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媒景恋娜废缘糜行┙邮懿涣耍浪鹗У舻木涌墒浅怂耐蛉耍堑牡腥怂瘴致宸蛩康淖鼙σ膊还胖挥兴耐蛉恕�

但是现在,尼古拉耶夫变成了孤城,赛利姆的心中便好过了些许。

另外,赛利姆这路的十四万大军中。大多都是些附属国的军队,鞑靼人的两万军队以及库尔德人的两万大军再加上一万摩尔多瓦附庸军现在只剩下总共只有两万八千多人,而玛尔德拉的两万瓦拉几亚军队也只剩下七千而已,至于穆巴拉克的八千马穆鲁克因为赛利姆并没有动用,所以完整的保存了建制。而奥斯曼帝国的常备军耶尼塞里则损失了大约一万人,所幸赛利姆个人的威望以及手段毕竟摆在那里。在狠狠的杀了几个附庸*队的头目之后,各个附庸国不再因为巨大的伤亡而抱怨。

当然这种抱怨并没有消失,只是从明面转到了背地中而已。

但是不论如何,当九万奥斯曼大军三面包围尼古拉耶夫之后,站在残破的城墙之上。苏沃洛夫的心中却是有些凄凉,或者苏沃洛夫从来没有想过征战一生的自己也有即将被歼灭的一天。

保罗一世的圣旨已经下达到了全国各地。忠于圣彼得堡的地区纷纷开始大规模征召军队,所有的适龄青壮年基本上都被当地的政府及驻军强行拉进了军队。而那些摇摆不定的地区则是开始小规模的征召军队,同时他们纷纷派出人马在圣彼得堡和克里木半岛之间打探着消息。

此刻的克里木半岛已经由布兰科夫做主,尽管伊利洛夫被自己的军队保卫着突围了出去,但是他们逃跑的方向却不是向北而是向南,这让布兰科夫在事后感到了一阵阵的庆幸。

前文已经说过,克里木半岛的地形很是奇特,他和大陆的连接只有亚米安斯克北面的那一条道路,而其他的地区则是根本没有和大陆连接的路上通道,这样一来,想要离开克里木半岛除了从亚米安斯克向北行进之外便只有通过船只前往大陆。

但是布兰科夫的手上可是有着一个相当重要的筹码那就是俄国黑海舰队。

此前,因为阿赫夫斯基的信任,黑海俄军的交易和谈判以及拉拢都是由布兰科夫来进行统办的,黑海舰队的那些暗线也大都是由布兰科夫出面进行说服和收买的,所以在阿赫夫斯基死后,布兰科夫在确保了黑海舰队的利益之后,那帮海军的军官们便倒向了布兰科夫。

而在之后,俄军黑海舰队封锁了第二集团军驻扎城市附近的海域,而布兰科夫更是和尼古拉维奇联合出动了超过三万的军队兵逼第二集团军。

之前已经说过,伊利洛夫是在中枪之后被他的人马给抢走的,而即便是回到了第二集团军的大部队之后,伊利洛夫依然没有清醒,这样一来群龙无首的第二集团军便给了布兰科夫机会,通过一些暗线和大量的金钱,再借助在巨大的兵力优势,布兰科夫兵不血刃的拿下了第二集团军。而伊利洛夫则仍然在昏迷着。

当布兰科夫看到昏迷的伊利洛夫时,他只是轻轻的说出了四个字。然后便离开了,他说的是:

“送他走吧!”

在统和了第二集团军之后,布兰科夫对黑海俄军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整,一批布兰科夫的人马在调整之中被安插到了一些关键的位置。而当他完成了部署之后,布兰科夫在一月十七日,接到了圣彼得堡的情报,保罗一世昭告天下阿赫夫斯基为叛逆,号召天下共讨之。

看完这个消息之后。布兰科夫只是呵呵的一笑,然后便将记载着消息的小纸条撕成了碎片,当天晚些时候,布兰科夫召开了黑海俄军兵变后的第一次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布兰科夫正式推翻了阿赫夫斯基此前订下的军队方针,他宣布各军必须在一月十九日做好战斗准备,而后他们的目标则是俄罗斯帝国的故都莫斯科。

