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时空纵横三国梦-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手执大戟一马当先,率众军潜至营边。一见,果然,依孙策的骄傲脾气,他怎么料到陆康这种胆小的文人会派兵劫营呢,故毫无防备。我大喜,大喝一声,领八百骑杀至寨边,砍开鹿角,杀入寨中。一时间众人如狼似虎,见人就杀,见火就放。尤其是火王,不知身上哪里带有如此多火种,火磷弹四射,一路纵火,烧得袁军焦头料额,鬼哭狼嚎。一时间袁营举火如星,喊声大振,自相骚扰,不知敌兵多少。我领人在寨中纵横驰骋,逢人便杀,灭天神戟之下并无一合之将,杀得袁军抱头鼠窜。初时我和众人初次杀人,尚有些胆怯。后来杀得顺手啦,个个是杀气腾腾,如虎如狮,宛若魔星转世,杀得袁军是望风而窜,撇戈弃矛而走。众人从北门杀入,从南门杀出,无人敢抗。待孙策反应过来,聚兵欲战时,我早已率众人一路狂歌奔回皖城。孙策害怕有兵埋伏也未敢追袭。至皖城,点察众人,竟未损一人一骑。我心中大喜,急集众将通报战功,把陆康及诸将乐得眉开眼笑,叫道:“这回袁军知道我等的厉害,看他明日如何嚣张!”我大喜,重赏今夜出征士卒。当夜,大胜消息口口相传,迅速传遍全城,马上五千守军的精神面貌便焕然一新,虎贲军也信心飚升。当然啦,我们八百人就敢去劫你们营寨,杀得你们屁滚尿流,我们还怕你们袁军?!明日敢来,再痛杀你们一顿便是。

第八章 战庐江初遇孙策二

逞英豪伯符来归
却说次日一早,孙策便一腔怒火,领三千兵来皖城下搦战。孙策平生自负,从此吃过如此大亏,此刻正是紧咬钢才,怒火中烧:昨夜一时不察,被贼兵偷袭,连死带伤,损失两三千人,还被烧了不少粮草,实是可恼。这可是先父所留于我的那一点点可怜的家底啊,怎能不让我肉痛。想到此,孙策不由得握紧了手中的铁枪,直欲择人而噬,喝令部下在城下骂阵。众守兵早知孙策骁勇,今又见其杀气腾腾而来,皆双股颤栗,大有惧意。我默默地与五子与皖城诸将在城头上观察了片刻孙策军兵力和阵形,心中有素,对诸将笑道:“孙策不知兵法也。彼昨夜大败,正需调治伤患,筹集粮草,待稍稍冷静再来攻城。今日其逞强硬攻,乃自取死路也。众将勿慌,让其骂阵便是,待其疲劳,我军杀出,必可一举而全胜!”众人大喜,遂在城中准备兵马以备出战。
孙策此时越发的焦躁了,不禁抬头看了看天,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看看便近中午了。五月的天气在江南虽不仍十分的热,但从一早骂到现在,孙策与众袁军仍是感到禁不住的疲惫与干渴!毕竟此时在城外从早上骂到中午直骂了不下两个时辰,皖城中却似一点动静都没有。孙策双目赤红,那个气啊,心道:“昨夜倒有胆子来,今日怎地胆小如鼠,不敢出阵耶?”正在纳闷间,忽然听得皖城中一声炮响,皖城城门大开,吊桥放下,从城中闯出一彪军马,迅速布好阵势,端得是训练有素。孙策一惊,定睛看去,只见当先一将手执重戟,身着亮银锁子甲,下跨一匹彪壮白马,端的是威风凛凛。其身后五员大将也是英资飒爽,仪表非凡;麾下军士亦是雄壮有力,杀气腾腾,看得出是一支虎贲之师。孙策吃了一惊,心道:“未听闻皖城中有如此人物啊!”便大声喝叫道:“在下乃袁公麾下怀义校尉孙策,来将通名!”我在近处打量了一下孙策,虎背熊腰,剑眉朗目,白马银枪,果是三国美男子,江东英雄汉!横戟立马笑道:“孙伯符,我知你英名。我乃陆太守从孙,原九江都尉陆骏之子陆逊是也。昨夜你被我一顿痛杀,想必死伤惨重,还不识相的快快回军,否则定叫你我片甲不留。”孙策大怒道:“好小子,原来昨夜是你劫我营寨。不要走,吃我一枪。”