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狂士-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臻见她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满脸焦急,便笑问道:“阿玲,你这是怎么了?”
    “李大哥,快去救救我师父!”
    李臻顿时吓了一跳,“你师父哪里?发生什么事了?别急,慢慢说。”
    阿玲口齿伶俐,她便将刚刚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李臻心中顿时担忧起来,武馆里只有赵秋娘一人,等他找到上官婉儿,恐怕就来不及了,他急忙跑到牲畜棚牵出自己赤血马,翻身上马,将手递给阿玲,“你也上马,我们快一点。”
    。。。。。。。
    李臻府宅和武馆相距约两里,南园武馆位于福善坊的大门左侧。
    距离武馆还有一里,李臻便远远看见在武馆大门口站着十几名侍卫模样的男子,手执长剑,警惕地望着四周。
    他们侍卫服饰也与众不同,皮甲和千牛卫一样,但里面的袍服却是带着黑色花纹的褚红色武士袍,头戴纱帽,人人身材高大,显得孔武有力。
    李臻心中暗吃一惊,这可是内卫的袍服啊!难道秋娘大姐是。。。。。
    “李大哥,就是他们。”
    阿玲对李臻低声道:“侧门那边还有十几人。”
    李臻点点头,催马来到了武馆另一侧,他将战马交给阿玲,自己翻墙进了武馆。
    李臻多次来过武馆,对武馆内的路径早已轻车熟路。
    他一路奔到武馆的练武大堂,隐隐听见里面有说话声,说话声似乎是从休息室传来,只见休息室门口站着两名侍卫,李臻的目光落在休息室的小窗上。
    他猫腰迅速奔了过去,贴身站在窗外,小窗上糊了几张麻纸,他用指头蘸点唾沫,点开了一个小孔。
    只见赵秋娘盘腿坐在榻上,手中紧握双剑,满脸不屑,却一言不发,李臻轻轻松了口气,自己总算及时赶到了。
    他目光又向房中另一人望去,是一名粗浓眉毛的中年男子,他负手走来走去,满脸恼怒,明显快没有耐心了。
    “赵校尉,我该说的话都已经说了,若你实在不肯效忠于我,我也不勉强,但你必须把那批财物交出来,否则,我将以侵吞公帑之罪严惩你,那可是死罪!”
    李臻这才恍然,原来赵秋娘竟然是内卫校尉,难怪在嵩山。。。。。
    李臻又贴上窗户,只听赵秋娘冷冷道:“万统领,你拿到这笔财物会给谁,你我都心知肚明,这笔财物我会上交给武将军,由他交给圣上,就不用你来操心了。”
    房内万国俊再也忍耐不住,挥舞手臂大吼道:“你既然敬酒不吃要吃罚酒,我就成全你,来人!”
    门外的两名侍卫一起闯了起来,赵秋娘霍地站起身,两柄剑拔鞘而出。
    就在这时,小窗砰然碎裂,李臻从窗外一跃而入。
    变故突来,万国俊大吃一惊,蓦地转身,急要伸手拔剑,却见剑光一闪,一把寒光闪闪的长剑已经顶住了他的咽喉。
    “不!不能杀他。”赵秋娘急得大喊,就怕李臻不知情,一剑杀了万国俊,那就闯下大祸了。
    万国俊虽然没有什么武艺,但他带来的两名内卫手下却武艺极为高强,两人同时出剑,一左一右,长剑对准李臻,摆出了搏杀之势。
    万国俊慢慢地举起双手,一双小眼睛恶狠狠地盯着李臻。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奔跑的脚步声,又有七八名内卫士兵赶来,他们举起了军弩,七八支弩箭从窗口和大门口对准了李臻。
    万国俊冷笑一声道:“赵校尉,不如这样吧!让你徒弟放下剑,我们退出武馆,怎么样?”
    李臻却冷冷道:“叫你手下先退出去!”
    “小杂种,你活得不耐烦了吗?”
    李臻眼露杀机,手腕稍稍用力,一缕鲜血顺着剑刃留下,万国俊的脸霎时间变得惨白。
    他只得咬牙令道:“都退出去!”
    内卫士兵们纷纷退了出武馆,武馆内只剩下他们三人,李臻对赵秋娘道:“秋娘大姐,你先走!”
