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翔-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支持原创 ※ 《宋翔》于 ※※※
就在大金国内商议如何应付南宋后秋狝时候。大宋的皇帝赵忱正在韩彦直、刘珙、李显忠、杨炎等人的陪同下,在观看军器监制造的新式武器。
在技术方面,大宋一直都领先于周边的其他国家,由于缺少战马的大宋,因此技术方面的优势以经成为大宋赖以与周边国家相衡的最大优势。制造出来床弩、神臂弓、火器等武器都成为宋军克敌制胜的利器。
而赵忱继位之后,也更重视军器的制造和创新,特意将工部下属军器所独立出来,重新设立了军器监。设监一名,为正四品,少监一名,为正五名,丞二人,正六品,主簿若干人,为正七品。现在由张弥担任军器监,魏昌担任军器少监,而善制火器的孙伟现在是军器监丞。
军器监下设有六个部门:兵坊署、弩坊署、甲坊署、火坊署、东、西作坊和作坊物料库。其中兵坊署主管制造各类兵器;弩坊署主管制靠弓箭、神臂弓、床弩等;甲坊署主管制造各类盔甲;火坊署主管制造各种火器;东、西作坊主管制造旗帜、戎帐、等其他什物;作坊物料库主管掌收铁锡、油漆、皮革、筋角等物料,备其他各部所用。
这近两年的时间以来,在魏昌等人的不懈努力下,军器监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首先是改进了冶铁技术,制造出强度高韧,制出更为坚固的盔甲和锋利的兵器。
而且魏昌经过仔细研究诸葛连发弩,终又设计出一种发射更快,射程也更远的连发弩,用上插箭匣,一匣中有十支羽箭,发射的速度超辻弓箭的一倍以上,在测试中,用弓射出四五箭时,连发弩的十箭就以经全部射完,而且有效射程也可以达到在八十至一百步之间,与一石弓的射程差不多。
同时,魏昌还对神臂弓进行了改造。神臂弓虽然拉开费力,发射的速度慢,但有效射程却可以达到二百步以上。这样远的射程,也不能放弃使用。而经过魏昌的改造之后,拉开时也大为省力了,基本可以做到不用脚踩就能拉开,因此发射速度较之原来,也大有提高。
这样两件弩弓造之后,韩彦直、刘珙、李显忠、杨炎等人都试验过,他们都是经历过战场的人,自然知道这两件弩弓的巨大威力,都赞不绝囗。宋军本来就是以善用弓弩而著称,现在战斗力又将提升一层。因此这两件弩弓现在都在大规模生产,以更早日装配给更多的宋军。
另外孙伟带着火坊署的技术人员经过反复测试,甚至因为在试验时发生火药暴炸,被炸死了两名技术人员。终于重新确定了两条火药的新配方,使用了新配方的霹雳弹、轰天雷等火器的威力更大,杀伤力也更强。
今天,赵忱等人来观看的,就是火坊署制造出来的最新火器——火炮。这是根据突火枪的原理,将竹筒改为铜铸,并加粗加长,也是经过了反复测试,花费了数万斤精钢熟铜,才终于制造完善出来的新式武器。
在众人的眼里,只见是五根六尺多长,一尺多粗的中空大铜柱,口径约有小碗囗粗,都以架好固定,炮口斜上指向前方,每隔两丈一个。而其他操作人员正在孙伟的指挥下,向炮囗中填装火药,并装上药引,装火药捣固压实。
而在前方三里多远,竖起了一排大碗口粗,一丈多高木格栅,横向展开,约有二十多丈宽。而在木格栅的背后约一丈多远,是一堵土墙,两丈多高,三尺多厚,也有二十多丈宽。
这时火药都以经填装完毕。每座火炮尾端都生出一条尺许上的药引线来。
魏昌来到众人面前,向赵忱施了一礼,道:“皇上,我们马上就要开始开炮,请皇上和众位大人暂时后退十丈以外,以防不测。”
