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风-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扩大到西东北了。

事不宜迟,众人在民宅小巷中一路狂奔,路上遇到不明真相的几队士兵上前盘问,众人二话不说上去就砍,手弩杀人速度极快,一路上抛下尸首上百,但是陆陆续续的尸体也暴露了行踪,众人赶到西北角的荷塘之时,四面大军合围了过来,城墙上的士兵也往西北角聚集,众人心道:“这下可堵了活口了,再跑得了才怪。”

那群人的湿漉漉的脚步到了荷塘边就戛然而止了;众人不敢异动,赶忙通报大司马前来,城墙上的士兵此时也赶到西北角,居高临下举着火把弯弓搭箭对着荷塘里摇摇摆摆的绿油油的荷叶。

桓温骑着马飞速的赶来,密密麻麻的士兵们让开一条道让他进去,桓温急吼吼的进到最里层,望着一池莲叶诧异道:“人呢?”

“回禀大司马,小的们亲眼看见那几十人钻入了荷叶中,随即将此处团团围住,城头上的弟兄们也随即到达,那些人并未翻越城墙。”一名营正掩饰不住激动,忙回禀道。

“哦?这么说来,他们就在荷塘之中了?”桓温神色兴奋,像一只豹子遇见了刚出生几天的小鹿,玩弄之心顿起。

“挖沟放水,老夫要看看他们满身污泥头顶荷叶的样子,我倒要看看这些人到了穷途末路是否还是那般英雄了得。”桓温咬牙道。

“大司马,直接一顿乱箭射死不就完了么,干嘛费这么大功夫。”那名自己为立功的副将凑上来道。

桓温看着他,眼神凌厉的道:“你是在说我老糊涂了么?”

那副将心里发毛,连忙道:“末将不敢,大司马恕罪;大司马睿智精明,老当益壮……”

“你去死!”桓温飞起一脚将他踹倒,大剑一挥,那副将一道血痕自面到腹,哗啦一声,内脏流的满地都是。

众士兵忙拿来锹镐开始挖渠,桓温坐在一旁冷冷的看着荷塘里的荷叶发呆,天色已经大亮了,东方已经出现了一抹红色,折腾了一夜的士兵们腰酸背痛,挖渠的进度简直比乌龟爬还慢。

“算了,别挖了,弓箭手,往荷塘中放箭,放完箭后,下大网将尸体捞上来,送到桓冲将军处挂上辕门示众。”桓温揉揉眉头,嘶哑着嗓子道。

众人如奉纶旨,弓箭手连忙弯弓搭箭,随着一声令下,箭支如狂风暴雨般往荷塘里射去,但见碧油油一片大好的美景,朝阳下带着露珠的花蕾纷纷被密集的箭支射成绿泥,三十步见方的荷塘顷刻间荷叶、荷茎、荷花统统不见,露出下面冒着鲜血的碧水,水面上一会功夫便全部被鲜血染红。

桓温得意的大笑,今日虽粮草被烧,但是杀了韩暮之后北府军便再无抵抗之力,那还要这么多粮草干嘛?烧了就烧了呗,百姓们再去种就是了。

弓箭手射了足有一盏茶的时间方才停止,短短一会,小荷塘里被射进去了几万支羽箭,水浅大的地方露出的末羽都快能人立不倒了。

万众期待中,大网洒下,沿着荷塘两边三四百名士兵玩命的拉着沉重的渔网,但见里边密密匝匝全是箭支、残破的荷叶根茎,石块,鱼鳖等。

士兵们翻翻拣拣竟然没有一具尸体,鱼虾倒是不少,一尺多长的大青鱼足有上百尾,巴掌大的老鳖,水乌龟也有几十只,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那便是:所有的鱼鳖身上最少都钉着数十根羽箭,可见桓温军弓箭手射击之精准,弓力之强劲。

桓温面如死灰,大声命令:“再捞!”

