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翔-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显忠道:“回禀陛下,臣以为至少有八成以上。”

赵忱还没有说话,周葵不禁皱了皱眉头,道:“李殿前所说有八成把握,是否太过夸大了。”

李显忠摇了摇头,道:“绝对没有,西夏战场的优劣杨炎己在奏章中说得清清楚楚,我大宋军队天时、地利、人和尽占,取胜是指曰可待的事件,丝毫也没有夸大之处。”

周葵听李显忠说得这样肯定,也无话可说。他也看过杨炎的奏章,分析得也是清清楚楚,再加上杨炎以前取得的战绩,除非是硬要说完颜允恭的用兵能力再杨炎之上,否则也不得不承认,在西夏的战场上,宋军的胜算极大。”

这时赵忱站起身来,在金殿来来回走了几步,然后才道:“好,那就这么决定了,按杨炎所奏,立刻从江淮出兵,进攻中原。立刻着枢密院,制定作战计划。” 顿了一顺,赵忱又道:“如果府库的用度不足,那么就动用朕的内府,对付个一千万贯钱,朕还是拿得出来的。”

五位大臣听了,也都吃了一惊,内府也是就皇帝的私人府库,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每年财政中固定拔出的皇宫费用,公田租赁和收入的费用,再就是每年各地方,藩属向皇帝、皇后等进献的贺礼,也就相当于是皇帝的私房钱,每年下来,也是一笔巨额财富。

从原则上来说,皇宫里的各项开支,包把皇宫的维修,扩建,以及皇帝对大臣的额外赏赐都是从这笔钱里支付。在大多数时候,也是够用的。不过如果遇到一个穷奢极欲的皇帝,自然是远远不足,还是要向国库支取。

不过赵忱也算是比较简仆的皇帝,自从定都建康之后,基本只用现在的宫殿,只是做了一定的修缮。有好几次大臣请救扩建皇宫,都被赵忱否决掉,而时宫中的生活用度也都尽量节简,将开支降到了最低,因此现在内府的积蓄拆算成铜钱,己有近两千万贯。只是其中各类古玩字画占了相当一部份,铜钱到是只有一千多万贯。不过大宋历代以来,只有皇帝伸手向国库要钱的,还从来没有用自己的私房钱来填国库的,虽然是为了支付一场战争,但也是不易了。

韩彦直等人都不禁大为感动,道:“陛下为我大宋复兴,不惜以内府之财,可谓是尽心竭力了。”

赵忱摆了摆手,笑道:“内府外府,也都是大宋的财耸崭词粒行舜笏危疲炙愕昧耸裁矗咳缃袷俏掖笏沃行说墓亟ㄊ笨蹋雇涞染⌒慕吡Γ笏尉≈抑笆兀蘸罅柘龈笊希笏沃行嗣迹赜兄钋涞男彰!

※※ 支持原创 ※ 《宋翔》于 ※※※

建康,杨府。

赵倩如等正坐在书房里,下手坐着的是职方司的少监周信和司丞凌翔。

现在职方司的机构也日益完善,主管的名称也由“主事”改为“监”,设监一人,正四品上;少监一人,从四品上。丞一人,正五品上,立事二人正六品上。设风、林、火、山、yin、雷六个事房,每事房主簿一人,从六品上;录事二人,正七品上,其他属官若干。

而且职方司名义上隶属于枢密院以下,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部门,由皇帝或是皇帝指定人员来管理。具体事务是由周信和凌翔处理,杨炎在建康的时候,一直代管职方司。而杨炎不在,就直接对赵忱付责。不过由于赵忱现在的精力主要用在对西夏的战事,因为委任赵倩如暂时代管。

周信道:“公主,现在以经初步查出,所有的消息要是从西向东流转,越是向西走,消息流转的时间也就越早,一直到两湖一带。”

赵倩如微微点头,道:“那么也就是说这些消息首先是从两湖地转出来的了。”

周信道:“目前看来,就是这样。因为两湖再向西之后,流转的时间反而比建康还晚,可见是有人故意在向东转播,有意要转到建康来。”

赵倩如沉吟了一会儿,才又道:“有没有查出据体是什么人散发的这些消息?”

