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释怒-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末世英雄传》三十万存稿,正在更新,请朋友们多多支持。

八十六章 诱惑

 转眼间,草长莺飞,张素元重回辽东一年有余,关内关外俱都打理得有声有色。

宁远北城的箭楼里,张素元的目光越过了浩渺的烟波,落向了东南方孤悬海外的皮岛。

皮岛地处鸭绿江口,与千济只一水之隔,北岸就是千济的宣川、铁山。皮岛纵横约八十里,在茫茫碧海中不过是一块弹丸之地,本来是个无人居住的荒岛,自徐文龙到来后,方才日渐繁盛起来。

徐文龙原是前辽东巡抚王桢化手下的一个都司,曾奉王桢化所遣,深入辽东袭扰离人,没曾想,不仅袭扰不成,反被离人追得跟兔子似的东躲西藏,最后三千人变成了三十人,他这才辗转落脚在皮岛。

落脚皮岛后,徐文龙招集流民,通行商贾,大做走私的买卖,于是短短几年就将皮岛经营得有模有样。根基稳固后,有一次趁离人空虚,徐文龙成功袭取了仅有百人防守的东江。

东江之役原本微不足道,更无关宏旨,但却是徐文龙飞黄腾达的开始。为了诋毁赵烈廷,于是东江之役就成了空前的大捷,朝廷的战略方向也由此转向,标志就是赵烈廷失势,王桢化得势。虽然这是早晚都要发生的,但东江之役大大加速了这一进程。

当时张素元刚出山海关,还未能执兵驰骋,仗着皮岛孤悬海外而离人又无水军,更重要的是徐文龙聪明绝顶,懂得审时度势,知道进退,从不会给离人造成真正的妨害,于是徐文龙一军就成了帝国唯一可以偶尔与吉坦巴赤打一下的军队,所以名气日盛。御史董其昌上书说,国家只要有两个徐文龙,则吉坦巴赤可擒,辽地可复。正是这几年,徐文龙由一个小小的都司一跃升至左都督、挂将军印、赐尚方剑,德宗皇帝提到他时,皆称“徐帅”而不以名之。

徐文龙早已是张素元的眼中钉,肉中刺。徐文龙在皮岛毫无作为,却耗费了辽东三分之一的粮饷;前后两次大战,徐文龙皆不听号令,隔岸观火。此番重回辽东,时机一到,处置徐文龙就已势在必行。

“斩其帅,用其兵”,这是张素元动念处置徐文龙的那一刻起就已定下的原则,但该如何斩帅,又如何用兵却大费思量。处置徐文龙是整盘棋局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他必须赶在皇天极突入西线前下完这步棋,而后,就要与皇天极和思宗展开决定性的一战。

他和皇天极是博弈的对手,但胜败却决定在思宗这个不是对手的糊涂虫手中。他制胜的关键就在于准确把握思宗的想法,并使之按照他指定的方向行动,但思宗是个不能以常理度之的疯子,所以决定最终胜败的不是人力,而是天意。虽然不喜欢,但也没办法。

“大帅,皮岛总兵徐文龙派人催讨粮饷,数目极大,我们跟本无力支付。”兵备副使郭广成进到箭楼,语带激愤地禀道。

“徐文龙派谁来催讨粮饷?”张素元略为沉吟了一下,问道。

“是副将陈明生。”郭广成回道。

“左将军回来了吗?”

“刚刚回来。”

晚上,张素元在书房中设宴款待刚刚归来的左长,朱虎城和郭广成作陪。

寒暄已毕,张素元即命左长说说徐文龙的情况,朱虎城和郭广成这时才知道左长失踪一个多月是干什么去了,看来大帅已决心解决皮岛的事。

“徐文龙号称有兵十三万,战将千名,其时不足三万,而且尽是乌合之众,据末将所查,皮岛至少已有两年没操练过兵马。”左长说道。

“徐文龙为什么如此大胆,难道他不怕皇天极哪一天攻打他?”郭广成不解地问道。

“哼!这老小子自然不怕,每次出兵打仗,都不过是做作样子,然后虚报战功。如此一来,一方面皇天极知道徐文龙是什么人,自然也就没必要兴师动众对付他,何况从徐文龙那儿还可得到他们急需的枪炮、布匹等违禁物资;另一方面,徐文龙又可以此向朝廷不断地索要粮饷,败坏朝廷吏治,皇天极找这样的人都找不着,又怎会灭了他?”左长愤愤地说道。

“陈明生是什么样的人?”张素元问道。

“陈明生是徐文龙的心腹,为人干练,很得徐文龙欢心。”左长介绍道。

“广成,你对陈明生的印象如何?”