我急忙持戟架住道:“伯符休忙,听某一言再战。”孙策住手道:“讲来!”我道:“你孙氏与我陆氏俱各江东名门,邻里之亲,今日为何自相残杀耶?此不仁也。将军乃孙坚孙文台将军子嗣,想当年乌程侯孙文台威震群雄,诸侯莫不震恐。今日伯符却投于袁术这种冢中枯骨麾下,大损令父威父,岂不羞乎。此不孝也。今袁术伐刘皇叔,以无道伐有道,将军却要助纣为虐,攻我庐江。岂不是不义乎!请伯符想想令父生前创下的赫赫威名,是否仍要行此不仁不义不孝之战耶?”话语不多,却直中孙策命门(当然啦,孙子兵法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吗)。孙策听得是面红耳赤,冷汗直冒,半日不发一言。我笑道:“逊早闻伯符兄英雄豪杰,非久居人下之人。在下亦有争雄天下之雄心,何不你我结为异姓兄弟,助我共平江东,称霸天下。伯符意下如何!”孙策此时心中亦是如火如荼,其实孙策自投袁术以来,颇不得重用,一直郁郁不得志,常怀愧对祖先之意。今日见我一番话句句在理,不由得心中钦佩。遂道:“策早闻伯言幼为神童,五岁在洛阳便十步成诗,举目成赋,实乃天下奇才。但策乃一莽夫,只懂马上征战,若伯言能在武艺上胜过策,策便于汝结为兄弟,辅弟共闯天下。”我大喜道:“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伯符兄所言可要算数!”孙策大喝:“我孙策坦荡君子,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怎会反悔!小心,看枪!”挺枪便刺。孙策此时的心情颇为微妙,我的才名他是早就知道的,佩服的是五体投地。但是也只知道我是个儒生而已,并未知道我这几年苦练武艺,心道若要投一个儒子不是奇耻大辱耶?若是其亦能在武艺上胜过我,便是文武皆在我之上,我投之又有何妨,也不弱了先父威名。我何等聪明人,见孙策扔下大话,心中明白,自是大喜过望。便抖搂起十二分精神,挥动灭天神戟,运转如风,展开三十六路灭神戟法于孙策战在一处。但见孙策抢先一枪疾如迅雷直奔我前胸而来,枪势呼啸,一道寒芒急速袭来。我冷冷一笑,双臂用力,举戟一托,只听得‘当’的一声巨响,两人兵刃相击,金铁交鸣之声不绝于耳,震得孙策与我俱是两膀酸麻,倒退一步。我一惊,果然是江东猛虎,名不虚传。随手一戟挥出,灭天戟挟着凛冽的寒风,带着刺骨的杀气疾若电光直奔孙策头部而去。孙策大惊,未料到我反击如此之快,急俯身相避。灭天戟带着尖啸从孙策头顶划过,尖啸声刺得孙策耳朵一阵轰鸣。孙策骇然,急起身,趁我戟势已老,一枪带着无边的杀气如若黑夜里突出的鬼魅般直刺我咽喉。疾如闪电,看看将至,我却毫不惊慌,大喝一声,一个铁板桥在马上仰倒。随即抽回大戟,双臂突然发力,一个突刺直取孙策面门,孙策亦挥枪架开。趁我大戟势老未回,孙策又急使一枪震出数朵枪花分袭我胸口数处要要害,枪花朵朵惑人双目,转眼突至。我心中一惊,这可是相当强大的腕力啊!不及细想,两目圆睁,大喝一声“破。”急使大戟,瞅定枪势中的实体,一戟破空迎上,耳笼中听得得叮的一声脆响,枪戟交击,俱各震退一步。孙策见我竟识破其绝招也是暗暗钦佩。于是二人你来我往,战在一处。戟风呼啸、宛若龙腾虎跃,寒芒四射;枪势凛冽,有若电闪雷鸣,杀气飞舞,双方一连大战三十余合,不分胜负。激烈的搏斗令我二人口中都微微气喘,,却各自心中钦佩对方。真喜将遇良才,棋逢对手,各欲再奋起神威来战。孙策此时已经21岁,我却只有14岁,虽然我有九转七星丹相助,但亦不赖久战。又激战二十余合,我恐夜长梦多,急虚晃一招,回马便走。孙策大喜道;“陆伯言你往哪里走!”纵马紧追。