周信道:“目前在两湖地方到是有几个嫌疑对像,不过没有确凿的证据,我们怕打草惊蛇,因此暂时派人盯着,但还没有下手抓他们。”

赵倩如点点头,道:“做得很好,继续派人盯着,不过不要放弃其他线索,说不定是有人故意引开我们的注意力。”

原来自从赵忱定都建康以来,总体来看,皇位还是十分稳固。但赵忱毕竟不是正常继位的皇帝,而且推进新政,又损害了不少人的即得利益,因此在暗中,却是不断有暗流起伏,当初的“濮议之争” 就是一例。不过在扫除了梁克家、洪适这一干掌握实权的大臣之后,在朝中的反对声音以经少了许多,但在地方上,对赵忱心怀不满的人还是不少,只是碍于现在赵忱皇位稳固,难以动摇,只能暂时隐忍。

去年三四月间,曾经一度有人大造舆论,要求晋升杨炎为枢密使,其实晋升是假,目地只是想把杨炎推到风口浪尖上。而在出兵进攻西夏之前,在民间也曾出现了大规模出现了反战的舆论。虽然这两次舆论的风潮最终被平息下来,但在这些举动显然都是有人在背后推动。因此,赵忱下令职方司一定要详查。

现在以经初步查定,消息是从两湖地区传出来的。赵倩如到也并不奇怪,因为两湖地区是地方豪强势力较为集中的地方,当年为了反对新法,甚至闹出过民变的事件来,而杨炎也曾领军驻守两湖,弹压地面,因此也可能得罪过一些地方势力,引得他们报复,也是很正常的。

但赵倩如又隐隐觉得,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这两次舆论风潮来得都被利用得非常巧妙,并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想得出的办法,两湖地区的地方豪强中,会有这样的人物吗?或者说,在两湖一带,以经形成了一股对抗朝廷的暗中势力?如果是真的,那么在现在这个时候,大宋正又对外用兵,他们恐怕不会错过这个大好时机,因此绝不能掉以轻心。

不过现在还没有找到真正对抗朝廷的蛛丝马迹,因此赵倩如也只能命周信和凌翔去严密监视两湖地区,等有了新的突破进展之后再作打算。

周信和凌翔走了以后,赵倩如来到赵月如的房间,这时赵月如的身孕以经五个月了,小腹以经明显凸起。见赵倩如来了,也忍不住问道:“是什么事情?是前敌的事吗?”

赵倩如怕她但心,摇了摇头,道:“不是,是我们大宋内部出了一些小事。”

赵月如虽然经常随杨炎出征,但基本不过问政事,对朝廷内部的明争暗斗也不大上心,因此听赵倩如说是内部的事情也就没有再理会。将手轻轻放在小腹上,道:“这才五个月?我都觉得像是过了五年一样,真想马上就把孩子生出来。”

赵倩如忍不住笑道:“生孩子,那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姐姐还算好的,能走能动,姹紫妹妺害喜害得历害,躺在床上动都不想动。”

赵月如苦笑道:“不仅是我想早一点,今天他又在里面动了,看来这小家伙也是迫不及待的想出来了。”

赵倩如也微微笑道:“才五个月就开始闹了,看来真是个不安份的孩子。”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赵倩如又从赵月如那里出来,去看望林姹紫,心里却在默默念祷,在这个时候,大宋的内部绝对不能先乱起来。

( )

 三十八风雪来临

杨炎和杨昌鹏兄弟两立在盐州城的城楼上,只见天色渐暗; 风声愈紧。乌云沉压地面,笼盖了城外苍茫的原野、道路、村庄。本是正午的时候,却仿佛是以到黄昏。雪开始下了,先是小朵小朵的雪花,柳絮般的轻轻飘扬,然后越大越大,一阵紧似一阵,风绞着雪,团团片片,纷纷扬扬,倾刻间天地一色,风雪迷漫了整个原野。

这是今年西夏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虽然在江淮、建康等地入冬以后,一年之中也会下几场雪,但基本是落地即化,少有这样的狂风暴雪,因此杨炎也忍不住赞叹道:“好大的雪啊! 想到如果是辛弃疾在这里,大慨会即兴填一癸好词吧。”

