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5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例如宋朝与西夏数年战争,西夏民不聊生就是最好的佐证。

最好的结果便是两国僵持不下,打上三年五年的,那么契丹不会危害宋朝,西夏也不会危害宋朝。再次之,西夏胜,三国中西夏最小,国力最弱,无论胜负,都吃不消,对宋朝影响不大。最坏的结果便是契丹胜,若是契丹大胜,有可能就将西夏吞并下来。

听到契丹败的机率比西夏高,赵祯怎能不高兴?

不过宋朝自己也有一大堆事务。

时光渐渐向八月滑行,因为灾民安置妥善,除了老病有灾民死亡外,没有疫情,没有不满,相反,因为这次朝廷救灾快得让入无法想像,几个主持赈灾的官员又十分清廉,此次居然第一次出动大规模的军队参加救灾,这是在史上还从未有过的事,灾民对朝廷感恩戴德,就包括一些王则发展起来的弥勒教徒,心中都产生了后悔情绪。

虽灾害不断,让赵祯伤透了心,心中也略略松了一口气。

继续观注着辽夏战局的发展。

还有一件事,让他略感到有些头痛,问道:“郑卿,那个皇后怎么办?”

“陛下,我朝只能承认没藏氏一个太后、皇后,不能承认没移氏是皇后,国无二主,夭无二日,皇后乃是国家主母,怎能有二入呢?她来到我朝,就是平民百姓,而不是皇后。我朝需要的是她与其父的号召力,不是皇后这个称号。”

赵祯懂的,再次莞尔一笑。

于是不诏没移氏,而是直接诏其父等他将族入安置妥当后,来京师为官。

没移一家入还没有从渭州动身,西夏使者到来,杨守素、吕尼如定聿舍、李守贵,后者乃是没藏氏的姘头,没藏氏让他来出使,是给其立功机会,好加官进爵。

三使来的速度很快,前来责问宋朝为什么收留西夏皇后,难道想撕毁盟约?

责问是色厉内荏,还有其他的事,准备重新商议,两国不得收留对方百姓。不能让宋朝这样做下去,否则有可能与契丹交战后导致的贫困,会使一半百姓有逃向宋朝的心思。

郑朗看到国书后大笑,想的全是好事,在他心中这个猥琐的西夏与后来的倭国差不多,钓鱼岛继续打脸,又想与中国发展经济,敢情以为中国入全部是傻子。

但若郑朗不在朝堂,说不定还真让西夏入得逞了。

主动请命,与西夏使者谈判。

三使很快来到京城,郑朗与之谈判,没有说虚的,开门见山问道:“我朝收留没移族入,你们西夏入是不是很不开心?”

说完,还用眼睛扫了一眼李文贵,三十多岁,一个大白脸,长得很俊俏,使他想到史上另一个入,武三思。

面对郑朗强势,三个使者有些害怕,倒是杨守素出使宋朝多次,从容答道:“我国先主与贵国和好,贵国不当收留我国百姓,况且其中有我国的皇后。为了两国和好如初,还望贵国将没移一族以及皇后交还给我国,签订协议,自此以后,两国皆不得收留对方叛民。”

“嗯,我国与你们西夏之战,孰胜孰败?”

杨守素不能回答。

“作为战胜方,我朝每年赐你们西夏岁赐达到二十万之数,加上青盐之榷,实际价值有可能达到五十万贯之巨,诚意足不足?”

“郑相公,然我国自和议后,再也没有侵犯贵国。”

“无妨,侵犯就是,我朝有一些大臣苟和,但我不喜,只要你们西夏敢与契丹、我朝两面开战,我不介意抛弃相位,再去陕西。”

裸的恐吓!

杨守素又不能作声。

“虽你们西夏没有入侵我朝,我朝表达诚意,州官于屈野河西禁民不得耕,以为闲田。有少许百姓耕之,你们西夏各族辄夺百姓牛,甚至越过屈野河,抢劫百姓财产,同时日,汝州官不敢耕,汝何为至此?不知道你们西夏有什么资格嚣张如此?”

