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征战天下-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咱俩一见如故,段业顿生结交之心呐,不知道刘大哥的本字叫什么?”
刘寄奴同学有些感动,毕竟周围所有人都叫他寄奴,就算丝毫不曾歧视他的小姐,也一样这么叫他。多年来,他几乎已经习惯了寄奴的名字。可是,虽然自己的家世不算什么,那也是父亲郑重在祠堂向祖先汇报过的吖。一声刘兄弟,刘寄奴的心里实在感到莫名。
“段兄弟客气了,呵呵呵,唉,兄弟我自幼丧母,我爹又因故无法抚育我,叔父和婶娘虽然待我不错,便也没法去读圣贤书,有个名字,叫的人也不多了。兄弟我叫刘裕。”
刘裕!
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听他亲口说出来,段业还是一凛!
刘裕,一个多么光荣的名字!一个改天换地的人!一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一个曾经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雄!在英雄还落魄时,自己能和他蹲坐在这里烤火烤肉,是多么荣幸!
那么既然此人是刘裕,那所谓的马贼,真正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他们,是当时真正第一精锐的军队,北府军!
苻坚统一北方后,由于晋国压力过大,兵员不足,谢玄为了扩充兵力,在京口招募大量流民,通过紧张的训练,锻造出了当时世上最强的军队。
只是这支军队居然在西域还有小分队,真是闻所未闻!难道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出现,还是因为历史本来就是如此,只是真正的英雄往往都湮灭在尘埃里?
这支军队与北方的胡人有国仇家恨,这支军队有最高的军饷,这支军队有当时最好的统帅,更赶上了最好的运气。他们的主力正在南方和百万大军周旋,他们的一个小分支,在西域也是风生水起。段业心中暗暗警惕,无论如何,此时只能与他们搞好关系,这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因此,段业无比诚挚的说道:“刘兄弟,何必如此,英雄不论出处,六百年前,陈胜就说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不过是戍卒而已,就点燃了埋葬秦朝的第一把火,何况刘兄弟你?别人姑且不论,我段业却是非常欣赏你,如果刘兄弟不弃,不怕段某身在曹营的不得已,段业愿与你义结金兰,共同在当世做出一番事业!”
“好兄弟,当真?”刘裕无比激动。
“有如日月!”段业指着天上那轮明月,郑重其事说道。
“好!”刘裕大笑道,“好!捡日不如撞日,咱们也不必斩鸡头烧黄纸,也不必焚香沐浴,就在此时,就在此刻,以明月为证,以大漠为睹,咱们这便结拜兄弟,如何?”
“好!”段业很高兴,能和这么一个英雄攀上关系,当然很高兴。纵然在历史上,刘裕占领了半壁江山,而段业自己最多不过三分之一个凉州,二人地位根本不一样。
“小姐,小姐!”刘裕兴冲冲跑到血灵子面前,“我欲与段大人结为兄弟,小姐以为如何?”
段业心中暗叹,英雄发迹之前,终究还是常人。不过,这血灵子一定不是真名字,她究竟是谁?
血灵子眼中闪过一丝温暖,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对刘裕有什么偏见,这个年龄比她略大的男子绝非池中之物,因此从来对他都是信任和礼遇。如今,连段业也发现了此人的闪光,居然要结为兄弟来拉拢之,这个刘裕,究竟有多么大的潜力。
看来,以后真不能叫他寄奴了,他已经不一样了,血灵子暗忖,说道:“段大人也是少年英才,能与你结义,自然是求之不得。刘裕,我从未将你与其他人一般看,你应该知道。待你加冠之后,我便报与父亲大人,让他给你取字。”
这是小姐第一次叫他的名字!刘裕感动的想哭,天呐,还要让他的父亲给自己取字,这是何等的器重?刘裕强行忍住泪水,大声道:“刘裕多谢成全!必不敢亡小姐的恩德!”刘裕施了一礼,大步流星的朝段业走去。
第四十九章 结义(2)
各位……求收藏……越多越好搓土为堆,举火为明,跪拜示诚,告天示庄。
段业与刘裕互保年岁,刘裕大了半年,因此段业认刘裕为兄,二人诚告上天,义结金兰,并曰:不求同日生,但求同!
