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翔-第4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木华黎道:“大家想过没有,那个时候宋朝人为什么要帮助我们?”

被木华黎这一问,耶律阿海一时也答不上来。一边的札八儿火者笑道:“那是为了帮助我们扫除身边的后患,将来好一心一意联手对付金国。”

木华黎点点头,道:“说得不错,克烈和乃蛮是我们的后患,那么西夏就是宋朝的后患。我们蒙古和宋朝最终的敌人都是金国,但在进攻金国之前,必须把自己的后患都清除干净,所以先前宋朝会帮助我们攻打克烈部和乃蛮,现在我们也应该帮宋朝进攻西夏。”

众人听了木华黎这番话,才觉得有道理,这才有些服气。连耶律阿海和耶律秃花兄弟也无话可说

这时铁木真才道:“还有一点木华黎刚才没有说,进攻西夏不仅仅只是帮助宋朝,同样也是为了我们蒙古。我们最终的目地是要打败金国,但金国的土地比我们更大,人囗更是我们的百倍,以我们蒙古现在的力量,跟本不可能打赢金国,因此这一次我们可以夺取西夏的土地,掠夺西夏的人囗来增强我们自身的力量。而且,我听说金国的作战方式和我们蒙古完全不一样,阿海,这一点你应该最清楚了。”

耶律阿海点点头,道:“是的,大汗。草原上地势平坦,大家打仗都是直来直去,最多只不过是夜袭什么的,因此在草原上大家都是使用骑兵作战。而金国的地势就复杂得多,平原、山地、丘陵、森林、河流,什么样的地势都有,作战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正面、侧面、迂回,突袭,挠袭等等。”

耶律秃花也道:“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金国的各地城市都修筑有城墙,多数的人囗和财富都在城里,蒙古一向只有骑兵,而没有一支可靠的步兵,是跟本无法攻破这些城市的。”

铁木真,道:“不错,我听说西夏的作战方式与金国十分相似,因此通过这一次进攻西夏,我们要学会适应中原的这种作战方式,为以后进攻金国做好准备。同时我们也要组建起一支步兵,阿海、秃花,这个任务我就交给你们兄弟两人了。”

耶律阿海和耶律秃花这才心悦臣服,同时也为铁木真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而激动不己,耶律阿海慨然道:“大汗请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为大汗训练出一支精锐的步军来。”

( )

 十四西夏军的动向

“禀报杨帅,西寿保泰军司的西夏人马以经出动了,看来是要来救援西安州了。//” 一名斥候跪在杨炎的面前,向他报告探到的最新消息。

杨炎问道:“西寿保泰军司的人马是什么时候出动的?现在行进到何处了?人马数量又有多少数?你都清楚吗?”

那名斥候道:“小人是在三天以,从柔狼山的大道上发现了西夏人马,向西安州这边进发来了。人马大约有一万佘人。小人的队长立刻打发小人回来送信,他带着其他几位弟兄紧盯着西夏军的动向。因此这支人马现在行进到何处,小人也不清楚。不过相信他很快就会派人回来报告了。”

杨炎点点头,道:“好,你先下去吧。”

大宋建业六年(1176年)九月下旬,宋军大军二十佘万,分兵三路,向西夏发动了进攻。杨昌鹏率领人马,从皋兰出发,进攻凉州,而杨炎和高震合兵出击,攻取西寿保泰军司。打通援助任得敬的道路。

西寿保泰军司是西夏当年所设立的十二军监之一,与卓啰和南军司分设在黄河上游东西两岸,是西夏南端的门户之地,但北靠惟精山,西连零波山,南有柔狼山,连结杀牛岭,地势之险要远胜过卓啰和南军司。原来一直属于任得敬的势力范围,在两年以前曾被宋军攻取过,在宋夏议和之后又还给了西夏。

杨炎和高震率领大军从新会州出发,一路沿祖厉河北上,攻取了靖远、水泉堡,怀戎堡等地,基本收复了昔日大宋的会州全境。然后横跨柔狼山,在屈吴山西北下寨。

不过杨炎当然知道,西寿保泰军司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两年前大宋能够轻松攻取,是因为任得敬故意相让。而现在西夏在这里布下重兵防守,冒然攻打,必然会让宋军伤亡大增,因此杨炎坐镇大寨中,与西寿保泰军司对持,命令高震领军去进攻西安州。

