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迷徒:最后一位潜伏在大陆的国民党将军-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涵章上一次去内江还是在抗战期间。那时候,国民政府的国家总动员会议和几个经济监察大队都刚成立不久,四川有三个大队和一个直属支队,由中统、军统、三清团三个特务单位混合组成,大队长、大队副和秘书三家各占一个,下面的大小职务也是三家平分。因为经济检查大队专门调查囤积居奇、高抬物价的案子,触及的都是些平时在当地威风八面的人,工作开展起来并不容易。特别是第三经济检查大队,所辖不仅有自贡的盐,还有内江的糖、威远的煤、荣县的棉花、富顺的粮食,全是后方民生必需品。但第三经济大队把事务所建在自贡市釜溪公园之后,却根本没法开展工作,别的不说,就连布告都是贴出去就被撕掉。这个大队的柳队长是中统的人,万般无奈之下回总部来诉苦。总部分析了原因,认为他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处理好与当地哥老会的关系。于是,李涵章作为专员到了内江,通过川中哥老会二十几个公口的总舵把子,帮柳队长打通了整个辖区哥老会的门户。江湖人说事,离不开江湖。所以那次内江之行,让李涵章对这个小城的地理形势了若指掌。当然,李涵章那次内江之行,收获最大的还是中统总部:虽然经济检查大队由国家总动员会议直辖,但经济检查大队报送情报和统计材料时,历来是会分送一份到中统的,而有些重要材料,甚至只给中统,不给国家总动员会议。李涵章因此大受总部赏识,抗战后他能不随总部迁回南京留在重庆,也得益于那次行动。
比起以前在重庆的日子,李涵章觉得自己变成了瞎子、聋子。那个时候,全国这么大的地方,每天都有大量的各种信息汇聚到重庆党部,整个天下的时局变幻,他可以说都了如指掌。但现在,就连想得到江辉琦、周云刚这两个昔日下属的一点消息,也变得十分困难了。
李涵章并不担心江辉琦。江辉琦表面木讷、内心聪慧,躲避共党的搜捕,不是什么难事儿。李涵章担心的是周云刚,这个脾气暴躁的四川汉子,从头到脚只有一根筋,只要是他认准的道儿,从来不知道转弯抹角,一路梗着脖子走下去,九头牛都拉不会来……想到这一点,李涵章有些后悔了。当初应该让周云刚跟自己上路,或者让周云刚和江辉琦一起走,这样也好有个照应。但是,现在不管说什么,都晚了。
2
“哥子,内江马上就要到了。”
李涵章正骑在骡子上想着江辉琦和周云刚,既高又瘦的“竹竿”勒住缰绳对他说。
“唔,还是老规矩,找一个僻静些的地方住下吧。”李涵章回过神来,应了他一句话。他抬眼望了望,团在沱江怀抱里的内江城,果真遥遥在望。
李涵章原本想,春爷也就是一个小小的龙泉驿哥老会的舵把子,他说把自己送出自己的地盘,最多就到简阳县地界。哪知道,他竟低估了春爷的势力范围,一直走到这里,四个随从都还没有要回去复命的意思。李涵章暗自有些汗颜:为了工作方便,他十多年前就加入了青帮和哥老会,自以为对这些组织非常了解。却不想,江湖规矩毕竟是人定的,人在变,有些看不见的规矩也在变。自己了解的是那些不变的,而因时因事变化的,自己却未必清楚。比如这一路经过的地方,当地哥老会就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联络方式,跟以前官家的驿站一样,虽然出了龙泉驿的地盘,但每到另一个舵把子的“码头”,那个专门负责联络的竹竿就会提前去打前站。等他们这些“后续部队”到达时,竹竿已经笑嘻嘻地等在路旁,把什么都安顿妥当了。继续往前走,果然没有一点儿麻烦。
一个江湖组织能绵延数百年,要是真的死守老规矩,一成不变,怎么可能经历那么些朝代?这样一想,李涵章就理解了,为什么一个小喽啰开道,就能让他平平安安地过州串县,从成都附近的龙泉驿,一路走到内江。他摸了摸贴身揣着的证明,暗自好笑:离开成都前,花了那么大的心思才搞到这个“护身符”,居然一次都没有派上用场!