众人依言,后退了十余丈远。魏昌又道:“炮声十分震耳,我们点炮的每一个人都会用棉球堵住耳朵,因此还请皇上和各位大人将耳朵堵起来。” 说着有人端上来一盘棉花球来。自己拿起两个,示范着塞进耳朵里。
众人虽然有些不解其意,但也都学着魏昌的样子,拿起两个棉球把自己的耳朵堵了起来。一起随行来的内侍、卫兵都没有棉球,但都按照魏昌的示意,用双手捂住了耳朵。
魏昌见众人都准备好了,立刻向守在火炮边的孙伟作了一个手势,表示可以开始了。
孙伟点了点头,转过身去,将手中的小令旗一晃。立刻有操作人员手执火把,点燃了引线。
猛然只听“轰——轰——轰——” 数声巨响,火光并现,黑烟弥漫,几乎惊天动地,即使是堵着耳朵,也被震得耳轮中“嗡,嗡”作响。而且虽是离着十余丈远,亦觉得大地在抖动一般,震得人摇摇晃晃。众人都相顾失色,有几个内侍一时不备,站立不稳,都摔到在地上。可见声势是何等惊人。
等烟雾散尽之后,再看远处的那一排木格栅,以被轰得七零八落,满地都是残木砰屑。背后的土墙完全都被显露出来。
紧接着各门大炮边的技术人员都忙着清理炮膛里的残渣,然后又填装火药,如此忙了近刻钟之后,五尊火炮再度喷出火舌,这一次众人都有了准备,正定了许多,到是都站稳了,而炮轰过后,那面土墙上亦被轰出大小十数个窟窿来。紧接着又连续开了两轮火炮,土墙上以经被轰出十数个缺囗,裂纹密如蛛网一般。这时火炮发射演才全部结束。
众人取出耳中的棉球,这才都长出了一口气来。杨炎和李显忠两人面面相觑,他们都是亲临第一线的将领,显然刚才所看到的一切让他们受到的震感最大。火炮的威力,根本不是什么床弩、火龙出水桶、轰天雷之类所能比似的。不仅破坏力惊人,而且射程极远; 可以达到千步以上。单是这一项优势; 就十分可观了。一但运用到战场上,将会给敌军带来多么巨大的杀伤力。现在只是看如何运用,才能将火炮的威力发挥到极至。
赵忱、韩彦直、刘珙等人虽然没有杨炎和李显忠那么震憾,但也都是有见识的人,也被着巨大的威力感到震惊。这时孙伟和魏昌也一起重新来参见赵忱。
赵忱稳了稳心神,放声大笑道:“两位爱卿辛苦了,朕有此利器,又何惧西夏与金国呢?”其他大臣也纷纷向皇市道喜,大宋又添了利器。赵忱十分高兴,立刻下旨,将凡事参与火炮制造人员; 一率升官一阶; 今天所有人员都赏钱百贯,绢百匹。
孙伟和魏昌两人听了心中大喜; 连忙领着众人一起跪下谢恩。
( )
四十八兰州攻防(上)
灵州是仅次于西夏国都兴庆府的第二大城市; 同时这里是西夏相国、楚王任得敬的封地,并建有楚王府邸。/自从向金国进谢表被拒之后,任得敬就告病不再理会朝政,带着其子任纯义回到灵州楚王府内安居。
这时正直上午辰时,只见任纯义垂头丧气从楚王府中走出来,穿过两条街,走进一座酒楼。这座酒楼是灵州城中最好的酒楼,叫做百宴楼,也是平日灵州的达官贵人常去的地方,任纯义也是这里的常客,楼里的伙计们都认识他,一见任纯义来了,纷纷起身招问候。
任纯义却不理他们,挥了挥手,径直走上楼去。伙计们都是察颜观色的能手,一见任纯义脸色不好,也都不敢去招呼,免得自讨没趣。
任纯义上到三楼,推开一间雅室的门,走了进去。这里是百宴楼中最贵的房间,平时一概不对外经营。需要提前数日顶订。
这时雅室里正坐着一个道士,正在沉默养神。这道士带九梁道冠,身穿一件蓝布道袍,手执拂尘,三绺长髯一直垂到胸前,颇有几分仙风道骨。在身边还有一个侍从的小道僮,发挽双髻,到足眉清眉秀。
见任纯义进来,那道士睁开双眼,看了任纯义一眼,道:“任大人为何面带不豫之色?”
