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翔-第4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浩虽然病卧在床,但毕竟是四朝老臣,根深蒂固。对中都,甚至是大金发生的事情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但令张浩没有想到的是,完颜长之竟亲自到自己的府上,来看望自己的病情,并且承若,等张浩病愈之后,依然出任尚书令,执掌朝政。
不过张浩虽然颇为感动,但心里清楚,完颜长之看中的,还是自己的影响力,而自己都己是七十六岁高龄的人,历经了五朝,实在是够了。就算是好了,也不想再趟这滩浑水了。何况这病只怕只好不了了。
不过张浩也知道目前的局势,虽然完颜长之是叛乱夺位,但大局以在掌握之中,称帝已是再所难免,同时完颜长之的才能较之完颜允恭,也确实高出太多。金国也没有宋朝那么多忠贞死节之说,因此就在完颜长之探病的第二天,张浩便正式上表拥立。
张浩躺在床上,微合着双眼,回想起这几个月来大金所发生的事情,心里也不禁感慨万千。这时老管家张福轻手轻脚的走进内室,凑在张浩的耳边,道:“老太师,九少爷来了,您要不要见他。”
张浩猛然睁开眼,道:“是伯逸吗?快带他来见我。” 然后又吩咐侍女,扶自己在床上坐直身体。
张福出去不久; 就领着张鹄进来,然后退了出去。
张鹄跪倒在地,先给张浩磕了四个头,道:“见过祖父大人。”然后站起身来。这才看清,张浩以是形容憔悴,满面病神。张鹄虽然不通医术,但也看得出张浩以是病入膏慌,恐怕是去曰无多了。
在张鹄的心里,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他虽然也是张浩的孙子,但却是庶母所出,幼年时候母子在张家不受待见,在张鹄成年之后,就和母亲搬出了张家,自立门户。一直以来,他都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功成名就,教那些以来给他们母子白眼的人看看,也好扬眉吐气。
在遇到赏识自己才华的完颜长之,被他聘为幕僚,张鹄马上意识到,自己出头的机会来了。因此尽力尽心辅助完颜长己。这次完颜长之举事夺位,张鹄从一开始就是全力支持,一方面是报达完颜长之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一但完颜长之的大事成功,自己做为他的首席幕僚,必然会得到重用,入朝为官自是不在话下,就是登阁拜相也不是不可期待。
尽管在完颜长之举事期间,张鹄并没有上阵征杀,但留守南京后方,一面帮助完颜陈和尚抵抗宋军,一面筹划粮草后勤,稳定南京山东一带的局面,使完颜长之能够心无傍鹫,一意征战。实在也是功不可没的。而且完颜长之攻下中都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把张鹄从南京调来,帮助自己主持政务。
张鹄来到中都之后,就立刻来见张浩。虽然他也知道张浩病了,但却没有想到会病得这么重,他虽然对张浩颇有怨气,但毕竟是骨肉致亲,这时心里也不禁有些难过。一时也不知该怎样开口。
到是张浩微微一笑,道:“伯逸,是你回来了,你是什么时候到中都的。”
张鹄道:“昨天才到。”
张浩点了点头,道:“如今完颜长之以经大局在控,你是完颜长之的心腹亲信,必会受他重用,入朝为官也指曰可待了。你应该很高兴吧。”
张鹄呆了一呆,在来中都的途中,他心里确实十分兴奋,而且想过很多和张浩见面之后的情景,自己将会是何等意气风发,张浩又将会怎样对自己怎样刮目相看。但见了张浩之后,也许是看到张浩病重成这个样子,一时间那些想要在张浩面前夸耀炫耀的话都说不出口。
张浩接着笑道:“这么多年以来,你不是一直都想要证明,你离开张家,同样也能够成就功名,出人头地吗?现在你确实以经做到了。相信你的那些叔伯兄弟一定都不会想到,会对你刮目相看了。”
听了张浩的话,张鹄本来是应该心满意足才对,但不知怎么,他却发现自己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高兴。
这时张浩又道:“如今你也算是达到了自己的心愿,那么打算什么时侯回张家来?”