西安州在会州以东约百里左右的地方,但被整个屈吴山由南至北隔开,只有南边的小陪份地相连。原来也属于大宋秦凤路的边防重镇,现在北部大部份都西夏占领,而南方一小部份由金国控制,现在并入到京兆府凤翔路的镇戎州。

这一举动大大出乎西寿保泰军司的守将董明召的意料之外。虽然宋军的出兵时候比预料中的要早,但西安州与宋朝之间相隔着屈吴山这道天然屏障,宋军根本不可能去攻击西安州。因此他才弃守了柔狼山以南的地方,全力布守西寿保泰军司,修筑了大量坚固的防御工事,想着等宋军杀来之后; 居险防守,消耗宋军的兵力。

而没想到宋军越过了柔狼山之后,并未向西寿保泰军司发动进攻,反而拆回过头去进攻西安州,这时在西安州只有数千士兵驻守,跟本守不住。一但攻下西安州,宋军就无需通过西寿保泰军司,可以从杀牛岭东端渡过葫芦河,直接去救援静塞军司。因此当务之急,就是立刻向西安州派去援军,尽力守住西安州,同时也向兴庆府发去告急。

但这正好是杨炎所希望的,把西寿保泰军司的人马从防御工事中诱出来,施行围城打援之计,即消灭了西寿保泰军司的兵力,又攻下西安州。因此才派人严密注视西寿保泰军司兵马的动向,一定要弄清楚西夏援军的行动路线,好在中途伏击。

探子下去之后,杨炎立刻命令但宋军以经严密监视了通向西安州的大道小路,同时魏郊还放出了飞鹰,在空中巡视,只等西夏军到。但一连等了两天,但也没有发现任何西夏军经过。

杨炎不禁也陷入了沉思之中。西寿保泰军司离西安州有一百三十多里的路程,而宋军驻扎的地方离西寿保泰军司还不到六十里路程,如果按斥候所说,两天以前西夏的援军就以经出发了,那么现在必然以经经过了宋军的大寨,但现在还没有出现,这又是什么缘故呢?难到还有一条宋军不知道的秘路吗?但也不可能,因为有飞鹰在天空巡视,就算有秘路,但一万人马的动静不小,绝对躲不过飞鹰的眼睛。或者西夏军会另有打算吗?

就在这时,又有人来报,又有斥候回来,说有重要消息禀报。杨炎一听,急忙命人带那斥候进来。

不一会儿,卫兵领进一人,满身尘土,一脸疲态,一看便知是急赶回来。不过从脸上看这名斥候还非常年轻,绝不超过二十岁。他一进帐,便跪下道:“杨帅,西夏军以经绕柔狼山以南,将走通会堡支援西安州。请杨帅早作安排。”

杨炎听了,也不禁吃了惊,走柔狼山以南,那就是绕到了宋军的背后了。而通会堡是西宁州西边的门户,屈吴山的山口,虽然他也想到西夏军会走别的走,但走这一条路,还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立刻问那斥候道:“慢慢说,你是怎样探知西夏军绕道走的?”

斥候道:“小人一共五人打探西夏军的动向,三天以前,发现一支西夏军沿柔狼山大道,奔西宁州方向而去。但当时小人就有些怀疑,只是事关重大,不敢轻易确定,因此先派回一人向杨帅禀报,小人与其他四人依然留在原处观察。”

杨炎道:“你是如何发现这一支西夏军不妥的?”

斥候道:“如果真的是去援助西安州的军队,必然是精锐人马,而且会简装急行,好早日赶到西安州。但小人看这支军队阵势不固,旗号紊乱,士气散涣,行动迟缓,气色疲惫,未战已逞败象之军,如果对方真是为了救援西安州,又怎么会派出这样一支军队呢?”

