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帝-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训雷约阂鹊�1626年,这显然是不能的,可怎么才能出去呢?朱由检顿时一筹莫展,陷入了困境,知道的再多,没有地方施展,一样是没用,不过朱由检在体内的朱影龙在后世是个非常执著的人,决定了的事情,不达成目的决不罢休,有了这个目标,自然就不觉得这如同牢狱的生活枯燥了,想到一个,否定一个,再想到一个,再否定一个,永不泄气!
第二章:赐婚
乾清宫冬暖阁,天启帝朱由校正飞快的挥动着手中的木刨,神情极为专注,如同对自己的孩子一般摆弄着一根木料,他在考虑用这根木料来干什么呢?这个时候,魏忠贤从外面走了进来,看到天启帝这个情形,朝随侍在旁的王体乾使了一个眼色,王体乾三步并成两步走到魏忠贤面前小声的道:“厂公,您来了。”
“皇上在这儿待多长时间了?”魏忠贤小声的问道。
“不长,才半个时辰。”王体乾是掌印太监,级别上要比魏忠贤的司礼秉笔太监要高上一级,但魏忠贤署理东厂,权势上恐怕就非他能所及,他当上这个掌印太监也多亏了魏忠贤大力保举,所以他对魏忠贤基本上是惟命是从,巴结的非常,话里都带着谄媚。
魏忠贤点了点头,拉着王体乾小声嘀咕了几句,只见那王体乾拼命的点头,脸上是笑出花来了。
“忠贤来了?”朱由校眼睛余光发现了自己最信耐的人来了,自然要放下手中的活计了。
“奴婢叩见皇上!”魏忠贤虽然在外是张横无比,但对一手拉扯大的皇帝倒是非常的恭敬无比,因为他也知道自己的权势都是眼前这个年轻的天子给的。
“你与朕之间这些虚礼就免了,说吧,又有什么事情,朕正好歇一会儿。”朱由校一坐下,王体乾迅速的将一杯热茶递了过去,朱由校接下,没有喝,放到一边,含笑看着魏忠贤。
魏忠贤一瞧,心中一宽,今儿个皇帝心情不错,忙满脸笑容道:“信王爷他……”
一提到信王,天启帝朱由校的脸色立刻变了,脸上的笑容马上就不见了,换成一副深深的忧虑,兄弟七人,眼下就只有剩下自己和老五了,朱由校虽然读书不多,但对这个弟弟素来疼爱,而且给他请了最好的老师经行教育,寄予深深的厚望,可以说把自己没能得到的,通通的都想在这个弟弟身上做到,朱由检现在这样他非常的失望,心愿难以实现,不过他也没有办法,缓缓道:“是不是那些名医都治不了五弟的痴呆病?”朱影龙不准任何人在他面前提朱影龙“傻”这个字,自己也不例外。
魏忠贤心里倒是一紧,这朱由校如此着紧信王,骨肉亲情倒是其一,莫非是另有想法?眼神霎时变幻不定,但转念一想,自己这是怎么了,皇帝才二十出头,虽然身体不怎么好,也不至于那么短命吧,子嗣终归有的,江山也不会轮到信王来坐呀,于是也装出一副担心的样子道:“皇上,经过不少名医诊断,信王除了身体瘦弱一些,其他并无大碍,万岁不必过于担心……”
“没有大碍,没有大碍人会无缘无故的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真是一群庸医,去,你去替朕把天下的名医都找来,朕就不信没有人治不了五弟的病。”朱影龙心情顿时恶劣了下来。
“皇上,信王爷从假山上跌倒,必是伤了脑袋,这脑袋一伤自然会出现一些异常,有时候非药石能医,奴婢到有一个法子,不知道该说不该说?”王体乾得了魏忠贤的指点,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道。
“快说,快说。”朱由校一听到有办法,顿时喜形于色的催促道。
“奴婢出身民间,民间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形,久病不愈,有一种方法叫做“冲喜”……”王体乾慢慢的将“冲喜”解释给天启帝朱由校听。
“王公公此法不妥,信王爷刚刚十五岁,按照祖制还不到大婚的年龄,而且如此做法可能会害了王爷的。”魏忠贤忙反对道。
朱由校也在考虑,祖法不可废,但朱影龙这样下去他这个做哥哥的实在心里不好受,按照王体乾的说法,这个方法也只有一半的希望,心中委实难以决定。