杨昌鹏也笑道:“在大宋的地方,那里见过这样的大雪,如果不是你事先早就做好了布置,只怕有不少士兵们都会冻伤了。”

这时以经是十一月底的时候,气候骤冷,几乎到了滳水成冰的地步。宋军的士兵多是江淮人,还有不少南方人,都少有经历这样寒冷的天气,幸好宋军的棉衣毛毡等物都以经到位,同时杨炎又从当地人那里打听到一个偏方,命伙房每天都要熬制生姜水、辣椒水给士兵们喝,好逐寒保暖。

即使是做了这么多的预防措秩,宋军中依然有两千多南方士兵被冻伤了,不过也以经比预想中的要好得多了,总算是没有伤筋动骨。唯一的意外就是大象都是生长在南方的动物,比人还不适应这寒冷的天气,都冷得直发抖,躲在象棚里一动不动。看来也是无法参战了。这到是杨炎先前没有预料到的。

不过杨炎回头在向城墙上看去,虽然在暴风雪中,宋军守城的士兵依然挺直着腰板,没有丝毫的懈怠之意。心里也不禁十分满意,经过了数年战争的淬炼,宋军以经成长为一支能够应付任何困境的铁军。

这时只见一个宋兵冒着大雪蹬上了城楼,来到杨炎面见,道:“禀报杨帅,现在金军的大军以经到了宥州、洪州。”

杨炎点了点头,道:“好,我知道,你先下去吧。”

报信的宋兵下去之后,杨昌鹏道:“宥州、洪州离盐州都只有百佘里路程,看来这一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自从宋军放弃了银州以后,一路西撤,连续放弃了石州、夏州、龙州、宥州、洪州等地。这时金军以经深入西夏境内二百佘里了。不过相对于金国的中路军,其他两路却都受阻,进展不大。而这时宋军也在盐州一线做好了充份的准备,迎击金军的进攻。

杨炎的目光又投向了暴风雪中,向东方看去,道:“不知道金军做好了防雪的准备没有,希望这一场雪不会阻挡金军的前进吧!”

看了好一会儿,杨炎这才又回过头来,道:“擂鼓聚将,要开始布置任务了。”

※※ 支持原创 ※ 《宋翔》于 ※※※

就在杨炎站在盐州城的城头赏雪的时候,金军却陷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当中。

金军攻下了银州之后,后面的进军都十分顺利,就是用势如破竹来形容也不为过,宋军可以说是望风而逃。完颜允恭心里也十分痛快,而完颜白撒,移刺蒲阿、张文寿等人则不断在他耳边阿谀奉承,歌功颂德,也使完颜允恭不觉飘飘然,然飘飘的。

而仆散忠义和纥石列志宁都是精通兵法的人,却被有完颜允恭那么乐观。一路上宋军根本就没有做什么像样的抵抗,就直接弃城而走,完全是一付诱敌深入的架式,因此可绝不能掉以轻心。

由其是纥石列志宁,当年金国南征的时候,他可是没少吃杨炎的苦头,深知杨炎足智多谋,诡计百出,放眼大金全国,恐怕只有完颜长之才能做他的对手,自己可是自愧不如。因此金军的进军越是顺利,纥石列志宁的心里就越是不安,总觉得杨炎又有什么诡计。

因此金军到达了洪州以后,纥石列志宁也曾向完颜允恭提过一次,要小心杨炎多智,宋军有诈,建议金军暂缓进军。但立刻惹得完颜允恭老大的不高兴。申诉道:“纥石列卿,朕看你是未免顾虑太多了。宋军见了我大金的雄兵是望风而逃,杨炎那匹夫不过是徒有虚足,又有何惧哉。常言道兵贵神速,现在我们离着兴庆府还远,不快进军早日到达兴庆府,又更待何时。”

而且术其高虎也趁机对纥石列志宁冷嘲热讽道:“我看纥石列大人是以前上过杨炎的当,就被杨炎那小儿给吓破了胆,现在弄得草木皆兵了。”

