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只要再去赌,我就告诉三妹,不让她往这里送货了。我看你以后吃什么?”

“不就是摸了两把牌嘛!输赢不大。”

“还说输赢不大?!三妹留下的这二两多银子,给你抓药用去五百多文,剩下的,全叫你给输了。”

“晚上我不出去了,白天再不让我玩儿玩儿,你憋屈死我呀?!”

“挨千刀的,说来说去,你还是不改呀?!怎么那天没把你吓死?!”

“吓死我你就得意了?!”

“这日子算是没法过下去了。呜……”

“嚎什么嚎?我一个大男人家,把我整天拴在家里呀?甭想!”

……………………………………

原来,吴夕来那夜被“鬼打墙”吓破了胆,死过去又活了过来(当然,这是小玉麒麟的功劳了,只不过他们不知道,还以为是自己返登过来的呢),加之受了一夜风寒,回家后便发起高烧。李慧欣少不得给他请郎中抓药。喝了几服“定心安神”后,慢慢地好转过来。由于惊吓过度,晚上再也不敢出门了。

但是,天性难移的他,在家里待了两三天,就憋不住了。心想:晚上有“鬼打墙”,不出去;白天去不是一样嘛。不去赌,怎么能赢钱?!(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二百零八章 回家

话说吴夕来天性难移,在家里待了两、三天,就憋不住了。心想:晚上有“鬼打墙”,不出去;白天去不是一样嘛。不去赌,怎么能赢钱?!

头一天,他说出去“玩儿玩儿”,李慧欣也没在意。认为他是去找熟人聊天开心去了。惊吓的死过去活过来,能不改吗?!

第二天又说出去“玩儿玩儿”,问他给谁在一起,也不说,走的还很急。李慧欣便起了疑心。偷偷在后面一路跟随,原来竟然去了村西头那家赌场。

这才有了晚上相劝之事,让梁晓乐听了个正着。

梁晓乐心里这个气呀!

想不到自己每天晚上来看他的时候,见他在家还高兴的不行,以为她接受教训改过来了呢!原来是怕了“鬼打墙”!

难道这个吴夕来真得就像二舅李崇林说的那样,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无论怎样教训他,也摆治不过来吗?

可是,如果不把他摆治过来,二姨的日子就没法过。更甭说在这里戳门市做买卖了!

当然,少他这一处自己倒是没什么,关键是宏远娘心里难受,人家可是一奶同胞的亲姊妹呀!少了这里,如同断了宏远娘一只手!再说,宏远娘绝不会看着自己的亲姐姐如此受苦受穷!

但是,像这样下去,这个忙还真没法帮——给他多少也填不满他的赌窟窿!

看来,不把吴夕来摆治过来,痛苦的不仅仅是二姨李慧欣,还有宏远娘和她的父母兄弟!

“我就不信制服不了你?!”

梁晓乐恨恨地在心里说:

“夜里有‘鬼打墙’,白天本姑娘就不能也给你制造出一个‘魂劫道’来?!”

梁晓乐这么一想,一个念头涌上脑际。

但是,在萧家镇,梁晓乐白天是不能脱身进空间的。宏远娘怕她人小地不熟,一天到晚不是拽着手。就是不错眼珠地盯着。一会儿不见了,就到处找。

而这件事梁晓乐又必须在空间里完成。况且,惩治一个人,可是需要时间的呀?!

看来。只有回到梁家屯村,才能实施了!因为在那里梁晓乐可以把自己关在屋里,装作写字什么的;也可以假说到别处去,宏远娘对她绝对放心。

“娘,咱什么时候回去呀?”

早晨,宏远娘刚一醒来,梁晓乐就迫不及待地问。

“怎么?待烦了?”宏远娘把脚伸到梁晓乐的小被窝里。踹了踹她的小身子:“给娘说,想爹了还是想哥哥了?”

“都想。”梁晓乐顺势爬到宏远娘的被窝里,搂着宏远娘的脖子说:“还想三姑、爷爷、奶奶、王奶奶、大奶奶,还有孤晓夕……”

梁晓乐报出一大串称呼来。小孩子分不出远近,说的人越多了,说明想的越厉害吧?!

“那,咱明天就回去,怎么样?”宏远娘抚摸着她光滑的小脊梁。眼睛望着她,亲昵地说。

“为什么等明天呢?今天就回去不行呀?”