这位舵把子春爷的势力范围,究竟有多大呢?这四名临时随从,能跟随自己多久呢?
李涵章想,如果能过泸县、经叙永出川,然后再一直把自己送到昆明就好了。想归想,但他不能说出口,更不能问竹竿他们。不就一把勃朗宁的交情吗?春爷能这样待自己,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如果再问,岂不显得自己太没胸襟?
当晚,竹竿在内江城大东门内的东大街上找了一个客栈。客栈虽说窝在小巷子里,但却有一个极祥瑞的名字,叫“福禧顺”。走了一天的路,人困骡子乏,几个人还是像前几天那样,言语不多地吃了饭,就早早地休息了。李涵章也同样多留了个心眼,在进客栈的路上仔细查看了周围的地形,饭后,又在客栈周围转了一圈,才回了竹竿为他定的房间。
客房的安排也和第一天同样,依然是李涵章住个单间,他们四个人分成两组住在李涵章的左右两侧。一路上,每到一个地方住下,竹竿都是这样安排的,看来,竹竿是这四个人的小头领。这么想着,李涵章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不过仍保持着和衣而眠、枪不离手的老习惯,仍丝毫没有放松警惕。
睡得正香,忽然传来“啪”的一声脆响,李涵章被惊醒了。他麻利地端起那支柯尔特手枪,翻身坐了起来。
侧耳听了好一阵,四周没有任何异常。李涵章点燃床头桌上那盏油灯,赫然看见桌子上斜插着一支飞镖。
这种飞镖李涵章并不陌生,那是练武的人经常用的三棱镖,后尾上带有一撮白缨。不过,让李涵章吃惊的是,飞镖上竟穿了一张胡乱叠着的纸。他急忙把飞镖拔下来,打开那张纸——纸上,是用血写的几个字:“危险,立即离开!”
李涵章就着灯火,又仔细看了一下,这张巴掌大的纸片,像是从哪儿随便撕下来的,很不规则,上面的字显然是用手指蘸着血写的,笔画断断续续,歪歪斜斜。李涵章立即把那张纸放在油灯上燃着了,然后“呼”地吹灭了油灯。又等了一会儿,确信没有什么异常,这才背起背篼,拎着枪冲出了屋门。
不管这消息是真是假,他都必须去喊住在自己房间左右两侧的竹竿他们赶紧起床,同自己一起连夜离开这里。李涵章决定先去右侧竹竿和花瓜住的房间,哪知道,刚出了自己的房门,侧过身子,他就发现左右两侧的房门大开着。出了什么事儿?李涵章意识到问题比自己想象得更严重,他打开柯尔特手枪的保险,平端着进了竹竿和花瓜的房间。可房间里屋里黑黢黢的,什么都看不见!
“兄弟,兄弟,竹竿!”喊了两声没人应,李涵章一着急,喊出了他自己为他们取的绰号。
但房间里仍没动静。
李涵章心一横,摸出了口袋里的火柴。火光闪亮的瞬间,李涵章惊呆了:他看见竹竿躺在床上,花瓜趴在地上,两人的身下全是血!李涵章随即又去了左侧木墩和哑炮住的房间。果然,那两人跟竹竿和花瓜一样,被人用刀抹了脖子。
3
那张血字纸条,看来是那个提醒自己身陷险境的杀手,随手在哪儿扯下来的一张纸,然后用手指蘸着那四个随从的污血匆匆忙忙写下的。凭直觉判断,李涵章相信这个人是冒着巨大的风险来救自己的,自己应该相信他在纸条上说的“有危险,立即离开”的劝告!