第二网下去,又是一堆死鱼死憋,第三网、第四网、第五网……桓温不厌其烦的命令着士兵们一网一网的捞,但是捞到最后网里什么都没了。

桓温跌坐在椅子上瞪着地面上的一片污物默然不语,不知在想些什么。

一堆腐烂的草根忽然动了动,丛中探出一张大嘴巴和一双鼓鼓的眼睛,恰好和桓温对视。

桓温盯着这只幸运的蛤蟆,忽然胸口翻腾不休,一张口,一口老血喷出,翻身倒地。

热乎乎的鲜血浇到那只幸运的蛤蟆身上,那蛤蟆受惊张嘴“呱”的一声大叫,带着一股清亮的尿液窜入浑浊不堪的池塘之中。

妹妹你坐船头,

哥哥在岸上走,

恩恩爱爱,

纤绳荡悠悠……

韩暮哼着小曲,坐在船头回望烟尘滚滚的芜湖城,那些粮垛估计最少要烧到今天中午了,说起来还真是肉痛,三十万石粮食就这么付之一炬,这可是够十万大军吃上半年的啊,可惜拿又拿不走,吃又吃不掉,看着粮食吃不到自己肚子里,烧掉也是一种选择;

这便像是看着别人家的美妻与人私通,自己偏偏又弄不上手,便一不做二不休曝光了事的心理是一样的。

老子得不到,你们也别想拿。

当然韩暮烧粮纯粹是为了大局着想,粮仓被毁,战局的天平将会迅速的朝韩暮这边倾斜,这是战役的关键点和致命点,桓冲要是知趣的话恐怕今早就该拔营启程了。

到了北岸,众人弃舟登岸,在小树林中将准备好的马匹拉出,快马扬鞭往巢湖城而去。

ps:红票不要浪费呀,同志们。晚上更新稍微晚点,大概九点。

第三六二章 烟雾弹

夏花灿烂芬芳醉,人逢喜事马蹄轻。

七八十里的路程在韩暮等人看来毫不枯燥,一个多时辰之后已经远远看见巢湖城高大的城廓;浩渺的巢湖如一块碧玉镶嵌在城南,河山秀丽如画,壮美无伦;对于刚刚经历一夜血与火的众人来说,美景当前,恍如隔世一般。

远远可见巢湖城边烟尘滚滚,细细倾听居然还有震天的呐喊声;视线被阻隔了,所以看不见具体情形。

韩暮一惊,对众人道:“恐怕是桓冲在攻城,没想到桓冲居然孤注一掷了,咱们可要速度快些。”

众人再无心情欣赏美景,挥马扬鞭往南城奔去。

按照韩暮的估计,只要烧了芜湖城的粮草,不出三日桓冲必然退兵,到那时北府军将会趁着他们退兵之际大举进攻,争取一举将桓冲军击溃。

若是桓冲今日便退兵的话,韩暮还真有些犹豫是否要进攻,因为桓冲军尚有余粮,若是组织得当,有序而退的话,北府军未必能占得什么便宜;但若是等粮尽再退兵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后勤无以为继不要说九万大军,便是十九万二十九万又如何?一日不食便无力再战,两日不食便会有逃兵,三日不食哗变都可能产生。

所以站在桓冲的立场上,韩暮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便是退兵,而且是马上就退,三日时间足够大军退回姑孰一带,遥制北府军,而且可以想办法在筹措粮草,毕竟桓温大军有着天下十几州的地盘作为大后援。

可是事实却是,桓冲放弃了这一稳妥之计,采取了孤注一掷的打法,趁着还有三日余粮,居然主动寻求决战,不用说,粮草被烧的消息被桓冲严密封锁了。

这样也好,逼的他们攻城也不失为上策,韩暮心里明白,即便是桓冲本事再大,九万人想攻击八万人据守的坚城赢面几乎为零。

众人马到南城,发现原本白天基本上都在在巢湖中游弋三十多条敌军战船竟然一个未见,这叫韩暮满腹疑窦,按理来说,正面在大举进攻,湖上船只应该在南门牵制敌方兵力才是,靠近岸边船载投石车完全可以打到城楼城墙之上,再配合一支千人的小型地面部队,最少可以牵制四五千北府军,有机会还能突破城门。

就算是害怕北府军的雷霆车,也不该将船只全部开走吧,放在湖中最起码可以牵制雷霆车数架,何乐而不为呢。

南城门打开之后,韩暮飞马进城,先派亲卫去城头宣布他已经安全返回,自己则回到大帅府洗浴一番换上盔甲披上披风,昨晚狼狈逃命,全身脏的跟泥猴一般,大帅不能不顾形象啊,一个风度翩翩淡然自若的大帅比一个全身污垢胡子拉碴的大帅对士气的提升不知大了多少。