1790年一月十九日。黑海俄军第一集团军司令布兰科夫正式在亚米安斯克宣布了一份文件:

“根据我们多方的查探,发生发生在1789年的圣彼得堡火灾完全就是保罗的自导自演,为了能够完成自己的野心,保罗居然公然率领军队杀母篡位,这种千古恶棍实在是我们俄罗斯帝国的千年耻辱!而在篡位之后,保罗更是大肆排除异己。在他的屠刀之下超过了一千多名贵族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三百名贵族官员的鲜血洒满了圣彼得堡的广场,这是对帝国建立之初,沙皇与贵族之间协议的破坏!不仅如此,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保罗横征暴敛,整个帝国民不聊生!为了重新帝国的辉煌。为了帝国的繁荣昌盛,为了帝国民众的美满和幸福。我、布兰科夫、黑海俄军第一集团军司令在此正式宣布兴兵讨伐暴君,同时恳求帝国杜马议会能够督促暴君下台,帝国的皇位唯有亚历山大皇子那样品德操守具为上等的明君才能登之,所以我们恳请帝国千万民众支持我们打败暴君、迎立新君!”

1613年1月,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被全俄缙绅会议推举为沙皇,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在俄罗斯帝国长达三百年的统治,当时的米哈伊尔只不过是和之前的俄国皇室拥有一点远亲关系的小贵族而已,但是因为在他登基之前长达数十年的混乱时代,俄罗斯帝国皇位长期空缺,皇族血脉的稀少让米哈伊尔进入了所有俄罗斯贵族的眼中。

当时的波兰人可不像现在的波兰这么悲剧,在1610年的时候,波兰人曾经将俄罗斯人大的连牙都找不到,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的贵族们迫切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英明的君主带领他们走出因为皇位空位期导致的国力衰弱,并且能够打败波兰人实现俄罗斯的复兴。

搞笑的是米哈伊尔登上沙皇之位完全是在他不情愿的情况下完成的,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或许真的是天佑,米哈伊尔本人的能力很是欠缺,但是在他登基之后,俄罗斯却是涌现了一大批的人才,这些人才帮助帝国打败了侵略者并且让混乱了数十年的帝国逐渐的安稳了下来。

而因为米哈伊尔是全俄缙绅会议推举出来的,所以这位沙皇在登上皇位之初便签订了一条法律,那就是在没有明确证据的情况下,帝国沙皇不得大肆清洗、逮捕帝国贵族及帝国杜马议会议员。

布兰科夫的指控很是贴近实际,这也让刚刚经历了混乱的黑海俄军在他的麾下重新抱成了一团,尽管这个团远远没有之前的紧密。

经历过兵变之后,黑海俄军还剩下将近九万人的兵力,这样的兵力在布兰科夫看来已经足够他去完成一些事情的了。

在宣读完文件之后,布兰科夫正式宣布全军誓师向莫斯科前进,至于克里木半岛则是留下了五千军队配合黑海舰队固守。其实在布兰科夫看来克里木半岛完全就是鸡肋,使之无味弃之可惜,但是现在留下军队守卫克里木半岛也是逼不得已的,不然的话,没有一丝一毫的退路,仅凭一个幻想中的桃子也是没有办法让军队都听从他的安排的。而且黑海舰队好歹也在克里木半岛,起码通过这里能够和奥斯曼人好好的讨价还价。

为了能够有效的发生自己的目标。布兰科夫派出了自己手下最为得力的人马前往东波兰,他需要说服库图佐夫。随着保罗一世的圣旨一下,库图佐夫的态度变得有些暧昧起来,这样一来,布兰科夫觉得自己绝对不能放弃这个天然的盟友,他必须要让库图佐夫行动起来。

九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莫斯科前进,而在进入了乌克兰境内之后,布兰科夫的九万人马再次变成了十万人马,加入的一万人马乃是乌克兰总督贡献的。