梁晓乐恨不得立马就走。往后拖一天,就得让吴夕来在赌桌上混一天。对他这种屡教不改的人来说。最好不给他喘息的时间。

“我想再到你大姨、二姨那里去一趟,看看他们的门市预备的怎么样了?”

“不会让二舅去呀?给他们捎一车货来,他们还能不卖呀?!”

“嗯?你这个小脑瓜儿,怎么想这么多?”宏远娘惊奇地望着怀里的女儿,发现女儿说的很有道理。

“就是嘛!爹说,有了货,就卖钱。”梁晓乐也发觉自己说走了嘴,赶紧掩盖。

宏远娘笑笑:“就知道你是听你爹说的。”

经女儿这么一催促,宏远娘也觉得怪挂念家里。自己已经出来七、八天了,也不知家里有没有事情发生?!不如今天回去。看看没事,过个一两天自己再跟着送货车回来。尽快让这三下里的门市都开了张。早一天总比晚一天好!

“就依你,一会儿我给你姥爷姥娘说说,尽量让两个老人也跟咱走。吃了饭就让喜子叔叔送咱,高兴了吧?!”

宏远娘说着,刮了一下梁晓乐的小鼻子。

“吔!回家喽!”

梁晓乐高兴地在被窝里又蹬又踹。

………………………………

当宏远娘对两个老人说了自己的打算后。两个老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跟宏远娘走。女儿的能耐他们亲眼看到了,他们的身子也在女儿的调理下一天比一天好。过去听说那里养老院里的老人不生病,还以为是谣传呢,女儿的行动证实了一切。有这样一个有“神气儿”的女儿,不跟着去,那才是老糊涂了哩!

要跟着走的还有李巧巧。

大妗子李贾氏却不同意,说:“芑俊生新丧,你出远门让人笑话。”

哪知李巧巧理由更充分:“我只有跟着三姑睡觉才踏实。在芑家那两夜,别看白天陪灵,晚上和三姑在一个屋里,睡的可好哩!昨天晚上你和春柳给我做伴,你们两个还都睡在我身边,可我就是睡不着,眼刚一闭,就被吓醒了。要不是两个院里住,我非得抱着被子找三姑去。”

“那也不行。”大妗子继续阻拦:“往前得烧三期、五期、一百天,你名义上还是他的媳妇,就是做做样子也得去。”

“烦死了,怎么这么多事?!”李巧巧小嘴儿一撇,掉下泪儿来:“要是不让我去,非把我熬成神经病不可。一宿一宿地睡不着觉,你们试试?!”

“叫巧巧去吧。”宏远娘对李贾氏说:“我惦记着这回事,让她提前一、两天回来,上完坟再回去。我来回陪着她。”

李贾氏无奈地点了点头:“咳,这样就忒麻烦你了,三妹。”

“大嫂这样说就见外了,只要巧巧心情舒畅就行。”宏远娘高兴地说。

梁晓乐却在心里打了一个点儿:“在家里宏远娘哪里还能光陪着她?!还不是和三姑梁艳秋一样,由自己来陪。咳,自己的单人房间要变成双人的了!!!

吃过早饭以后,喜子赶着马车,车上坐着李老爷子夫妇、李巧巧、宏远娘和梁晓乐。一行六人,说说笑笑地出了萧家镇,朝着梁家屯所在的方向奔去。

…………………………

宏远娘七、八、天没在家,养老院里一大堆事等着她来处理,宏远娘一进门,就忙的不可开交。

工程队交付了四排房子,预计上冻之前还能交付两排。养老院里的房子暂时宽松起来。宏远娘首先安排在村里住的养老院里的老人们搬进来,又把伙房也挪到了幸福苑里。这样,老人们吃饭就不用出大门了。

李老爷子和李老太太也住进养老院里的一个双间。

按照宏远爹娘的意思,是让他们住在家里,再给他们雇个保姆。想他们在家丫头婆子指使惯了,在这里别再受屈。

李老爷子说什么也不干。他说:“入乡随俗。既然是来住养老院,就按这里的规矩。衣服不用自己洗,饭不用自己做,打扫卫生有工作人员。别的老人能行,我们也行。咱不搞特殊!”

老人的深明大义让宏远爹娘很是感动,只有自己尽心尽力,多过去陪陪了。

宏远娘又叫来大伯哥梁德顺,把李巧巧婆家的情况对他做了介绍。让他派强有力的技术人员和建筑管理人员过去。

“芑家的宅院有小二十亩,中间有个过道。我和我娘家大哥商量好了,在过道的两边,前面都盖一排青砖瓦房主任,后面全盖成粮仓。就按咱这里养老院的房子和仓库的粮仓样式,带过图纸去就行了。”宏远娘对梁德顺说:“建筑队可以带过去,也可以在当地招,人们过去后和我娘家大哥商量着办吧!”