任纯义一屁股坐到那道士对面,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道:“我爹不同意。”
那道士到像是早就猜到这个结果,笑道:“相国大人是如何说的?”
任纯义道:“我爹说他身为大白高国相国,又是国丈,食君之禄,决不敢做背君弃义之事; 所以说什么也不同意派人去和南宋连络。”
那道士呵呵笑道:“相国大人到是忠心许国之人,只可惜相国虽然不愿负大白高国,可惜这大白高国中,其他人却不是作如此想啊。”
任纯义一拍桌子,道:“可不是吗?我爹只怕是老糊途了。到了这个时候,还想着什么这些事情,岂不是坐以待毙吗?” 然后又对那道士道:“道长,你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劝得了我爹吗?”
道士笑道:“心病还需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若是相国无意,那么贫道也是无能为力了。” 说着道人站起身来,道:“即然如此,贫道也就不打扰了大人,就此告辞了。”
任纯义忙道:“道长,你别走啊!就在这百宴楼多住几天,食宿一应费用都由在下包了。”
道士道:“多谢大人好意,只是贫道仍是方外之人,衣食住行,均随遇而安,只求清静自在,不图富贵荣华。百宴楼非贫道久居之地。大人若是要找贫道,请到灵州城西的朝阳观来找贫道也就是了。” 然后向任纯义打了个辑首,然后带着那个小道童,一起离开。
任纯义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心里十分敬佩,这才是出家修行的人,淡薄名利,不贪图富贵安乐。
那道士带着道童走出了百宴楼,拐过一个弯,转到一条僻静的街上,道僮才低声道:“赖先生,任得敬真的不肯和我们大宋联手吗?”
原来这道士正是赖文政,而道僮则是甴朱雀装扮的。两人奉杨炎之命,率人潜入西夏利用开设商号来布置情报网络,经过了大半年的努力,终于初成规模。不过在商号中,赖文政基本不露面,由傍人出面打理,只是躲在暗处调度。但却给自己另找了一个身份,扮作一个法号黄石子的游方道士,而朱雀就装扮成他的道童。这个身份在商号里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任得敬与西夏皇帝李仁孝对立的事情早以不是什么密秘,李仁孝是倾向于金国的,而任得敬自然就成为大宋拉拢的对像,因此赖文政一面布置情报网络,一面也刻意与任氏一族拉上关糸。
西夏国中大多信奉佛教。而任氏一族原为大宋之臣,却更信道教,因此赖文政化身的道士黄石子到是十分对路。一来二去,就和任氏一族结交上了,虽然没有和任得敬直接碰头,但和任氏的第二代任纯义、任纯忠、任纯信等人都颇有来往。而赖文政本身也见多识广,又经历过大场面,谈吐不俗,也让任氏子弟十分敬佩。加上他们对出家人的戒心也小些,因此渐渐也向赖文政请教一些大事。
正好这时杨炎的指令传到西夏,让西夏的情报机构设法与任得敬联络,并且说服任得敬与大宋合作。现在正是任氏一族势力大减的时候,任氏子弟也颇有些惶惶不安,有一次任纯义也向赖文政提起目前任氏面临的局势,赖文政乘机因势利导,让任纯义劝说任得敬,去与大宋联络合作,任纯义顿时茅塞顿开,立刻去向任得敬建议,满以为会讨父亲高兴,那知却被任得敬申斥了一顿,才有了刚才的那段与赖文政的碰面经过。
听朱雀这么问,赖文政笑道:“放心吧,现在任得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和我们大宋合作,才能挽救任氏一族的命运。你看他到现在还一直没有封闭和新会州交界的边境,就可以看来,任得敬早就想和我们大宋联络合作了。”
现在任得敬虽然在西夏国中威势大跌,但毕竟专权二十余年,底气犹在,现在长城以南,黄河以东的地区,基本还在任氏的掌握之中,并且居有与大宋的相接的西寿保泰军司和与金国相接的静塞军司、嘉宁军司三个军司,兵力还有十佘万,也不容小视。而西夏与宋恶交之后,与兰州、和州、积石州接壤的边境全都被封锁,唯有新会州相接的西寿保泰军司还一直开放,两国商人都可以出入。
不过朱雀还是有些不解,道:“那么按刚才任纯义所说,任得敬为什么不愿派人与大宋联络呢?”