我见孙策追来,大喜过望,将大戟悄悄就鞍鞒架住,偷拉裂天神弓,大喝一声,仰身便射,‘嗖’的一声,裂天箭疾若流星,带着凌厉的呼啸声,破空而去,宛如黑暗夜色中劈空而下的巨闪般直奔孙策前胸。孙策措不及防,大惊失色,却手疾眼快,急用枪一拨,将裂天箭拨中。谁知裂天箭箭沉势大,这一拨只听得叮的一声金铁交鸣,震得孙策心中一阵翻滚,喉咙一甜,差点吐出一口鲜血。更令人吃惊得是,虽然孙策铁枪拨中箭体,但也只是稍稍拨得偏左一些,耳笼中只听得‘扑’的一声,孙策‘啊’的一声惨叫,裂天箭正中策左臂,刺破护臂精铠,几乎透臂而入。策疼痛难忍,翻身落马。我急忙纵马回阵,至孙策面前一跃而下,急忙将其扶起,下拜谢罪曰:“伯符请恕伯言无礼。今日见兄武艺高强,实和兄弟不相上下,不得已欲胜兄,只好用此裂天箭助战。请兄见谅!”孙策虽是疼得啮牙裂嘴,却强笑道:“策虽早知伯言文采了得,今日一见武艺之强策也颇自愧不如。如今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策愿随主公扫平天下。”说完便欲下拜,我急忙扶起,大喜道;“逊能得伯符兄相助,实乃天幸也。”便请孙策令其军在城外驻扎,我和孙策一同入城。至太守府,先为其疗伤,裂天箭的伤势要有专门的伤药来治,一般的药还不太管用。敷上了于吉师傅特制的金疮药以后,孙策的胳膊立马利索了许多。孙策喜道:“贤弟的伤药果然灵验,一敷之下便觉好了许多。”我笑道:“这是我师傅江东高人于吉于神仙所传,灵验无比。”孙策曰:“久闻于神仙大名,不想伯言贤弟竟是其高徒。”我笑道:“今夜我与伯符相见恨晚,何不趁今夜良辰,结为异姓兄弟,伯符意下如何?”孙策喜曰:“甚好。在下今年痴长二十一岁。”我道:“弟便小了,只有十四岁。伯符为兄,我为弟。”孙策却道:“平日我为兄,伯言为弟。公事伯言为主,我为从。”我假惺惺地道:“这如何使得?”孙策道:“阵前誓言岂可违背,何况贤弟文武全才,俱胜过兄多矣!主公在上,请受策一拜。”我连忙扶起道:“既如此,我也就不推辞了。兄长,让我们一起闯荡天下,扫平这混沌乱世!”两人右掌相击,发出清脆的响声,说不出的意气风发!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拉开帷幕。
不多时,陆康与皖城诸守将俱来探望。虽在城头早看见孙策降服,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仍是大喜。于是,当夜,我传下将令,皖城及城外孙策部众皆重赏酒肉,大赏三军。

第九章 聚雄兵欲取江东一

得周瑜又聚贤才
却说我得孙策之助,遂起争雄天下之野心。次日我对孙策道:“弟得兄之助,实如虎添翼也。为今之计,欲成大事,当先取江东,再图荆益。兄认为,欲取江东当先取何地为佳?”孙策道:“曲阿刘繇刻薄寡恩,民多恨之,可以先谋之。”我大喜道:“太好了,弟也正有此意。不过现时庐江郡兵马不足,加上兄之兵马也只有两万五千之数,不足大用。可稍待些时日,一则向朝庭求官以正名,二则士招兵买马以聚势,待名正势成之后再图刘繇不迟。”孙策称善曰:“兄尚有先父麾下三员大将程普、黄盖、韩当及密友吕范、朱治现在袁术麾下听用,若闻策投贤弟,必定会被袁术加害。待兄马上写信给五人令其星夜来奔。”我大喜道:“早闻几位贤才威名,今日若能得几位能将相助,大事有望。噢,弟忽相起一事,兄与诸将之家眷皆在曲阿,若日后我与兄攻夺曲阿,必定会被刘繇老贼所害,弟即日便命人取来。”孙策感动非常道:“贤弟之心意真令为兄感动!”我笑道:“我与伯符既为兄弟,何分彼此,兄之父母既是弟之父母,怎敢不尽心!”遂传令道:“木子,你为人谨慎,我命你立即率二百虎贲军精骑前往曲阿,持我兄亲书接伯符兄及诸将家眷来此,一路上须得小心,不得有任何差错。否则提头来见!”木子一惊,领命道:“未将必不会主公厚望,如有差错,可斩我头!”受命而去。