    赵秋娘苦笑着摇了摇头,她哪里走得了?
    李臻反扭着万国俊的双臂,将长剑架在他脖子上,向侧门外推去。
    他们刚出大门,早埋伏在这里的十几名内卫士兵从两边冲了过来,从两边将他们拦截住。
    万国俊冷冷笑道:“你们以为这样就能跑掉吗?赵校尉,你跑得了和尚可跑不了庙,你的武馆还有手下可都捏在我的手心里。”
    赵秋娘咬牙道:“万国俊,你欺人太甚!”
    “哼!就凭你这句以下犯上的话,我便可将你当场格杀,不过我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徒弟把我放了,今天我就暂时放过你,否则,你知道后果。”
    这时,十几名内卫士兵从正门那边疾奔而来,近三十人将赵秋娘和李臻团团围住,往来行人吓得纷纷躲开,远远地向这边眺望。
    很多人都认识赵秋娘,不由议论纷纷,不知赵馆主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臻头脑里迅速思索对策,虽然他控制了对方统领,但这个该死的家伙也说得对,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而且对方是内卫统领,他还真不能伤他。
    他心念一转,便有了想法,他收了长剑,取出自己侍卫银牌,在万国俊眼前晃道:“你以为我是谁,瞎了你的狗眼,我乃圣上千牛备身,奉命带赵校尉前去问话,你竟敢阻挠!”
    李臻这句话有点含糊暧昧,他只说奉命前来带人,却没说奉谁的命令,但他又加了一个前提,说他是圣上千牛备身,这就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他是奉旨前来。
    果然,万国俊吃了一惊,他原本以为李臻是赵秋娘的徒弟,却没想到对方竟然是圣上的贴身侍卫。
    他认识李臻手上的银牌,心中愈加惊疑,连忙喝令道:“把弓弩都放下,全部退后!”
    内卫士兵们纷纷放下弓弩,后退了十几步,李臻将万国俊推了过去。
    万国俊获得自由,他一连后退几步,捂着自己被刺伤的脖子,粗浓的眉头皱成一团,注视着李臻问道:“你究竟是何人?”
    旁边一名手下低声对万国俊道:“统领,他就是李臻!”
    。。。
 。。。  

第142章 临危受命
    “原来是你!”万国俊眼睛眯成一条缝,闪烁着凶光,伸手握住剑柄吗,慢慢捏紧了。
    “哼!”
    李臻不屑地冷笑一声,“万统领是想杀我灭口吗?”
    万国俊忽然惊觉,手又松开了剑柄,李臻是天子贴身侍卫,可以直接面圣,他还真不敢轻易得罪。
    “李侍卫尽管离去,我不会阻拦,但她不能走!”他一指赵秋娘道。
    “我刚才说的话万统领没听清楚吗?我有公务在身,要调查此人,我必须带走她!”
    此时万国俊心中着实很为难,一方面他知道李臻是上官婉儿的人,赵秋娘一旦被他带走,那些黄金恐怕就拿不到了。
    而另一方面李臻又是圣上的贴身侍卫,这件事万一惊动了圣上,他又担待不起。
    万国俊恶狠狠盯了李臻半晌才说道:“这是内卫的内部事务,就算你是圣上的千牛备身也无权干涉!”
    李臻已经掌握了主动,他岂会再让步?他上前一步,手握剑柄,目光锐利地逼视着万国俊。
    “我奉圣上旨意调查韦什方,赵校尉和韦什方私藏的财物有关,我要带她去调查,万统领,你敢抗旨不遵吗?”
    一顶大帽子盖了下来,万国俊半晌也说不出一句话,他当然知道李臻确实是奉旨去查韦什方,也知道赵秋娘拿到了韦什方的黄金,他如果阻拦不放,那就是在对抗圣意,他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可问题是。。。。若让李臻带走赵秋娘,他又怎么向太平公主交代?
    也罢!就告诉太平公主,李臻带着圣谕,他不敢抗旨,让太平公主找圣上核对去。
    万国俊凶狠的目光又转向赵秋娘,冷冷道:“赵校尉,我希望你能聪明一点,哪些话不该说,哪些事不该做,相信你心里明白,但我丑话要说在前面,若你胆敢出卖内卫,我必然会用以军法严惩!”