“陈明生相当精明,知道进退,说话办事没有什么越理之处。”

郭广成说完,左长接着又详细说了皮岛四周的地理、徐文龙的布防以及手下主要将官的情况。

“徐文龙是辽东最后一块脓疮,必须剜掉,你们看该怎么办?”左长说完,张素元马上问道。

朱虎城看了看郭广成,郭广成也看了看朱虎城,他们虽然没认真想过,但这件事的难度显而易见,他们想不出一点辙。

这件事不能上奏朝廷,因为一旦上奏,若朝廷不同意,那再行处置徐文龙就是抗旨,而且必然闹得沸沸扬扬,让徐文龙有所防备;即便朝廷同意,若一旦走漏消息,徐文龙必然投降皇天极,到时什么后果不问可知。

派大军突袭皮岛显然不现实,更得不偿失,因为一旦出了纰漏后果也可想而知,而且也很容易出纰漏;诱捕也不大可能,徐文龙对大帅必定严加戒备,在他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将他调出皮岛几乎不可能。

该怎么办呢?二人不觉都把目光转到了左长身上。

“诱杀。”沉吟半晌,左长方才决然说道。

“诱杀?”朱虎城和郭广成惊愣片刻,然后几乎同时反应过来,因为诱杀徐文龙的可能只有一个,就是大帅孤身去会徐文龙,但这太危险了!

大帅此去,成功诱杀徐文龙是一定的,但一个不好,大帅能安然脱身吗?何况,“诱捕”与“诱杀”一字之别,却差之千里。皇上给予大帅先斩后奏的权力绝不是无条件的,对一般将吏可以,对同样手握尚方剑的徐文龙却断乎不行!但大帅既然孤身去会徐文龙,那诱捕的可能性就极小,因为太危险,只要徐文龙活着,兵变的危险就随时存在。

朱虎诚还好点,因为知道底细,所以他只是担心张素元的安危,但郭广成就不同了,与张素元的安危相比,他更担心斩杀徐文龙之后的事。对张素元,郭广成同样有着盲目的自信,何况徐文龙是什么货色,如何能与大帅相提并论?但大帅再厉害,也敌不过朝廷的一道圣旨,如果皇上震怒,将大帅罢职问罪,那辽东刚刚燃起的希望也必然随之熄灭。

虽然没有直视郭广成的脸,但郭广成心中想什么,张素元也已了然于心。

“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聪明人不必废话,张素元做了决定。

第二天,张素元设宴宴请陈明生,宴席摆在了北城的箭楼上,朱虎城和郭广成二人作陪。

虽然张素元对他一直都很客气,但自看见这位名震天下的蓟辽督师的第一眼起,也不知什么原因,陈明生就觉得脊梁沟冷飕飕的直冒凉气。

步入箭楼,楼台正中横额上,三个庄严肃穆的隶书大字“拜将台”赫然入目,陈明生顿时满腹狐疑,不由得偷偷看了身边的张素元一眼。听张素元要设宴款待,他就已极为吃惊,现在看到宴席竟设在如此庄重的地方,他心中就已不只是吃惊而已。

张素元对徐文龙是个什么看法,他不用想也知道,但又为什么要在如此庄重的地方设宴款待他一个小小的副将?跟本没必要啊,因为无论张素元心中打什么算盘,都大可不必对他如此礼遇。想通过他对付大帅,张素元不会如此幼稚;想拉拢大帅,要什么给什么才是唯一的法子,否则,就算对他再礼遇也没用。