乌克兰总督弗雷曼可不是傻子。此前阿赫夫斯基决定向乌克兰进军的时候将他吓了一跳,虽然他此前早已和阿赫夫斯基取得了联系,并且也愿意成为他的下属,但是这并不代表弗雷曼可以坐视自己的地盘被别人夺走,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领导。

而现在,布兰科夫和阿赫夫斯基可是完全不一样,布兰科夫的目标并不是一个小小的乌克兰。他的目标是莫斯科,是整个帝国!这样一来,弗雷曼觉得自己和布兰科夫完全没有任何的利益冲突,甚至两人的利益还趋于一致,所以在表达了自己投靠的意愿之后,弗雷曼派出了自己手下唯一还能拿出来像样的一万军队支持布兰科夫。

其实这一万军队可是不少了。乌克兰并不像东波兰的库图佐夫那样兵力雄厚,主要原因便在于乌克兰已经被帝国征服了数十年,当地的势力已经接受了帝国的统治,另外别忘了黑海十万俄军当中可就有不少是从乌克兰地区征召的,所以这一万军队便也是弗雷曼手中最后压箱底的军队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弗雷曼对布兰科夫有着多大的好感。能够将自己最后的筹码交给布兰科夫,也不是说弗雷曼真的是无私的、慷慨的人。作为一个上位者。难道你还能指望这种生物拥有一些良好的品德吗?可以说没有一个上位者会有良好的品德,即便是有也是装的,不然的话早就被坑死n加一次了,哪里还轮的到他上位!

弗雷曼之所以在布兰科夫的身上下血本,原因便在于他知道自己已经不可能有退路了,即便是他投靠保罗也是铁定不会被接受的,这主要还是因为弗雷曼此前可是将没有登基前的保罗得罪的不轻,所以他不认为自己在保罗的手下能够有活路。

这样一来,也就怪不得弗雷曼的心中存了堵上一把的心思了。

布兰科夫的军队赶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暂时停下休整的时候,他的手上接到了一份尼古拉耶夫的战报。

1790年一月二十三日

尼古拉耶夫的城墙上已经显现出了数十处的缺口,最大的一条大概能有七八米长,奥斯曼人在军官们的命令下,奋不顾身的挥舞着弯刀冲向了那些城墙的缺口,而与此同时,城墙上到处都是攀附的云梯,一队又一队的奥斯曼人在战友的掩护下向城墙之上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猛烈的攻势。

赛利姆已经三天没有合上眼了,当他率领奥斯曼军队三面包围尼古拉耶夫的时候,他便下达了总攻击的命令,但是三天、整整三天,虽然惊险,但是和之前一样,尼古拉耶夫依然控制在苏沃洛夫的手中。

尼古拉耶夫城墙之下堆砌的尸体大概都有两米多高,而奥斯曼人好像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攻城上面,那些城墙下的尸体根本没有派人运走,而是就那样摆在那里。

幸好是冬天,不然的话,这些尸体引起的瘟疫就足够让城内城外的攻守双方狠狠的喝上一壶了。

但是没有办法,实在是太累了,所有的人马都被赛利姆派进了攻城战中,而每天都是到看不见的时候,赛利姆才会下令鸣金收兵,在这样的情况下,作战一天的士兵,你难道还指望他们能够有精力去收拾那些尸体吗?

不过好在奥斯曼军营中还有一些俄罗斯中,那些被驱赶而来的俄罗斯人成了奥斯曼军队奴隶,他们的作用不仅仅是掩护军队攻城,掩埋那些尸体也成了他们的任务之一。但是他们的人数实在是太少了,原先的数千俄罗斯民众经过此前的战斗还存活下来不到两百人,就这两百人中还大都是老弱病残,相比于尼古拉耶夫城下的好几千具尸体,他们的作用实在是太小了。

看着残缺的厉害但是依然在俄罗斯人手中的城墙,赛利姆暗暗的咬了咬牙,天知道现在他的桌子上堆满了多少战损报告,从围攻尼古拉耶夫的第二天起,赛利姆便不再去看那些战损报告了,因为他怕自己回被那些居高不下的数值逼疯!现在在他的心中只有攻下尼古拉耶夫这一个目标,不然的话,他将面对的是奥斯曼帝国的举国嚣嚣!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汗。在下又要出差了,这次焦急,今天就走,大爷的,和自己看不顺眼的人出差简直就是遭罪