几乎是在一瞬间,李涵章就调动了他的大脑里对内江这座小城储存的所有信息。
进城的时候,李涵章就看出来了,几年过去,内江城并没有什么变化。当然,以内江建城的格局,也不可能有多大的变化:沱江流到这里,转了一个“U”字形的弯儿,由江水绕成的那块陆地,有如一个小半岛,内江城被沱江环抱,就建在沱江西岸的“U”字里侧,这是内江城的得名,也注定了内江城不可能有太大的拓展余地。竹竿安排他们住下的这家福禧顺客栈,就在内江城东大街的一个拐角处。李涵章记得,东大街的尽头,就是内江城的大东门;穿过这道城门,便到了江边;由此过河,可以渡到沱江东岸。
做出了决定之后,李涵章首先想到的,是栓在客栈院子最后边马棚里的骡子。他疾步走过去,接着院子里气死风灯笼的微光,正要解骡子的缰绳时,忽然,从马棚一角的草堆里钻出一个年轻人,揉着眼睛问:“客官,这三更半夜的,咋上路啊?牲口还没吃饱呢。哎?客官您不是五个人一起住的店吗?还有四个下人呢?”
李涵章以为他是这家店里喂牲口的马倌,边解缰绳,边应付道:“哦,他们还在睡觉。我临时去见一个朋友,不想搅了他们的好梦。就在城里,不远,一会儿就回来。”
“内江城巴掌大个地方,客官要见的朋友既然在城里,干啥要骑骡子去呀?走路在内江城里转一圈子,也就是吃袋烟的工夫。客官,我看你还是走路去吧,让这匹骡子好好吃草料,明天客官好赶路。”那马倌说着,伸手来拦李涵章。
时间紧急,李涵章顾不得和他啰嗦,一把将马倌推了个趔趄,牵着骡子出了马棚,飞身骑了上去。
“客官,客官!”那马倌还不死心,在后边喊了两声,见李涵章不回头,忽然把手指伸进嘴里,“嘘”地打了一个尖利而又响亮的口哨,喊道:“冲围子(黑话:番强,逃跑)啦!舵把子要看得紧的那个人,跑啦……”
随即,客栈周围响起震天的嘈杂声,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而这声喊也惊醒了李涵章,让他回想起一路上竹竿联系事情时,总要把他和另外三人撇得远远的,这才终于明白:原来这一路都是春爷设下的圈套!从他走出龙泉驿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在哥老会的监控之下了。
李涵章满心懊悔,骑着骡子,冲出福禧顺客栈,沿着东大街,一直向东跑去。身后,有一群人打着火把,乱嚷嚷地追了上来。
内江城的确很小,李涵章觉得胯下的骡子还没撒开蹄子,东大街便到了尽头,眼前,已是夜幕下的大东门了。奇怪的是,大东门的城门,却大开着,在夜间并没有关闭。李涵章没有多想,紧抽了几鞭子,骑在骡子上飞快地穿出了城门。眼前就是沱江江岸边的码头了,但李涵章看不清楚码头有没有渡船。
追赶的人越来越近,李涵章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火把照耀下大东门城门楼。
李涵章骑着骡子立在沱江码头,后面是暗涛汹涌的沱江,前面是蝗虫一样扑来的追兵。
“难道此处就是我李涵章的葬身之地吗?”
就在李涵章以为自己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时,忽然,一阵枪声响起,逼得那帮追赶李涵章的人边往回跑边扔掉了火把。那是卡宾枪猛烈扫射的声音,李涵章非常熟悉。枪声过后,深冬的沱江岸边,霎时一片死寂,让这个凄清的寒夜显得更加苍凉。
一定是给自己报信的那个人,还在暗中保护自己。但这个人究竟是谁呢?
李涵章顾不得多想,骑在骡子上,来来回回地在码头周边寻找渡船:他必须尽快渡过沱江!只有到了江对岸,才会安全。还好,天无绝人之路,他在码头上找到了一条小船。然而,还没等他跳下骡子去接缆绳,身后突然想起一个熟悉的声音:
“李主任,哦,现在应该叫你李匪啦。毛竹林一别,多日不见啦!”
居然是苟培德的声音!
