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虎贲-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班,一个掷弹筒班三具50MM掷弹筒,详情见本书作品相关里面有资料)
鬼子的歪把子机枪射速慢,威力较小,没有什么杀伤力,但是那九具掷弹筒在鬼子手中却是将威力发挥的淋淋尽致。
不得不承认,此时日军对于掷弹筒这种小炮使得真可以用出神入化来形容,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掷弹筒是没有瞄具的,完全是靠操纵人目测估计来确定射击诸元的。
而日军的掷弹兵却是能够打得贼准,没有几炮,一连的几挺捷克式机枪和缴获的两挺歪把子机枪就相继遭到了掷弹筒的榴弹打击。
“轰轰”火光乍现,几声巨响过后,一连阵地上只还剩下一挺重机枪还在持续射击,而机枪手已经被炸的血肉模糊,重新操纵起机枪射击的是周伟。
周伟操纵着机枪怒吼着拼命的扫射。
张兴汉见状连忙焦急的命令道:“集中火力,打鬼子的掷弹筒,迫击炮给我轰!”
“哒哒哒…。嗵嗵…。”一连的官兵们纷纷朝鬼子的掷弹筒开火,两门六零迫击炮也同时开炮。
“轰!轰!”两发炮弹准确的落在了鬼子掷弹兵人群中,十多名掷弹兵顿时被火光和硝烟包裹,响声过后,十几名掷弹兵和九具掷弹筒全部被炸得七零八落。尸体和损坏的掷弹筒零部件散落一地。
张兴汉一枪击毙了一名持着指挥刀疯狂喝斥着部下还击的鬼子少尉,旋即又瞄准了一名轻机枪手。
鬼子失去了掷弹筒后,无法在对一连阵地实施有效的压制,而一连的官兵们则是重新操起机枪对着趴在地上撅着屁股射击的鬼子兵一顿猛烈的扫射。
“小鬼子!我操你祖宗!啊!杀!”一名国军士兵操起一挺轻机枪怒吼着连连扣动扳机,一道炙热的子弹从枪口顿时飞出,咆哮着飞向趴在地上的鬼子。
“转战!!”损失惨重的鬼子兵终于支撑不住了,一名幸存的小队长尖叫着命令部下撤退。
看着鬼子如潮水般退了下去,张兴汉不禁松了一口气,大致的数了一下,倒在他们阵地前的鬼子尸体少说有五六十具,而一连也阵亡十多个官兵。
能战斗的此时已经不足八十人了。
没过五分钟,天空中突然响起了急促刺耳的“俅俅”声,张兴汉等人当即脸色大变,急声呼喊道:“快卧倒!隐蔽!”
张兴汉话音未落,数颗拖着长长地尾焰的3。8公斤高爆弹就呼啸而至。狠狠的砸落在一连的阵地上。
短时猛烈的爆炸开来,剧烈的爆炸将一连修筑的工事顿时炸的土木横飞,趴在地上,张兴汉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身下的大地在颤抖震动。
在距离一连阵地的两公里外,四门鬼子的九二式式步兵炮在一处隐蔽的平地上一字排开,朝着一连阵地连续开炮。
“轰隆隆!咚咚咚!”剧烈的爆炸声几乎将张兴汉的耳朵震聋,饶是一连官兵个个都是训练有素,但是在鬼子猛烈的炮击下,也不禁有些承受不住。
一名战士颤抖着刚想站起来,就被孙思危一把给拽了回去,怒骂道:“你找死啊!卧倒!”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一连的阵地陷入了一片火海,工事几乎被摧毁殆尽,一些摆放在战壕边上的弹药箱被炮弹直接击中,顿时爆炸开来。
在炮击结束后,刚才退下去的几十名鬼子兵又嚎叫着乱哄哄的向一连的阵地发起了进攻。
张兴汉立即命令全连的官兵拼死抵抗,激战再次爆发。
………………………。
沈家桥,第八十八师师部。
在前阶段时间第八十八师在进攻日军海军陆战队的战斗中损失颇重,第264旅旅长黄梅兴少将更是身先士卒,最后不幸中弹壮烈殉国,终年41岁。
而三天前,教导总队一团在副总队长兼一团长周振强的带领下赶到了前线,替换下了伤亡惨重的264旅,并且向公大纱厂一带日军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
猛攻三日,教导一团也伤亡过半,在昨天由于日军援军已经到达,伤亡过半的教导一团被迫后撤,最后接到命令,奉命撤回南京整补。
而教导一团浴血奋战攻下的大公纱厂也再次沦丧敌手,并且越过公大纱厂向第八十八师在宝山一带预设阵地发动了猛攻。
而此时天色刚亮,日军尚未发起进攻,现任第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和副师长冯胜法以及参谋长张柏亭等人正在紧急商量战情。
突然外面却突然响起了密集的枪炮声和呐喊声。
孙元良当即站了起来道:“日军进攻了?”
