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血肉长城-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猓负跛械挠⒕勘夹卸似鹄础U庑┛拾衙酥匦抡莆赵谧约菏种械挠⒐耍缓涠系挠肟囱核巧偈站ご蜃拧⑺阂ё拧S⒕勘恼庵址芷鹱跃鹊男形涌凸凵嫌辛Φ牟哂α酥泄锉焦茸萆畲┎宓男卸�

  消除了来自两翼的威胁地骑兵们,纷纷再次催马加速,从这些多是日本血统地高头大马上,倾泻下来的马刀、手雷、子弹就统统落到了山谷深处那些不久前还在充当搬运工的日军官兵们头上!

  散落在山谷各处地自已把自己拆得七零八落的日军,对上比他们加起来都要多上一些的庞大的骑兵突击集团。这样战斗有悬念可言吗!

  伴随着一颗颗的人头带着一蓬蓬血雨冲天飞起。穿透力极强的中国骑兵们很快突到那几个曾让英军“死不瞑目”的小山头近前。

  “突突突!”在这里,一路势如破竹地骑兵们,第一次受到了值得一提地打击。来自于山头上日军阵地的如蝗弹雨。把冲在最前面几十名骑兵给打下了马来。

  “孙老六,你带两个连给我下马阻击。用能焰火地那个玩意,把这小山包给点着了。我看小鬼子怎么下来!”被日军用布朗式轻机枪地子弹,擦掉了右手拇指地刘天龙,用左手举着军刀扯着嗓子喝道“兄弟们,跟着我杀狗日的个回马枪!”

  上千官兵轰然应道:“杀狗日地个回马枪!”气势如虹的滚滚铁流遂掉头向南!

  这时,山谷南段日军没有那么好对付了。面对汇成几大股的日军残兵。骑兵旅要是再来一次集团冲锋。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一件事情。不过好在,日军也是匆匆合流。非但人员构成和武器配比。都极不合理。且又是屡受重创的疲蔽之师,能战斗的兵员已不足千人。可就是这样。陡然加大的阻力,还是逼得刘天龙只得让半数骑兵下马作战。

  各路日军,拼命的相要抱成一团,却被他们对手死死挡住。可骑兵们毕竟没有携带重武器,又无法从激烈的战斗,分出身来,“借用”被抛得满山遍野都是的大大小小的英制火炮,虽在场面上占了上风,一时间倒也吃不下这几百条釜底游鱼。

  当已死死纠缠着的中日两军,在殊死的搏杀时,堆在谷口的那两千多,靠着从日军手中夺来和在地上“捡”到的枪支,已多少有了些自保之力英军,却坐山观起虎斗来了!

  按说做为盟军一个组成部分,就算日本人屠杀英军的伤员,英军的立场也应该是旗帜鲜明的。实际上,尽管在刚才的战斗中,英军被中国误伤了不少,可英军士兵和大部分中低级军官们,也还是主张冲上前去与中国骑兵们并肩战斗作战的。可问题就出在那些日军杀俘时,低着头恨不能消失在空气中,形势一变又趾高气扬起来的英军高级军官们身上。

  “先生们,我郑重提醒你们,我们的使命是撤到因帕尔,去保卫那颗女皇皇冠上的“明珠”!这里的战斗与我们与大英帝国无关,不值得我们去流血!”曾与程家骥有过几面之缘的英缅军第一师师长考斯特少将,用命令式的语气,阐述了这样一个“真理”,英国人的血永远只为英国最切身的利益而流,若是有人愿意去为英国人流血,那是自找的!

