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翔-第4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南下劫掠的大好时候。
掌握了这些情况之后,没藏兴国也认定这只不过是一次偶然性的袭击,与过去的那种劫掠行为并没有什么区别。当然自己身为黑山福威军司的统军,自然也不能坐视不管,因此在这一天得知鞑靼军队在城外东北十五里的临河村抢劫时,没藏兴国立刻下令,亲自率军赶去临河村,希望能够遇上这支鞑靼军队,并且将他们消灭。
能够做到一个军司的统军,没藏兴国自然不会是无能之辈,而且他对鞑靼军队还是有所了解,知道他们善于骑射,凶悍好斗,而且可战则战,不可战则走,来去如风,人少虽然不多,但也极难对付。因此也不敢大意,将黑山福威军司中的八千骑军全都带出,想要能够凭借绝对的优势兵力,来个以骑制骑。
西夏军向东北方向行了十几里路,接近了临河村。这时前哨探子来报,鞑靼军队这时还在村子里劫掠。汶藏兴国听了之后,立刻将全军分为两队,从两侧包操进村子里去,希望能够包围鞑靼军队,将他们一网打尽。
但令没藏兴国感到有些意外的是,这次鞑靼军队竟十分狡猾,还没等西夏军杀进村子,就立刻扔下了劫掠到的粮食,财物和人口,向北方逃去。使西夏军的合围扑了个空。
等没藏兴国率领西夏军进入村子之后,发现村子里以经是一片狼藉,数十间房屋都以被点燃,地上横七竖八躺着数十俱尸体,随处可见抚尸痛哭的村民。粮食、布匹等物也被扔得遍地都是,无主的牛羊在四处乱走,显然都是被鞑靼在仓促之间丢弃所致。
这一切自然令没藏兴国觉得义愤填膺,而且他也看清楚了,这支鞑靼军队确实只有千人左右,而且自己所带的,也全是骑军,因此也对战胜他们充满了信心。立刻率军追赶了上去。
两支人马就在广阔的大地上追逐着。追了一阵之后没藏兴国发现,这次鞑靼军队并非是一味逃命,而且一面逃走,一面向身后的追兵发射箭矢。
虽然是回身射箭,而且还是在高速的奔跑中。但鞑靼军队射出的箭矢依然有相当的准头,西夏军中冲在最前面的士兵都不断被射落下战马去。虽然西夏军在追击之中,也向前方的逃军射箭,但相比之下,射出的箭矢则显得零乱无章得多。
建立西夏的觉项族原来本身也是一个游牧民族,但是经过了长达百余年的发展之后,虽然在某然地方还保留着一定的游牧民族特征,但思想和观念、习惯与汉族以经没有什么两样了。再次面对着这种游牧民族惯用的战术,没藏兴国也无计可施。
西夏军的士兵也震慑于敌军的弓箭厉害,因此追赶速度也渐渐慢了下来。而鞑靼军队并未趁这个机会拉开与西夏军的距离,逃跑的速度也缓了下来,似乎是刻意与西夏军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两军跑出了十几里路之后,没藏兴国也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立刻下令全军,停止追击。
但就在这时,突然杀声四起,从西夏军的两侧各杀出一支人马,直奔西夏军而来。同时在西夏军的正前方,同样也杀出了一支人马,让过了败军之后,拦住了西夏军前进的方向。正当中是一杆九旌白旄大旗,迎风飞扬。转眼之间,西夏军就陷入了三面包围之中。
没藏兴国见了,也不禁大吃了一惊,谁说这帮草原鞑子都是头脑简单的蛮人,这分明就是一个巧妙的诱敌之计。
原来就在宋军出兵之后,铁木真也从蒙古出军,从北方进攻西夏。这蒙古军笫一次对草原以外的国家发动攻击,因此铁木真对此十分重视,一共出动了六万五千蒙古军,其中分为五万骑军和一万五千名步军。