张鹄呆了一呆,忽然又想起过去在张家所受到的冷遇和白眼,叔伯兄弟对自己母子的蔑视和轻淡,忍不住又生出了一股怨气来。本想要发作,但看着张浩的样子,终于还是忍了下来,道:“祖父大人,这件事件我还没有想过。而且我现在刚到中都来,各种事务千头万绪,十分繁忙,实在也没有时间来考虑这件事情,何况这样的大事,也要通告母亲一声才行,等我忙完这一段时间,再和母亲商议一下,再做决定吧。”
张浩沉默了半响之后,才道:“也罢,你以经成大了,凡事都可以自己做主了,一切都由你自己决定吧。” 然后就不再说话了。
张鹄也觉得无话可说了,终于道:“祖父大人,你保重身体,好好养病。我先告退了。”
张浩点点头,道:“去吧。”
张鹄又给张浩磕了个头,这才起身离开。
从张浩的府里出来之后,张鹄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感受,只觉待懵懵懂懂,也不知要去那里,只好顺着大街向前走着。
走了还没有十几步,忽然听到大街对面有人喊道:“伯逸兄,原来你在这里。”
张鹄怔了一怔,抬头看去,只见完颜长之正站在街边,看着自己,身边还有妻子完颜瑞仙,牵着儿子完颏承麟。其实这几年来,完颜长之以经又娶了三房妾室,并且又给他生一男一女。男孩取名叫完颜承辉,女孩取名叫完颜飞燕。不过在家里主事的,还是完颜瑞仙。
张鹄忙几步走了过去,拱手道:“大人,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完颜长之笑道:“我在府里闲着无事,所以带着妻儿出来走走,顺便也可以看看中都的民风市情。伯逸到这里,莫非是看望令祖大人?”
张鹄不由大吃一惊。自己的身世还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完颜长之是怎么知道的。而且显然完颜长之是早就知道了,会不会见怪自己没有实言相吿。不禁道:“大人,我……”
完颜长之摆了摆手,笑道:“伯逸是想问我,是怎么会知道的吗?实不相隐,在南征以前,张老太师就以经告诉我了。只是当时张老太师让我对伯逸不要说破,因此我才一直瞒着伯逸,还望伯逸不要见怪。”
张鹄只觉坠入云雾之中,仿佛是问完颜长之,又似来喃喃自语,道:“这又是为什么?”
完颜长之道:“其实张老太师当时就把伯逸的身世都告诉我了,我也这样问过老太师,他说伯逸自幼就资质不凡,前途不可量。但却怕伯逸靠老太师的荫思,官职来得容易,反而不思进取。因此才让伯逸在外磨励,这几年来,他一直都在暗中照顾你们。”
张鹄全身一震,颤声道:“大人,你说什么?这是真的吗?”
完颜长之点点头,道:“其实我本来不算说明,让伯逸和老太师自行消释这误会,但我刚才看伯逸从太师府出来,面色不正,和老太师之间似乎还没有释然,但我看老太师恐怕时日无多了,才忍不住都说出来。还请伯逸……”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张鹄向他拱了拱手,道:“大人慢走,请恕张鹄失陪。” 话还没有说完,就转身匆匆向太师府走去。
完颜长之和完颜瑞仙看着张鹄的背影消失在太师府中,完颜瑞仙微微笑道:“但愿这一回他们祖孙能够消除误会,冰释前嫌。也让老太师能走得安心。”
※※ 支持原创 ※ 《宋翔》于 ※※※
五月二十二曰,完颜长之在中都举行登基大典,而且普风也按照诺言,派出四大弟子到中都参加大典,以表示对完颜长之的支持。并且由大弟子鸠摩罗什主持登基大典。
完颜长之拜奠了天地之后,由鸠摩罗什为他带上皇冠,然后高坐在龙椅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终于正式成为大金皇帝。