  “少将阁下,我们的车辆不是日本人炸了,就是停在两军交战的区域内,没有了交通工具和充足粮食,我们不可能到得了印度。再说单凭现在这几支枪,无处不在的独立军就能把我们收拾了。所以大家都认为只有协助中国人战胜日本人,才能获得这些我们急需的东西!”军团情报官邱尔吉因职务的关系与整个军团的中低级军官们打交道的机会较多,脑子和口才又都相当不错,此时被这些人推为代言人,自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而且他时下的底气也是足得很,邱尔吉身后可是站着几十名“专程”来给他助威的英军校尉军官了。

  “邱尔吉少校,我请你注意一点。在斯列姆中将没有回来之前,我就是这支部队里军阶最高的军官,接照皇家陆军的有关条例,我的命令所有的军官和士兵都必须服从,否则就是“兵变”。你也是个校级军官,组织“兵变”的人,将会承担的后果,你应当清楚!我现在正式命令你们列队撤出这个山谷!”让邱尔吉说得有些理屈词穷的考斯特将军,情急之下,也顾不得是不是真会激出“兵变”来了。祭起了“条例”这个最后的法宝。其实。除了想要逃回印度外,考斯特心里还有一个不能“帮”中国军队的理由,只是实在不方便说出口而已。在日军尚还没有攻入缅甸之前。印度总督韦维尔上将曾来仰光视察。在一次“闲谈”中,在亚洲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地韦维尔上将曾对考斯特等一干亲信说过缅甸是保不住地,中国军队也是一定来的。你们的任务,就是最好不要在战场上输给日军,最低限度也不能让中国人打败日本人。英国养肥日本这头专好咬主人地恶狗,已是天大的错误了。不过好在这次大战后。日本必然衰落。而比日本的综合国力强过不知多少倍的中国。如果取之日本而代之的话,那对在亚洲有着广泛的利益和上千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地大英帝国而言。那将会是一场更大地灾难!”

  在考斯特想事来。这个以往百试百灵的杀手锏一出。对方一定会乖乖听令地。可这位靠着推得一手好沙盘,才得到韦维尔上将地赏识。从一个参谋成为师级部队主官地将军终究没有经过几次像样的战斗,对下级将兵们在战场上地心理变异还是估计不足啊!

  邱尔吉等人一反常态的强硬,让已指挥不动几个人的考斯特少将,在大光其火的同时,也只落得个无计可施。而邱尔吉等人出于对“军法”的习惯性畏惧,却也不敢绕过考斯特自行其事。毕竟,他们拒绝执行并非其直属长官的考斯特的命令,算不算得上是“兵变”,还由不着考斯特来一语定案。可没有长官的命令“私自”参加战斗,那就是把罪名给坐实了。

  就这样,在离血肉横飞、喊杀声震天的战场不过五、六百米的地方,英军自己开始在“精神”上对峙上了。

  这种“谎诞”的局面,直到从山谷里手脚并用的爬出来的斯列姆中将,“意外”的出现,才有了改观。

  这位头脸间全是泥浆、马粪的中将,倒也还有几分胆气,他毅然否决了考斯特少将的“建议”,命令英军立即对日军发起攻击。正在此时,从谷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无须任何长官下令,几千“训练有素”的英军立时闪到两旁,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趴在了地上。

  这回来的中国骑兵却只有区区两百骑上下,打头的是一个年青得让人难以置信的中国少将。

  没有挥舞的马刀,这些中国军人手里都拿着最新式的美制的M1A1冲锋枪,俗称汤姆生冲锋枪,而他们每个人腰间都别着一支二十响快慢机和一排锯齿状的手雷。

  这种就连见方识广的斯列姆中将,都闻所未闻的强大不可思议的火力配备,还不是最让英军官兵感到震憾的地方。

  让素来自视甚高的英军军官最不“舒服”的,是这些不可一世的“新来者”,在打马掠过他们身侧时。投射过来的那种眼神,在这眼神中充斥着的视若无物的轻蔑是那样的强烈明显,以致于连英军中“公认”最有“绅士气质”的考斯特少将都红了脸。

  很明显,中国人从头到尾就没丝毫想要跟“友军”打个招呼的意思,转眼间,这群不声不响、浑身透着一股沉沉如山的凝重的中国骑兵,便在英军的“列队欢迎”下,通过了谷口。

  “考斯特,你怎么了。”发觉考斯特神色异常的斯列姆问道。

  考斯特根本就没有听到军团司令官的问话,他的心神早已被一段并不愉快的回忆给占据得满满当当了。

  那时,您和您部下们的身份将是日本人的战俘,而我将是打败俘虏你们的日本人的胜利者!我会让我手下的日本人好好的继续管理你们一段时间的,时间长短视贵国的态度而定!