蒙古征战,历来都是依靠骑军,出动这样多的步兵,在蒙古历来的征战中,是从未有过的事情。而且这一次出征,一共动用了十二万匹战马,就连每一名步军都配备了一匹马,同时还逐赶着数万头牛羊随军出征,做为口粮。
蒙古大军是分为东西两路,进攻西夏,东路甴铁木真自任统帅,率领四狗者勒灭、忽必来、速不台、哲别,三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二弟合撒儿和别勒古台,契丹的耶律阿海和耶律秃花兄弟,札八儿火者等大将,率领着三万骑军,一万步军进攻黑山福威军司,然后再沿黄河南下,进攻兴庆府。
西路军由四杰木华黎、博尔术、赤老温、博尔忽率领,以木华黎为统帅,加上主儿扯歹,率领二万骑军和五千步军进攻西夏西北的黑水镇燕军司,然后横穿大沙漠,在黄河边与铁木真的主力军会合,共同进攻兴庆府。
铁朩真知道蒙古军不善攻城,因此率军进入西夏境内之后,并没有冒然去强攻阿剌海城,而是将大军驻扎在蒙夏边境一带隐藏,派哲别和速不台两人率领一千人马,到黑山福威军司周围的村镇中去劫掠,一方面抢夺财物、粮草和人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把西夏军从坚城中诱出来,好在野外与西夏军决战。
阿剌海城的主将没藏兴国果然上当,不经细查,就冒然率军从城中出击,哲别和速不台一见西夏军杀来,立刻率军败退,但又刻意与西夏军保持着一定的距离,逐步将西夏军马诱入了蒙古军的埋伏之中。
这是没藏兴国才看清楚,自己面对的至少有一万五千至两万的人马,想不到这一次他们会出动这么多的人马,难到说这帮草原鞑子们是想要大举进攻西夏吗?
但以经没有时间让没藏兴国去细想了,蒙古军以经从三面合围上来,在西夏军的左、右、前方三面都不断有箭簇破风之声传来,箭矢发射的速度和力度都远非刚才追击蒙古军可比。猝不及防的西夏军在这突然的袭击面前,立刻成排被弓箭射倒。
这时没藏兴国也明白,对方的兵力是自己的一倍以上,而且以经形成了三面合围之势,想要组织起有效的反击根本就是不可能,相反如果被蒙古军合围成功,把自己全部包围,那么自己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因此立刻下令,全军调头撤回,能够逃出多少,就逃出多少,只要逃回阿剌海城去,就安全了。
( )
十八蒙古军出击(下)
两支人马又在广阔的大地上展开了追逐。// 只不过这一次追击的双方以经转换了角色,是蒙古军追,西夏军逃。
蒙古军的追击阵势依然呈三面围攻的形态,就像一个张开的大口,以经咬住了西夏军的后半截身体,并且还想把西夏军整个都吞入腹中。而西夏军这时只是拼命的催马奔跑,不让蒙古军有机会在自己前方形成合围。
虽然一直无法追上西夏军,但在追击的过程中,蒙古军依然不断用弓箭在远处攻击着西夏军,以无情的冷箭不断侵削着西夏军的阵形,吞噬他们的生命。而面对蒙古军这种战术,西夏军的几乎是毫无抵挡能力,只能更加卖力的催马奔跑,生死只能听天甴命了。
双方一口气跑了二十余里路程,以经可以看见阿剌海城的城墙,在追逐之中,双方虽然还从未进行过短兵相接的战斗。西夏军以经只剩下五千多人,而蒙古军的损失只有五十几人。
这时阿剌海城上的留守士兵也发现自己的人马败退回来,急忙放下吊桥,打开城门,好让自己的军队进城。同时弓箭手也纷纷搭箭上弦,在城墙上做好了准备,掩护同伴进城。
而就在这时,蒙古军突然发力,人马一起加速,追上了西夏军,有不少蒙古军甚致插入到西夏军的队伍中去。西夏军的前部虽然进了城,但后半部份却可蒙古军交缠在一起,无法分开,就这样也将不少蒙古军带入了城中。
没藏兴国刚刚逃进阿剌海城,还没等松一口气,却发现竟有不少蒙古军也跟着西夏军一起冲进了城中,并且趁势在城中四处砍杀西夏军。没藏兴国大惊,这才明白了蒙古军的用意,原来他们一直牢牢的缀着自己的败军,目地就是为了趁势杀入城中来。
