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湘军-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天,湘军攻击余杭以北十里处的林清堰,这里是汪海洋的根据地。余佩玉等人率部深入,后面的部队急速跟进,无法停止。杨昌濬发现太平军的壁垒是背水修筑,担心天黑后被太平军包抄后路,无处可退,便下令缓慢撤退。
太平军果然埋伏在横港拦截,朱明亮和刘璈等人率部血战,余佩玉中炮身亡,湘军将士伤亡三百多人。
2月4日,湘军进占海宁。左宗棠将蔡元隆改名为蔡元吉,淘汰他的部队,只留下四千名精兵,让蔡元吉率领,随大军效力。又派刘树元和张景渠等人率部驻守海宁。
280
这一年的1月28日,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永远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木质轮船在安庆成功下水试航。
曾国藩为了显示自己对这次试航充满信心,亲自乘船督看。
在上年11月试航失败之后,徐寿与华衡芳等人没有气馁,很快查明了原因,发现主要原因在于蒸汽输送不畅,导致动力不足。他们立即重新设计制造了蒸汽机汽锅,并对轮船船身进行了改进,使动力大大提高。有了这些改进,他们正式制造出一艘可以供人乘坐的样轮。
对这次试航的成功,曾国藩记载道:
看蔡国祥驾驶新造之小火轮,船长约二丈###尺。因坐至江中,行###里。约计一个时辰可行二十五六里。试造此船,将以此放大,续造多矣。
他还说,整个制造过程都是全用汉人,没有雇请洋人工匠。
安庆内军械所造船置机的成功,坚定了曾国藩的信心。他决定继续学习西洋技术,在中国运用,以求国家的富强。他的举措,为刚刚萌芽的洋务运动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为了发展先进的军事工业,曾国藩在安庆接见了中国第一位留美学者容闳。
广东香山人容闳从小在澳门马礼逊学堂接受西式教育,1847年到美国留学,后来加入美国籍。
容闳曾对新兴的太平天国政权抱有很大的期望,认为洪秀全会比北京的皇帝更容易接受新生的事物。他于1855年学成回国,前往天京游说洪仁M芪教旃┬行抡隽Α5翘旃耐持握叨运桓行巳ぃ缓米蠹笄宓某甲釉⑾终馕焕硌壬⒎锹宰佑馗南敕ǎ欠浅H戎杂谘笪瘛�
曾国藩不计较容闳与太平天国有过交往,与他一见如故,非常重视他的意见,并决定派他到美国采购新式机器,以便建设更大规模的武器制造厂。
与此同时,徐寿与华衡芳等人,则按照曾国藩的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放大”制造新式轮船。
但是,曾国藩开创的海上军工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西方列强在19世纪30年代,就在战舰上装备了口径二百至三百毫米的轰击炮,这种炮发射爆炸弹,射程为二千五百至三千米。1856年的俄土锡普诺海战中,俄国舰队全歼了土耳其舰队,当时使用的就是爆炸弹。这次海战后,用风帆驱动的战舰已告别了历史舞台,装甲舰成为海战的堡垒。
281
蔡元吉投降以后,蒋益澧马上就给他派了作战任务。
2月9日,蔡元吉奉令带兵攻打海宁西北约四十里处的桐乡。蔡元吉部发起突袭,搭梯登城,被守城的太平军发觉,在城墙上抵抗。蔡元吉部一百多人负伤,停止攻城,在桐乡城的西南方扎营。
蒋益澧见蔡元吉出师不利,增派李邦达所部,联合张景渠的部队,一起围攻。
1864年,同治三年(3)
蒋益澧派蔡元吉攻打桐乡,是为了动摇桐乡守军的意志。这一招果然起了作用,桐乡太平军守将何培章于2月13日投降。
李世贤按照李秀成的主意,决定派部队前往江西开拓地盘。这支太平军携带粮食急行军,西进到安徽宁国。
李世贤和黄文金于2月13日从宁国出兵,攻占绩溪。浙江湘军将领王开琳率部前往救援。曾国藩又派毛有铭从安庆率领六千人奔赴休宁。
