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王传-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送到长安干什么呢?赏玩?不可能,金钱鱼颜色虽然不错,黄色和圣人专用的颜色接近,这么大的金钱鱼,勉强可以归到祥瑞的行列里去,可建安侯又不是不知道,圣人不信祥瑞之说么?要送,也该送他家中的神猴才对呀。

“不错,送到长安,不过就是有冰也是没法保证其新鲜度的,只有冬天才能送了整鱼到长安,这盛夏要送,得先加工过。王将军不妨问问这附近可有会制膘的?”干鱼膘并不是简单的晒干了就成,而是要经过中温水煮,煮化后再将杂质滤去晾干成型,有点类似于明胶的制法这么做能保证最大的储藏期和营养价值最少的流失。

长孙皇后的病是痨病,也就是肺结核,到目前为止,她的病并没有痊愈,只是身体被调养好了,抵抗力加大了之后,缓解了许多而已而病根依旧是在的,王况不敢保证黄唇鱼的鱼膘能真的治好了长孙皇后的病,断了病根,但至少他可以保证吃黄唇鱼的效果绝对会比长孙皇后目前依旧在坚持不懈的调理着身体的方法要强不少。

当然,如果想要保险一点的话,王况大可以让王霖泊寻人将黄唇鱼试着熬成鱼胶,就像做阿胶一样的去做,但鱼胶之前没人做过王况自己也没做过,所以需要时间去试验,等试验好了之后再送到长安给长孙皇后食用。

可时间不等人,武媚娘一直没有放慢过她的脚步,要是鱼胶能短时间内的试验成功,那自然是好的,可要是试验一年两年,黄花菜都凉了哦,还得趁着现在武媚娘没将目光转移到治小子身的时候,得断了李治将来有可能被勾引的路子。

历史的车轮已经改变,至少和王况有关连的都发生了改变,王况可不敢保证武媚娘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出手而提前对李治小子下手所以现在是一切都得赶早,虽然说就算武媚娘真的把李治小子给迷住了,王况还能有办法,但是,那也是个麻烦,与其等以后麻烦还不如现在一劳永逸的解决了。

腌咸鱼也是个办法,可经过腌制的黄唇鱼会不会就此而失去了疗效,没人知道,王况也不会去试,万一要送到长安去了,没了疗效,王况自己不会有多大的事,但太原王家可就有事了。当然不让太原王家掺进来也不是不可以,但王况就是想用这个机会来让太原王家正式的进入朝廷的视线中去,能取得长孙家的认可是最好的,别忘了,黄唇鱼对长乐公主的气疾也是有一定的辅助效果的,可以说,一条鱼,能让长孙家的两个重要女人彻底的对太原王家产生好感,那么王家女嫁给李治就能在一定程度得到长孙家的支持。

“有冰就好办了,从即刻起,王将军可以出个告示,只要有人捕获了超过百斤的金钱鱼,都可以送到军营来换钱,价比黄鱼高。”说完,王况踢了一脚因为听到王况说不是用来吃的而感觉失望,蹲在地不肯起来的徐国绪,“就知道吃。这金钱鱼的采买钱,得你内府出,别想我出一个仔儿。”

人多口杂,王况还不想让人知道黄唇鱼,不是什么密技自珍,而是不想在黄唇鱼的疗效显现出来之前有人跳出肆意破坏,渔民淳朴,听说送到长安,至多也只能猜测是送到宫里去给皇帝和后宫妃子食用,并不会想到药用去。但徐国绪是什么人,一听说这买鱼的钱要他内府出,就明白了这不起眼的大鱼绝对不是拿来吃那么简单,王况说让内府出钱就是提醒他徐国绪,这事很重要!

“成,没问题,一斤十文如何?”徐国绪也爽快,当场就把护卫给招手叫了一个过来,“这鱼是哪位乡亲捕到的?二百来斤,就算是三百斤好了,一共三贯。”那护卫果真就从瘩链里取出了三贯钱处寻找捕鱼人来领赏。

一斤十文,在渔民的眼中,可就是个天价了,这三贯钱,就算是他们一个村子的人都下了海去,一个月也别想有这么多的收入,顿时围观的人议论纷纷起来,有人就喊了一句:“这位太监,您老说话可算数?捕到多少就收多少?”

