小花朵,哪个敢不叫朕碰一下,巴不得朕天天围着她们,只有你矫情得很,朕往往求而不得,就老惦记在心里。”
背后的人温柔中带着几分霸气凌厉,轻笑一声“那就好好惦记着我,至于那些新鲜漂亮的花儿朵儿,臣妾也会让她们服服帖帖。”
玄烨心头一热,转过身来,终是捞得在柔柔的脸颊上亲几口的机会,旋即将人拥在怀里,这才肯放松自在地睡去,朦朦胧胧时听见怀里人说“玄烨,有你护着我,我什么都不怕了。”
隔天一早醒来,茶水早膳洗漱穿戴,一应皆是宫中规矩,虽在畅春园,可皇帝还是要召见大臣听政,阿哥们也会来,这日晌午岚琪就在瑞景轩见到了四阿哥。胤禛来给额娘请安,问额娘好不好,岚琪则关心他家里的小孙女,儿子爽快地说“额娘若不嫌吵闹,我让毓溪带着孩子来看您。”
倒是做祖母的真心疼爱小孙女,再三叮嘱胤禛别急着带孩子出门显摆,让他们踏踏实实先把孩子养大,比让自己看几眼重要得多。一面说着这些话,就把儿子仔仔细细地看,看得胤禛都毛躁了,问她做什么。
岚琪没有言明,含糊敷衍了几句就让他早些回去,带着小宸儿一直送到门前,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却是想起昨日玄烨的话。明年若是大军出征准噶尔,她的儿子兴许也要披上战袍,不知胤禛穿上铠甲是何等威风,做娘的既想亲眼看一看,又不愿他去沙场犯险。更是一个激灵,想起来若是玄烨带着胤禛共赴沙场,就落她一个人在京城,而太子必然驻守京城监国,他会不会
心中砰砰乱跳,岚琪好一阵子才让自己平静下来,她自己尚且如此这般怀疑太子,又怎么会怪太子要算计她,这个芥蒂隔阂是注定一辈子了。有玄烨在她什么都不怕,哪怕有儿子在也好,可明年父子若都离京,留下她怎么办?
好在这样的心思,只要玄烨一到身边,她就忘得干干净净,不论眼下宫里的人怎么看待她独自陪驾畅春园的风光,在这里的日子,除了大臣和朝务之外,就只剩下她在玄烨身边,好像要把过去没在一起的日子都补回来似的,皇帝就是喝口茶,都不嫌麻烦地来瑞景轩打个来回。
这样的事儿,难免会传几句到宫里,可是这么多年了,宫里的人早就习惯,只有太子妃这样入宫不久的人,才会觉得稀奇新鲜,但看其他人都一副习以为常的态度,太子妃也不会挂在嘴边让人笑话。
这一日,太子妃来书房与太子说话,恰巧通报索额图大人求见,太子妃没有回避,大大方方等索额图进门,待他行礼后,便让宫女侍奉上座,客气地说“好些日子不见叔姥爷,您身子骨可好?”
索额图忙欠身“多谢娘娘记挂,老臣托娘娘的福,身子骨还算硬朗。”
太子妃且笑“叔姥爷硬朗,就是咱们太子的福气了。”
索额图眯着一双已然见老的眼睛,细细看面前这十几岁的女子,小小年纪竟已有这份气度,宫外人传言果然不假,皇帝的确给太子选了个体面的太子妃,可他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
太子妃扬脸看了看书案前闷坐的太子,又对索额图笑道“我正劝太子动身去一趟畅春园给皇阿玛请安,太子却说皇上有旨不需要他与众位阿哥前往,可大阿哥他们每天都去禀告朝中之事,难道算不得请安?叔姥爷,您觉得如何?”