    说完,他一挥手,“走!”
    他调转马头向坊门外奔去,数十名内卫士兵跟着他列队奔跑,迅速跑远了。
    赵秋娘也没想到事情就这么容易解决了,原来李臻的侍卫银牌真的很有用,拉圣上出来,几句话就把万国俊吓跑了。
    她忧心忡忡道:“李公子,你若是假传圣旨可就麻烦了,太平公主肯定会向圣上求证!”
    李臻摇摇头,“去调查韦什方本来就是圣上密令,我并没有假传圣旨,除非你和韦什方的钱物无关。”
    赵秋娘叹了口气,“先去找上官舍人吧!我很担心那些弟兄们,不能再耽误了。”
    李臻点点头,“我陪大姐一起去!”
    。。。。。。
    天街上人流如织,他们不能奔马,便放慢了马速,缓缓并肩而行。
    赵秋娘叹了口气,低声道:“事到如今,我也不想瞒你了,我其实并非普通商人,而是内卫校尉。”
    李臻默默地点了点头。
    “你不奇怪吗?”赵秋娘对李臻的平静感到不解。
    李臻笑了笑,“我原本以为你是上清楼的人,原来你是内卫,那么你在嵩山的表现我就能理解了。”
    迟疑一下,李臻又问道她:“刚才那个中年男人是内卫统领吗?”
    赵秋娘眼中射出愤恨之色,就仿佛在说一件令她极为恶心之事。“他就是太平公主的心腹万国俊,也是目前内卫唯一的副统领,一心想控制全部内卫。”
    “可据我所知。。。。”
    李臻还是有点不解,眉头皱成一团,“内卫统领不是武攸绪兼任吗?有他在,这个万国俊怎敢如此肆意妄为?”
    “你是不知道,武攸绪只是名义上的统领,圣上并没有把实权给他,她把实权留给自己,但她又没有时间来过问,所以实权就落在了副统帅的手上。
    原来的副统领叫罗嗣年,是韦团儿的另一个情夫,人还不坏,但韦团儿死后,他也被清洗了,被调去长安当侍卫,太平公主便趁机把万国俊安插进来,接替罗嗣年之职,掌握了内卫。”
    “那上官舍人呢?她在内卫难道没有势力吗?”
    赵秋娘脸上露出苦笑的神情,“原来的另一个副统领其实你也认识。”
    “我认识?是谁?”
    “就是孙礼,他从敦煌回来后,便被上官舍人安插进内卫中,但因为他父亲孙元亨和武承嗣走得太近,上官舍人随即又将他调去大理寺,准备重新安排一名副统领,但由于薛怀义一再阻挠,圣上迟迟没有任命新的副统领。”
    李臻这才明白,原来孙礼是内卫副统领,难怪他可以出任大理寺丞,也难怪他对上官婉儿的安排不敢违抗。
    只是上官婉儿。。。。。李臻摇了摇头,他对上官婉儿的精明过头感到遗憾。
    “她这是何苦,调走孙礼,却便宜了太平公主。”
    “是啊!上官舍人也很懊悔,她给我说过,早知道先留住孙礼。”
    赵秋娘又叹口气道:“你走后,我率领手下仔细搜查嵩南观,从老君殿地宫内搜出一万五千两黄金和五万两白银,准备今天押回洛阳,结果路上遇到了两拨人拦截。”
    “秋娘大姐能给我具体说说吗?”
    赵秋娘没有隐瞒李臻,便将昨晚遭到武僧和黑衣人伏击之事详详细细说了一遍,当把她这件事全部说完时,他们已经到了太初宫,只见上官婉儿就站在台阶上平静地注视着他们。
    “我希望你们能给我一个解释,尤其是你!”
    上官婉儿目光恼火地望着赵秋娘,“有人对圣上说。。。。我想私吞韦什方的巨额财物,你能给我解释原因吗?”
    赵秋娘和李臻对望一眼,他们没想到太平公主的动作如此迅速,这么快就面圣告状了。
    赵秋娘上前行一礼,“启禀舍人,这是恶人先告状罢了,卑职此来,就是想把事情讲清楚。”
    上官婉儿又看了一眼李臻,转身向自己官房走去,“你们跟我来吧!”