毛有铭的部队还没赶到,太平军已越过休宁以东的徽州,南下攻击江西。其中一部西进湖口,一部南进景德镇。另派出两支部队,一支从浙江进入玉山,另一支从福建进入建昌。这些部队相约在抚州会师。曾国藩决定让江西的湘军来对付这些太平军。
沈葆桢接到命令,派席宝田、边晓棠等将领率领一万人驻扎婺源,令韩进春率领五千人增援玉山,阻击李世贤的部队。在派往玉山的部队中,有郭式源统领的平江军老五营。
这些日子,李秀成每天劝说洪秀全离开天京,另建根据地。洪秀全坚持说自己负有天命,不肯离去。李秀成迫不得已,只好留在天京,负责城防。
曾国荃估计城内的太平军粮食即将供应不上,约杨岳斌派水师部队巡逻长江,发现有人运米入城,便将粮食缴获。又令朱洪章等人率部绕到钟山后方,断绝陆路运道。
蒋益澧于2月15日率部进占桐乡,命令刚刚投降的何培章率领三千名部属驻扎乌镇,阻塞杭州与嘉兴之间的交通,断绝两城太平军的粮食供应。
蒋益澧留下蔡元吉部驻守桐乡,把刘树元部派到嘉兴,协助程学启的湘淮军攻城。这是浙江湘军与江苏湘淮军的第一次会师。
刘树元到达后,高连升和德克碑的部队攻克了嘉兴望江门的三座石垒。
驻守嘉兴的太平军将领见湘淮军得到了增援,感到了极大的威胁,连忙四处求援。湖州的太平军全部东援,在乌镇遭到何培章所部阻击。太平军痛恨何培章投降清廷,修筑军营围攻。何培章向围攻杭州的湘军求援,蒋益澧无法前往,写信给何培章,鼓励他坚守乌镇。
曾国荃于2月23日命令朱洪章的部队攻击钟山的太平军军营,取得预想战果,控制了天京城外的陆路运粮道路。
湘军已在东坝驻扎重兵,但在太平的防卫兵力仍嫌不足。曾国荃命令投降的太平军将领韦志俊率部驻守金柱关,把长沙人朱南桂所部调来助围天京。
朱南桂带领部队,冒雪赶到天京城北扎营。他派出的哨探回来报告,太平军将领李士贵带兵赶赴句容保护粮食运输。他设下伏兵拦截,太平军弃粮逃走。
曾国荃增募的部队已经到达天京城下。曾国荃完全有条件收拢对天京的包围圈了。他于2月28日巡视洪山、北固山、神策门和太平门。太平军的防御部署一览无余。他不得不承认,天京的防御,的确固若金汤。四周城墙,大多数修筑了石垒。北面的防御格外坚实,钟山上修建了一座大城,名叫“天保”。山脊入城处也修了一座大城,名叫“地保”。太平军守着这两座大城,可以出兵挫败敌军在其他方面的攻势。因此,湘军从西南方进攻,太平军并不怎么害怕,直到湘军进驻明陵,他们才出兵力争。向荣与和春的失败,都是因为未能控制北面的工事。
1863年夏天,鲍超的部队在明陵前修建了壁垒。部队转移时,鲍超下令捣毁壁垒,方才撤退。曾国荃的部队围攻天京,时间已近两年,攻破了太平军的上百座壁垒,还是没能到达城北。现在,朱洪章部进驻钟山脚下,增修壁垒,驻扎五六千兵力,总算是堵塞了城北的通道。其余的部分有玄武湖这个自然屏障,太平军无法与城外沟通。曾国荃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要攻克天保和地保二城。
钟山壁垒的丢失,对太平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李秀成亲自领兵出来争夺,南攻朱洪章的军营。朱洪章与武明良率部出濠,两下夹击,沈鸿宾等部攻击右路,武文山等部攻击左路,鏖战良久,斩杀几百名太平军,将太平军逼到山上。
湘军向山上的天保城发起仰攻,罗遇春率部攀岩而上,被枪击中,几乎坠落。沈鸿宾率部赶到,军士们将火球火箭射向壁垒。太平军为了避火而突出,湘军进占钟山石垒,也就是太平军所谓的天保城。曾国荃派黄润昌等将领率部戍守。
1864年,同治三年(4)
接着,曾国荃派萧孚泗和萧庆衍出兵山北,在太平门外列队,修筑三座壁垒,由王远和等将领率部驻守。
到此为止,湘军对天京的合围完全收拢,太平军的粮食供应完全断绝。
湘军在天京北面的兵力部署如下:梁美材率部驻扎洪山,朱南桂率部驻扎北固山,堵塞神策门,其余部分是玄武湖这个天然屏障。
在这段时间里,清廷频频下诏,向曾国藩垂询如何划分长江水师。这件事关系到杨岳斌和彭玉麟的分家,他们已经无法共同指挥湘军的长江水师,只能各自指挥一支部队。清廷希望这两支水师能够防卫湖北和江西,希望得到一个最好的答案:长江水师应该分为上游水师和下游水师,还是分为内湖水师和外江水师?