杨炎当年从军,也做过大半年的斥候,自然知道斥候对于一场战争的重要性。这斥候看来虽然年轻,但观察细致,思虑精密,到是个出色的探子,这才细仔看这斥候,见他眉清目秀,两眼精光闪闪,颇有神气,身形高挺,虎背熊腰到是一个军人的样子。于是又问道:“那么后来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斥候道:“小人又潜伏了一天时间,果然发现从西寿保泰军司中又出动了一支人马,军容肃整,行动迅速,但并未向东行,而是转道柔狼山以南去了。小人不放心,留下两人继续关注西寿保泰军司的动静,带着另一名同伴跟随西夏大军行进,跟了一天,翻过了柔狼山,发现这支人马立刻转道东行,小人认为这支人马才是救援西安州的军队,因此留下一人继续追踪,小人立刻赶来禀报杨帅,请杨帅决定。”

杨炎点点头,对那斥候道:“你的消息非常重要,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现在是什么职位?”

那斥候道:“小人姓孟名珙,今年十八岁,现在是进义副尉,出任十人长。”

这时一边的杨巨源笑道:“杨帅,实不瞒您,他是兴州孟都统的公子,这次是孟都统把他送到卑职麾下,让他长些见识。”

杨炎微微一笑,道:“愿来如此,孟珙,从军多久了?”

孟珙道:“小人从军以有三年多了。此前一直都随家父自幼学习兵法武技,十五岁时就在兴州军中戍守北疆,去年受封进义副尉。父亲说不经战场,难成大器,因此才把小人转到杨都统部下,希望能随杨帅进取西夏,为国效力,现在当了十人队长,目前付责打探战场消息。”

杨炎道:“十五岁就以经从军,可比本帅当年还要小二岁,孟珙,依你看来,西夏军绕到柔狼山南边之后,会走那条道路去救援西安州。”

孟珙道:“居小人看来,西夏军定是打算翻跃屈吴山,从定戎堡走,去救援西安州。不过这一条路绕了一个大圈,而且以山路居多,因此至少需要四五天才能走完,我们应该还来得极追上。”

杨炎又仔细看了看地图,从屈吴山确实有一条山道可以通到西安州,但必须经过定戌堡才行,因此对于宋军来说,这条路是无法利用的,而西夏军则不存在这个问题,这条路虽然绕得远了一些,但也不失为一个避开宋军的好方法。点点头,道:“很好,年纪轻轻能有这样的观察力和判断力,确实难能可贵。孟珙,你先下去休息去吧!等一会本帅还会有差遣。”

孟珙又向杨炎行了一礼,这才退下。杨炎对杨巨源笑道:“这个年轻人日后必会有大作为。”

随后杨炎立刻下令,招集众将聚集。众将到齐之后,杨炎首先将孟珙打听到的西夏军动向告诉众人。众将听了,也都大感意外。

杨炎随即下令,命人连夜快马赶奔高震的大营传令,命他在明天一定要攻下西安州。接着又令魏郊带领本部人马立刻出发,由孟珙领路,急速行军,一定要追上增援西安州的人马。然后又命杨巨源率本部人马,立刻逼近西寿保泰军司下寨。其他各路人马,也都做好准备,随时待命出击。

布置完毕之后,各路人马纷纷行动,进攻西夏的第一战既将开始。

( )

 十五初战告捷(上)

这时己是九月末,遍山一片金黄,透过了清晨的薄雾,高震看了看前方约三百步开外的灰色城墙。  //问身边的随从道:“吴锡出发了没有?”

随从立刻答道:“回禀高总管,吴统制在一个时辰以前就以经出发了。再过一个时辰,大慨就可以赶到地方了。”

高震点点头,回头对部下的众将道:“各位,今天一战,我们就要动真的了,一定要攻下西安州。”

众将齐声允诺,显得信心十足。其实这时宋军以经集中了近五万人马进攻西安州,而且各种攻城的武器也都十分齐备。西安州城中只有五六千士兵,跟本不可能抵挡得住宋军的进攻,只是宋军为了引出西寿保泰军司的援军,才在前几天的攻城战中并未尽全力。现在既然知道西夏的援军以经出动了,自然就不会再客气,这一次必然要全力以赴了。