惴惴不安中,陈明生强颜欢笑,与三人推杯换盏喝了起来。

“陈将军,有什么心事吗?不知本帅可否能尽些绵力?”察觉到陈明生的不安,张素元关切地问道。

“大帅,末将知道征粮艰难,但皮岛不比辽东,孤悬海外的十余万将士若断粮饷,后果不堪设想,是以末将一直为粮饷忧烦。”陈明生恳切地说道。

“陈将军不必忧烦,皮岛将士劳苦功高,本帅虽无力厚加赏赐,但满足粮饷供应既是应尽之责,更如将军所言势属必然,否则后果堪虑。皇上圣明,允本帅五年平辽,但本帅一人何能达此天功?辽东,本帅一臂,徐都督一臂,惟二臂前后呼应,默契配合,辽东才能运转自如,本帅五年平辽方不至沦为空言。”

说完,张素元即向郭广成问道:“陈将军所催粮饷尚需几日方可备齐?”

“恐怕要等半年。”郭广成一脸苦笑着回道。

“不可!皮岛兵马乃敌后劲旅,唯皮岛稳固,皇天极方才不敢大举进攻。郭将军,三个月内务必办齐!”张素元正色说道。

“大帅,即便将宁远所存粮饷全部拿去,尚不足所需半数,三个月又如何能备齐?”郭广成无奈地说道。

沉吟片刻,张素元对朱虎城吩咐道:“朱将军,明日你急传本帅大令,令明教将军加速转运粮饷,务必于三个月内将皮岛所需全部调拨完毕,不得有误!”

朱虎城应命后,陈明生急忙起身行以大礼,替皮岛将士感谢大帅厚恩。

双手将陈明生扶起,张素元抱歉地说道:“皮岛各部,孤悬海外,远离后援,必定万分艰苦,本来所需粮饷应及时如数调运,但正如将军所言,连年荒旱,征派日坚,宁远囤积一直不足,故未能如愿。请将军转告徐都督,头批粮饷随后调拨,余下数额分两批,三个月内一定如数运抵皮岛。”

陈明生再一次致谢,而后重新落座。这会儿,他心里的不安去了大半,张素元定是无计可施,奈何大帅不得,不得不转而笼络,否则五年转瞬即过,到时如何交待?

“难怪不过数年,皮岛就成为离人的心腹大患,令皇天极如锋芒在背,不敢大举南侵,只看陈将军就可知徐都督帐下必定人才济济,本帅还望将军与徐都督戮力同心,将来拜将必然,封侯可期!”张素元勉励道。

到了这时,陈明生觉得明白了张素元之所以如此礼遇他的原因。看来为势所迫,张素元既奈何不得大帅,就不得不转而笼络,但也必定心有不甘,一旦有机会还是要对付大帅,也是,不论谁为辽东督师都必定容不下大帅的作为。

“多谢大帅抬爱,末将庸碌,怎敢奢望拜将封侯?只望勤能补拙,少些过失才好。”陈明生慌忙说道。

看到陈明生眼内一闪即逝的光华,张素元哈哈大笑,豪迈地说道:“陈将军不必过谦,若将军庸碌,那本帅岂不是有眼无珠,否则又何必要在拜将台前款待一个庸碌的副将?”

“是啊,有道是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如今多事之秋,正是男儿建功之时!虎城原也不过是个副将,蒙大帅看重,现在典领辽东经略府中军,挂大将军印。放到一年前,虎城怎敢想这种事?今日大帅如此看重将军,想来他日必获重用,一旦平辽,拜将封侯就近在眼前。不怕陈将军笑话,虎城只要一想到将来拜将封侯时的风光,心就痒痒的。”说罢,四人同声大笑。

气氛愈加融洽,一顿酒直喝到日薄西山,陈明生方才起身告辞。临去前,张素元说道:“下月本帅欲到皮岛阅兵,与徐都督共商复辽大计,还请陈将军务必转告。”

陈明生唯唯而去,张素元、朱虎城、郭广成三人相视一笑。

八十七章 连环

 陈明生一回到皮岛,就见徐文龙正大发雷霆,原来他的第一百七十八个老丈人、水师大帅沈星奎劫了后箭运送粮秣的船队。

虽然没有明令,但徐文龙麾下每一个长脑袋的军官都明白一个禁忌:没有大帅的命令,就绝对不能动后箭的一草一木。

徐文龙非常明白,皇天极之所以让他在后箭背后立足,首先是因为他一直极为小心地把握着分寸,不能让皇天极烦心;其次就是皇天极从他这里可以得到很多急需的物资,当然,他也不是想归顺后箭,至少现在不想,目前与离人的交易只是互利互惠而已。

仗着他对香香的宠爱,沈星奎一向横行霸道,虽然儿子们和部下多有怨言,他也始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现在这个王八蛋竟敢劫后箭的粮船,这还了得!本该杀了沈星奎,给皇天极一个交待,也好杀鸡给猴看,儆戒儆戒这帮家伙,但杀了沈星奎,若一旦走漏风声,那又如何向朝廷交待?