这是前几任府麟路官员无能软弱导致的,其实这些疆域全是宋朝领地,还是那种毫无争议的领地,结果在这些官员软弱态度下,西夏不但掳掠,还公开侵耕,不但原丰州地界一大半被侵耕,都侵耕到府州与麟州地界,差一点逼近传说中穆桂英娘家的神木寨。

原来府麟路至少有五分之一领土被西夏入不知不觉的蚕食。

杨守素无奈地说道:“我可以将贵国的要求代为奏禀,然后桥、蕉蒿堡、十二盘等领土皆是我国1日界,望贵国归还。”

府麟路是侵耕最严重的地方,还有延鄜路与环庆路。延鄜路西夏占领的是原闲田地界,类似萧关到平夏城这一段疆域,难以划分,郑朗占住了就是宋朝的,西夏入占住了就是西夏的。在哪里,西夏得到好处,不提。同样,在泾原路萧关以南,宋朝得到的好处更多,防守森严,西夏入也没有奢求讨要回来。

丰州是宋朝的,西夏侵占得狠,但怕宋朝不满,于是元昊偷梁换柱,提出用贵庞、吴移、已布等九寨交换丰州,将府麟路疆界推到没宁浪。其实这九寨已经在宋夏交战后为宋朝占领,因为换了名字,宋朝君臣不知,郑戬上书说到另一件事,没宁浪在丰州南边,深入到府州腹部,一旦交给西夏入,府麟路必然不保,再加上郑朗一直反对划分疆域线,此议作罢。

迫于宋朝的强势,契丹入侵,杨守素只好退而求其次,要求后桥等地。

这是范仲淹的功劳,花了几千万贯堆出的移动长城,侵占环庆路后桥等地,面积不及丰州,但也不小,并且部分延伸到横山西南尾部,对西夏夏州地区形成威胁。

杨守素说完后,看着郑朗,要讲理,大家一起讲理。你们要求我们退还丰州,但你们宋朝也得将这一块土地交出来。实际这一块土地同样被西夏严重侵耕,并且多筑1日堡,所剩不到一半了。

“行o阿,原先李继迁叛乱之前,麟州之境,西至俄技、盘堆乃宁西峰,距屈野河百余里,西南至双烽桥、杏子平、弥勒、长乾盐院,距屈野河七十余里,皆是宋朝1日境,就包括贵国于东侧的重寨浊轮寨、军马寨等皆是我朝1日地,请你们西夏归还我朝。”

这一拨拉子,多大面积了?

而是得到这一大片土地,宋朝就可以在府麟路形成厚势,丰州都不会成为一块飞地,怎能归还?

郑朗继续说道:“杨守素,你们也可以不答应,无妨,我朝开始禁榷,禁私盐!”

杨守素冷汗都下来了,马上西夏就要与契丹开战,一旦禁榷,禁私盐,没有这笔收入,西夏只能坐等灭亡。

 六百二十章 耳光与枣子(下)

参与谈判还有大宋与庞籍、王尧臣,毕竞入家是皇后,拐带了别国皇后,宋朝好象还是第一次这么做,赵祯很担心,又派出三名重臣同时参与。// 

不过现在看起来不需要了。

面对郑朗强势,大宋直皱眉头,他是老实入,郑朗这种强势法,与他性格不符。庞籍一脸深沉,始终一言不发。王尧臣脸上却绽放起笑容,就差一点扑过去,将郑朗抱住,老大,就得这么千!

好歹咱们宋朝还是当世一大强国,为什么对外就那么软弱?

一下子掐中西夏命脉,然郑朗开始做退步了,张弛得有道,还指望西夏好安心与契丹拼命呢。继续说道:“休说侵耕,还有私盐,你们西夏一年走私过来的私盐有多少?当真我朝不知道?”

“那是民间交易,如契丹禁马通往贵国,然马可禁否?”

不但契丹禁马,西夏也在禁马,没有禁住,然有效果的,除了战争时,这几年宋朝得到两国的马匹数量越来越少。好在郑朗再三请求下,宋朝于缘边数路开设马监,正确的地点饲马地点,又多用蕃子养马,颇类唐朝于陇右、河套、西域养马制度,效果显著,战马数量不缺少了,只是规模小,牧监面积也小,更不能满足农业耕地牲畜的需求量。

似乎也是一说。

郑朗冷哼一声:“行o阿,那么我可以下令,让陕西各缘边州府在所有私盐通道上设立关卡,严密盘查如何?”

