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江东我做主-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家仁有些无语,但细细一想在另一个时空中黄祖好像是死于孙权之手,是在赤壁之战之前随着江夏的告破而一同殉葬的,也就是战死。这么看来,少了半州之力的孙权恐怕也攻不下江夏,也就是说黄祖还能蹦跶不少时候,虽然他现在年龄有些大了,看上去不怎么给力的样子——
将军府。
“这么说来先生是答应了?”刘琦微微皱着眉头,显然有些担忧。
“没错,一则大公子你说过江夏可作筹码,二则黄大人尚很硬朗,只要你在短时间内将荆州的创伤抚平,让众人看到希望,即使给了刘备半郡,你也可以主力抗曹啊。”林家仁顿了顿,道:“难道大公子没这个信心么?”
“不,信心我有,如果先生肯……”
“此事不必多言,咱们说好的还望大公子不要反悔就是了!”
“……不,琦对先生只会一生感激,又怎敢强留先生?只是先生回来的匆忙,有些事不知道罢。老师他,老师他此刻恐怕正处于围攻之中吧?咱们自顾不暇所以根本没时间派兵支援啊,直到昨日兵符到手才……”
“什么?这是何时之事?”这个林家仁还真不知道。
“就在前日,我也是翻阅了父亲案前的求援信件才知晓的!接踵而至的又是叛乱,实在是没有功夫照顾的到啊。”刘琦很无奈,危机接二连三啊。
“等等,我没听错的话,你刚刚说的是‘围攻’,孙权是怎么越过夏口防线绕到后方的啊?我记得那里上次被突破以后,他们有好好修理加大防守面积与侦探范围的吧?”难道是有人偷懒,还是说有卧底?
刘琦苦笑道:“说起这个,我还真有点佩服他们孙家的人呢……明明就是杀死自己兄长的凶手,居然还能够达成停战甚至是同盟,假装偷袭孙权实则偷入江夏,以迅雷之势连破数个据点,这才导致老师被困。孙安啊,真是个让人好奇的女子啊……或者我该说杀父之仇大于杀兄么?”
尚香姐是个奇女子,林家仁拍着胸脯表示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是她能联合孙权?这一点倒是让跌眼镜啊。至于奇袭作战急行军什么的,执行这个的部队,其创始人不就是自己么?当然指挥官的因素更加重要就是了。
“诶,等等,刘备这三千兵马难道是……”
话音刚落就有人来报,说刘备朝东南方向去了。
而东南方向,正是江夏。
不一会儿刘备的悼唁人员也到了,顺便传来的内容是——请求出兵支援江夏。
刘琦只得应允,待人走后才道:“这叔父,难道认定了老师已经……”
“看起来是呢,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接收江夏了。女马的,被摆了一道!”这种情况下,黄祖根本不可能活着回来了,就算二孙弄不死他,徐庶也不会让他继续活着的!“糟了,荆州危矣!”
林家仁的一惊一乍把刘琦弄得一愣:“此话何解?”
“恐怕他们之间早就有什么协议,比如你占江夏南部,我占江夏北部之类的,这三千人既是支援也是霸占,更有可能他们只是做做样子。或许不久就会传来孙刘交火却各自退守僵持的消息!”
林家仁的预料并没有错,这一次他是被狠狠地摆了一道无疑,月底的时候便传来了江夏告破刘备驰援收复了江夏北部此刻正在与孙家对峙的消息。而一个人却没有管这些——“尚香姐真是的,一点都不管不顾就这么一头猛扎了进来!他都不知道刘琦已经秘密调遣了荆州的王牌军前去南郡阻击么?我的情报局不可能调查不到,尚香姐啊那个文聘可是有两下子的,你还是快回去吧,免得孙权那丫‘不小心’包抄了你的后路!”
林家仁着急归着急啊,不过此时刘琦又来找他了。
第421章 回归的契机
“什么,你说要让我出使孙权?”