282
新任陕西巡抚刘蓉在1月份到达陕西西南部的宁强。四川总督骆秉章增拨九营兵力前往陕西援助。
骆秉章上奏说,汉水以南,贼寇势力蔓延甚广,湘军刚刚在那里遭到挫败,难以迅速振作。他增拨了九营兵力,从保宁赶赴巴州,听从刘蓉调遣。现在刘蓉如果率领各部直接前往青石关,争夺汉水以南的城池,贼寇会竭尽全力抵抗,湘军的胜算不大。必须等到新募的湖南勇丁到齐以后,分多路并进,才可望肃清汉中,使四川境内不致遭到贼寇蹂躏。
这一回,清廷没有听从骆秉章的分析见解,下了一道措辞颇为严厉的诏书,说刘蓉受命任陕西巡抚,为时将近半年。10月下旬曾奏请派员回湖南招募勇丁,计算时间,现在也应已到达四川。现着令刘蓉率部火速前进,驻扎青石关,力图攻克汉中与城固,会合李云麟所部,约定日期,发起攻击,以解汉水以南倒悬之危,不得任意迟缓。
清廷之所以对刘蓉表现得如此不耐烦,一个很明显的原因是,这个湘乡人长居幕僚之位,不是驰骋疆场、战功显赫的大将,手下没有一支过硬的部队。他之所以成为封疆大吏,是因为骆秉章一力举荐,未免华而不实。清廷将他提拔为大帅,半年时间未见他在军事上显出真功夫,难免失望。清廷非常讲求实际,要的是战场上的胜利,不会仅仅为了他是桐城派的古文家,就给他高官厚禄。这一点,刘蓉本人也是非常清楚的。
刘蓉这个古文家手下兵力不够,但他的运气还算不错。正在他感到为难的时候,远在华东的天京发生的战事影响到陕西。在湘军攻击下感到惊慌的太平天国最高统治者洪秀全,号召全国各地的太平军统统援救国都,汉水以南的各路起义军将领各自离散,陕西的战况稍为平息。
留坝、褒城和勉县的太平军于2月份都进入汉中府城。随后,陈得才等人率领二十多万兵力,放弃汉中与兴安,分水陆两路向东开拔。汉水之上,太平军舰船蔽江。陆路上,骑兵和步兵扬起漫天尘沙。
为了应对太平军的这一突然转移,多隆阿派骑兵防守西安。刘蓉的顾虑完全打消了,连忙率部向汉中推进。
太平军乘船从汉水东下,然后弃舟登陆,奔赴镇安、山阳和商南,步兵、骑兵、骆驼队和驿站,接连不断,十来天才走完。
占据洋县的顺天军也全部北进,防守周至,增修栅墙和壕沟,在城内坚守,其余部队有时从佛坪向甘肃运动。
刘蓉于2月18日率部进入汉中府城,满目尸骨纵横,不由恸哭失声,命人全部收棺入殓,由官府派人掩埋。同时上奏,请求免去丁粮,抚恤忠烈,给百姓贷发耕牛和种子,以收人心。
湘军又于2月23日进占城固。兴安和汉中所辖各县,都有湘军进驻。
刘厚基因战功卓著,被清廷授予提督衔。
接下来,刘蓉开始部署兵力。他留下何胜必等人的部队,分别驻扎汉中和兴安,派刘岳昭所部四千五百人返回四川。刘蓉甚至提出派兵助攻周至。多隆阿听了很不高兴,认为他的兵力完全可以攻破周至,无须刘蓉插手,叫他撤回增援部队。
多隆阿不要援兵,自有他的道理。周至是一座小城,守城的起义军兵力不多,但是工事非常坚固。用大部队去攻打,完全没有必要。他的谋士们说,攻克这座城市不用烦劳大将出动,只要围个水泄不通,等到起义军粮食断绝,自然会突围而出,到那时将他们歼灭,可谓易如反掌。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864年,同治三年(5)