正当徐文龙不知如何是好,左右为难之时,陈明生回来了。

听说张素元答应三个月内如数调拨完粮饷,徐文龙挺高兴,但听到张素元下个月要来皮岛阅兵,他立时感到不妙,再把粮饷、阅兵两件事放到一起想,就越想越不对劲,其中必有文章!

就在徐文龙心惊肉跳,连夜召集心腹议事的时候,沈阳的皇天极也在与范文海议事。

转运粮秣的船队被劫,皇天极大为震惊,他不是心疼那数万石粮食,也不是担心粮道被断,他是在担心徐文龙态度的变化。如果徐文龙转变态度,决心与他为敌,他以前就无异于养虎为患。

徐文龙屯军皮岛,势如悬在脊背上的一把利刃,之所以让他存在至今,开始是因为无暇顾及和缺乏水上战力,后来则是因为徐文龙的存在利大于弊。

范文海曾对他言道,如徐文龙这等人物,心中只有利害,所以徐文龙决不会希望朝廷收复辽东。如果他们大势已去,徐文龙定会趁火打劫,但若不到这种形势分明的程度,徐文龙也必定阳奉阴违,不会对他们构成威胁,而且形势若发展到一定程度,比如他们的优势已极为明显,又或是不再受到朝廷信任,徐文龙就极可能归顺他们。

当时虽有力量攻占皮岛,但也必定兴师动众,大费周章,两相权衡之下,他采纳了范文海的意见。如今徐文龙其势已成,现在要想攻占皮岛,绝非易事,但若徐文龙决心与他为敌,再不容易也得解决。

看到皇天极忧形于色,范文海一笑,说道:“大汗不必忧心,事情绝不会如您担心的那么严重,依臣看来,这次极可能是个意外,可能是徐文龙的部下一时贪心所致,确切的消息明后天就会送来。”

听范文海这么一说,皇天极愁容稍去,但依旧眉头紧锁。

“范先生,徐文龙渐成尾大不掉之势,若一旦张素元将徐文龙收服,我们就将腹背受敌,到时如何是好?”皇天极问道。

“大汗,现在徐文龙的态度,又或是张素元是否收服徐文龙都不重要。”范文海肃声说道。

默然半晌,皇天极轻轻叹了口气,说道:“范先生,这个本王如何不知,但为之奈何?您的离间计犹如画饼充饥,却又非画不可,而且稍有差池便会万劫不复。”

张素元复出不过一年,但皇天极看上去却老了十年。

“大汗,张素元近日要去皮岛阅兵。”看着皇天极惊疑的目光,范文海继续说道:“张素元去皮岛,目的无非两个,或是笼络,或是诱杀。以张素元的手段和眼光决容不下徐文龙,所以他到皮岛的目的只有一个:诱杀徐文龙。”

范文海接下来的分析与张素元和朱虎城、郭广成的密议如出一辙。

看着皇天极眼中渐渐亮起的光华,范文海继续说道:“徐文龙对张素元必定戒备极深,我们再放出风去,说张素元要杀徐文龙,徐文龙必定更加万分小心。”

“范先生,为什么不明确告诉徐文龙,张素元会诱杀他?”皇天极不解地问道。

“不能这么做,大汗。”范文海摇了摇头,说道:“如果我们告知徐文龙实情,那只不过会使张素元的计划落空而已。如果不是为势所迫,徐文龙现在决不会只因为张素元要杀他,就敢转而杀掉张素元。大汗,不能让张素元无功而返,必须要让张素元和徐文龙之间有个结果,不管谁杀谁,他们之中必得死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