不多日,程普、黄盖、韩当三人及策密友吕范、朱治得策书信言:陆伯言乃天下英主,文武双全,胜策多矣,现策已投之。策恐袁术闻策降,加害汝等,请立即星夜投奔皖城,切勿迟误。切记!切记!五人大惊,连夜与心腹部下乔装逃出寿春奔皖城而来。我闻讯急忙领军接入,待其数人执礼甚恭。五人和孙策会面以后,见其竟然被我所伤,都大惊失色,因为他们知道孙策的武艺当世罕有敌手。如此,我的武艺不是更高吗?而且早就听说过我的才名不凡,什么十步成诗,举目成赋,真是文武双全。又看我对其数人执礼甚恭,遂甘心拜伏。我得其数人心中大喜,当夜又是大赏众人。不数日,孙策及五将家属也从曲阿来到,众人方才放下心来。数日后,袁术闻孙策未战败陆康,反而和麾下诸将投了我陆逊,大怒,欲待起兵,又恐刘备相攻,只得暂时相忍。
一日,我和从祖父陆康商议道:“如今天下诸侯混战,汉祚将终,大厦将倾,势难挽回。故孙儿欲起义兵,削平天下。可惜现在孙儿无官无职,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耳,故请祖父上书朝庭,替孙儿求官。如今曹操刚刚当权,正欲天下群雄互相攻击,以从中渔利。袁术乃扬州诸侯,久和曹操不和。我等如上表大赞前日击败袁术之功,言欲代天子讨伐江东,必会得曹操首肯而得官。祖父以为如何?”陆康闻言大赞道:“逊儿见识极明,老夫老矣,无力在乱世之中镇守一方,此次若非孙儿领兵前来相助,恐怕老父早死多时啦。不若如此,老夫一则向朝庭报捷,二则辞官荐逊儿接替庐江太守可好?”我喜道:“如此也好,爷爷可以万事放下,安亨晚年!也可以让孙儿多尽尽孝道。”陆康慈爱的看着我道:“你小小的年纪,我陆氏一门中兴的责任就要落在你的身上,你要好自为之啊。”我见其言辞肯切,也哽咽着道:“孙儿必会竭心尽力,不会负爷爷厚望!”陆康唏嘘点头,次日便上书朝廷一则表奏前日我大败袁术贼军,收伏降者无数,二则表示自己年老力衰,请辞归隐,荐我接替庐江太守。曹操此时刚迁都至许昌,正欲图袁术。操收到奏章以后,密谓诸将曰:“袁氏兄弟一据冀州,一据扬州,势大难敌,如若有人能破袁术可除我等一大患。可准其奏,并加封,令其讨袁术。我等则可坐山观虎斗,静收渔人之利。”遂准陆康所康,并加封我为破虏将军,庐江太守,讨伐袁术。
此时我正在庐江招兵买马,积草屯粮,准备进攻曲阿,闻曹操已准奏命我为庐江太守,破虏将军,大喜过望,重赏使者。便和孙策等人曰:“现在庐江郡已经兵马三万余,足可一用。弟即日便欲起兵万五并麾下虎贲军杀奔曲阿,剿灭刘繇,伯符兄和诸将有何意见,但说无妨。”孙策喜道:“兄一向与刘繇不和,正欲灭之。如此正好可一血心头之恨。”其余诸将亦表示同意。我于是传下将令,令程普领兵两万镇守庐江各郡县。自己与孙策及黄盖、韩当领一万五千兵马及两千五百虎贲军杀奔曲阿而去,五子自然随军。此时是公元196年七月。
大军出了皖城,一路之上无为、舒城、巢县、居巢、横江等小城兵少将寡,望风而降,并未有何征战。大军顺顺利利开至历阳,行至历阳,忽有一军挡住去路,我一惊,以为敌兵,便要开战。忽然孙策对我大笑道:“伯言休慌,是友非敌。待我与弟介绍一下。”孙策纵马而出,我亦缓缓跟上。对面军中亦闯出一骑,马上一人,资质风流,仪容秀丽,见了孙策,下马便拜道,道:“小弟公瑾见过伯符兄长,不知兄长今日为何至此?”我在后面一听,公瑾,差点乐得晕了过去。此人正是周瑜周公瑾是也。历史上,孙坚讨董卓之时,全家移至舒城,周瑜亦祖居舒城。周瑜与孙策相识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