议事厅内回荡着林家仁讶异的声音,这事情倒并非不可以反正他本人也没见过自己,但是刘琦所说的内容却着实把林家仁吓了一跳。
“没错,虽然襄阳此刻也离不开先生,但有些事情也只有先生才可以做到,在座的怕是都没有这般本事了。”
话音刚落,就有人迫不及待地跳出来附和,这便是觉得自己地位牢固多了的刘巴,果然心存芥蒂就是不大会改变的事实啊,将相和什么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林家仁暗叹还好自己不打算在这里干下去否则早晚都要被这些家伙给烦死!
“此番庞大人前去,一则是为试探吴侯,看他是否与刘备暗中结盟以阴谋夺取我荆州;二则孙安得势不饶人深入南郡,咱们想要知道一下他是想助其一臂之力呢,还是坐观其成,又或者正好想要找孙安算账?这三嘛,无论孙权是何想法,还望大人凭借自身能力说服之,咱们想要看到的结果无非就是各取所需罢了,咱们要收复夏口,而他怕是想一统江东罢!”这话说得比较直白也比较隐晦,反正林家仁从中听出来的意思就是,以联合孙权搞死尚香姐换取江夏的回归,然后荆州与江东两边相安无事,对于孙权之后一统江东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得不说的是,这丫简直就是鼠目寸光,只顾得眼前的利益,全然不顾长远的发展,作为荆州的官员或是谋士这种馊主意也能出?如果搞掉了尚香姐再一味放任孙权发展的话,到头来受害的只会是荆州吧?无论何时有个强大的邻居环饲在侧都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更何况是两个?
“大公子,月初就是你继任荆州牧的时候,此时我实在不宜去往他处。”顾左右而言他,有些话可不能当着所有人讲。
“大人放心,在下均已安排妥当,无论是安全还是排场均无问题!”
靠,真是哪儿都有你!林家仁已经失去了说话的心情,只是冷冷地盯了一眼对方才转向刘琦:“大公子你是怎么想的?”
“事有轻重缓急,先生还是走一趟吧!需要什么的话尽管去找刘主簿便是。”刘琦的表情显得……很淡漠,难道是知道了自己要走已经心灰意冷了?
“大公子,可否借一步说话?”没办法,即使突兀也要试着跟对方进行最后的交流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但是自己还是得尽到最后一点责任。
“那,诸位散会吧,稍后再谈。先生你随我来!”
无论如何在刘琦心中,林家仁都是特别的一个,即使环境变化了不少,他的内心还是当初林家仁遇到的那个落魄公子。
“先生,有什么你就说吧。”与其说刘琦是面无表情,还不如说他是不想让人猜透他的心思。
“刘琦,还记得初见之时么?”
平等的称呼以及故意提起彼时潦倒的自己,让刘琦一瞬间恍如回到了当初。刘琦低叹一声道:“如果有可能的话,我真希望先生不要走……”
“所以你就故意听了刘巴他们的闲言碎语?”林家仁也是一声长叹,拍着对方的肩膀道:“刘琦,这个名字以后也估计没有人再喊了,我只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了自己是谁……人都是有感情的,我也不例外,只是我有不得不回去的理由,正如你要守护这里的一方百姓那样,我也有自己发誓要守护的人啊!”
“我可以问,他是谁么?”
“原谅我的隐瞒,不仅是她,而且包括我的名字。”林家仁说的很诚恳,这就要离开了,也到了摊牌的时候了。
这年头为避仇家或是别的什么原因,隐姓埋名再正常不过了,刘琦也只是微微错愕,便接受了对方的欺瞒行为,以及他话里流露出来的不得不走的情绪。“唉,先生,如此一别当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次相见……刘琦真怕辜负了先生一番美意让荆州万劫不复啊!仔细想来颇觉悲凉,先是老师离世,后是先生远走,琦虽得到了这个位置,但又有何乐趣可言?”