“没有吧,枪声好像是从东南方向传来的。”副师长冯胜法也跟着站起来道。
“枪声应该是从公大纱厂方向传来的!”参谋长张柏亭眺望了一会道。
“公大纱厂?那里不是早在昨天就失守了吗?怎么还会有枪炮声?难不成是鬼子自相残杀?”
“自相残杀不可能,你们还记得昨天教导一团撤退时,他们的一个营长好像不愿意撤退,说是有一个连的弟兄没有撤出来,该不会是小鬼子正在和他们激战吧。”孙元良回忆起昨天教导一团撤退时的情形道。
“要真是教导总队的,那恐怕他们也支持不了多久了!现在公大纱厂已经完全处于日军势力范围内,以我们目前的兵力固守尚且不足,实在无力增援他们啊。”副师长冯胜法惋惜的道。
“教导总队这帮学生兵,虽然平常心高气傲,嚣张不已,不过上了战场,这些个学生兵的表现还是值得称赞的,在公大纱厂和小鬼子硬碰硬,打起仗来个个都够种!没丢教导总队的脸,没丢我们中国军人的脸。”参谋长张柏亭也叹息道。
“是啊!但愿他们能够平安突围,他们都是真正的军人,即使不幸殉国,那也是死得其所!”孙元良顿了顿又道:“参谋长,将这一情况上报,请司令部转告教导总队,他们被困的一个连还在公大纱厂和日寇激战,让他们查明受困官兵名单,以便为英烈留名,供世人祭奠。”
“是!”参谋长张柏亭啪地立正,旋即转身离去。
……………………
上海市区,杜美路70号,杜公馆。
杜公馆是一座富丽堂皇私人住宅,这座豪华住宅虽然号称杜公馆,却不是杜月笙本人建造。
而是他的好友金廷荪为了报答杜月笙的恩情而耗资三十余万美元建造的,整座公馆规模颇大,仅一楼大厅就足以摆下五十桌酒席宴客。
金廷荪之所以送给杜月笙如此豪宅,原因是因为在三十年代,国民政府金廷荪包销航空奖券发了横财大力发展航空业,资金一旦不足,就向全国发行航空奖券,杜月笙利用宋子文的关系帮助金廷荪包销航空奖券发了横财,所以金廷荪知恩图报,才耗费巨资修建了一栋豪宅送给了杜月笙。
不过自从这栋豪宅建成之后,杜月笙却是很少在这里住,他本人经常住在华格镍路66号杜家老宅。
而作为杜月笙的养女,杜倩雪却一直都住在杜家公馆内,自从被杜月笙从南京接回上海之后,为了防止她离家出走去找张兴汉,杜月笙安排了几人将杜倩雪看在了家中。
郁郁不乐的杜倩雪从此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天深闺不出,唯一能够得知外界消息的途径就是张妈每天去市区买回来的报纸。
在前段时间,八一三事变爆发,杜倩雪就是通过报纸得知的,而遗憾的事情,她并未从报纸上找寻到那个让她日思夜想的张兴汉的消息。
和张兴汉分别后,她并不知道张兴汉现在编入了教导总队,所以也就断了音讯,她只知道目前国军精锐八十八师、八十七师、三十六师都在和淞沪地区的日军进行激战,而张兴汉在不在其中她也不知道。
坐在房间内,杜倩雪看着桌子上已经渐渐冰冷的饭菜,没有一点胃口,她知道像张兴汉这样的军人,淞沪开战,他肯定会上战场的,一想起战场上枪林弹雨,危险重重,杜倩雪就忧心不已,生怕张兴汉有什么个三长两短。
好在她已经让张妈委托人去调查一下,张兴汉现在在那支部队服役。
就在杜倩雪眉头紧蹙的焦急等待,这时,楼下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
听得脚步声杜倩雪知道是张妈来了,连忙起身迎了出去。
刚到门口,就见到神色匆匆的快步走上楼来,杜倩雪见状当即急声问道:“张妈,怎么样?查到了他的消息了吗?”