“嘿嘿,你们信不过某,那么你们信得过你们的黄明府么?信得过王将军,信得过黄将军么?”王况这次来,因为和之前那伙人是同个方向,所以王况不想暴露了行踪而打草惊蛇,就是王霖泊也都早得了信报的,叫王况的时候,都是小声细语,那些个渔民又都离得远,就连王霖泊的护卫都没听到,更别谈渔民了。

建州水军中有不少建安本地的子弟,他们第一眼就认出了王况,但建安人自有建安人的自豪,也有他们这么多年来对王况行事的理解,他们知道,只要小东家自己不说明自己的身份,那就是小东家有他自己的道理在,当然也不会说出来,只是个个的提高了戒备,防着万一有人对小东家不利,他们也好第一时间的前护卫小东家周全。

 第五二四章虎应征

-就只有这一章了.

“他们三位郎君,某等自然都信得过的,既然如此,某还有一问,就不知道不满百斤的金钱鱼你们收不?”相对于大鱼来说,小鱼的捕获更容易了许多,这时候的捕鱼技艺并不是很高,工具也落后了许多,能捕捉到大鱼已经很是难得,更别说百斤以的大鱼了,那是要靠运气的。 &&非常文学

徐国绪就用了询问的眼神看着王况,王况坚定的摇了摇头。徐国绪就道:“这不到百斤的鱼没用的,就不收了,大家捉到后,不妨放归到海里去,任其长大到百斤再捕不迟,若是以后再捕到小金钱鱼,你们也可以放归海中,大家想想啊,这小鱼多了,以后长成大鱼的机会不就更大么?等到这些个小鱼都长大成了大鱼,捕捉到的机会可不就多了么?”

王况对待动物的态度,徐国绪是知道的,从放归江豚,到救下毛人母子,再有个月对待啮铁兽的态度,都表明了王况不是一个滥捕的人,也不赞成滥捕。而这叫金钱鱼的,既然送到宫中不是为了吃,那么就没必要买那么多,多买了就是浪费,浪费东西是圣人绝对不允许的,既然如此,那就只买大的好了,所以他才有这么一说。

有渔民就很失望,但不少人还是满怀着希望的哄散去了,们也都看了出来,眼前几人,以那年轻郎君为首,还有那个太监,都似乎是从长安来的,趁着他们刚来,还不赶快的出海去碰碰运气,万一一网下去,就捉到了大金钱鱼呢?那就发了哦。

黄唇鱼是中深海鱼,和带鱼一样,只要浮到浅海时间太长就会因为体内外压力的巨大变化而死亡,人工是无法养殖的·而有时候黄唇鱼因受不了食物的诱"惑而冒险浮,这就是渔民的运气来了,作为渔民,他们都知道这一点·因此才有碰运气的说法。

这时候,一边站着一直没说话的黄大突然拉了拉王况的袖子,往一边指了指。

王况顺着黄大手指着的方向看去,就见渔港那边正站了三个人,其中之一不是别人,恰恰是图虎,另外两个看装束·应该也是图虎一族的人,显然他们也发现了王况和黄大他们,正往这边张望着,图虎挥动着双手,正要喊,却见黄大做了个手势,他就不吭声了,曾经在建安的一段日子里·他不怕王况兄弟,觉得王况平易近人;也不怕皇帝,因为他们一族里·只有在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故事里才有皇帝这个说法,现实中没碰到过,加李世民因图虎是属于华夏子民回归,对他很是亲切,所以他也不怕。

图虎惟独就怕黄大,那时候的黄大远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笑容,成天板着一张脸,面无表情的,这样的脸,再加黄大手的功夫摆在那·任是谁看了都会先怵三分。所以一见黄大摆出个噤声的手势,他马就住口不喊了。