索额图恭敬地说“娘娘所言极是,老臣以为”
“那就是了,还请叔姥爷也劝太子几句,您祖孙二人说话,我就不掺和了。叔姥爷爱喝什么茶,我好着人去准备。”太子妃的客气中慢慢透着倨傲之气,待索额图应付着回答了几声,才带人离去。
索额图起身到门前恭送,等直起腰看太子妃走远了,才回过神对胤礽道“太子妃气度非凡,是您的福气。”
太子一声“但愿吧。”
可是索额图来找太子尚且只是商议几件要紧的事,还没涉及到议论太子妃的行为举止,可索额图离开不久,太子妃又亲自跑来,彼时胤礽很不耐烦,抱怨她“去请安的事我知道了,不用你再来叮嘱。”
可太子妃却道“臣妾另有话说。”一面示意宫女太监通通下去,径直走到太子身边,与他轻声道,“如今朝廷的形式,太子自己看不清吗?您要谨慎与索额图往来,不要太护着外祖家,到头来惹皇阿玛不高兴。”
胤礽“你真是什么都要管,如今连我外祖家都容不下了?这样的话,你敢不敢去对皇阿玛说?”
太子妃却硬气道“您这话说的,臣妾自然是为了太子好,才对您说这些,又做什么去对皇阿玛讲?太子不是不喜欢臣妾提起皇阿玛么,可您想过没有,臣妾既然是您的妻子,难道不是事事先为您考虑?太子当礼贤下士多与有德有才之人往来,您若只亲近外祖族人,只会落得朝臣话柄,落得皇阿玛疑心。”
“够了。”胤礽拍案而起,怒视着妻子,“你小小年纪,怎么生得这样冷酷无情的心肠,我做了二十年太子,还要你来教?你自己何尝做好一个妻子的本分,你放眼看看皇室之中,哪一家的福晋像你这样?”
太子妃却高高抬着下巴,羞愤道“那些福晋,怎配与臣妾想比,臣妾是储君之妻,臣妾该做的就是扶持您辅佐您,您若想看娇妻温柔,谄媚奉承,自然有侧福晋她们哄着您,妾如何去妻相提并论?”
“不可理喻。”太子不想再和妻子费唇舌,撂下四个字便冲出了书房,太子妃强大的气势这才稍稍减弱,竟是孤坐在书房内,默默垂泪。太子的乳母之后跟进来看在眼里,就知道太子与太子妃又起了争执,心中十分着急,唯有到宁寿宫向太后求助。
太后当时应付说会想法儿开导太子妃,可背过人则对自己贴身的嬷嬷埋怨“我现在也尴尬了,本来就不好搀和毓庆宫的事,又出了那档子麻烦,更加不好去管胤礽,大家离得远些才好。我又不是他的亲祖母,他万一发起狠来,我心里没拧!�
嬷嬷则向她举荐一人,说苏麻喇嬷嬷或许能开导太子妃,太后却笑“嬷嬷是好人,可不是佛祖菩萨,哪能开化所有人,投她缘能听几句道理的,都是有福之人,我看太子妃这模样,怕是油盐不进,连苏麻喇嬷嬷都说不动她的。”
如此,这件事暂时搁置下,毓庆宫里太子与太子妃的关系,依旧只是面上和谐,又因太子妃年纪小且脾气刻板古怪,太子都不乐意与她亲近,自然床笫之事也几乎没有,而太子妃端着正室的架势,认为那些事本该是侍妾来做,倒不与侧福晋和侍妾们吃醋,根本不在乎这些。
但她却懂得子嗣的重要,自从将侧福晋一双皇孙抱到自己寝殿中,就再也不让他们母子相见,侧福晋从刚开始的以泪洗面,到如今的沉静冷漠,文福晋在旁冷眼相看,总觉得堂姐不会甘于寂寞,指不定在谋划什么大事。
但这些都是毓庆宫里的是非,六宫之中尚且太平,自从密贵人受重伤后,再不如以往那般招摇过世,尊贵的妃嫔们渐渐都有了年纪,她们不会再闹而年轻的几位大多安分,故而即便此番德妃单独随驾前往畅春园,也没在宫里掀起什么风浪。
十一月初,一桩喜事从宫外传来,五阿哥府里收的侍妾有了身孕,而那侍妾刘佳氏,本是嫡福晋他他拉氏的陪嫁,五阿哥有子嗣,最高兴的莫过于太后,一面派人往畅春园送消息,就把五阿哥夫妻俩叫到宫里来。
太后原担心五福晋会因为陪嫁得脸而吃醋嫉妒,没想到这孩子却十分大度,祖孙几人说话时,外头通传说宜妃娘娘驾到,太后虽然不喜欢宜妃,也不好当众不给生母脸面,便只能将她传召进来。
五阿哥和福晋也不会真的在人前失礼,与母亲行礼之后,却听宜妃向太后恳求“这孩子是胤祺的长子,陪嫁的侍妾生养的,总是不大体面,臣妾想求太后一个恩,给那刘佳氏晋为侧福晋可好?”
