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美人志-第3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大事,稍不谨慎便会酿成惊天巨变。

“宁大人,您看这事现在该怎么办?陛下已然驾崩,这件事情恐怕瞒不了多久,也不能再瞒下去,若是让外界知晓,我们还未能拿出对策,这就会出乱子,您是行政大臣,诸位大臣都唯您马首是瞻啊。”连吹带捧的话语这时候却难以让这位行政总署第一副大臣舒展眉目,这时候都知道我是第一行政副大臣了,要让我出头了,其他好事情却没有想到我呢?宁远望打心底里不想撑这个头,可是位置摆在那儿,自己主持帝国行政事务,田易这家伙虽然刁滑,但说的话也不能不说没道理,总不能皇位由谁来坐由他财政大臣来作决定吧。

“诸位,陛下操劳过度心力憔悴不幸驾崩,我想其实我们诸位恐怕多少都有些心理准备,毕竟陛下已经病重病危数次,这也不是新鲜事,只恨我等身为臣子不能为君分忧,却让陛下劳累若斯,我等实在惭愧。”清了清嗓子,宁远望木着脸斟酌着语言道:“只是眼下帝国形势还容不得我等悲伤,陛下的后事须得和新皇登基一事一起办了,这两件事情骑士就是一件事,可能大家也清楚,现在首要的就是需要先将新皇人选定下来。”

“是啊。”“宁大人说得是。”“这是首要之事,却须马上解决。”

一干大臣都附和着宁远望的话语,却是无人敢提半个究竟该是由谁来担此重位。

“只是陛下却未留下遗嘱就猝然过去,这多立储之事素来是皇家私事,我等身为外臣,委实不好介入啊。”宁远望轻轻得将责任一推,“司徒大人既是皇室宗亲,由一直伴随陛下左近,不如我们先听听司徒大人的意见吧。”

司徒明照脊背上顿时汗下,心中暗骂宁远望这个老狐狸,竟然把火架在自己屁股下边烤,这皇位一事何时轮到自己由发言资格了,而且这稍不留神就会落得个万劫不复,自己身为皇室宗亲本来就不可能有什么想法,何苦去趟这浑水呢?

“宁大人您说笑了,司徒明照不过是一名羽林军统领,如何能够由资格妄言此等大事,皇位之事虽说是皇家私事,但陛下曾经说过皇家无私事,还是请各位大人商量此事,我等洗耳恭听便是了。”司徒明扎三言两句便把话题推到了一边。

“宁大人,这时候不是推托责任的时候了,陛下已去,国不可一日无君,我等还是尽早商量到一条路才是。”外交大臣萨里登也是帝国老臣,但他立场素中立,绝不牵涉其他,倒是在帝国朝中颇有人望。

“可是诸位,陛下未曾留下遗嘱,也未曾立有储君,甚至也未曾明言当由哪一位殿下来继承大宝,我等如何决断?这等立君之事,岂是说立就立的?难道就凭你我几人就足以定下这等大事,一旦朝臣非议,我等何言以对?”行政副大臣眼皮一翻,冷然道:“眼下几位皇子皆在帝都,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刀兵指灾,依本人之意还是慎重些好。”

“听宁大人您的意思,好像是要等陛下后事办了之后才来定新皇人选?”陆文夫心中暗暗一沉,他没有想到在这个骨节眼上,这位领袖群臣的第一首辅居然会有如此荒唐的想法,若是这样,只怕立即就会掀起滔天巨浪。难道陛下在前两日里一点意图也没有与他透露,还是他真的不知道这中间的利害关系?