高震也十分满意,立刻下令道:“雷铜钢,洪亮听令。”

雷铜钢和洪亮两人立刻出列,道:“末将在。”

高震道:“第一阵就甴步军司雄武军来打,一定要给我攻上西安州的城墙。步军司常宁军在城下用弓箭掩护雄武军。”

雷铜钢和洪亮两人都是在当年杨炎平南时应征入伍的,当时他们一共有五个人,经过这几年的征战,现在都以经晋升为禁军统制。雷铜钢是步军司雄武军统制,全军六千人,其中有两千是重甲麻扎刀手,是一支付责正面作战,攻城的军队。而洪亮是步军司常宁军统制,全军也是五千人,但是一支全弓弩手的军队,全军共有床弩五十架,每架床弩有十名士兵操作,连射弩手一千人,神臂弩手一千人,弓箭手二千五百人。一般不会独自作战,而是付责配合,掩护其他军队。

雷铜钢大笑道:“高总管请放心吧,如果我雷铜钢攻不上西安州的城墙,就绝不回来见你。” 说着一挥手中的厚背大砍刀,大声道:“弟兄们,出战。”

战鼓如同雷鸣一般响声,雄武军除去两千重甲麻扎刀兵之外,其除四千人全数出动,推着十架塔车,另外还架着五十余架云梯,向西安州的城墙靠近过去。雷钼钢本人也亲自蹬上了一辆塔车,加入了攻城的队伍中。

洪亮也迅速在战场前布置弓箭手和床弩,床弩都布置在离城两百步开外的地方,然后又在离城百步的距离内竖起了五十多架吊斗车,每个吊斗上有四名宋兵,执连射弩,其余的弓弩手也都各自占领有利地形,准备掩护雷铜钢的攻城部队。

西安州的守城名叫慕宥,城中原有守军五千多人,这几天以来; 虽然宋军并未全力攻城,但也把他吓得一直都是提心吊胆,盼望着援军快来到来。而今天在城头一看,宋军攻城的气势与前几天大不相同,城下是铺天盖地而来的宋军,还有那比城墙高出一大截的塔车,还夹杂着无数慕宥根本不认识的大小车辆,正在向城墙边缓绶靠近,心里不禁凉了半截,知道今天恐怕是凶多吉少了。心里不住的咒骂着董明召,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发援军来。

但宋军以经攻来了,也不能不战,因此慕宥只好硬着头指挥着士兵守城。看着宋军的前线部队以经进入了弓箭的射程,慕宥立刻下令城上的弓箭手放箭。

而这时洪亮在城下也把弓弩布置完毕,也开始向城墙上发射弓箭。一时之间,箭矢呼啸,如雨点一般,在战场上来回飞舞。

在城下的宋军都早有准备,塔车四面都有厚木板,不怕弓箭,而步行的宋兵全都举起盾牌,遮挡箭矢,依然稳步向城墙边靠近。

同时城下的宋军弓弩手也十分勇猛,拼命向城上发射羽箭,由其是床弩,每次射出,都带出可怕的呼啸声,而且每架床弩都以经调整好了角度,可以保证弩枪射到城头附近的时候刚刚达到最高点,开始下坠,不会飞过城头。有时一支弩枪可以贯穿二三个人的身体。而吊斗车可以把士兵升到三丈左右的高度,几乎和城墙平齐,再加上城下分布的其他弓弩手一齐发射,也将城上的弓箭手射死了不少。

西安州城中的弓箭手的数量本来就不多,虽然居高临下,但与宋军对射了一阵之后,城上的弓箭完全被宋军压制住了。

而这时宋军的攻城部队以经接近了城墙边,弓弩手和床弩都以经停止了射箭,以免误伤自己人。只有吊斗车上的宋兵还有可以准城上的敌军,继续发射。

高震见状,立刻下令吹号,招回大部份弓弩手,然后又下令,让殿前司游奕军统制郭士雄领本部人马,靠近城墙,以防止敌军突然从城中杀出。

这时宋军阵中有一辆塔车都以经贴近了城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