“你可以的,要有这个自信,人如果连自己都不信,那又怎么让别人信你呢?”林家仁还在鼓励着这个比自己大上几岁的“孩子”,心中也是暗叹:刘琦啊刘琦,今后你的肩上或许只剩下无穷无尽的责任了吧?我虽然助你不少,但往后的路你可就要自己来了哟。他可没指望刘巴什么的能在政治斗争中帮的上忙,不帮倒忙就不错了,倒是执意要留下来扶助荆襄百姓的马良,倒是个不错的家伙,至于王粲,好像也进入正轨成为了襄阳的从事了吧?
“你的老师留下的遗言说的不错,重用文聘,提拔新人,军事方面就交给他吧;至于政事我也给你一点建议,刘巴虽然人品糟糕,但真的很有本事,他的话你不可尽信但务必作出视之心腹的姿态,否则我也不知道他会做出些什么来。而马良是一个一心为公之人,适合官员的考校和提拔,以及施政的形象代言,建议树立成为好官的代表。其他我就不多言了,哦对了,差点忘了,蔡轩其人你务必重用!”
“这倒怪了,先生莫不是……”
“我并不是因为收了他的礼物才这么说的,我已下足功夫让他以为刘备才是杀了他父亲的始作俑者,大公子只不过是得益人之一,现在他报仇心切干劲满满,你正好利用罢了。同时还可以让大家认为你不计前嫌,仁德之名手到擒来。”
“唉,先生越是这么建议,我就越舍不得先生走啊!您真的就不愿意留下来?”
这已经是第几次挽留了?林家仁却只是微微地摇了摇头,道:“虽分别在即,但我还是要为大公子做完最后一件事。至此以后你做你的荆州牧,我当我的逍遥人。”
“何事还得劳烦先生?”
“出使孙家,但却不是孙权。”
“这么说先生是想去孙安处劝其罢兵?不可!怎么说她也是偷袭老师之人,断然没有那么容易说话!”
“我只是做出最合理的判断罢了,联合孙权实在是万万不可取,且不说他有可能和刘备有密约,光是他背信弃义杀害其弟孙俨之事就知其人不可信!反倒是孙安,以信义著称,我去的话,一则并无性命之忧,二则说之以利害,我就不信她真的不顾退路孤军深入?三则如果大公子你暂时放得下仇恨的话,我倒是认为和她结盟肯定会好过与孙权……”
“这……”说起来黄祖也不是孙安亲手杀害的,报告只是说冲入敌阵中伏力竭而亡,而且这都最后一次了,相信先生也不会骗自己。
“好吧,万事由先生罢,咱们对外就说出使孙权以掩人耳目!”
“那此次之后,咱们后会有期了!”林家仁这是一去不回的节奏。
终于,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回去了!
第422章 荆棘的归途(上)
毫无疑问,林家仁想要这么做,一方面是由于这确实是目下刘琦方面相对而言最好的策略,另一方面林家仁也确实存了私心,总不能让尚香姐陷入险地吧?再说了,这边的事情也差不多到了结束的时候了,林家仁也该回归了。
不过,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尚香姐迅猛的攻势已经让他来不及做别的事情了,于是放弃了招揽诸葛亮的打算,这就要离开襄阳了。
可是在这之前,还是要去给自己的义父以及师父道个别的,可惜月英妹子还是不肯见自己,大概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吧。
就这样带着些许的遗憾,林家仁踏上了回归的征途。但他丝毫也没有意识到这一条路,是充满了荆棘的归路。
以林家仁为首的使节团,在一千名荆州精锐的护卫之下离开了襄阳,顺着汉水南下,踏上了征途。
除了玲、马谡、邓艾和陈情等人以外,林家仁还有一支从初来襄阳之时便着手培养花了重金打造出来的嫡系部队,别看一共只有三十来人但个个身怀绝技忠心耿耿,他们与马谡调/教选拔出来的一干人等组成了八十人的核心防卫,实力不可小觑。