登位之后,完颜长之改元崇佑; 并追尊父亲完颜宗弼为显宗,立完颜瑞仙为皇后,立完颜承麟为太子,完颜承辉为鲁王,完颜飞燕为齐国公主。又将完颜允恭降为庐灵王。
随后完颜长之又对大金的官制作出一些调整,在执政大臣方面,取消了尚书左右丞的职位,只设立七为执政大臣,封岳父完颜福寿为尚书令,仆散忠义和完颜宗政为尚书左右丞相,纥石列良弼和纳兰明安为平章政事、白彦敬、张鹄为参知政事。六部尚书依然还是使用原来官员。
在军事方面,完颜长之依然保留了枢密员的官职,但恢复了都元帅和左右副帅的职务,由枢密院长官兼任,封完颜陈和尚为东平郡王,都元帅兼枢密使,纥石列志宁、勃撒为左右副元帅兼枢密副使,郭虲蟆和杨沃衍为左右监军兼知签书枢密院事。并命郭虾蟆为南京留守使,以防南宋。杨沃衍为西京留守使,以防蒙古。
石抹燕山、蒲察定住、石定越,蒲阿统四人都被封为节度使,其他会宁寺的弟子为都各有封赐,洴分派到各地驻守。
完颜亮夺位之后,曾大杀宗室大臣,因此现在金国的宗室所留不多,但金世宗的子女到不少,儿子之中除了完颜允恭之外,还有九人,并匀以封王,按年岁大小,依次赵王完颜孰辇,越王完颜斜鲁,鄗王完颜允中,越王完颜允功,郑王完颜允蹈,绍王完颜允济,潞王完颜允德,豫王完颜允成,夔王完颜允升。
另外还有四个女儿,为豫国公主,鲁国公主,唐国公主,吴国公主,其中只有唐国公主和吴国公主出嫁,唐国公主嫁的是乌林答天锡。吴国公主嫁的是唐括贡。
每个人仍然都保留封号和俸碌。论辈份他们都比完颜长之晚了一辈,因此都以晚辈之礼参拜新皇帝。
( )
一零八受降西夏(上)
就在完颜长之登基大典的同一天,离中都远隔数千里的大宋临时行在建康,也同样是热闹非常。大宋也在举行着一个隆重的仪式,是对西夏君臣的受降仪式。
在兴庆府城破之前,西夏国君李仁孝暴病发作,驾崩而死,在临死之前,指定越王李仁友,枢密使浪讹尽忠、翰林学士焦景颜为辅政大臣,保护太子李纯佑。李仁友等人见兴庆府已不可守,于是会同大将高逸、西壁贺、卫幕延平等人,保着太子李纯佑逃到了肃州。到达肃州之后,众人立刻拥立李纯佑为帝,继续延续着西夏的国祚。
李纯佑继位之后,众人立刻整项人马,招集西夏的败军,准备拒敌宋军的进攻。这时还属于西夏的土地只剩卜宣化府,肃州、瓜州三地,设立的十二个军司也只剩两个,一个是设在宣化府的甘肃军司,一个是设有瓜州的西平军司。人马不足两万。而且物资装配也都不足,连战马也只剩六千多匹了。
西夏君臣当然都知道,以目前自身的实力,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宋军的进攻,必须依靠外力才行。而现在金国显然是不能再作指望了,能够靠得上的,只有吐蕃和西辽两国。因此西夏君臣一面加强备战,一面又派焦景颜出使吐蕃和西辽,许以割地为条件,请救两国发军来援助。
但这时吐蕃的国力早己大不从前,而且一直以来,就辨取和大宋交好的国策,自从大宋复国之后,两国也一如既往,每年双方都互相遣派使者问候,并在边境开该榷场,进行贸易往来,吐蕃从中也大受益处。因此吐蕃君臣也并不想改变目前的这种状况。所以焦景颜来到吐蕃之后,住了十余天,虽然费尽了口舌,晓以利害,但也打动不了吐蕃君臣改变态度。焦景颜在无奈之下,只得离开吐蕃,去了西辽。
西辽一向以契丹族建立的大辽后裔自居,昔日辽国就与宋朝一直互相敌对,当年宋朝曾与金连盟,灭掉了辽国。算起来两国之间也有算世仇。而且西辽建国之后,与宋朝并不接壤,双方也不存在处交关系。因此焦景颜自认为虽然劝不动吐蕃,但说动西辽出兵,该是较有把握的。