黄大叫了个护卫过来,让他们去把图虎先领到一边等着和王况一起去驿站,东治港因其本身处于建东建南等海外交通的枢纽位置,这里也建了个大的驿站,以方便那些在海外任职的官吏下了船后休整或者是等船出海时有个歇脚的地方。非常文学

驿丞是长溪黄家的人·也是福州刺史见黄知远和建安侯的关系越来越近,黄廿又和王况攀了亲,就破格的把黄家一个读过几年诗的子弟给任命为驿丞,当然,由于东治驿的特殊位置,其他的大小几个使唤驿官都是关系户安插进来的,就为的是这里是第一时间和那些海外官员打交道的地方,可别小看海外官员,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那些海外的,有不少人都是豪门大阀子弟,和他们这些个小地方官比起来说,都是手眼可以通天的人物。

王霖泊显然也是看到了图虎,就赶紧的让手下的兵士们把渔民们都劝散了,而这时候,捕到黄唇鱼的渔民早已经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欢天喜地的捧了那三贯钱回家了,他们可没想到,这平常没人爱吃的金钱鱼今天竟然能卖个好价钱,这下可以说是一年不出海都没问题啦。

等到人群散了,图虎他们这才走前来,给王况他们见过了礼,黄大奇道:“图虎,你们怎么会在这东治港?这是刚从建东回来还是等船准备回建东?”图虎一族有不少老人和家中没有成年劳力的家庭都迁到了内地来,有住建安的,也有离不开海的就住在东治港附近,因此图虎的族人们也是常往来于建东及东治之间的,这也是他们的特权,他们坐楼船,只要自带了干粮,一文钱都不用出的。

这些年里,建州人去建东的非常多,图虎他们一族人早已经学会了建州白话,图虎甚至连官话都学会了,听到黄大问起,就小心回答:“我们三个是回来参加选拔的,明府说这参与航海的大盛事,不能少了建东人,就先派了我们三个回来探探路,如果成的话,就让人回去再叫人。”

王况笑了,把徐国绪拉了过来:“国绪,你可记得况曾和你说过,图虎他们一族人捕鱼的神奇么?”

“咦?就是那不用网,不用鱼叉,不用钓勾就可以捕鱼来的技艺么?记得,如何不记得?若要是当初二郎你没跟我说起这事,某家对大海还没那么多的兴趣呢,就这汉子会么?来来来,露一手来瞧瞧,若真的如此神奇,出海的人员里,绝对少不了你一个。”徐国绪一听,马就两眼放光,这可是个人才呀,什么东西都不用,就可以捕到鱼,这在船可太好用了,有了这个技艺在,就是船散了架了,只要人还在,就不会被饿死了。

“还不露一手给徐监丞看?他可是明年出海的统领,他说要你就要你,说不要你就是求小东家也没用的。”黄大见图虎还在楞楞的看着徐国绪,就低喝了一嗓子。

王况摆了摆手:“应该也没那么神奇了,还是得借助外物,不过他们的神奇之处就是基本手边的东西都能用来捕鱼,图虎,我说的可对?”

“对的对的·小东家说的真对,以前明府说小东家是生而知之,这天下事就没有小东家不知道的,某的族人有不少还信现在,你们看看,这不就摆着的嘛?”图虎一边应着,一边扭头对他身边的两个同伴道,他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这中捕鱼的技艺一直是图虎一族人的不传之秘,以前是根本没在外人面前显露过的就连李大胆当初在岛住了半年多也晓得图虎他们的捕鱼本领,现在王况一口就道破了其中的奥妙-,自然就是只有个生而知之的解释了。图虎的那两个族人听了王况的话,也是一脸的惊异,要不是他们没有跪拜的风气的话,恐怕这会就跪倒在地,把王况当作神人一样来看了。

“既然是来参加选拔的,那就随某等去驿站住下你们的捕鱼法子,在这港口也显不出来,得到外海比较安静的所在去有你们建东人的参与进来,明年的出海就又稳妥了许多,至少,建东方圆千里内,还难不倒你们建东人的,国绪啊,你可是捡到宝啦,别看这海宽广无边,可海底下,一样有山脉有的山高得离海面只有十几丈,要是没有熟悉海路的人引着,这一路去,危险可是大大的增强呢。”