想到这里,没藏兴国不由一阵心寒,这不是一帮大字不识,没有文化、头脑简单,只知道杀戳和抢劫的蛮人吗?怎么能够想出这么巧妙的计策来。
城里的西夏士兵想要强行关闭城门,但这时西夏军混杂着蒙古军正在源源不断从城门中进入,不要说是关闭城门,就是想挤进城门洞去,也要冒着被战马贱踏的危险,而城墙上的弓箭手虽然拉开了弓箭,但却怕误伤了自己人,只能引而不发。
而蒙古军杀入城中的人越来越多,尽管没藏兴国率领着西夏军在城中竭力抵抗,但驻守黑山威福军司的西夏军终究只是西夏的二流军队,而蒙古军却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人马,双方的实力实在是相差太远,虽然在城中狭窄的街道本不利于骑军的战斗,但无论是骑术、马上的格斗术还是射术,西夏军都远远不及蒙古军。而且西夏军也完全没有让蒙古军杀入城中,进行巷战的准备,因此被蒙古军杀得尸横遍城。
虽然蒙古军的攻占阿剌海城以经变得几乎势不可挡,但没藏兴国依然挥动长枪,死斗不止。不过这到不是因为他尽忠职守,而是因为没藏兴国明白,自己身为黑山福威军司的统军,如果失了阿剌海城,就算逃回到兴庆府,还是死路一条。因此到不如就在这里战死。
没藏兴国奋力挑下一名蒙古骑兵,这时一匹黑马出现在他的面前,马上的骑士,黑衣黑甲,目光如箭。手中的长矛挂动慑人的寒风,疾刺向他的心窝,正是蒙古军的大将哲别。
“当啷”一声,没藏兴国挥枪格开,然后反手一枪刺向对手,他虽然不认识对手是谁,也听不懂蒙古语,但也看得出这人并非是普通的蒙古士兵,应该是一员大将。因此希望在临死前杀死一个有身份一些的蒙古大将。
但两人交手几枪之后,没藏兴国立刻发现对方绝非易与之辈,力大矛沉,超远在自己的想象之上。数招之后,枪矛相交,没藏兴国只觉双臂发麻,长枪也被荡开,胸腹一带顿时门户大开,哲别趁势一矛向没藏兴国当胸刺来。
没藏兴国躲闪不及,冰冷的寒风直透肌肤,长矛穿胸而入,没藏兴国惨叫一声,栽倒下马来。
主将一死,守军更是无心迎战,纷纷举手投降。蒙古军趁势攻占了阿剌海城。
※※ 支持原创 ※ 《宋翔》于 ※※※
进入西夏的首战告捷,铁木真心里也十份高兴,带领着蒙古军进城的时候,特意仔细观察了一下阿剌海城的城墙。看着这高大厚实的人为制造的防线,铁木真的心里也不禁心出了感叹,面对这样如果不是采用这种突袭的办法,在野战无所谓惧的蒙古骑兵军恐怕也只会落得个一筹莫展的结果。但从这到到兴庆府,还必须经过好几个关囗,在想用同样的方式攻取城池,恐怕是不可能了,必须另想办法才行。
不过在随后清理的战利之后的所得,却令铁木真心花怒放,暂时忘记了以后的战争困雄。虽然现在阿剌海城并不是西夏重点布防的地方,但毕竟是西夏的十二军司之一,而且又是边境城池,因此也储备了相当数量的粮草和其他军用物资,战马近万匹,驼骆数千头,而且城中还有十几万人囗,再加上在城外的村庄市镇,攻下一座城,简直比征服一个小部落的收益还要大得多。
铁木真立刻下令,将在城外掠夺的粮食、财物、人口全都搬入城中,然后按照草原上征服一个部落的做法,先把城里的工匠全都集中起来,统一分配任务。然后挨家挨户的收集每一个居民家中的财物,又将城中的老人全都杀光,而其他青壮年男子、青壮年女子、小孩暂时分别收押,等着蒙古军撤离的时候,再一并带回蒙古去。
就在蒙古东路军攻克了阿剌海城的同时,蒙古的西路军却受到了极大的阻力。木华黎等人率军杀到黑水镇燕军司所在的黑水城前。西夏守军同样也开门应战,双方刚一交手,西夏军就被蒙古军杀很大败,拆兵五千余众,最后逃回城中,闭门不战。