跟随使节团的还有一个名义上的主角,也是林家仁特意提出的安排,好在完成使命之后将一众人等带回襄阳的人选。他叫做韩嵩,虽然听过大名但从来也没有见过,此人可以算作刘琦嫡系,其堂姐刘夕的夫家公公是也。
好在其人虽然身负名士头衔,但与林家仁相处却是甚欢,否则这一路上不知道有多不舒服了。说来也巧,韩嵩年纪五十左右,保养的却很是不错,看起来也就四十出头的模样,而且眉宇间极尽慈祥之感,尤其对小孩子很是喜爱,陈情这个小孩子就如同精灵一般上蹿下跳逗的人忍俊不禁。反观邓艾可就没那么好的本事了,由于只是结巴的原因,即使想要表达些什么也显得很困难,不过他也不会感到失落,因为已经注意到这个情况的林家仁一直很有耐心地陪着他说话。
一千出头的队伍浩浩荡荡地顺风而下,一路欢声笑语,好不自在。
汉水曲折一路朝南,不知不觉已抵江夏之境,两岸郁郁葱葱,风光宜人。这里目前是由刘备掌管,所以放行的很是容易。
由今晨开始,薄薄的雾气就始终没有散去,接近正午了,船队还是缓慢地前行着,但众人却承袭了一直以来的好心情,或是不住指点着朦胧的两岸风光谈笑自若,或是闲话家常聊聊彼此所见所闻,或是畅谈天下之事。
此趟出访佐官也有十余人,经过几日相处,他们也深知韩嵩与林家仁这一正一副的使者团代表是何种样人,也能放开怀抱尽情释放自己。
行至黄昏,前方斥候来报距离孙安部队还有数十里,林家仁心道接下来的路途就不能沿着汉水了,因为再行十多里汉水就要转而向东,要想找到尚香姐只有走陆路了,于是问过了韩嵩,待对方同意之后才将提前上岸的决定吩咐了下去。
马谡闻言,凑了过来耳语道:“这一带树林众多,咱们还是得选择高地扎营以防偷袭啊。”
这小子,自己还没说打算就此止步不前呢,就跑来提醒自己了,当真想要做杨修那样的人物?林家仁微微一笑,心道我偏不,随即下令,留下一部分人看守船只,其余人向西南进发,他们要接着走。
据说尚香姐在向江陵方向移动应该比较好找,而文聘此时正在此地防守,此人正是以防守悍将闻名于世的名将,想来尚香姐到了也是攻之不下吧?但不如赶在之前劝她罢兵较为合算。
抬头看了看天色,此刻已接近于太阳下山,再看了看部下,虽并无怨言,却看得出来脸上的疲惫。也是啊,都六月的天了,之前在船上并没有明显的感受,穿梭在林间却天气热的实在是有些过分,也到了不得不结营扎寨的时候了。
林家仁在一处小湖和树林之间择了一处高地作为行营地,准备让大家埋锅造饭好好休息一晚。剩下的七百余人则是欣然领命,入到树林之中一片砍伐,为建立营寨做好准备——必要的一些防守还是应该的。
趁众人忙碌之际,林家仁和玲两位假兄妹,沿着湖边散步。
尽管天气炎热,但大约是暮色快要降临的缘由,湖边不时有细细微风不断迎面,让人心旷神怡,蔚然忘我。
踏足之处,脚下残枝旧叶吱呀作响,头顶之上的嫩芽欣欣向荣,大自然当真美矣!不觉之间两人已更近湖水一步,似乎是想要细细地感受它的清凉。
“呐,玲,我希望你提前去主公那里一趟,虽然已经有使者去打了招呼……”林家仁捡起湖边的一块小石子,抬手将它抛入湖中,惊起了层层涟漪。
“好啊,就是不知道主子你说的是哪个主公?”玲也拾起了一块石子,用力一扔让它在湖面打起了水漂。
“能别这样么?月英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可以的话,我仍旧希望你叫我兄长……”
“哼,我可是要比你大,什么兄长啊,让人不省心的弟弟罢了!我告诉你哟,我可是……”玲没有继续说下去,有些事情现在说出来有些不合时宜啊。
“那就麻烦姐姐你走一趟,告诉我那个同样让人不省心的主公,让她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