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神医-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锲埽岳谝槐咝ψ趴春孟罚员呋褂信费粜薜奶岬愫徒步猓谰萍央燃由锨Ч拍训靡患闹贤菲埽岳诟芯跸衷诘纳钫媸切腋0。�

但是崔白老头很不爽赵磊将他们请来,然后看猴戏一样的神情,他将范宽和许道宁斥责一顿后,矛头直指一旁看戏的赵磊。

“不知赵神医今日将我等请来,究竟所谓何事?”崔白虽然已是花甲老人,脾气却依然火爆,看着赵磊,厉声问道。

戏看完了,要商量正事了!赵磊想到这里,对崔白老人恭敬的说道:“崔先生!赵某将诸位请来,是有一件弘扬书画盛况的大事要和诸位商量!”

“弘扬书画的大事!”崔白讥讽的笑笑,对另一桌的十几个二十岁以下的小孩子撇嘴说道:“这些人也是来商议弘扬书画的大事吗?”

听到崔白的画,赵磊无所谓的笑笑,他明白崔白的想法,书画这种中国特有的文化,需要长时间的熏陶和沉淀,所以很少有少年成名的人物,就是四十岁以前成名的名家都很难找到,而这些年轻人都是画院的子弟,也算崔白的弟子,崔白也曾经教诲过他们,不过因为时间尚短,觉得这些人没有资质,所以崔白看不起那些年轻人也是正常。

但赵磊却知道另一桌的年轻人都不是简单的人物,他们都是画院的子弟,接受的都是北宋画派最高明的教导,日后都是北宋画派中一等一的名家。

赵磊对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没有多大的研究,虽然他出身医术世家,学中医的世家都对中国古代的各种艺术有着不凡的造诣,但是赵磊从小好动,打架斗殴到时一把好手,书法还是他爷爷用棍子强迫学过一阵子,只不过过得去而已,至于琴棋画这些东西,他是宁可被打死都不愿花费心思去学,所以对北宋的画家实在没有什么了解。

但是赵磊身后的众多年轻人中,却有两个,是赵磊记忆深刻的,其中一个,就是余靖的袍泽,同为馆阁校勘的蔡襄蔡君谟。

蔡襄是谁,恐怕对北宋和书法有点了解的人都清楚,他就是和苏轼、黄庭坚和米芾齐名的北宋书法四大家,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书法宗师。

蔡襄字君谟,兴化人,天圣八年的进士,现在和余靖同为馆阁校勘。

虽然现在的蔡襄书法上的成就没有达到颠峰时期,但是现在蔡襄的书法,浑厚端庄,雄伟遒丽,已经很好的将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三人的书法融合到一起,成就不可限量。

来赵磊还不知道蔡襄已经在朝廷任职,当他提出要请当时书法大家的时候,欧阳修马上就提出请蔡襄前来,赵磊这才知道蔡襄这个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的宗师级人物,居然就在汴京,所以这次聚会就将他请来了。

蔡襄为人忠厚、正真,讲究信义,学识渊博,在书法上的天资高的让人咋舌,欧阳修对他非常推崇,所以指定他以后用的折扇,全部要蔡襄的真迹,而且还不要印刷品。

而赵磊认识的第二个名人,则是少年天才文同。

同字与可,永泰人,是北宋仁宗时期有名的天才少年,是中国古代最典型的文人,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更兼诗词双绝,而赵磊认识他的原因,是因为千年后的家里,有着很多文同的书画作品。

起来赵磊和文同还是颇有渊源的,文同是苏轼的表兄,苏洵的表侄,论赵磊和苏洵的交情,文同还要叫赵磊一声叔叔呢!