但令焦景颜没想到的是,现在西辽的朝政原来以经不在皇帝直鲁吉掌握之中,而是落入了驸马屈出律的手里。屈出律就是被铁木真所灭的乃蛮部塔阳汗的儿子。乃蛮部被蒙古吞并之后,屈出律只身逃到了西辽,被直鲁吉收留。但屈出律却是野心勃勃,一心想借助西辽的力量为自己报仇,夺回乃蛮。而直鲁吉才智平庸,没有看破屈出律的野心,反而认为屈出律骁勇善战,是个可用之材,因此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屈出律,招他为驸马。
当上了西辽的驸马之后,屈出律更是肆无忌惮,招集乃蛮的旧部,并且一步一步在西辽国中陪养自己的亲信势力,企图夺取整个西辽的统治权,然后发兵进攻蒙古,夺回乃蛮的土地,他对于宋辽之间的仇恨并不感兴趣,因此对焦景颜的请求十分冷漠。
尽管到了后来,焦景颜对西辽的局势有所了解,也向屈出律说明,宋朝与蒙古是盟友,攻宋也就是剪除蒙古的羽翼,并且晓以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甚致自作主张,许以割让西河之地,还向屈出律保证,西夏复国之后,将做为西辽的附庸,日后屈出律进攻蒙古,一定发兵相助。
但一来屈出律现在还没有完全控制住整个西辽,这个时候他可不想节外生枝,给自己再树立别的强敌,二来屈出律也派人打听清楚了,现在西夏早己被宋朝打得大败,几乎就等于是亡国的边缘,所谓割让给西辽的西河之地,其实早己被宋军全面占领,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己。如果想要帮助西夏复国,几乎就等于要和宋朝全面开战,不仗要动用西辽的全部国力,而且还可能要同时面对宋朝和蒙古的两面进攻,可以说现在的西夏根本就不值得出救助。因此任由焦景颜说得天花乱坠,也仍然毫不理会。
焦景颜在西辽一共呆了二十余天,仍然一无所获,只好垂头丧气的回到西夏。见了李纯佑; 将自己这次的吐蕃、西辽之行汇报一遍,李纯佑君臣也面面相觑,无可奈何。只好又聚集在一起,继续商议对策。但时局到了这一步,又能够有什么办法了,君臣几人商议了仔几天,但也是再也无计可施了。而就在这时候,宋军以经开始了最后的攻击。
经过辛弃疾等人不懈的努力工作,三个多月之后,西夏占领地区的各州府军的行政长官也都以经到位,局势也渐渐恢复了平定。而在此期间,杨昌鹏和高震也按照杨炎的吩咐,积集准备安排,对西夏的残余势力发动最后的进攻。
这次对西夏残余势力的攻击,在战术上并没有太多的困难,最大的难度在于后勤供应。宣化府、肃州、瓜州都位于西夏的西端,宋军目前占领的地区最西端是凉州,距离最近的宣化府约有三百五十余里,最远的瓜州足有一千多里,而且沿途的大部份路程都是沙漠和半沙漠,水源稀少,运输困难。
杨昌鹏和高震按照杨炎的布置,将凉州作为进攻的基地,屯积了大量的粮草物资,同时又派出大量探子,打探沿途的地表、河流,绿州和可以驻军的村镇,制定凉州到宣化府的进攻路线。等一切都准备齐备了之后,表奏回建康,得到朝廷的同意之后,才开始举兵进攻。
这一次出兵,两人也按照杨炎的吩咐,贵精而不贵多,一共只出动了三万人马,但全部都是大宋驻留西夏的精锐人马。仅骑兵就有一万两千人。另外还出动了骡马骆驼等牲口近一万五千头,作为运输辎重粮草的工具。全部人马分成了两队,由高震率领七千骑兵和八千步兵为先头部队,杨昌鹏率领大队押运辎重粮草随后而行,向宣化府进军。
李纯佑君臣接报之后,虽然现在没有外援,但也不能束手待毙。立刻又开始了紧急的磋商,抵抗宋军的办法。经过这几个月的喘息,现在西夏朝廷的全部人马以经接近三万,但大部份都是新兵,真正有战斗力的,其实还不足一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