韩暮感到东城,只见城下军民分成一组组的在东门校场上待命,有的拿着水龙拎着木桶铜盆,这是准备灭火的队伍;有的端着茶水饭食,等待战斗间隙送上城头给士兵们填饱肚子解暑解渴的;更多的则是随时待命准备搬运沙包堵住缺口,修缮工事的。

韩暮暗自点头,每一场战斗的胜利都有这些无私奉献的百姓们的一份功劳,没有这么多的人手,一场大的战役确实难以为继。

校场上还有数万士兵列队盘腿坐在地上,等候轮换;他们顶着毒辣辣的太阳坐在校场上一言不发,仿佛一个个泥塑木雕一般。

韩暮知道这是谢玄提倡的硬汉作风在作祟,谢玄告诉大家,北府军不是老爷军,而是吃得了苦,流得了血的硬汉,所以不管是烈日酷暑还是三九寒冬都和平日一样保持军容军纪的严整和规范,就像此时这种情形,烈日下枯坐,绝对是对意志品质的一种强悍的锻炼。

韩暮从他们面前策马走过,满意的点点头道:“兄弟们,热不热?”

“不热!”士兵们回答道。

“不老实!这么热的天哪有不热的,锻炼意志是对的,但是大战在即,别热中暑了,我命令你们马上搭起凉棚,在凉棚下待命,这是临时决定,和谢玄副帅的命令不冲突,只要不打仗,你们还是要按照谢玄副帅的规定去做。”韩暮笑道。

“遵命!”众人大吼。

韩暮登上东门城楼,众人呼啦一下全围了上来,左看右看。

韩暮心中发毛躲避不及道:“干什么,干什么你们,不好好指挥作战,瞎瞅什么。”

“大帅啊,你就是神呐。”孙无终顶礼膜拜。

“大帅,以后我们不叫您大帅了,直接叫您大神好么?”高衡也上来凑热闹。

韩暮翻翻白眼,开什么玩笑,大神那是称呼大军统帅的么?那在后世可是扑街网络写手互相之间的吹捧的名头。

梁锦春笑道:“大帅,你这一手木马计可是彻底让他们傻眼了,没想到您在当日从芜湖撤离百姓的时候就留下了这一后招,堪称神来之笔啊,怎么都对您彻底拜服了。”

韩暮哈哈笑道:“雕虫小技何足道,得了我芜湖城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咱们北府军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的亏?”

“那是,咱们大帅可不是任人欺负的主儿,这次老贼恐怕要气死了吧。”刘牢之也笑嘻嘻的上来打听八卦。

“你们还真是闲的慌啊,战况已经轻松到让你们无聊的地步了么?”韩暮翻着白眼问道。

“大帅,实在是没什么可打的,桓冲就派了大约一万士兵攻城,冲到一半便被我们的雷霆车打了回去,死伤了一千多人就这么撅着屁股往回跑,现在都在千步以外鼓噪,又不来进攻,确实很无聊。”谢玄回答道。

韩暮眯着眼睛看着城下千步外的万余敌军,站在那里摇旗呐喊,样子倒是攻城的架势,投石车和床弩,云梯车数百架摆在队伍中间,可就是不进攻。

在看看远方连绵数里的桓冲大营,里面旌旗招展,但是看上去却无后续兵力列队进攻的迹象;大营后面倒是烟雾腾腾,也不知道在玩些什么花样。

韩暮皱眉沉思,忽然大叫一声:“不好!”

众将吓了一跳,忙问:“大帅,怎么了?”

韩暮一字一句的道:“若我没判断错误的话,桓冲这是要跑。”

众将大惊,七嘴八舌的道:“怎么可能,他的大营尚在,还有万余士兵在准备攻城,怎么也看不出要跑的样子啊。”

韩暮便将巢湖中敌船消失的无影无踪和这一万兵只是鼓噪不前的情形稍加分析,众人均觉有理;韩暮分析,兵船消失这便是一个迹象,桓冲若不是要逃跑怎么会将兵船这个牵制南门的利器撤离;另外着一万兵攻城其实就是个幌子,为的便是迷惑北府军,好拖延时间让大军安然启程东撤。