    。。。。。。
    太平公主也是刚刚才来到母亲的御书房,拦截黄金失败,万国俊逼迫赵秋娘又失败,连续两次失败使太平公主有些恼羞成怒了。
    一方面她要倒打上官婉儿一耙,指责上官婉儿想私吞韦什方的黄金,另一方面她也要撇清自己,防止自己在这件事中身处被动。
    太平公主无疑是个极为聪明之人,善于抓住机会,做事也雷厉风行,果断干脆,这一点她酷似其母武则天,当她意识到自己已经很难夺到这笔财富时,她便毫不犹豫地放弃了。
    尽管她决定放弃,但她也要让对手付出代价,或者说,她虽失之东隅,却要收之桑榆。
    “启禀母亲,这是内卫副统领万国俊的上表。”
    太平公主将一只奏卷恭恭敬敬呈给武则天,“他位卑职微,特托女儿将奏表转呈给母亲。”
    武则天当然知道万国俊是太平公主之人,这份奏表就是太平公主的意思,她也不想点破,便淡淡问道:“奏表里说了什么?”
    “万国俊说,内卫派系众多,权属混乱,使他无法行使副统领职权,归根到底,是有人越权插手内卫之事,他恳请母亲肃整内卫权属,使内卫能正常运转。”
    武则天并没有打开奏表,而是随手将它放在御案一角,“这件事朕知道了,让朕考虑考虑吧!”
    母亲的轻描淡写使太平公主有种一拳打空的感觉,她心中略略有点慌乱,难道母亲对内卫已经有了想法吗?
    争夺内卫指挥权是太平公主半年多来的明确目标,为此,她不惜和薛怀义暗中勾结,她一方面让薛怀义给母亲大吹枕边风,成功阻击了上官婉儿推荐新的副统领。
    另一方面她又说服母亲清洗掉了韦团儿的情夫罗嗣年,任命自己心腹万国俊为内卫副统领。
    不能不说太平公主确实很有手段,双管齐下,一步步达到了她的目标,但就在她准备和薛怀义共同使力,即将彻底控制内卫之时,却意外发生韦什方事件,导致薛怀义被赶回白马寺,打乱了她控制内卫的计划。
    直到此时,太平公主才领教到了上官婉儿的厉害,上官婉儿利用迂回的手段,破了她的内卫之局,使内卫归属又陷入了前途未卜的状态。
    这时,门外有宦官禀报,“启禀陛下,上官舍人来了。”
    “让她进来!”
    门开了,上官婉儿从外面走了进来,她盈盈施一礼,“婉儿参见陛下!”
    武则天笑着摆摆手,“婉儿有什么事吗?”
    上官婉儿似乎没有看见站在一旁的太平公主,她也将一只奏卷呈上,“陛下,这是李侍卫去嵩山的报告,婉儿已经仔细审过,请陛下过目!”
    李臻的嵩山之行虽然是上官婉儿的安排,却是武则天的意思,相比对万国俊奏卷的轻描淡写,武则天对李臻这份报告却似乎很有兴趣。
    她接过奏卷打开,仔细地看了一遍,奏卷里已经不仅仅是嵩山发生的事情,也包括了赵秋娘押运韦什方财富的详细经过,这实际上就击破了太平公主对上官婉儿企图私吞黄金的指控。
    武则天冷冷哼了一声,“一个小小的方士,竟然能敛如此庞大的财富,朕的监察御史都是木偶泥塑吗?”
    “回禀陛下,这还只是一部分财富,李侍卫还拿到韦什方的敛财清册,婉儿大致估算了一下,至少还有一半的财富不知去向。”
    说着,上官婉儿又将一卷名册呈给了武则天,这是赵秋娘在老君殿地宫里找到,是韦什方几年来的敛财记录,武则天接过名册大致看了看,脸色愈加阴沉。
    旁边太平公主心中暗叫不妙,上官婉儿无疑开始反击了,不仅彻底揭穿了韦方什的老底,还要继续追击,清算旧帐。
    她连忙建议道:“母亲,这件事可以交给御史台,让他们继续追查此事。”
    太平公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