“弘扬书画流派现在当然靠各位前辈,但是百年之后呢?难道各位前辈可以一辈子支撑着书画流派百年不衰,没有这些后辈学子的努力,恐怕这些流派只有没落的下场吧!”赵磊恭敬的对崔白说道,现在的崔白对于赵磊来说就是财神爷,轻易得罪不得。

对于赵磊的话,崔白只是翻翻白眼,没有反驳,他认同赵磊的话,但是却不相信书画流派的未来在那些人的手中,除了他们,画院还有很多聪慧弟子,那些人才是画院的未来,但是赵磊竟然一个人也没有请,然而请了一些崔白他们并不认同的野派画家,这让他们十分的不满。

“赵神医!有什么事情就明说吧!看在永叔、希文和仲仪的面子上,能帮忙的我们一定劲力帮忙!”和范宽、许道宁坐在一起的一位五旬健壮老人,这时不耐烦的说道。

这位老人就是徐派的领袖人物燕文贵,同样是北宋画派的宗师级人物,擅画山水、屋木、人物,同时得到“徐家野逸”的真谛,作品注重墨骨勾勒,淡施色彩,流露潇洒的风格,与黄派的花鸟齐名,在汴京书画界声望仅次于崔白,同样是实力派老头。

对于这种人,赵磊同样不想得罪,他马上取出刚刚做好的一批折扇样品,分给在座的各位书法界高人之后,朗声说道:“赵某此次请各位先生前来,就是想让各位先生给这些折扇落墨。”

在座的书画界高人们,看着分到手中,竹骨纸面,印着黑白绘画,提着诗词的折扇,微微一愣,纷纷震惊的相互交谈起来。

“这!这种东西!真是妙啊!赵神医对书画界有大恩啊!这种东西一出,书画又多了一种收藏方法,最妙的是,这种东西容易携带,可以经常展示,可以大大提高书画的影响和流传,绝妙注意啊!”燕文贵的身边,一个身材高瘦的四旬中年人,把玩一阵折扇之后,马上感叹的说道。

“这位先生是?”赵磊看到这位中年人居然这么快就看出折扇的好处,惊讶的问道。

“这位是南北宗此行的代表,绛州高克明,工佛道、人马、花竹、翎毛、禽虫、畜兽、鬼神、屋宇,皆造于妙,更善山水,也是汴京有名的书画高人!”崔白听到刚才的话,对赵磊的看法大为改观,语气平和亲切的对赵磊介绍说道。

“久仰久仰!”赵磊还真不知道这位高克明什么来头,也没有听说过南北宗这个流派,所以只能客气的说道。

这时王素走了过来,展开折扇,风度翩翩的摇着手中折扇,对众人问道:“诸位高朋!你们看仲仪是不是更加气质俗,风流潇洒了啊!看来以后总算是不负仲仪之名了。”

“算了吧!你王仲仪不带折扇就已经仲仪汴京了,带着折扇,还不风靡整个汴京风月场啊!难道你还想和永叔、三变等人媲美,争夺那些美人的芳心吗!”范仲淹和王素关系也不错,看到王素在那里大出风头,就走了过来,袖子一捋,一柄折扇出现在他的手中,刷!一声展开,轻轻摇两下,摇头晃脑的笑颜说道。

这是赵磊亲自安排的活广告,主要是展示折扇给文人士子带来的气质风度的变化,表现折扇的装饰点缀的作用。

赵磊别出心裁的活人广告效果不错,崔白、范宽等老人尚且没有什么表情变化,但是高克明等中年人还有蔡襄等年轻人却纷纷流露羡慕、眼红的神色,都不由自主看向自己手中的折扇。

“这东西是很不错!赵神医请我们来可是要我们为这些东西写诗作画!”崔白看着手中的折扇,仔细问道。

“不错!赵某请各位前来,正是想请各位给这些折扇写诗作画,而且希望能够跟诸位签订协议,以后只为赵某的折扇铺写诗作画,不再给其他折扇铺工作!”赵磊朗声对崔白等人说道。

赵磊很清楚,无论什么时候,盗版这种东西总不能消除,北宋更是如此,加上折扇这种东西又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很容易被盗版,所以赵磊唯一的财门路,就集中在折扇的扇面书画还有扇骨雕刻上,扇骨雕刻的木雕工匠很容易搞定,北宋的匠户虽然脱去奴籍,但是地位却不高,加上多集中在朝廷工部,所以通过王素很容易请来一些技艺凡的木雕工匠,现在在搞定眼前这些书法和绘画宗师,以后肯定会财源滚滚,到时就等着在家中数钱吧!