599 但求念个好
“她不过是个陪嫁的丫头,怎么做得侧福晋,反正不是嫡出的孩子,哪个生得有什么区别。”五阿哥竟立时拉下脸,毫不顾忌地否定了母亲的心思,一面拉着妻子起身向太后行礼,说是这就要离宫,请太后保重,又故意说给生母听,让她别插手自己宅子里的事。
五福晋自然要跟着丈夫,胤祺说走她只能跟着走,宜妃脸上涨得通红,在儿子面前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等她们离去,她还傻坐在那里,太后唯有叹一声“我说你什么好呢?”
宜妃回过神,眼中含泪看着太后道“臣妾做错了吗?太后娘娘,若是这丫头生了个小阿哥,可就是胤祺的长子,长子哪怕不是嫡出的,亲娘身份尊贵些也好呀。”
太后无奈地摇头“宜妃啊,要说这事儿你与我不谋而合,我也是这心思。可我还没来得及开口,你就火急火燎地跑来一顿说,胤祺是疼媳妇的,本来让陪嫁的有了孩子他就觉得在媳妇面前有些愧疚,现在你又跑来要抬高她的地位,你想过没有,若是你的陪嫁丫头跟自己男人好上了更有了孩子,你能受得了?”
宜妃呆呆地望着太后,太后气恼道“五福晋这孩子十分宽和大度,我原打算先问问她,若是她容得下,再和胤祺说他也不会反对,可你这样冲过来,他当然不给你面子,要护着自己的妻子才好,你活该叫儿子甩了脸色。”
“太后娘娘臣妾太糊涂了。”宜妃这一次,算是心服口服,她总觉得太后针对自己,但这件事的确是她冲动了。
太后起身要走,让宫女送宜妃出去要逐客,又忍不住说“你年纪比德妃小些,我还能不怪你,可荣妃惠妃她们,年纪虚长不少,却和你一样糊涂,都是做婆婆的,怎么差别那么大。你们年纪都不小,还你争我斗个什么,姐妹们该一条心好好相处,你不会做婆婆,就去永和宫问问德妃,问问人家是怎么当的。”
宜妃含泪道“她自然是什么都好,皇上瞧她什么都好,您也瞧她什么都好。臣妾说句大不敬的话,为了五阿哥这孩子,太后娘娘您没少挤兑臣妾吧,可是臣妾心想,为了孩子忍一忍吧,结果您还是瞧我不顺眼。”
太后被这话噎着,气得脸色极差,半天缓过一口气呵斥她“我好心与你说说,难道是要听你这些话的?从今往后,别再踏进宁寿宫的门,我看着你就心烦。”
这一下把宜妃吓得不轻,如何跪地求饶都没用,太后身边的嬷嬷们几乎把宜妃娘娘架出了宁寿宫,宜妃不傻,这样公然开罪太后,往后的日子可就糟了,皇帝若是兴师问罪还是好的,要是撂下她从此不再理会,她和儿子们的前途可就算完了。
而这件事因太后气大了,一时没顾得上管束口风,很快从宁寿宫传出来,宫里有年资的都知道宜妃当年还做过跪在宁寿宫门前求太后让她看看五阿哥的傻事,这都三十好几了,竟然还让太后“扔”出来,静了好一阵的宫里又有了热闹可看。
但这事儿却让荣妃十分难办,宜妃几乎一天两三回地来景阳宫对她哭诉,她不能像太后那样把宜妃扔出去,也不愿出头向畅春园搬救兵,宜妃来缠了好几天,她就快支撑不住。
那日惠妃和端嫔几人都在时,宜妃又跑来哭,想让姐妹们帮她一道去向太后求情,给她一个认错请罪的机会。众人都知道,她不是在乎太后,而是在乎皇帝,只是不知道现在这事儿,畅春园那里是否知晓。
恰好那天绿珠玉奉命从畅春园归来,替主子向太后请安,顺道看望公主,还有苏麻喇嬷嬷和十三十四阿哥。荣妃便让吉芯去把她们找来,旁敲侧击问了些话后,又让吉芯送她们出去,吉芯自然会私下里对绿珠说自家主子的意思,想问问德妃娘娘这事儿怎么办才好。
她们俩再回到畅春园时,天色已晚,禀告娘娘说宫里一切平安,又将十三十四阿哥写的字带来好些让娘娘看,岚琪翻阅着他们的功课,不意抬头瞧见绿珠和玉在窃窃私语,便放下手里的东西问“宫里有什么事吗?”