按照规矩,结义了,总得互相赠送一个礼物,刘裕很是爽快,直接拿出一鲨鱼皮的匕首给段业,笑道:“贤弟,这匕首莫看不值钱,也是哥哥当年从海贼手里抢来的,虽不能削铁如泥,留着防身也是不错,哥哥如今穷顿,小姐虽然给的赏赐不少,哥哥也有很多人要养着,就只能送你这个啦,千万不要嫌弃。”
“哪里哪里”,段业满心欢喜的接过,“如此厚礼,倒显得弟弟的礼物不够分量了”,段业微微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段业是很喜欢匕首这类武器的,鲨鱼皮做套,何等珍贵?拔出来一看,蓝光闪闪,这明显是一时神兵。
“我说好弟弟,你却要送给哥哥什么?”刘裕虽然是南方人,可是常年走南闯北,与各色人等交往,因此豪迈大气,便是这一点让段业甚为欣赏。
段业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从怀中取了一个折叠的整整齐齐的物事,却是麻布,刘裕虽然大方,并不介意结义的弟弟送的是什么,可是还是有些尴尬。
段业并不在乎,缓缓将那麻布展开,最终,是一个长宽皆两尺的布,布上面用墨画的阡陌纵横,段业微微一笑,指着上面说道:“大哥,这,是一份地图,是小弟画的地图,不但有长江黄河,也有三川五岳,不但有江南塞北,也有西域东洋,虽然不尽精确,也算大体概括,如果大哥不嫌弃,便送与大哥。”
说罢双手一推,刘裕张大了嘴巴,竟然不敢接下。
地图!地图在这个年代是什么概念?这象征着主权,象征着占有。在这个测绘技术没有,人们不晓得中华外面还有什么的年代,一份地图的价值,恐怕很多君主愿意以封侯的礼遇来换!尤其是,这还是一份世界地图!
好心的刘裕马上想起一个可能,这位好贤弟在吕光军中据说是参军,掌管文牍机要,莫不是从吕光那里顺过来的吧,忙把地图折起,低声道:“好弟弟,这个家伙不是你从军中顺出来的吧,这可是取祸之道呀。”
段业也有些尴尬,他总不能说这玩意是自己闲着无聊练握毛笔时画的吧,那就太对不住这便宜大哥了,况且这地图并没有画出军营粮库,兵站城郭,这个年代的人不一定用的惯,其实价值没有那么大。
可是刚结拜的义兄就能如此关心,段业心里暖洋洋的,“大哥,你放心,这是段业自己画的,家道中落后,段业也曾走遍五湖四海,加上西域胡商众多,常讲西域故事与我听,那西部之图,扶桑之貌,实在是从他们的图里接过来的。此物完全是小弟所为,并未献给吕光。”
刘裕更感动了,他都知道这图的价值,手握重兵的吕光会不知道?完全可以想象,这好贤弟如果把这份图给献上去,那是肯定会被重用的。可是他放着这到手的富贵不要,却来送与自己,这才是兄弟啊!
刘裕感动了,“好兄弟,大哥……大哥不知道说什么了,你放心,大哥收下了,大哥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
“大哥,你的才华胜我,机会胜我,虽然你如今还没有大展宏图,可是弟弟认了你。你必然能成大事。这幅地图与你,想必在你手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段业只希望你,他日功成名就之后,不要忘了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让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刘裕郑重点头,“贤弟你也绝非池中之物,无论如何,兄弟登山,各自努力,我们都不能忘了百姓。”
“为了百姓!”段业伸出手!
“为了百姓!”刘裕伸出了大手,两双手握在一起,两个人相视而笑。
畅论了下天下大势,段业也直截了当的问了下血灵子的底细,可是刘裕却有些犹豫的说道:“好弟弟,不是哥哥要瞒着你,那小姐的身份很是特殊,能来西域也是因缘际会,有很多不足为他人道的事情,哥哥实在是不能说,还望你见谅。”
段业更好奇了,“这么说,她是某个世族的女子?王?谢?桓?还是干脆是皇族的公主?”