“皇上,奴婢认为信王爷虽然年纪小些,但并非**岁孩童,百姓中尚有童养媳之事,祖法虽不可违,眼下信王爷刚病,病情还不甚严重,倘若等上两年,病情恶化,失去最佳的医疗时机,到时候追悔莫及呀!”王体乾极力劝说道,语气颇为恳切。
天启帝内心不由有些意动,祖制他自己都不知道违背了多少了,比如上朝礼制,一天三朝,他哪一天真正做到过,而他也最烦的就是这些祖制了,自己不也是早早的通晓男女之乐了吗?况且十四五岁结婚的在民间一点都不稀奇。
魏忠贤瞧见天启帝脸上颇有同意的意思,忙转风道:“王公公说的也未尝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此事若是让百官和皇后娘娘知道了恐怕会不同意的,尤其是都察院的那些御史们要是闹起来怕不好收拾!”
“这是朕的家事,他们反对又有何用,百官那边你去处理,皇后那边朕去说。”朱由校起身下决定道,放下手中的活计,往坤宁宫见张皇后去了。
第二天,天启帝就给礼部下旨,为信王选妃,朝中大臣纷纷上书反对,更有御史痛哭流涕的跪在宫门外死谏,正好被魏忠贤借机处理掉一批所谓正直的清流,替信王选妃一事算是定了下来。
还为怎么走出皇宫一事而绞尽脑汁的朱影龙却怎么也没有想到,本来还有两年才大婚的他,居然因为这个变故突然提前了,想不到自己恪守言多必失装傻居然给他带了这么一个间接的好处,也就是说历史从现在开始已经有了小小的改变。
经过顺天府和礼部细细筛选,终于选出七十七名淑女,经过皇后亲自把关,最后选中城南兵马司副指挥史之女周滢宁为信王正妃,商人田宏遇之女田淑兰、首辅叶向高的孙女叶涟漪为侧妃,本来以皇后的意思叶向高的孙女应为正妃,但天启帝不同意,加上刘老太妃也对周滢宁非常的满意,认为她性子温和,持正严谨,是正妃最合适的人选,一锤定音,张皇后虽然掌管内宫,但刘老太妃可是她奶奶级别的长辈,宫中资格老,说话甚有分量,也就同意了这个一正二侧的方案,不过她倒是对这个所谓“冲喜”有没有效果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但有魏忠贤从中作梗,加上丈夫也鼎力支持,还有一个什么丈夫的乳母“奉圣夫人”客氏也从中搅和,张皇后在后宫已经是处境艰难,再说选出的三女跟魏党一伙人没有任何的关系,百官就不指望了,如今朝政被魏忠贤把持,所以也只能同意了。
当圣旨宣读到勖勤宫的时候,蒙在鼓里的朱影龙傻眼了,他印象中,周、田二女是自己的妃子,但叶向高的孙女突然把本来应该是他的妃子的袁氏给取代了令他大惊不已,难道历史真的改变了?圣旨还是徐应元代他接下来的。
前来宣读旨意的是司礼秉笔二号太监李永贞,正待上前恭喜一下信王朱影龙,突然看到朱影龙一脸的痴呆像,便厌恶似的把脚马上缩了回来,挤出一丝笑容朝徐应元拱了一下手,带着手下匆匆的就走了。
“王爷,您有大喜了!”徐应元、嫣红等太监、宫女们一齐给朱影龙道喜道。
“我大喜了!”朱影龙嘴里冒出四个字来,脸上似笑非笑,似哭非哭,把跪满一地的太监和宫女们吓了一跳,这傻了也就罢了,被给整疯了,那可没日子过了。
朱影龙当然不会疯,他已经适应了自己现在的身份了,只不过愁了十几天的事情一下子居然解决了,他一下子开心的过了头了?想不到在前二十五年朱影龙的时候自己连个女朋友都没有的他,现在一下子拥有了三个妻子,虽然他早知道这样的结果,但突然一下子拥有了,他真有些不敢想像,不但走出去的问题解决了,顺带着还娶了三个老婆,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想要得到的,朱影龙内心是欣喜若狂,但表面上还不敢表现出来,依然还是那副痴呆老样子。
周氏可是一个既贤惠有漂亮的女子,田氏更不用说了,明史记载她心灵巧慧,雪肤花貌,玉立亭亭,妩媚婀娜,琴棋书画,骑马射箭样样精通,不过史载她与周氏不和,与之争宠,不过朱影龙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朱影龙了,这种争宠不和的事情应该再也不会发生了,本来还有一个袁氏的,不过突然被叶向高的孙女给替代了,朱影龙想起来了,首辅叶向高就在今年被阉党排斥,逼迫告老还乡的,怎么还会把他的孙女选成自己的侧妃呢?