  想到“恐怖”处,考斯特少将情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冷颤。

  

第五十四章 碧血染红土(九)

  “考斯特?”没有得到回应的斯列姆中将,再次问道。

  顶头上司在语气中所流露出来的不悦,让考斯特陡然清醒过来。他带着苦涩以极的笑容支吾道:“将军,刚才那位中国少将曾以中方代表的身份到过同古!这个,这个,您是知道的,那次我们和中国人闹得很不愉快!将军!我想我们还是赶紧离开这里为好!”

  深悉“同古火灾”的内幕斯列姆中将,当然知道斯列姆怕说的很不愉快的实质为何。事实上,斯列姆对考斯特等人在韦维尔指使下,干的那些鸡鸣狗盗的勾当,向来是持反对态度的。若不是感觉到这些事情背后有“伦敦”的影子,他早就跳出来阻止了。可现在这一切都已经是既成事实了,正视现实,并比现实中获得最大的利益,才是斯列姆的座右铭。

  在权衡利弊后,斯列姆以笃定万分的口吻指着正跃跃欲试的英军士兵说道:“考斯特少将,我们需要那些汽车、武器、粮食,更需要一场胜利来维持最起码的士气,否则不要说走到印度去了,就是一百英里的行程,我们也坚持不下去!再说中国人可是一向以“仁恕善良”著称的,我们又是在与他们并肩作战,事情不会糟到那里去的!你还是去组织部队吧!二十分钟后,我要让中国人和日本人都重新认识认识英国军队!”

  中将的“豪言壮语”,并未能让考斯特产生那怕一丝共鸣。这位不穿印度丝绸睡衣,就无法入睡的将军对中国人的处事哲学不感兴趣。他只在乎当日自己从程眼睛里“捕捉”到的那种象刀锋一样的犀利地神采。理智已经一千次,一万次地告诉考斯特,只有凶猛无情的“食肉动物”,才会有这种慑人的光芒!可从来对上级唯唯喏喏地考斯特。却又没有公然抗拒军令的勇气。无奈之下。他只好一面表示严格执行中将的命令,一面在心里暗暗盘算着,怎么样才能顺利的脱离部队。带上几个心腹逃到英帕尔去。总之,考斯特是宁愿跟食人鳄打交道,也不想面对将要落到他头上的“中国式的报复”。

  应当说,斯列姆的想法是不错地,可英国人地“盟友”,却似乎并不想给他们这个重整旗鼓的机会!

  英国人这边还没有整好队,山谷里地那几股本已在苦苦支撑地日军。(电脑 阅读    。)便在新加入战团地程家骥的随身卫队那势如雷霆地打击下一一崩溃了。

  让乃木大佐深感意外的是。中国军队竟没有来个赶尽杀绝。而是把被打得快成散兵游勇的日军“搓”成了老大的一团,并以三面挤压的方式。将日军向谷口驱赶而去。驱虎吞狼!乃木毕竟还是有点本事的。他很快就为中国人这种反常行为。找到了最合情理的注解。

  可乃木更知道,事到如今。他和他的部队想要逃出生天,除了从英国人尸体上碾过去之外,根本就没有其它的选择!

  “全力向南突击,杀出去!”乃木信拔出家传的菊花军刀声嘶力竭的叫嚣着。

  在日军军官手中随时可能落下的军刀的威胁下,残存的五、六百满心惶然的日军士兵跌跌撞撞的排出了一个冲锋队形。当然,日军能在狼狈溃逃中完成这个“高难度动作”,追击者们的有意“放水”,也是出了大力气的。

  眼看着一个个面目狰狞的“矮东瓜”已快要“滚”到近前,英军官兵的目都光集中到了斯列姆中将的脸上,就等着他一言而决了。万众瞩目下的斯列姆也是好生为难。与狗急跳墙的日军正面对憾?这可不是打打太平拳,就算能挡得住,可剩下这点人手必然损失惨重。退出谷外,给“狼群”让路?皇家陆军会“名誉”扫地倒在其次,麻烦就麻烦在,这样做势必会造成全军溃散。要知道,这一带已经是日占区了,想要把散开去的官兵们,再收拢回来,斯列姆可没有这个信心。

  思之再三,斯列姆中将还是让军乐队吹响了,因日本人的不屑一顾,方才能保留下来的苏格兰长苗!