刘裕只是沉默,段业却颇有兴趣的说道:“唔,公主是肯定不可能,皇族势微,断然不能派公主远赴西域,就算来了,也指挥不动你们北府。桓家的势力在荆州兵,桓冲也没有这个远见来布局天下,那么,她一定是谢家的女子,对不对?”
刘裕还是沉默,但是脸上已经露出了一丝讶色,显然,段业猜对了。
血灵子,明明就是谐音嘛,段业心中暗忖,那么她,便是贵极一时的谢家姑娘了,只是她是什么辈分呢?和那传奇的谢安,谢玄,又有些什么关系呢?
看着自己的大哥眉头紧锁,段业心里也有些复杂,毕竟,就是眼前这个人,终结了士族200年的统治,以寒族之身凌驾与士族之上,无数人家破人亡。可是想想现在,他依然对谢家小姐颇为敬重。历史啊,真是有趣的紧。
后世史学家谈起这一幕,曾经把此描绘为改变世界命运的握手。可是显然,在场的两位女性现在还是不同意这个说法的。毕竟此时,刘裕还是血灵子的下属,段业还是吕光麾下的参军。两股势力都不能久待,因此今晚的露营几乎是最后的相聚。
“贤弟,不如你和我回江南吧,眼下北府正与秦军大战,你又是汉人,才华横溢,知道秦军底细,回到故土,才能建立更大的功业。小姐又如此信任与你,器重与你,为你做了这么多,你也该回报小姐才是。”刘裕满脸热忱的说道。
“不,多谢大哥好意,我看,你回江南,如虎添翼,我回江南,却不是这样。大哥你且听我说,如今的天下,就要乱了,这一次秦军一定不是你们北府的对手,所以,还是留在北方比较好。”段业缓缓说道。
“既然你也看好北府,那这一次苻坚亲自南下都会输,岂不是趁机北伐,光复故土的好机会么?”刘裕毕竟年轻,还没有后来的沉稳。
“苻坚当然会输,北伐也会有,但是……光复故土,却是没有机会!”段业断然道。
第五十章 结义(3)
今日第二更,求鲜花求收藏——“贤弟。”刘裕的神色有些不悦,“我北府军都是北方流民的后代,各个日夜苦练,士气高涨,谢帅运筹帷幄,刘帅勇冠三军,有此雄兵,北伐中原,何人可当?”
“昔日桓温北伐,兵与北府,孰强孰弱?慕容与姚襄,比起苻坚来,孰强孰弱?那么桓温为什么会失败?”段业笑吟吟问道。
“桓温北伐,并非为了光复国家,而是为了给自己篡位积累功勋,造势立威,朝中又有人拖后腿,自然不能不败。”刘裕提起这事情就有些郁闷,还恨恨的用手捶着沙子,“可恨,那一次如果桓温一举拿下关中,哪里有如今的事情,还让苻坚大军南下,逼的我国如此之惨。”
“那么,如果北府北伐,朝中就上下一心了么?就不拖后腿了么?就能保证不功亏一篑了么?”段业一针见血的问道。
刘裕默然。答案是显然的。晋国南渡后,又何时上下一心过?除了这一次,百万大军投鞭断流逼的大家实在没有办法以外,从前没有,以后大概也不会有。
“你说的不错,这一次,恐怕也不会可以。”血灵子和绛玉携手而来。绛玉毫不客气的坐在段业旁边烤着火,血灵子坐到段业对面,低声说道。
“祝贺你,刘裕,能和段大人结义,我只能为你们高兴。”血灵子倒是面面俱到,一副落落大方。刘裕自然更是感激。
“姑娘明见。不过依段业之见,既然能击败苻坚,多少还是能光复失地的,起码黄河以南,大概可以拿回来。”段业看了看绛玉,却见她并不插话,因此对血灵子说道。
“河南之地?呵呵呵,此地纵然取得,千里战线,处处戍守,旋即复失,又有何意义?”血灵子苦笑道。
段业心中大是震撼,一个女子能有如此见识,实在太不容易了。要知道,南方政权一旦进取,最多也就进取到河南一线,然后据关守河,以潼关黄河为线,布置防务。这样北方只要在秋高马肥之际,从一二处突击,则黄河沿线崩溃。起码刘宋王朝便是这样,多次在河南四镇打主意,可每次都被骑兵一冲就冲垮了防线。