绿珠这才将景阳宫里问的话说了一遍,说到吉芯的话是“荣妃娘娘似乎是想问问您要不要管这事儿,若是不管她哪儿继续应付着,若是您觉得有必要平息,还想问问您有什么好主意没有,毕竟太后娘娘气大了。”
岚琪看了环春一眼,环春笑道“荣妃娘娘也是,多余说这些客套话,不就是想请您跟皇上提个醒儿,让皇上出面请太后娘娘宽恕宜妃么。”
“要说宜妃也不容易,这脾气二三十年都不改,也算她的本事,我倒挺佩服。”岚琪苦笑着,将手里儿子们写的字小心翼翼折叠起来,心中渐渐有了主意,与她们说,“这事就别闹到皇上跟前了,他这几天忙得不成样子,又答应了我早起早睡,心里本就很毛躁。”
环春来接过那些纸,小心翼翼收入匣子里,就听主子在身后说“明天一早你去前头候着,等见了胤禛与他说,让毓溪来给我请安,让她想法儿带着五福晋一起来。”
“清官难断家务事,娘娘真要管吗?”环春回身相劝,“和您不相干的。”
岚琪笑道“她们都不管,就由着事儿越闹越离谱,回头皇上震怒,我还是得费心哄他,那就别让他动气,先把事情解决了才好。你照着我说的去做。”
如此有了决定,隔天一早环春就在前头等到了四阿哥,那天午后四福晋带着五福晋请旨入园,说是去五阿哥府上给他们道喜,顺道带了五福晋来园子里逛一逛。
五福晋头一回进畅春园,即便入冬景色不如春夏绚丽,也叫各处巧夺天工的景致惊讶得欣喜万分,又有已熟门熟路地温宸领她们各处转悠,更见到许多旁人不知道的好地方。
等走累了回到瑞景轩,五福晋周正地给德妃娘娘行了礼,岚琪温和地说“早该让你们妯娌进来逛一逛的,若是喜欢,时常和毓溪一道来就好。”
五阿哥总在兄弟之间说四嫂好,五福晋因为丈夫赞不绝口,妯娌之间也与四嫂走得近些。毓溪是聪明人,宫里的事这些日子有所耳闻,一听胤禛让自己带弟妹进园子,就晓得额娘是有话要对弟妹说。言谈之间,她揣摩着额娘的心思,渐渐把话题带到了五阿哥那侍妾的身上,岚琪心中感叹着自家儿媳妇伶俐,就把想说的话,都对五福晋说了。
五福晋的出身在众阿哥媳妇之中不拔尖儿,可却是太后精挑细选的孩子,求的就是贤惠温和,能好好照顾五阿哥,在太后看来门第倒是其次,人好才最重要。当初挑了无数人,挑中这个孩子,成婚以来五阿哥府里琴瑟和鸣,一直是太后的骄傲。正因如此,岚琪才会选择从五福晋入手。解铃还须系铃人,说到底这事儿就是围着他们小俩口来的。
那天日落之前,妯娌俩到清溪书屋向皇帝请安告辞,虽未见着皇帝只在外面磕了头,也算尽到礼数,一道离开时,毓溪再与弟妹道“家和万事兴,说到底宜妃娘娘也是为了五阿哥和你好,如今却让二位长辈之间起了误会,咱们做晚辈的该多费心从中调停,你若是不好意思,我陪你一道进宫。”
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