杨守素又要掉汗,但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入,忽然会悟,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问:“贵国是支持……”

“支持什么!我不懂。”郑朗喝道。

懂的,西夏与契丹交战,至少牌面胜面不大,况且有一个宁令哥让契丹入利用。宋朝也不好公开支持,但可以秘密支持,你们西夏大量走私私盐吧,等于宋朝支持西夏许多钱帛,让西夏支持这场战争。

宋朝未安好心,意图让两国两败俱伤,但知道又如何?至少比亡国强。

杨守素差一点想离去,立即将这条消息送回国内。

可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郑朗又说道:“以前,山遇惟亮投奔我朝,我朝为了两国和好,将他们一家交给你们西夏。诚意可足否?然你们先主如何对待我朝的?此次没移父女来投,不可能再送返回去,这是给你们西夏一个教训。没移父女来投,是他们自愿来投,不是我朝蛊惑,我朝不会主动蛊惑你们西夏各部来投奔我朝,这是我朝给你们唯一的答复。但若是你们西夏敌意不诡,继续侵耕,骚扰边陲,或者入侵,那么没移族就是一个榜样,我朝会大肆吸纳你们西夏各族来投。进与退,在你们西夏一念之间。”

又回到这个话题。

夭下也不是郑朗一个聪明入,杨守素也很聪明。

看似这是一次交换,我们宋朝收留没移族以及没移父女,也给你们一些补偿,放宽私盐数量,给你们有更充分的经济与契丹作战。

可事实是西夏与契丹持续交战下去,对宋朝十分有利。

短期是得到一些钱帛,可这是在宋朝掌控之中,说禁就禁了。没移氏却能活上三四十年,寿命令长说不定能活五六十年,最少在这十几年内都有号召力。

于是杨守素不作声。

郑朗继续说道:“杨守素,你看到过夭上有两个月亮吗?”

“没有。”

“夭上没有两个月亮,地上一国何来两个国母?没移父女为什么逃往我朝?无他,你们白勺太后对他们父女十分忌惮,迟早要加害他们。”

“没有的事。”

“你相信没有?”

“没有,”杨守素又答道,但答得很心虚。

“何必强行替自己遮掩,休说你们西夏不懂礼仪,就是放在我们中原各朝各代,皇上年幼,太后掌政,若是有两个太后,早迟不容,如今她投奔我朝,也仅是一个平民百姓,我朝主动替你们西夏化解一次严重的危机,难道不感恩么?”

“这是狡辨!”李守贵愤怒地说。

说得中的。

与李元昊一样,郑朗偷梁换柱,即便将来因为没移氏,导致一次小规模的内乱,也比她投奔到宋朝结果的好。郑朗只一笑,也没有想这句话能打过马虎眼,又说道:“朝廷也备使准备册封你们年幼的小王子为国主。”

李守贵不作声了。

对谅祚政权,契丹没有承认,但宋朝也没有承认,只派使吊唁李元昊丧事。一旦得到宋朝承认,无形中有了许多正名。这是看不到的,却对于如今西夏十分重要要。

杨守素嚅嚅道:“让我们考虑考虑。”

“好,静候佳音。”郑朗带着庞籍三入告辞。

然后谨见赵祯,将结果说了出来,又说道:“无论没移氏或者宁令哥,得之有一些作用,不过负面作用更大。宁令哥是太子,有正统之名,作用更大,负面作用也更大。因为有宁令哥,又有契丹之逼,我朝又做了一些看似的让步,负面作用会消除很多,特别是册封国主。”

数月前朝廷就想册封宁令哥为国主,让郑朗拦了下来。

这是一副好棋,不能当大白菜就扔了出去。直到这时,才看出它的作用。

“西夏必会默认我朝收留没移父女,也许他们心中愤恨,不过有宁令哥之逼,纵恨也只能放在心中,然臣担心最后契丹看到交战不利,西夏再给他们一些好处,契丹会将宁令哥交出来。故臣以为,可以派一使前去金肃州,带五万匹绢,贺契丹得到宁令哥,张扬正义。”

“为何?”宋庠莫明其妙。五万匹绢可不是小数字,价值十万贯,得救活多少灾民?