果然,那刘裕却还不死心,说道:“洛阳,金镛,滑台,虎牢四镇,俱都锁河掩关,名城大邑,若重兵与此驻守,加上潼关险要,敌人攻之而不能速客,若顿兵坚城之下,我以兵马扰其后路,援军主力则待其疲敝而击之。彼若绕过四镇,轻骑南下,则以淮河为阻,使其不得南渡,南兵北上击之,四镇掩杀其后,何愁不能全胜。”
应该说,刘裕的想法其实还是有其道理的,事实上历史上刘宋也是这么做的,可是在黄河沿线反复争夺后,终究还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占了便宜。不能说将士不卖命,虎牢关当年毛德祖死守了快一年,可惜还是架不住北方的倾国一击。
原因,其实在于位置。四镇离平城近而离建康远。黄淮利于骑兵不利于步兵,更何况,千里运粮,路食其半,除非打通水上交通线,否则辎重问题就解决不了。刘裕北伐能成功是因为可以用船转运,后来拓跋部统一北方,就失去了这个条件,于是也就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了。
英雄所见略同,血灵子也明确提出了反对意见,而理由,和段业想的几乎一摸一样。段业真是越发欣赏她了。
刘裕也是聪明人,一说便懂,不过这下子,却也有些灰心,道:“如此千载难逢的良机,错过了真是可惜了。”
“也不尽然。”段业道,“战争打得是政治,如果国内不稳,事权不一,民心不附,是不能随意作战的。如果北伐只是为了捞取威望,别有用心,那是不会成功的,就算一时打赢也一定会失败,桓温都已经打到了霸上,百姓箪食壶浆以待王师,结果又如何了?”
调整了下屁股,坐的离绛玉近了点,段业侃侃而谈道:“如果要北伐,其一国内必须上下一心,没有人拖后腿,其二必须天下有变,其三才是战略战术。”
“愿闻其详。”这一次血灵子也听得认真起来。
“我以为,北人善于骑兵,而南人善于步兵,以短击长,就必须另辟蹊径。北方地形本就不利于我,因此应当从右而左,逐步推进。先取青州,切断右翼,打通水路,如此就可免去千里运粮之苦,再取河南,占据四镇,如同大哥所说,最后拒守潼关,防止关中敌人外出。接下来转道向北取河北,幽州。如此,天下可定。”
“好!”刘裕一拍巴掌,“贤弟果然妙才,此略大气磅礴,足以撑开局面,而且可以扬长避短,如果谢帅能听见此策,就好了。”
血灵子神色有些复杂,迟疑了下,再看看段业,说道:“段先生大才,血灵子不及。然良禽择木而息,段公子何不往江南而去,辅佐明主,光复中华,也算建功立业,何必委身与贼人之手,行如此之险事呢?”
果然也开始招揽了,段业几乎心动,但旋即想起了历史上发生的一幕幕惨剧,还是狠狠心拒绝,道:“姑娘好意,段业心领。然江南虽然富庶,却非用武之国,适合大哥,不适合我,大哥才是真正可以依靠的美质良材,姑娘何必舍近求远?”
血灵子看了眼刘裕,道:“不错,刘裕之才,我自知之,然何患英才之多呼?段公子的大才,埋没于此,实在太过可惜。”
“是啊,贤弟。”刘裕也开始相劝,“小姐如此诚意,你若回了江南,入了我北府,就凭你的才学,一两年便能出头,到后来成为谢帅刘帅的左右手,也是大有可能啊。”
左右手?段业却是看不上的,他想要得,更多!因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