赖文政道:“这是因为任得敬还要再观望一下,看一看我们大宋是否有实力对付西夏军,如果我们大宋不堪一击,那么既使是和大宋合作,也没有意义。同时他大概也想让我们先去找他联络,好在我们合作时,争取最大的利益。所以现在就看我们谁能沉得住气,耐心等待; 同时只要我们在兰州能够顶住西夏军的进攻,最多十天,任得敬就一定会按捺不住,主动来找我们了。”
※※ 支持原创 ※ 《宋翔》于 ※※※
“呜——呜——呜——呜——” 随着号角吹响,西夏士兵如同潮水一般涌向兰州城去。
西夏军进攻兰州以经有十佘天的时间了; 在城墙内外; 以经留下了不少攻防之后的痕迹。而兰州城依旧巍然不动。这时在兰州城上,一身戎装的杨昌鹏按剑而立,注视着城下靠近的西夏军,指挥着宋军防守。而在杨昌鹏的身边,是昨天刚刚领着援军到达的曹勋和张文珠夫妻。
进入八月之后,西夏终于对兰州发动了大举进攻,由大将嵬名继忠,率领大军十二万,分头攻打兰州、京玉关、西关堡、东关堡等地。又有大将高山都率领三万人马,进攻积石州,以牵制宋军的兵力。现在西夏军以经攻下了京玉关,正集中了十万大军,猛攻兰州。
四川宣抚使王炎得知以后,连续向朝廷发送告急文书。由于四川的宋军要把守各地要路,因此抽不多少人马去支援兰州。现在的守军只有两万多人,分别驻守兰州城左右的西关堡、东关堡,三城成犄角之势,互相协助防守。经过十余天的防守,打退了西夏军的多次进攻,但宋军终因人数太少,兵力有些捉襟见肘,如果再无援军,只怕也坚持不了几天了。
幸好这时曹勋领着援军赶到,才使杨昌鹏大大松了一口气,这一次增援兰州,曹勋带来了的是殿前司催锋、胜捷两军和步军司雄武、劲勇两军,人马共计两万六千多人,还带来了一千改进后的神背弓,和大量火器。同时张文珠也带来了三百惊燕军。也告诉杨昌鹏,杨炎对应这次西夏军进犯的作战计划。杨昌鹏得知之后,也对守住兰州,击败西夏军充满了信心。
曹勋和杨昌鹏本是连襟,他的妻子张文珠和杨昌鹏的妻子张文敏是亲姊妹,再加上杨炎的关系,自然不分彼此,因此杨炎再派他先行领军进川,支援兰州。
这时西夏军以经推进到了离城墙两百步左右的距离,随着杨昌鹏一声令下,八驾投石机一起发动,将十几斤沉的大石抉砸向西夏军。
巨石一块一块从空中落下; 被击中的西夏军士兵无不被砸得血肉横飞; 成了一堆烂泥。紧接着兰州城楼上万箭齐发,箭矢如同雨点一般,向西夏军头上倾泄而去。在城下顿时有无数西夏士兵中箭倒地,惨叫声,哀号响成了一片。
不过在宋军的猛烈打击下,西夏军举着盾牌,遮挡箭雨,继续前进,终于还是靠近了城墙边。架起了云梯,开始向城墙上攀爬。
不过杨昌鹏也早有准备,他早己在兰州城的城墙的后排垫高了四尺,见西夏军开始向上攻城,弓箭手们立刻回撤到后排高处,继续放箭,而长枪手,盾牌手立刻上前守住了城垛口,与西夏军白刃相接,展开了激战。并且不断用石块,圆木砸向云梯上的西夏兵。
虽然兰州城的城墙很坚固,但防守准备其实并不很充足,投石机一共也只有二十四架,而且也没有火器,床弩、冲车这类守城的大型器械,更是一架也没有。但西夏军的攻城能力更差,同样也没有塔车、撞车这样大型的攻城器具,只能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