信王大婚后自然不能在住在宫中了,天启帝下旨让工部建造信王府,由工部尚书薛凤翔负责,但年年打仗,辽东边饷,国库空虚,那有余钱修建新的王府,司礼秉笔二号太监李永贞提出将惠王朱常润原先居住的惠王府修葺一番作为信王府,惠王朱常润已经被遣往荆州封地,他在京城的府第就没有人居住了,这个方案得到了天启帝,也就是朱影龙现在名义上的哥哥的首肯,拨出银两修葺一新,以备大婚后的信王入住。
朱影龙也渐渐习惯了自己现在的身份,他知道自己的处境,名义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爷,实则连一个小老百姓都还不如,没有自由,没有自主,若不是提前大婚,他还真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呢!
习惯了皇宫的规矩,习惯了穿那宽大的袍子,也习惯了精美的美食,唯独不习惯就是他那头披肩的“秀发”,后世的朱影龙可是一头抖擞的短发,刚劲挺拔可是他引以自豪的骄傲,可现在身体变了,身份也变了,那一头的“秀发”成了他永久的伤痛,古人的规矩,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剪不得的,可朱影龙实在是受不了这满头的长发,束起来,头皮马上就作痒,一天洗好几次都没有用,可能是心里作用,干脆就散开了,不再束发,整天披头散发的,被人告到魏忠贤哪里,再转告天启帝,一个痴傻的人能怎么办?只能随他去了。于是更加敦促工部修缮信王府,钦天监推算良辰吉日了给朱影龙早日冲喜完婚。
而朱影龙那披肩散发就成了皇宫独一无二的标志!
第三章:时局
历史还是按照它的进程在缓慢的推进,这一年七月,首辅叶向高在孙女叶涟漪被选为信王侧妃之后,在魏忠贤的咄咄威逼下,辞去首辅的职务,但为了参加孙女的婚礼,暂时留在了京城。
天启帝对信王的大婚十分的关注,还特地为之打造了一张龙凤大床作为和弟弟大婚之用,魏忠贤也是格外的热心,不过这个热心是什么心就不得而知了。
确定人选之后,礼部奏报信王婚礼仪举,钦天监选出吉日,婚礼就在有条不紊、恪守礼制的进行起来。
朱影龙也知道这是自己变为正常的最好的时机,因为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那么的开化,无神论还没有深入人心,而现在连自己都有些不相信无神论了,不然他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个时空,而且还好像借尸还魂似的成了信王朱由检。这“冲喜”是最好的机会,所以他开始学着慢慢变正常一点,不再傻傻的一站就是好几个时辰了,既然要融入这个身份,就不能浑浑噩噩这么过下去,所以在大婚筹备的这段时间内,他不得不拿起他万恶的繁体书本,凭借过去的记忆,总算将这个时代的繁体字认个**不离十,朱影龙在另一个时空的是个标准的工科生,不过是不学无术的那种,至于走上不入流的写手那条路也是机缘巧合,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命运,谁叫当初选错了路呢?搞的他在那个时间文不成工不就,现在来到这个世界又是文不成武不就,不过他相信他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因为他比这个时空的人多了几百年的认识。
天启帝对于朱影龙的变化自然的大为高兴,没想到“冲喜”真的有效,还没有正式大婚就有了效果,天启帝不禁对当初自己力排众议的选择感到无限的欣喜,就连反对的厉害的御史大夫门闭上了嘴巴,难道他们希望信王爷变成一个傻瓜吗?