多隆阿已经派出部队前往甘肃攻击回民起义军,但他担心顺天军从后面攻击,所以围住周至,以保援军的安全。这是多隆阿一贯坚持的谨慎布局的谋略。但是清廷的大臣们并不明白前线的情况,也不尊重多隆阿的用兵风格,一味地催促他早日攻克周至。多隆阿为此十分郁闷。
多隆阿虽有内秀,却不喜欢文官的作派。也许这正是他的致命弱点。如果他能像胡林翼、曾国藩和左宗棠一样,把自己的用兵谋略向清廷条分缕析,理直气壮地坚持自己的主张,很可能就会得到清廷的嘉许,而不至于被西太后与那帮大臣们催促得喘不过气来了。
在新年到来后,清廷把李世忠的命运交给曾国藩决定。僧格林沁奏请清廷派李世忠所部到江南攻击太平军,清廷批给曾国藩决断。
李世忠自己也表现得非常顺从,于2月8日向两江总督递交公文,请总督派兵接收他的部队防守的六座城池,即滁州、五河、来安、全椒、天长与六合。他的部队,包括他亲信的豫胜营,可以撤消,也可以调防长江以南,惟总督之命是从。他还要求遣散水师,将船和炮都交给官府。
曾国藩的回答是:部众全部解散,是最好的办法。即便留用,军官不得超过一百名,勇丁不得超过两千人。
苗沛霖和李世忠这两个称霸淮上的军阀退出了舞台,唐训方开始有所作为。他一一安抚各个圩寨,收缴民间的武器,上奏请求转移巡抚衙门,坐镇下蔡,在雉河集增修涡阳县城,想要大干一番,治理好安徽。
但是,这个湖南常宁人并没有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不久,他就因富明阿上次的弹劾而被降了官职,调到别的地方,乔松年代为巡抚。淮甸无事,不用湘军作战了,很有些鸟尽弓藏的意味。
不过,他在1854年还是一个八品教谕,从军八年,就当上了巡抚,虽然从此一蹶不振,毕竟也风光了一回。
李世贤的部队从安徽、福建和浙江进入江西,遭到席宝田等部的阻击。2月16日,席宝田率部猛攻江西东部的金溪,边晓棠担任中路攻击,于2月19日攻克金溪城。李世贤率部从泸溪奔向建昌,江西的驻防军在万年桥将太平军击败。
席宝田和边晓棠率领精毅营北上,于2月27日在婺源的枧桥再次击败太平军。
韩进春的部队在婺源以南作战,在玉山的洋口击败太平军。
河南的捻军在上年底长驱南下,进入新年后攻击湖北的随州和应山。僧格林沁率部从归德以西跟踪而来。官文出城指挥军事,在京山与僧格林沁的部队会师。官文派护军统领舒保率部打前锋,在德安以西遭遇捻军,两军交战,舒保所部大获全胜。然后,舒保的部队对捻军穷追不舍,进入山谷,捻军设伏,发起反攻,将舒保斩杀在战场上。
舒保与多隆阿都是湖北名将,多隆阿坚定沉毅,舒保纯朴实在。湖北一有战事,就把舒保叫出来打仗,湖北没战事了,就把他的部队解散。舒保从来没有摆过自己的战功。舒保的名气仅在多隆阿之下,而他的气数,比起多隆阿来,也是相差无几。
舒保死后,湖北的各路军队士气低落,战事全部依靠僧格林沁的部队。
僧格林沁王爷派头十足,横行霸道,将领们求见,都要先交一百到四百两银子,交银的多少,根据将领们率领的部队多少而定。百姓控诉他的部队奸淫掳掠,他皱着眉头说:“他们离家已久,也难怪他们,你们应该迁移到别处,躲避他们才是。”湖北的百姓大为失望。
283
郭松林的湘淮军和戈登的常胜军在3月2日取得重大突破,攻克了太湖西岸的宜兴。湘淮军在江苏、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