纥石列志宁也不禁又羞又怒,他自然不敢和完颜允恭争执,只能和术其高虎强论道:“我并非是害怕杨炎。而是为我大金的数十万军队着想,不得不谨慎从事罢了。而且杨炎当年以一己之力,力保大宋的半壁江山,岂是侥幸。如果南宋不是有他,先帝早己平定江南多时了,术其将军,不知你有何战绩,也敢小视杨炎。”

术其高虎也被纥石列志宁说得面红耳赤,但他也确实拿不出什么令人信服的战绩来,因此一下子就纥石列宁给问住了,不觉也有些恼羞成怒,转头对完颜允恭道:“陛下,微臣不才,愿意领军去进攻宋军,和杨炎决一死战,不生擒杨炎,绝不回来见陛下。”

这一段时间以来,金军的进军也十分顺利,因此完颜允恭的心情还不错,挥了挥手,道:“你们都不必再说了,纥石列卿,你的心意朕知道,不过太过小心谨慎却容易殆误战机。术其卿,你勇气可嘉,朕也非常高兴,你放心吧,以后会有机会的,先都退下去吧!”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互相都有些不服气,但皇帝发了话,也都只好退了下去。

本来完颜允恭打算第二天就继续进军,但这时天降大雪,金军一时也无法再前进了,因此只能暂时在洪州停了下来。

而仆散忠义但心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他的职责是主要付责整个大军的后勤工作,由于金军出兵效为匆忙,准备的时间根本就不够,但一来当时西夏的情况十分危机,再不出兵恐怕就来不及了,二来仆散忠义也考虑到,金军是在援救西夏的,因此有一部份所需的物资就在西夏征集吧。因此在出兵时,只是凑齐了人数,以及士兵们的盔甲武器等物。其他的物资准备工作并没有做到位。

但进入西夏境内之后,虽然金军的进军还算顺利,而且随军携带了一些粮草,因此暂时并不缺粮,但帐蓬却严重不足,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士兵没有帐蓬,不过这还不是什么大问题,和其他士兵暂时挤一挤也能对仕,而棉衣毛毡的缺口更大,几乎全都没有准备。有少数士兵自己从家里带了,但绝大多数士兵都没有。

而进入西夏之后,气温骤降,缺乏棉衣毛毡的金兵自然是冷不可当,白天行军时因为人在走动,到还好些,一到了晚上休息的时候可就苦了,完颜允恭和其他众将还好,一般有房可住,即使是往帐蓬也都生了火盆取暖,而且还有棉被、棉衣。普通的士兵却是衣甲单薄,晚上睡着都冷得直打哆嗦,只能互相挤在一齐,与身体取暖。

虽然金兵们都是久住北方,习憧了寒冷的冬天,但现在也受不了。金军到达洪州的时候,全军冻伤的己有二三千人了。

仆散忠义对此早就开始但心,而且在沿途发现,宋军在撤离的时候,却把府库里的粮草物资全部都搬空了,就是有搬不走的,也点了一把火烧光。金军什么也没有得着。

仆散忠义也想过,从西夏的民间调集一些物资来,暂解燃眉之急,但宋军撤军时虽然并没有坚壁清野,将西夏百姓全都迁走,却在撤离之前,在民间收购了大量的粮食、布匹、棉花、毛毡、生姜、辣椒等物,将西夏百姓手中的剩余物资几乎囊刮一空。

等金军来了之后,虽然也征集到一些,但对于二十多万大军来说,几乎就等于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而大雪来临之际,金军冻伤的人数也猛增起来,一下子达到了五千多人。还有两三百多人竟被冻死。

这时仆散忠义也觉得事件严重了,如果等侍国内的供应,至少要等到一个月以后,到时候还不知道冻伤多少士兵。因此仆散忠义立刻向完颜允恭作了汇报,并且马上招集众将,商议办法。

面对这样的窘境,金军的众将也都束手无策,术其高虎却道:“陛下,这事好办,我们这次出兵,是为援救西夏而来。西夏百姓也该有所表示,因此可以下令西夏的百姓,每一户必须向我金军交纳一件棉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