还没等李涵章反应过来,一群人马就像从地下冒出来一样,把李涵章包围了。就在苟培德的人将火把点燃的时候,李涵章已经镇定了下来,迅速骑着骡子转移到了江岸的最高处,闪电般抽出腰间那把柯尔特手枪,同时把另一支左轮也拎在了手里。
一个人和一群人,就这么对峙上了。
即使一人手里只有一杆枪,这江边所有人的枪加在一起,也算得上一座小弹药库了。正是天干物燥的时候,但寒风中却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似乎一声咳嗽都能成为火种,把一个弹药库点燃。
然而,没有人咳嗽,打破寂静的,是舒缓的马蹄声。一个人骑着白马走出人群,站在了李涵章面前。
在火把的映照下,李涵章首先看到的是两撇八字胡,然后看清楚了一张倒挂葫芦脸。暗想:春爷果然和苟培德是一伙的!
李涵章看看春爷,再看看苟培德,突然想起了两张一模一样的脸:坐在龙泉驿客栈门口的瘦女人,和坐在苟培德车里的瘦女人。再想想店小二李转运的话,李涵章知道,春爷完全清楚这女人的背景,知道她曾经是苟培德的老婆……想到这里,李涵章“哼”了一声。
4
春爷听到李涵章“哼”了一声,拱了拱手,对他说:“兄弟,别怪哥子我不讲道儿上的规矩。苟队副昨天一到龙泉驿,就认出了那把勃朗宁。哥子我只好带他来,把您请回去。苟队副说,军管会的张振中张处长,还在成都恭候着您呢。”
借春爷说话的机会,李涵章飞快地扫视了包围他的那帮人。在火把的映照下,李涵章看到,围着他的有近二十个人,虽然每个人都骑着一匹马,但手里端着的武器,有汉阳造、有老三八、有撅把子,还有老土铳;衣着也是五花八门,但都是川坝子上的汉子打扮。从他们使用的武器和穿着上,李涵章立刻判断出,这些全是春爷的手下,不是苟培德带来的共军。
“李涵章,你被包围了,还不把家伙缴了,乖乖投降?!龙泉驿竹林里的那笔账,我们俩也该算算了。不过,好歹你曾经是我的上峰,只要你现在乖乖地跟我回成都,我保证不会难为你。”苟培德尽管也骑着一匹马,但他十分清楚李涵章的身手,即使立即开枪,李涵章也可能在临时前一枪撂倒自己。更何况李涵章早已抢占了有利地形,真的交起手来,不但机动性强,而且还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因此,苟培德手里拎着那把勃朗宁,一面死死瞄着李涵章的脑袋,说着外强中干的话儿,一面拢了拢缰绳,往其他人身后躲藏。
“姓苟的,老子跟你的账,迟早会算清楚的!”李涵章回敬了苟培德一句,然后把目光转向了舵把子春爷,“哥子,李某这几天,承蒙你派出的弟兄关照,一直心存感激。但我实在没想到,这一路上全是你布下了眼线。我的一举一动,都没逃出你的手心。也怪李某过分相信了袍哥人家‘与子同袍’的古训,过分相信了袍哥人家讲究的‘五伦八德’。想来春爷身为舵把子,不会把袍哥人家的堂口规矩都忘了吧?就不怕日后道上的兄弟‘三刀六个眼’地对付你?今天这是……”
“兄弟,哥子这也是出于无奈。事儿都到了这份儿上了,哥子就实话实说了吧,从在龙泉驿第一次见面起,兄弟身上那股子英雄豪杰的气度,就把哥子我镇住了。兄弟你往那儿一坐,一抬手、一扬眉,哥子我就看出来,你绝对是一个大人物,不然,咋会一出手就给小二甩出来一块现大洋的跑路钱?要知道,军管会早就禁止私人携带金银了,买卖都要用人民币。这个时候,还敢在生人面前拍现大洋的,恐怕也只有老蒋手下的达官显贵才会这么做。”春爷倒也痛快,一看李涵章用袍哥人家的道上规矩要挟他,干脆实话实说,“……兄弟你自己也说了,你是‘避豪’的。所以,我当即就断定,你绝非一般做小生意的袍哥人家,何况你出手就是一把勃朗宁。我当时就肯定是国军那边的‘大鱼’,但你这条‘鱼’有多大,我心里还没谱,只得回赠你这匹骡子,然后派四个弟兄‘一路护送’,原本想等那四个弟兄摸清了你的底细再收网,哪知道你一路上居然没有吐露半点儿有用的信息,我手下那几个人看到你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