本来天启帝想恢复朱由检的宫学的,但一想到朱由检并未完全恢复,而且大婚的礼仪实在繁杂,光一套礼仪学下来估计就够呛了,所以就只让他学习大婚礼仪,宫学就免了,但天启帝对朱影龙也是够疼爱的,本来信王大婚后就已经算成*人了,也就是说没有资格再进宫学了,所以特地的给他找了一个翰林院庶吉士李佑琳充当王府的属从官,等以后在王府另行教导,朱影龙用脚趾头都猜到这个翰林院庶吉士李佑琳是魏忠贤的人,不过他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等自己走出这个鸟笼,那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虽然只是差距了几百年,但最后的一百年的认识比前面上千年都来的积淀,鹿死谁手还未定呢!
在皇宫中朱影龙算是领教到了魏忠贤的力量了,他署理东厂,居然在宫中举起了内操,训练武阉,虽然朱影龙不知道这个历史时空有没有武功,但几次偷偷的看过武阉的操练,让朱影龙大大的吃惊了一把,明朝宦官干政最为严重,皇宫内的太监最多的时候有七万多人,朱影龙为写架空崇祯的小说看到这篇资料的时候嗤之以鼻,整个紫禁城才多少人,光太监都这么多,如果算上宫女,那还不吓死人,一个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分一下,每个人居然有上千的太监服侍,这也太夸张了,不过今天他亲眼见到了一点都不夸张,他的贴身小太监徐应元偷偷告诉朱由检,宫内有这样训练有素,个个裹甲出入的武阉就有上万人,全部隶属东厂,加上外地派出去的监军太监,督运太监等等,还有南京留守太监,朱影龙算了一下,还真的有那么多,想想,一下子阉割到七万多男人,朱影龙觉得浑身毛骨悚然,明末人口急剧下滑,据朱影龙的研究,保守估计七千万到八千万之间,也如果男女各占一半的话,太监式的男人就占了男人的千分之二,不算外面自宫没有进来的,平均每一千个男子中就有两个是太监,朱影龙不敢在分析下去了,这些太监不但把自己阉割掉了,也阉割掉了汉民族的血性,虽然说把明朝灭亡归罪于太监之手有些偏激了,但百姓在没有活路下争先阉割进宫做太监成为明朝末年的一大讽刺,这只是史书和野史上留下来的数字,实际上或许比这个更多,朱影龙不由的凄然了,一股力不从心的感觉顿时涌上了心头。
另一个让朱影龙惊讶的,这些武阉不但习武操练,还操习火器,在朱影龙这个外行人看来似乎战斗力还不弱,当然实际战斗力他根本无从得知,不过倒是对他们手中的火器起了兴趣,朱影龙在后世时空不是什么军事发烧友,但由于涉及到要写架空崇祯,专门补习了火器的知识,明朝的火器,主要是火铳基本都是火绳式的,这种火枪最容易受到天气影响,一遇到大雨就根本用不了,还用填充火药,使用起来技术含量还比较高,由于这个时代的炼钢水平不怎么样,所以这种火绳枪很容易因为使用时间过长而发热爆膛,明朝号称百万大军,这种火绳枪装备了五分之一都不到,可见生产成本不低,虽然他也纸上看到国遂发枪的制造图纸,但朱影龙除了在大学军训的时候打过几枪,经手不到几分钟,根本不可能让他去研究一下构造,所以他一看到这种火绳枪就惦记上了,期望能搞到一支研究一下,不过宫内危机四伏,就是他那便宜哥哥宠幸的妃子不符合魏忠贤,说杀就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