张妈快步走了上来,有些气喘的道:“查到了,张先生自从中央军校毕业后,又参加了特训,这个你知道的,参加完特训后,他就被编入的中央教导总队一团,现在是一名上尉连长。”
“教导总队?上尉连长?”杜倩雪闻言自语道。
“是的!就是教导总队!”张妈点头道。
“哦,那就好,教导总队是南京的卫戍部队,驻守孝陵卫,兴汉应该没有上战场。”杜倩雪松了一口气道。
“小姐…。。”张妈闻言欲言又止的道。
看着张妈的脸色有些难看,杜倩雪当即急问道:“怎么了张妈?”
“小姐,这是昨天的报纸,您看看吧。”张妈将手中的一份报纸递给了杜倩雪。
杜倩雪接过报纸匆匆看了一遍,顿时芳容失色“教导一团奉命增援淞沪,猛攻公大纱厂日军阵地,伤亡过半,被迫撤回南京整补…。。”
“他不会有事的,他不会有事的,他肯定不会有事的……”杜倩雪有些颤抖的看着手中报纸,语无伦次的道。
“小姐,小姐!”张妈见状又心疼又焦急。
“不行,我要去找他,我要去找他!他不会死的,不会的!张妈你帮帮我!我要去找他。”杜倩雪双手抓住张妈的肩膀焦急万分的道。
张妈疼惜的看着杜倩雪,最后轻轻的点了点头。
第三卷:抗战爆发,淞沪会战! 第六十五章:若为国死,死亦何憾?
南京,领袖官邸。
蒋委员长正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批阅文件,如今淞沪会战正值激烈进行中,虽然后勤军需等一切后勤保障皆有军委会和后勤部,但是军国大事,少不了一些急切重要之事需要蒋委员长亲自准许。
就在蒋委员长略显疲态,准备站起来走走,放松休息片刻之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办公室外的走廊中传来。
蒋委员长闻言转头看向门口,倏忽之间,只见侍卫长王世和神色匆匆的快步走了进来,右手中还拿着一份文件。
“委座!”王世和疾步来到蒋委员长跟前,啪地挺身立正报告道。
“嗯!世和啊,有什么事情?如此匆忙?”蒋委员长微微额首道。
“委座!刚刚收到教导一团转来的第八十八师孙元良师长从前线发来的一份较为特殊的电文。”王世和说着打开了手中的电文念道:“第八十八师报告,在已经失守的公大纱厂等原教导一团阵地,发现仍有我军将士与敌厮杀,经过判断猜测,陷入重围的很有可能就是教导一团三营一连全体官兵,因为在教导一团被迫撤退的时候,一连的官兵已经攻入了日军阵地,未及撤出。”
“三营一连?就是张兴汉所在连队?”蒋委员长诧异的问道。
“是的!”王世和神色凝重的点头道。
“马上电告孙元良,立即实施救援,无论如何也要将张兴汉和这个一连给我接应出来。”蒋委员长颇为激动的道。
而王世和则是脸色沉重的摇了摇头道:“委座,对于救援,第八十八师恐怕有心无力,目前日军第三师团已经会合公大纱厂的日军海军陆战队,向我八十八师阵地连续发动猛攻,第八十八师固守尚且不足,如果强行放弃坚固防御工事,投入进攻,很有可能非但不能援救张兴汉和一连的将士们,第八十八师固有阵地也可能因此失守,从而导致整个淞沪战场全面陷入被动。还望委座以大局为重。”
蒋委员长闻言默然,确实,王世和所说句句在理,他作为国民革民军的最高统帅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如果此时强令第八十八师增援张兴汉的一连,那造成的后果恐怕是灾难性的,整个淞沪会战都有可能陷入全盘崩溃。
所以,在第十五集团军的援军没能赶到前线之前,第九集团军各部只能固守,万不能冒着日军强大的地空火力主动出击。
见蒋委员长脸上闪过一丝惋惜的痛楚,王世和侍卫长连忙宽慰道:“委座,大局为重,教导一团团长周振强也只是希望能够给这次淞沪会战中教导一团阵亡的将士们一个抗日英烈的称号,并且妥善处理照顾他们的家人,尤其是已经陷入重围的三营一连全体官兵!”