“签订协议!什么是协议?”此时的北宋,还没有商业协议这种说法,所以崔白很疑惑的问道。

“就是一种文书,经过朝廷备注,赵某每月给诸位一定的金钱,换取诸位只为赵某的折扇铺写诗作画,如果给其他折扇铺写诗作画,就违背协议,要付出代价的。”赵磊简单的将协议的内容给崔白等人叙述一遍。

崔白等人这时终于明白了,赵磊这时要吃独食,将汴京有名的书法大家一网打尽,垄断折扇这种新型商品的文化销售渠道,以换取更大的利益。

不过这种事情完全是两方受益,崔白等人从其中获得金钱、名气还有书画的扬广大,而赵磊追求的是**裸的金钱,这种好事怎能不答应,崔白沉吟片刻,询问范宽、许道宁和燕文贵等人后,毅然答应了赵磊的要求。

完成折扇生意的所有准备之后,赵磊、王素和崔白等人,大吃一顿,然后去开封府写了备注文书,赵磊第一桩赚大钱的生意,终于开始运作了。

强烈推荐撒冷老大回归都市的新作《天擎》,同时大漠及其羡慕撒冷老大的码字度,大漠下新书榜时候《天擎》才三万字,短短时间已经更新到十四万了,一天一万多的度,啧啧!只能说佩服了!地址连接就在下方!)

 第二章 御赐三绝

三月的皇宫禁中,显得更加的雄伟宏大,层层殿宇经过斜风细雨的洗刷,红砖黄瓦在金黄的阳光之下更加惹眼,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 

汴京皇宫御花园,是整个大宋规模最宏大,占地最广阔,同时也是最美丽的皇家花园,三月的御花园,百花已经争相吐蕊,各种奇花异草争奇斗艳,加上奇峰怪石的各种假山石道,清澈见底的小溪湖泊,整个御花园美丽的好似桃源一般。

御花园中回廊处处,亭台点点,其中耸立在龙湖旁边的龙亭,是整个御花园景色最好的六角凉亭。

龙亭之中,年轻的官家赵祯正坐在亭中石椅之上,满脸微笑的看着对面恭敬而立的宰相吕夷简、参知政事宋绶还有侍御使王素,赵祯手中把玩之物,竟然是一把象牙扇骨,扇柄雕刻着龙凤呈祥,扇面更是崔白、范宽、许道宁、燕文贵等人合力描绘的“中秋月夜图”,扇面之上更有蔡襄挥毫的赵磊剽窃自苏轼的“水掉歌头”。

王素看着微笑的赵祯,背上依然冷汗直流,他想起今天赵磊的委托,就一头冷汗。

今天上朝之前,大清早赵磊就找上门来,给他一把象牙折扇还有一封奏折,要求王素转呈官家。

王素一看奏折的内容,马上就摆手不愿替赵磊干这种危险的活,但听完赵磊的分析,他还是心怀忐忑的带着赵磊的折扇和奏折面见官家,并在散朝之后将折扇和奏折转呈给官家赵祯。

官家赵祯满脸微笑展开手中折扇,看着上面崔、范、许、燕等人合力描绘的“中秋月夜图”还有蔡襄的“水掉歌头”诗句,大声赞叹说道:“好!真是好画、好词、好字、好折扇啊!”

赵祯对面恭敬而立的吕夷简,最是能揣摩圣意,看到眉开眼笑的赵祯,马上对官家拱手很正色说道:“启禀官家!画好、词好、字好的好折扇,才能配的上官家的身份啊!也只有官家,才有资格佩戴这么好的东西啊!”

拍马屁还拍的这么大义凛然的,除了你吕夷简,当朝还真找不出第二人了,宋绶看着吕夷简,心中鄙视的想到。

听到吕夷简的话,赵祯哈哈大笑,“刷”一声展开折扇,龙行虎步,边扇边走,在凉亭中转了一圈之后,对吕夷简、宋绶和王素说道:“三位爱卿!朕配上这折扇,可有什么变化啊?”

“启禀官家!官家配上这华贵折扇,威严之中带着洒脱,尊贵之中带着风流,其风度气质,当是天下第一人啊!这折扇,就是为官家而出现的啊!”宋绶在吕夷简开口之前,连忙拱手郑重的说道。

你小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拍马屁的本事比吕夷简低不到那去!王素鄙视的看着吕夷简和宋绶两人想到。

“不错!不错!这折扇还真是个好东西啊!既能描绘书词,还能随身携带,实在是风雅之物啊!怪不得承德郎(欧阳修)说眉山赵磊赵三石不但精通医理、诗词,而且对奇淫技巧之物也颇有研究,还是鲁宗的传人,果然名不虚传啊!