韩暮咬牙骂道:“这桓冲还真是狡猾,我说他前段时间那么精明,小心翼翼的走着每一步棋,为何今日要走拼死一搏的昏招,看来他是在放烟雾弹啊。”

谢玄组织的这次守城,此刻好比是被桓冲耍了一道,也气的大骂。

众将忙问韩暮道:“那现在怎么办,从攻城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时辰了,恐怕桓冲已经成功的将主力往后撤了十几里了。”

韩暮嘿嘿冷笑道:“大军撤退哪有那么容易的,一个时辰还不够整军的,看看他大营后面的烟尘,想必还在整军。”

谢玄道:“大帅,追么?”

刘牢之也道:“若任由他们撤离,他日备齐粮草必会卷土重来,是为大患。”

韩暮的眼光从众将脸上一一扫过,平静的道:“今日确是歼敌良机,虽然正面交战损失定然不小,但只要歼灭桓冲九万大军,即便北府军伤亡过半也是值得的;歼灭了他们,我北府军便从此无忧,桓温的时日也不多了。”

顿了顿他又道:“所以,我一旦下了这个命令,定会要求你们不计一切代价,你们要有心理准备;甚至你们的兵都会被打光,但是只要胜了,什么又都能回来,明白么?”

众将凛然,知道韩暮下了决心了。

“大帅,下令吧,咱们都是从北府军建立便跟着您的,大部分都是从小兵升上来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您给的,大帅不必太过于考虑我们的感受,只要大帅下令,我等万死不辞。”刘牢之深受韩暮器重,知道此刻自己需站出来表态。

大帅此举实际上是在揣摩大家的心理,看看是否有赴死之心,其实他只需下令出击,也无人敢不尊命令,只是心理上的问题很微妙,韩暮思维缜密,自然不想在这次正面出击中有任何差池;其实在他的估计中,此战赢面占到七八成,没有这么高的赢面,他可不会拿自己的本钱和对方硬拼。

刘牢之一说话,众将纷纷表态,今日之战定然奋勇向前绝不退缩。

韩暮知道差不多了,大声道:“众将听令!”

众人立正聆听,城头上一片寂静。

“着谢玄副帅率一万骑兵开北门出城迂回敌右侧待命,我大军号角吹起,便是你骑兵冲锋之时。”

“末将遵命。”

“诸葛侃听令,着你率六千骑兵从南门迂回敌左侧待命,待谢副帅骑兵右侧突击后方可出动,你的任务是猛冲敌人中军,不计损失和代价。”

“末将遵命。”

“刘牢之、高衡、孙无终听令,着你三人人率所辖部四万五千人组成前锋军团,配备一百雷霆车,须得正面牵制杀伤敌人,全军不得分散,形成优势兵力直捣敌军主力前锋军。”

“末将遵命。”

“谢石将军、司马荣副帅听令。你二人率五千士兵、二十架雷霆车驻守长江北岸,监视芜湖城守军,若敌军渡河来缘,可用雷霆车封锁江面,必须挡住来援之敌。”

“末将遵命。”

“袁岗副帅率五千士兵固守城池,我自带领一万士兵协助诸葛将军冲击敌军中军。”

袁岗凛然道:“末将遵命。”

“都有没有问题了?”韩暮大声问道。

“末将有一小小请求。”刘牢之道。

“讲。”

“末将可否与大帅调换位置,大帅率一万军进攻敌中军,虽有诸葛将军六千骑兵相助,但是兵力悬殊过大,恐有危险,请大帅三思。”

众人均道:“请大帅三思。”

韩暮哈哈笑道:“不已死战之心对敌,今日如何能胜;我若身陷重围,只能靠你们来解救;你们若真心待我,便需奋力向前,否则我军一败,本帅活着和死了有什么区别。”

众人这才明白韩暮的用意,将自己纳入险地,可以大大激发众将的战斗力,这其中有着一份强烈的自信,也有着一些心理上的小狡猾;都到了这个时候了,韩暮还是不忘记用心理暗示的办法告诉大家此战许胜不许败,可谓是煞费苦心。

“都去准备吧,一个时辰后准时开拔,城头这里就交给袁副帅了。”韩暮一挥手,众将纷纷下了城楼各自点兵带将忙个不休。

……

桓冲的心情极其糟糕,一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