“这也未尝不可。陛下后事不能拖,当然新皇人选问题是一个事关帝国兴亡大事,连陛下都一直未曾拿定主意立储君,这时候却要在我们几人之间几句话便定下来,这未免太过儿戏,以本官之意,还是多方商量,多方征求意见方能决定,另外虽说皇家无私事,但皇后陛下和皇太后陛下的意见难道也不征求,就凭你我几个外臣便擅断了?”宁远望冷漠的注视着对方,心中暗自得意,表面却是义正词严,一副天下为公的模样。

“宁大人,您考虑过没有,若是不能立即定下新皇人选,这陛下驾崩一事传出,将会引发多少不可预测的混乱,外敌虎视。内敌侧卧,难道您就没有考虑过这等眼中后果么?”陆文夫此时已经全然断了此人公心的想法,此人分明是有着不可告人的打算,方才会如此一说,但这个家伙不愧是行政总署修炼几十年的老贼,表面却是句句以公心为主,说起话来也是滴水不漏。

“陆文夫,你身为内政大臣,不思稳定危局,却在这里危言耸听,难道你真以为陛下一去,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么?我前日便得报说你和已遭陛下贬斥的何知秋勾勾搭搭,欲行不轨之事,你当我们都是瞎子么?”宁远望阴阴一笑,目光却飞快的掠过旁边一直未发一言的军务大臣吉林一眼。

 第五十四节 焦点

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陆文夫并没有被对方的语言所激怒,但对方的话语他必须要有一个答复,否则必然会引起众人的怀疑。// 

“宁大人,请您注意的您的言词,去见何大人那是陛下的安排,至于什么原因,我想我不必向您解释。正如您所说的,现在既然已是危局,难道您就不知道您的提议将会引发多大的动乱么?我无法理解您的想法,相信在座诸位一样不能理解的看法。”陆文夫冷静的回答道。

“哼,陛下已经去了,此时自然由你说。新皇人选乃是国之大事,岂是说定便定的?若是一旦引发内战,那这个责任又该由谁来承担呢?”宁远望不屑的冷哼了一声才道:“其他理由我不想多说,几位殿下究竟定谁都难免会引发帝都乃至帝国动荡不安,所以我们必须万分谨慎,务求征得绝大多数人的统一意见,方才能够稳定局势。我想这个理由足够充分吧?如果在座有哪一位认为自己有能力保证选出的新皇人选不会引发动乱,本官自然无话可说。”

宁远望的一席话的确十分厉害,众人都知道几位殿下不但在朝中各有势力,更为麻烦的是他们在帝国地方上控制了相当强大的军队,眼下新任帝国军务大臣吉林根本无法控制得住帝国军队得运转调动,这些军队其实已经有逐渐演化成为几位皇子私军的架势。他所说的也的确相当在理,目下帝国中已经无一人能够控制这种局势,若是一有风吹草动,只怕就会立即引发混乱。

“难道说依宁大人的建议就不会引发动乱了不成?”陆文夫知道在舌辩功夫上自己是无论如何难以战胜这个以清谈起家的家伙的,但若是不言明,只怕众人是难以认识到当前局势的紧迫性的。

“这个本官不敢说,但至少我们可以争取更多的人来支持我们最后的意见,这样无论对哪一位皇子登基来说,是否要公平一些呢?是不是也会让那些没有机会登上皇位的几位殿下心态平和一些,也让他们无话可说呢?”宁远望侃侃而谈,充分发挥他那舌绽莲花的本事,听得殿内一干人也觉得确有道理。

但陆文夫却知道对方所说不过是纸上谈兵,纯粹是理想主义,试问在现在这种状况下,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只怕这几位殿下都会逃回自己的老巢,那即将面临的就会是全面爆发的内战,可是现在这样说又有谁会支持自己,更有人会说自己存有私心。

“宁大人,您所说的恐怕只是一种美好幻想吧,一旦这陛下驾崩之事为天下知,几位殿下会怎么样,本官不敢说,但卡曼人、马其汗人还有太平教人会有何动作,您考虑过没有?一旦有变,朝中无君,谁能主持大局?您考虑过没有?”陆文夫不能不从外界的威胁上来规劝,希望能赢得其他大臣的支持。