  这悠扬古朴的笛声一起,英军官兵们顿时象是被打一针强心剂似的振奋了起来。

  “英国鬼子里还是有几个带种的!”音乐无疑一种跨越种族、国度的“世界语言”。就连刘天龙这样的粗人,也从笛声中听出了激昂高亢的战意。

  “如果他们是敌人,也许我会对他们好点,可惜了啊!”在程家骥悲天悯人语句间,竟隐隐透出几分决绝。“齐天兄,让部队把步子再压一压!总要给人家日本人多留点希望,这幕活剧才能更威武雄壮些。。”

  说“威武雄壮”,还当真就“威武雄壮”了。就在程家骥话音方落之际,两千英军踏着整齐的方步,以“排上倒海”之势向正冲向谷口的日军反卷了过来。

  手下败将的“狂妄”,在日军惊诧莫名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兽性。不等乃木信再行催促,日军残兵们便奋然迎了上去,在进行了两三轮命中极高的近距离的对射后,两股人流便直接撞在了一起,随后一场乱战便拉开了帏幕。

  凭心而论,英军还是多少有点战斗力的。尽管他们中间许多人都是赤手空拳,可凭着高大的身材和相对充足的体力和几倍与对方的人数,与日本人死拼起来,一时间,却也是旗鼓相当。只是英国人一来器械不全,二来平时又不大重视肉搏战的训练,这伤亡么,也就难免大了点。往往两个背靠背的日军倒下,也会有三个,甚至是四个英军“伴其左右”。这种交换比,当然不是乃木所能接受的。

  “最后战法!”随着被几十个日军士兵围护在当中间的乃木大佐,这一声野狼般凄厉的嚎叫。上百名日军官兵在高呼天皇万岁后。纷纷在拉响了别在身上的手雷。在此起彼伏地轰然巨响中。飞溅地弹片,把几百名围拢在这百十个“爆心”周围的英军炸得是血肉模糊,哭爹喊娘。

  情知火候已到的程家骥。指着乃木等人所在之处对马三宝叫道:“三宝,你带卫队地两个排先把鬼子的老窝给掏了,再把英国人的退路给我堵上。记住在堵英国人的时候,气势要足!”

  卫队的迅猛出击,在早已被憋得脸红脖子粗的骑兵旅的将士看来,实与军令无异(就是不是,也当是了!)。于是乎。几个方向地中国骑兵都不约而同地全力当面的日军杀去。

  乃木用近百名伤兵所布下那条“象征性”多过实际意义地阻击线。在上千骑兵冲杀面前,还不是一张一捅就破地草纸!在用一个个连发点射。收拾了日军伤兵后。重新汇成一股地骑兵又在短暂的奔驰中化为数十小股。这一小股一小股骑兵如一支支利箭一般,射向日军地“胸膛”。

  事实证明。程家骥把时间掐得很准,分路突击的骑兵冲到先前英日两军混的地方时,心理上被完全日军的“悍不畏死”所压倒的英军,已在“自动自觉”的大批大批的“向后前进”,而刚险胜了一阵的日军,则还搞不清当前的状况。这就是说,中国骑兵们不但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就连“活靶”都有人“自愿”充任了

  下一秒钟,中国骑兵们就顺理成章的用一颗颗手雷、一梭梭子弹给这些尚在暗自兴幸的日军官兵们,“好好”的补上了一课“时势政治”。

  火力突击后,就该是马刀登场了。骑兵们很快便惊喜的发现,一贯顽强得的“令人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