第三百六十九章瑞典来使

布兰科夫的使者来到了东波兰,但是求见库图佐夫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顺利,不知是何种原因,库图佐夫居然对布兰科夫的使者采取了避而不见的态度,这让布兰科夫的使者在倍感焦虑之余也是感到了一阵的愤怒。

“将军阁下,那位布兰科夫的使者已经在城内等了两天了,难道我们就这样避而不见吗?”

看着稳坐在上首的库图佐夫,坐在下手边的库利奇科夫有些不解的问道,听到库利奇科夫的话,库图佐夫的脸上透露出了一丝笑容

“库利奇科夫,我想你也应该知道了,现在黑海俄军已经变成了布兰科夫在做主,虽然那位使者带来的消息是阿赫夫斯基突然急病而暴毙,但是我想事情绝对不会这么巧合,我猜想黑海军队那里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决不能盲动,我们需要的镇静。现在布兰科夫已经誓师北进,那我们何不坐观其变”

“可是将军阁下,不管黑海军队那里发生了怎样的变故,但是现在那里做主的人乃是布兰科夫,他的目标和我们乃是一致的,现在响应布兰科夫不是可以为我们争取更大的利益吗?”

库图佐夫的话让库利奇科夫有些不解,在他看来现在正是响应布兰科夫的好时机。毕竟锦上添花远远没有雪中送炭要来的让人感激。莫非

“不不不,库利奇科夫。你在担心什么为我当然知道,但是现在绝对不会最佳的时机,而且我们是绝对不会去帮助保罗的,保罗的性格,我们大家都知道,所以我们其实也只有帮助布兰科夫这一条路而已!”

“那为什么?”

“很简单,即便是黑海军队发生了动荡,但是以布兰科夫的手段。他绝对可以让黑海军队重新恢复稳定,而且他手下的兵马肯定是不会少的。现在他刚刚宣布誓师正是气势如虹的时候,此刻我们响应他,虽然也可以让他感激,但是这份感激并不会长久。

我想虽然现在圣彼得堡方面因为事发突然在前期可能处于劣势,但是圣彼得堡毕竟是帝国的正统,只要保罗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那么他绝对拥有击败布兰科夫的实力。而作为我们一方来说,我们需要的便是在圣彼得堡和布兰科夫两方陷入僵持的时候突然加入战斗,到时候发挥我们最大的作用一举改变战场的局势!而且在这之前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我们隐晦的态度向圣彼得堡方面索要一些好处,我想保罗一定会答应我们的!

利用时机发展我们的实力,而后趁着双方僵持一句打破战场格局,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利益最大化!库利奇科夫。你明白了吗?”

库图佐夫的解释让库利奇科夫恍然大悟,而同时库利奇科夫心中的那份隐忧也被他放了下去。如果说一旦库图佐夫转变态度支持圣彼得堡,那才是让库利奇科夫最为担忧的事情,但是现在看来,库图佐夫的态度显然并没有改变。这对库利奇科夫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我明白了将军阁下,我稍后会与布兰科夫的使者接触一下”

“嗯。对,不必将我们的计划透露给他,只要让他明白我们的立场并不会动摇便是”

听到库图佐夫的话,库利奇科夫向他行了一礼然后站起身来离开了房间。

等到库利奇科夫走后,库图佐夫的左手托起了腮帮陷入了沉思之中,虽然他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战场上的战机瞬息万变,库图佐夫要思考的还有很多很多。

苏沃洛夫看着面前的数千名士兵,他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悲壮,仅靠四万军队在十四万奥斯曼敌军的围攻之下坚持到了现在已经实属不易,奥斯曼人的兵力实在是太庞大了,即便是以苏沃洛夫这样的智将在绝对的兵力优势之前依然不能改变整个战场的局势。

在奥斯曼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