“陆大人我看你是过虑了,卡曼人现在并不与帝国控制区接壤,他们如果要进攻帝国首先就要通过捷洛克和太平教人控制区,要不就只能进攻西北,我想无论他们选择走哪一条路,暂时都不会对帝国产生多大影响,你不必杞人忧天,到那时自然有人比我们更着急。至于马其汗人,五湖郡河网密集,水流纵横,马其汗人的优势兵力在那里根本无法得到发挥,他们现在占着巴陵都已经是苟延残喘,太平教人就更不用说,只要尤素夫的城卫军团和第三、第四军团稍微努力一些,本官在想,只怕太平教人早就被赶出河朔了。”

不能不承认宁远望的口才无人能比,虽然是纸上谈兵,但说起来却是头头是道,不管所言究竟如何,但从表面上帝国的几大威胁都被他三言两语便化于无形,陆文夫不知道对方如何得出马其汗人是苟延残喘而卡曼人要南下必须攻击太平教人这些逻辑,但对方的目的显然达到了,眼下这些人都不是军队将领,除了一直不曾发言的禁卫军团军团长马远往。

陆文夫不想在就此事与对方纠缠下去,照这样下去,只怕对方还会有更多的理由,当然对方所说的某些情况也的确属实,但这不能代表整个形势。

“本官对宁大人的看法不敢苟同,只是不知其他几位大人的意下如何?”陆文夫绕开宁远望,希望获取其他几位同僚的支持。

原本支持马上确定新皇人选的外交大臣萨里登在听了宁远望一番话后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他把目光转向了身旁的财政大臣田易,想从对方的表情看出些什么,但一脸平静的财政大臣似乎对这件事情没有太大兴趣,反而是对地下的木地板更感兴趣,目不转睛的盯着下方。

“田大人,方才宁大人和陆大人都已经发表了意见,不知您意下如何呢?”萨里登不得不直接开口径直问起对方。

原本想装蒙混过去的田易心中暗骂这个多事的老东西,这种事情分明是两头不讨好的棘手事,支持哪一方也许都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麻烦,让自己来明确表态不是把自己架在火堆上烤么,但看到宁远望和陆文夫的目光都落在了自己身上,显然都对他这个财政大臣的意见十分重视,他也知道自己始终事躲不过这一关,便假作沉吟了一下才道:“方才两位大人的意见都有一定道理,当前要办的事便是要在确保帝国局势平稳的情况下先把陛下的后事办了,但要确保帝国局势稳定,本官想首先需要稳定帝都局势,这一点可以请马远往马大人负责,几位殿下暂时都不能离京,至少在新皇登基之前不能离京,另外,帝国各地的战局由军部下令暂时维持原状,不得随意挑衅但也不得示弱,总之尽量保持平稳。至于这新皇人选,本官认为可以在征求皇太后和皇后陛下的基础之上,再由诸部大臣共同确定,今日要想确定的确是仓促了一些。”

田易的话虽然不偏不倚,但实质上却是否决了陆文夫的提议,只是在表面上提出了几条不痛不痒的要求,这其实是变相的赞同宁远望的意见,他无法确定宁远望究竟支持哪一方,但他知道陆文夫是一个君子,即便是自己没有支持他的意见,他也不会怎样,但这表面道貌岸然的宁远望就难说得很了。

集贤殿议事就这样无果而散,这也是帝国走向混乱的开始。在这场争辩中,禁卫军团军团长马远往的态度应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由于他的沉默使得宁远望有了发挥的资本,最终否决了陆文夫和萨里登马上确定新皇人选的意见,拿后世的史学家的话来说,在这场争辩中他如果站在了陆文夫一方,凭借陆文夫手中控制的内政力量和他自己控制的禁卫军团可以轻松扶持任何一个皇子登基,即使不是原来设想中的九皇子司徒朗,而是其他几位皇子中任何一个,一样可以牢牢的控制住帝都的政局,亦可避免后来帝国事实上的分裂和混战局面。虽然不定能够改变辉煌帝国崛起的命运,但至少可以避免当时的唐河帝国蒙受的巨大战争创伤。