一“水掉歌头,明月几时有!”,令他赵磊名扬天下;而且医术之高明,不亚那些天下名医;再加上明折扇的功劳,以朕看,他赵磊不用叫赵三石了,叫赵三绝好了。”赵祯看着手中象牙折扇,越看越喜欢,开怀的说道。

“能得到官家的赞赏,实在是他赵磊的福气啊!赵三绝!这个名字不错,官家今天一番话,日后他赵磊赵三绝之名,定能名扬天下啊!”听到官家赵祯的话,王素连忙恭敬说道。

王素心中明白,赵磊这小子是走大运了,这官家可不轻易给人安名号啊!随便给人安个名号马上就能天下皆知,况且这种三绝的名号还是从官家的口中传出来,恐怕短短时间内,赵磊的名望就会再上一个台阶,到时真是天下皆知了。

赵祯大笑坐回石椅,看着石桌上的奏折,对王素问道:“王御使!你这个师弟贡献这么名贵的折扇给朕,肯定是有所求了,今天朕看折子也看累了,你就直接说吧!赵磊那个小子到底想要什么赏赐!”

听到官家的话,王素的冷汗“刷”一下下来了,把奏折转呈给官家赵祯已经要了他的老命了,现在在亲口说出来,万一官家怒,他王素恐怕这辈子就别想在汴京混了。

“这个!这个!官家还是御览吧!微臣实在说不出口啊!”王素听到官家赵祯的话,犹豫一阵苦着脸说道。

“到底什么事情,竟然让一向胆大的王御使吓成这个样子啊?”赵祯玩笑说完,拿起石桌上的奏折,打开仔细看了起来。

这一看之下,连赵祯都吓了一跳,他万万没有想到赵磊居然这么异想天开,做生意做到皇上头上来了。

赵祯对面的王素,看着官家微笑的脸渐渐沉重起来,心中更加忐忑不安。

赵祯沉吟片刻,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笑着对王素说道:“王御使!你这个三绝师弟,想法还真是绝啊!居然想到让朕给他打工,用一成的红利换取朕每年给他画几幅画,这个想法,还真是异想天开啊!”

“启禀官家!这赵磊也太大胆了,简直无法无天,竟然敢让官家给他打工,而且还出钱,把官家当什么人了,微臣以为,官家一定要重重严惩赵磊,直接将他配岭南,永世不得返回中原!”吕夷简听到赵祯玩笑的话,心中一哆嗦,马上愤怒说道。

吕夷简和王素都很害怕,他们都以为官家看到赵磊的请求,一定会龙颜大怒降罪赵磊,所以一个胆颤心惊,一个准备落井下石。

而宋绶这个看着赵祯长大的参知政事,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比吕夷简和王素更加了解赵祯的为人,从十三岁就登基在位的官家赵祯,高高在上的他,内心是个十分孤独的个性,加上赵祯今年不过二十出头,刚刚接手政事,在宋绶看来还是一个刚刚成年的孩子,对任何没有干过的事情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最重要的是,赵磊和赵祯一样,同样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估计在赵祯的心中,已经将赵磊看成一个年龄相当的同伴,所以对赵磊这个过分的要求,不但不会愤怒,反而会很感兴趣才对。

想到这里,宋绶小心的看着赵祯的脸色,拱手说道:“启禀官家!微臣以为赵磊的请求可以考虑!”

“哦!宋爱卿居然有这种想法,你的想法?”赵祯兴趣大增,好奇的对宋绶说道。

“启禀官家!依微臣愚见,赵三石做出的这个折扇,实在是不可多得的雅物,官家这么高的眼光,都爱不释手,可想而知他的销量,再说这个折扇本身,绘画、诗词、书法和雕刻,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装饰品,所以价格一定会很高,利益也相当客观,既然赵磊想请官家给他作画,就不妨答应他好了。”宋绶沉声对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