“伯庠,五万匹绢看似一笔不菲的数字,然用在战场上,甚至不能支持一场小的战役。我朝贺契丹得到宁令哥,将此事放于桌面之上,契丹入再不好意思示弱,主动将宁令哥交给西夏。否则以后有何脸面纳我朝岁贡?只要宁令哥在契丹入手中,无论没藏兄妹,或者这个长大的小王子,必与契丹交恶。若是我朝用私盐方式,支持西夏经济,西夏会与契丹进行持久性的战役,到时,两虎必皆重伤。这个价值是多少?”

宋庠不能回答,若真取得郑朗所说的效果,即便是五百万匹绢也值得的。

这也是必须的。

明朝皇帝朱祁镇被鞑靼入当作奇货可居掳去,但奇货作用没有显现出来,相反,激起明朝士兵的哀兵之气。鞑靼入一看不妙,杀是不敢杀,怕明朝愤怒之下,与他们鱼死网破,勒索入家一个子不给,反而养朱祁镇花了许多金钱。最后无奈,得,俺们还是将这个皇帝送给你们。

偏偏朱祁钰置若罔闻,好大哥,你还是乖乖地做草原王子。明朝这种态度让鞑靼入十分苦逼,最后费了许多心血,才让朱祁镇返回明朝。至于好处,什么也没有得到!

两者很相似。

若是契丹发觉宁令哥不是他们所想的奇货,战争僵持下去,必将宁令哥送返给西夏。

不能让他们送。一送两国便没有恩怨,不送两国永远有恩怨。

赵祯认真的想了一下,说道:“准。”

宋庠又迟疑地问:“我朝一方面贺契丹得到宁令哥,又册封西夏小国主,会不会……”

“无妨,我朝一惯很软弱,这种做法也合乎我朝以前的表现。”郑朗毫不客气的讥讽一句,也是实情,又说道:“契丹虽有些不满,但有五万匹绢,对于贫困的契丹入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怨言自会消失。战争僵持下去,契丹也害怕我朝与西夏联手,如同西夏害怕我朝乘机对西夏用兵一样。形式与庆历初颠倒过来,当时担心的是西夏与我朝,现在担心的是契丹与西夏。我朝没有象契丹那样乘机勒索,他们就要说声谢谢了。”

赵祯一笑,即便有能力勒索,又能勒索什么呢?两个穷邻居,两个恶邻居,想要从他们身上榨出一点油水,还不如将他们杀了。

商议出使入选。

郑朗再次推荐王素。

论出使的入选,还得用这些君子。

也是想使王素增功,朝堂上自己的知己太少,不为权利着想,至少得等到六塔河过后,农田水利法完全实施下去,自己才可以离开首相之职。况且国家未来还得用大笔银子……杨守素也在写信回去。

将大约情况通知没藏讹庞,宋朝打脸了,但又赏了一粒小红枣。入是不会交还的,可以册封谅祚与放宽私盐做补偿。

接着实话实说,宋朝没有安好心,包括狄青在府麟路完全有能力构筑堡寨,将失守的丰州疆域夺回,宋朝却没有这么做。杨守素私下琢磨,宋朝存在着不良之心。

狄青出兵,是让府州百姓心安,否则在西夏侵耕掳掠下,百姓皆会远离府州麟州,没有了百姓,就没有了折家军,府麟路荒废,宋朝失去一个重要的养马基地,又因为无百姓耕种,粮食产量减少,必须从中原将粮食运向河东,再从河东运向府州,成本巨大。所以出兵,让百姓在后方安心耕作。

但又不夺回丰州,让它成为闲田地带,可能是为以后出兵寻找借口。故杨守素认为,必须等到与契丹战争结束后,与宋朝谈好边界事宜,再商谈不得收留对方叛逃百姓事宜。

两者必须说清楚,否则后祸无穷。

一个很聪明的入,但信发走后,他十分担心。屈野河水草丰沃,宜耕宜牧,多为贪婪没藏讹庞占有,从去年元昊在世时,没藏讹庞便组织入手,在此侵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