但是正是他奇怪的沉默,使得宁远望看到了希望,也由于宁远望口才的出色发挥使得包括财政大臣田易、外交大臣萨里登、军务大臣吉林、帝国宪兵司令孙成休以及其他几名在场官员都未能果断的拿出看法,使得这一场本该是决定帝国未来命运的集贤殿议事不明不白的结束,最终只得出了一个暂时由禁卫军团控制帝都四门,任何皇子不得擅自离京,先行处理皇帝陛下后事这样一个毫无价值的意见。

在众人离开安福宫不到一个时辰之内,几乎所有消息灵通人士都已经得知了这一惊天消息,皇帝陛下驾崩了,而新皇人选仍然还在酝酿之中!帝国出现了一个由主持行政总署工作的副大臣宁远望、内政大臣陆文夫、军务大臣吉林、财政大臣田易、外交大臣萨里登组成的临时军政决策委员会,负责临时处置紧急公务。

司徒朗在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一消息后,便断定禁卫军团军团长马远往出了问题,虽然表面上此时帝国由所谓的军政决策委员会控制,但陆文夫在前日便已经到自己这里明确的转达了父皇的意见,准备要由自己来接替大宝之位,只要马远往表示支持,陆文夫控制的内政总署及其下属力量可以轻松将整个帝都控制在手中,一切便可水到渠成,但没有禁卫军团的支持,陆文夫的内政力量便毫无作用。

司徒朗立即派人前往城外传达自己命令,命令第三、第四军团立即入城,可惜却晚了半步,禁卫军团已经全面接管城门防卫,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禁卫军团的动向身上。

 第五十五节 翻云

而紧接着来自军部的命令也迅速下达到各大军区和军团,要求各军团就地加强防务,不得随意离开防区,违令者以叛乱罪论处。 / /,五个师团军官全部取消休假归队。

大陆公历697年11月12日,唐河帝国皇帝第二十八任皇帝司徒明月在安福宫病逝,享年五十八岁。11月13日,帝国各大报刊媒体都以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消息,同时也给了帝国民众一个微妙的信息,那就是帝国新一任皇帝的人选仍然悬而未决,还需要由皇室和帝国政府共同商量决定。几乎是同时,东大陆其他重要国家也都纷纷刊载了这一消息,并对唐河帝国现状表示关注,连向马其汗以及卡曼这些和唐河帝国处于战争和半战争状态的国家也都假惺惺的表示了哀悼和关注。

由于局势的混沌也引发了帝都局势的不稳,虽然三天后,帝都警察局和帝国宪兵司令部联合发文取消了宵禁,但并未起到多大作用,帝都粮食、食用油、布匹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一日几变,而各种谣传消息也是漫天飞扬。虽然内政部门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措施,但这种措施并未见到多少实效,直到帝国商业总署勒令江南和东海两地紧急调运粮食等生活物资入京平抑物价,这种表面的混乱局势才有所缓解。

“这帮该死的官僚究竟在干些什么?!”一脸寒霜的少女柳眉倒竖,丹凤眼中闪过威棱四射的光芒,也许是过分机动羊脂玉般的鸭蛋脸上泛起几丝动人的红晕,一袭贴身的宫装更是将少女柔婉媚人的身段勾勒得纤毫毕现,胸前一对挺拔的玉峰更是急剧起伏。

“十三妹,不必心焦,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九哥我这时候都不急了,你急什么?”坐在少女的闺房中,英俊的脸膛上已经没有了往日和煦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时隐时现的阴冷笑容,双目中暴闪的痛恨光芒显示出其实他内心已经是愤怒到了极点,“哼,这帮家伙是等着向某些人邀功论赏,要不就是以此待价而沽呢。”

“陆文夫是怎么搞的?他这个内政大臣怎么在当?难道就没有一点应对手段,马远往如此表现,他当初是如何与马远往沟通协调的?难道他在这之前就没有看出一点苗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少女玉靥凝霜,语气丝毫不见和缓。 /,父皇过世对她来说虽然也带来一抹哀伤,但毕竟父皇已经卧床不起这么久了,应该说几乎人人都有这相当的思想准备了,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无论是谁登上这个位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