蒋委员长沉吟了片刻,神色凛然的道:“立即命令军委会,派遣专员统计登记此次教导一团阵亡将士名单,陷入重围的一连全体官兵也不例外,一旦,一旦他们壮烈殉国,追赠张兴汉为国民革民军陆军上校,其余将士各有追赠,封抗日烈士称号,将来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将刻在抗日英烈纪念碑上,让他们永受后人瞻仰,吊唁!”
“是!”王世和啪地挺身立正,旋即转身快步离去。
……………………
上海市区,杜美路70号,杜家公馆后门。
经过乔装打扮,杜倩雪摇身一变,成了一个英俊非凡的年轻小伙子,一身黑色行头,身上背着一个黑色行李包,头上戴着一顶黑色圆帽,显得英气逼人,而她的眉宇之间却充满了淡淡的忧伤。
张妈一脸关切的看着杜倩雪,关怀的道:“小姐,没有我陪您,您一定要注意安全,无论张兴汉他是死是活,答应我,一定要回来。”说着两行泪珠就夺眶而出。
“嗯!”杜倩雪也颇为伤感,凝重的点了点头道:“张妈,你放心吧,我没事的,我相信兴汉他也不会有事的。你多多保重。”说完决然转身快步离去。
张妈依依不舍的看着杜倩雪渐渐远去的背影,担忧不已,但是,早已经将杜倩雪视如己出的她更不愿意看着杜倩雪每日以泪洗面,所以只能够帮助她,去寻找那个让她牵肠挂肚,肝肠寸断的人。
“哎!但愿上天保佑他们这对痴情的人儿,都能够平平安安的活着。”张妈叹了口气,双手合十祷告道。
杜倩雪毅然的加快了脚步,虽然此时她也颇为不舍,但是为了去寻找自己的爱人,曾经和自己山盟海誓相约白头到老的男人,即使前路危险重重,她也会毫不犹豫的大步踏前。
在杜倩雪心中早已经做好了打算,如何张兴汉真的战死殉国,她绝不会苟且偷生,她要和他一样死在抗日的战场上,这样才配做他的女人。
………………。。
公大纱厂,一连阵地前。
到处都是双方士兵的尸体,其中自然是鬼子的居多。
随着激战的继续,越来越多的鬼子兵群聚而来,他们轮番的向一连阵地连续发动了不下于四次进攻,但都被张兴汉和全连将士拼死击退。
阵地前的那些横七竖八的尸体就足以说明激战的惨烈。
战壕中,一只沾满血水和泥土混合物的手伸了出来,那只看起来让人有些心悸的手掌缓缓伸出,旋即啪地一把抓在了战壕边,紧接着另外一只血手也伸了出来。
两只血手抓在战壕边上,由于战壕周边的泥土早已经被鬼子密集猛烈的炮火轰炸的变得松软起来,血手用力一抓,十指没入。
“啊!”张兴汉怒吼一声,借着双手猛抓之力,一举站了起来,此时他身上有多处都在流血,一些小型的伤口流出的鲜血混合着泥土等杂物早已经干硬,原本崭新气派的上尉军服也变得破烂不堪,殷红的鲜血和泥土交织混合遮去了军装本来面目。
张兴汉深深的喘了一口气,旋即费力的吐出一口带着血水和泥土的浓痰,目光如炬的缓缓扫过身后周围。
整个阵地上一片死寂,看到这里,张兴汉不禁有些鼻头一酸,自己的战友,自己的兄弟们,难道全部都阵亡殉国了?
“得胜,老孙,老周、四海!”张兴汉的声音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