王况刚说完,王霖泊也随声附和道:“是极是极,某刚领建州水军的时候就碰到过好几次,明明眼前还是万丈深渊的,可没一会儿海底马就又变浅了,有两次险之又险,船底都擦到了海底了,所幸碰的是沙地,要是碰暗礁麻烦可就大了,后来某也学乖了,就让那些常年跑那条线的海客引路,并沿途做好标记,又由文记录了以供其他船只参考,这才慢慢的敢夸口说东治港方圆五百里内,如今的建州水军也是来去自如。不过惭愧的是,这么多年了,某也只绘制出了这百里海图,再远的,就只有去东瀛,去建东和建南的路线比较清晰了,海路之外的,目前还没能力去探。”

“嗨,某家看哪,你们就是身在局中了,这陆的部队开拔有斥侯,难道水就不能也派斥侯么?陆地的斥侯或是骑马或是步行,水就用小舢板呗,楼船不都配备有艨艟么?就用艨艟开道不就结了?”徐国绪不以为然,咧了咧嘴。

王霖泊张了下嘴,欲言又止,想了想,话还是没说出口,他和徐国绪的关交不多,不知道徐国绪的性子,生怕说错话而得罪了徐国绪。实际,事情远没徐国绪想象的那么简单,在陆地派斥侯是没错,陆地的东西都是放眼所能看到的,而海底的情形,却不是派一艘或几艘艨艟那么简单,多派了,确实也能探出前路来,但那速度却是极其的慢,为了要探得一条可行的航道,就得一路走走停停的,没准一天下来,都行不出几十里去,按这样的速度,想要出海探查,得探到猴年马月才能回来啊?

因此在海,就得有那有经验的常年在海跑的人站在高处随时根据远处海的颜色以及海浪的形态高度等等来凭经验判断前方的深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船队的速度,如果要是按徐国绪说的派船去探,速度反而要慢许多,保险是保险了,可出海的目的也就很难达到了。

倒是黄大,他往来过东瀛和东治之间,也沿岸巡逻了多次,知道这里面的关窍所在,就正色道:“徐监丞有所不知,这海和陆地确实有所不同,陆地放眼所及均可见,可海,只深到两丈便不可见了,艨艟能过的,大楼船却不一定能过,概因艨艟吃水不过几尺,而大楼船吃水深大数丈,若是满载了,则可达十数丈去,只要在海底里有块突兀而立的暗礁,便可造成船毁人亡,而若要将大楼船前面的路途都探查清楚了,就得慢,就得细,而不能和陆地的斥侯一般,只要没敌人,大可策马狂奔,斥侯能过的,大军也能过。”

这个时候,不能怕恼了徐国绪,如果这时候不说,等到明年出海了,按徐国绪的法子去行事,速度慢且不说,万一真出了事,对整个船队士气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因此黄大不得不提醒徐国绪。

徐国绪嘿嘿一笑:“大郎你道某真是那么没个见识之人么?某也就是那么一说而已,真要让某一言而决,某才不干呢,某得学学二郎,当个甩手掌柜,那日子多滋润?如何行船,那是你们的事情,某才不管,某只需要管好你们几个就成了。”敢情这家伙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内府监丞不是个好打交道好说话的人,这是太原王家自从王霖泊实领了大唐水军之后,专门派了人观察研究了和王况关系密切的一干人等后,给王霖泊提的醒,说是徐国绪和王况的关系之密切,不亚于建州刺史黄良之下,但徐国绪这个人,除了好吃之外,其他几乎没什么高的要求,因此为人不讲情面,甚至连朝中几个相公的帐也不卖的。

因为对他来说,吃的,有建安候这座大金山,要吃什么有什么,其他人却是满足不了他这唯一的嗜好,所以这么多年来,他能一直稳稳的掌控了内府,皇帝对他很满意,其他人也挑不出刺来,想动也没处下手

现在见到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