木华黎立刻下令攻城,但刚刚成军的蒙古步兵面对不逊色于阿剌海城的黑水城跟本毫无办法,连续攻了三天,拆兵两千余人,但连黑水城的城头都没有攻上去。
在此期间西夏军到是有两次趁着蒙古军收兵的时候杀出城来,想打蒙古军一个措手不及,但都被早有淮备的蒙古军杀得大败而回。之后,西夏军也放聪明了,知道自己在野战中根本就不是蒙古军的对手,因此也就任由蒙古军在城外挑战,死心塌地的闭门不战了。
而攻城也只能白白损失兵力,这一来连一向计谋百出的木华黎也一筹莫展了,只好命人去向铁木真禀报自己这边的战局,听候铁木真下一步的调遣。
铁木真得知之后,到也并没有怪罪,只是命人告诉木华黎,不要在继续攻城了,绕过黑水城,到阿剌海城来与自己汇合以后再说。
木华黎等人接令之后,只好先率军劫掠了黑水城周围的几个村镇,然后带着劫掠过来的战利品,绕过了黑水城,赶到阿剌海城来。
两方汇合之后,木华黎、博尔术、赤老温、博尔忽、主儿扯歹五人来向铁木真请求处分。
铁木真对此一笑而罢,劝慰道:“这次进攻西夏,对我们蒙古军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战争。攻不下黑水城,是因为我们蒙古军的攻城力量不足的缘故,与你们无关。不过,这也并不完全是坏事,至少使我们积累了经验,为了避免以后重蹈覆辙,一定要训练出一支善于攻城的精锐步军来。”
不过话虽如此,铁木真也清楚,想训练出一支精锐步军,可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两三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且具体如何训练步军以及攻城战术,蒙古诸将中也都没有太多的经验,既使是耶律阿海和耶律秃花兄弟这样的降将,也并不是以善于指挥步军作战为善长。
这时铁木真不甴又想起了杨炎,虽然没有见过宋军的攻城战,但在班朱泥河边时,他仅仅只用三四百步军,就抵挡住了火鲁剌思部的千余骑军的冲击,什么时候自己能够拥有一支这样强悍的步兵部队呢?
但这一切都是以后的事情,现在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从阿剌海城到兴庆府之间,如果沿着黄河南上,有白马强镇军司、右厢朝顺军司,摊粮城、省嵬城、定州、怀州等地,以蒙古军目前的攻城能力,想要强行攻打这些城市,根本不可能。必须想出一个办法来才行。因此铁木真招集蒙古众将,商议了两天,终于决定,面对这些坚城,只能智取,而绝不能强攻。一但智取不了,就绕过城市,继续向兴庆府推进。
因为游牧民族作战极少携带大量粮食,都是打到那里就抢到那里,因此蒙古军对后勤补济的依赖要远远低于宋军和金军。这种作战方式到是适合于蒙古军的作战方式,反正论野战,西夏军远不是蒙古的对手,只用把劫掠的重点放在城外的村庄乡镇上。而且现在占领了阿剌海城,正可以做为在西夏境内的一个的据点。
( )
十九进驻灵州
宋军三路出兵,进攻西夏,消息传到兴庆府之后,西夏的群臣不禁都大吃一惊,因为原来预计宋军最快也要等到十月以后才会发起进攻,万没有想到宋军足足提前了一个月就动手了。//而且凉州、西寿保泰军司,西安州等的边境城地都相继失守,现在宋军己经可以长驱直入,深入西夏境内了。
因此李仁孝连忙招集文武大臣,商议应对的办法。西夏群臣商议之后,认为现在宋军大军压境,不能再继续进攻任得敬了,应该集中兵力,全力对付宋军,尽量多争取时间,然后在向金国求救,等侍金国发兵来支援。
商议确定之后,李仁孝急忙下诏,命令西夏军放弃进攻灵州和静塞军司,立刻集中人马,在黄河峡口至静州一线布防,抵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