梁德顺虽然心中疑惑:二弟妹回了一趟娘家,怎么管起娘家侄女的婆家事来了?!但这是能挣钱的工程,何乐而不为呢?!高高兴兴地准备图纸,安排有关人员去了。不提。

再一个等着办理的是英奶奶入养老院问题。

英奶奶今年已经八十一岁了,是梁家屯村里现有的唯一活过八十岁的老寿星。前些时候老人得了一场感冒,差点儿去阎王爷那里报到。好了以后,说什么也要住进养老院里去。

“养老院里的人从来就不得病。有病的进去都好了。我已经是八十多岁的人了,再不去,就去不了。哪怕在里头住一天,也算没白赶上这么个好时候。”老人振振有词地述说着自己的理由。

英奶奶早年守寡,拉着儿子梁龙久苦度时日。如今梁龙久 已经六十三岁了,育有三男二女,三个儿子又给他生了六个孙子四个孙女,可谓是儿孙满堂。

由于家底薄,下面孩子又多,梁龙久家里的宅院很紧张。梁龙久和老人煮东西里间,三个儿子都已成家,每人一处任务房。而儿子们的儿子也都不小了,宅院还没着落。实在没有多余的宅院往外拿。

粮田也是如此,每年都要租赁三、五亩,才能够生活。老太太要带走一亩地半处宅院,着实让他心疼。

三个儿子也觉得奶奶年龄大了,再去养老院合不着。(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二百零九章 二姨夫蠢蠢又动

三个儿子也觉得奶奶年龄大了,再去养老院合不着。

“要是岁数小呢也可以。一个八十多岁的人了,今天穿上鞋和袜,明天不知穿不穿,这不是白往里扔地呀?!”梁龙久愁苦地对邻居们说。

谁知老太太更急,拐棍“笃笃”地点着地,气急地说:“我活了八十多岁了,死了你们怎么也得给我买口棺材,雇伙儿小戏儿(注1 )上的吧?!我岁数大,老亲家又多,这丧葬花销也少不了。我去了养老院,什么也不用你们管,就当我提前用了发丧费,行不行?”

英老太太见儿子迟迟不答应,便亲自找到养老院里,想让主管人宏远娘帮着做做儿孙们的工作。到了养老院一打听,宏远娘走娘家还没回来。老人便一天一趟地往养老院里来,打听宏远娘的消息。

梁晓乐也听说了这回事。当她知道了这个老奶奶(英奶奶是世字辈儿上的,梁晓乐应该叫“老奶奶”)就是当初为自己伸张正义,在大街上拦住族长,说了德报家的儿子将自己摔昏的那个老奶奶时,不由心生感激。心想:在自己的前世现代,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都享受政府津贴。这个时空里的人们寿命都短,八十岁以上更是凤毛麟角。何不也对这个老人特殊照顾一下呢?!

要是全免了,似乎也不妥。那样还得做宏远爹娘的工作,毕竟这里不是社会福利事业。

那就减免一半儿。

于是,梁晓乐与宏远娘对接了灵魂,在养老院的条列里又加了一条:凡是年龄在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入养老院只需交纳一亩地或者一亩地的钱款,半处宅院免交。

梁龙久对这个条件还算满意。回家与儿子们一商量,凑了一亩地的钱款,把老太太送进了养老院。

宏远爹娘见梁龙久家经济条件不大好。三个儿子一个也没出去跑业务的(这时梁家屯村的中青年男性跑业务成风,有的已经挣的钵满盆流。),就拿出一些钱来资助他们出去创炼创炼。

还给了他家两个工作人员指标。让他们出来挣工资补贴家用。感动的梁龙久逢人便讲:“没想到把老娘送进了养老院,还得到了特殊照顾。跑业务的挣多挣少还在镜子里照着,光这两个上班的,半年就能把入进去的房钱挣回来。老的少的都实足!有这么一个有能耐的人,咱整个梁家屯村都有福气!”

……………………………………

宏远娘忙,梁晓乐便成了李巧巧的陪伴和向导。自进了家门,李巧巧就没离开过梁晓乐一步。甚至上厕所都要叫上她一起去。

这可别扭坏了梁晓乐。因为宏远娘已经让喜子捎走了一车货。并嘱咐喜子说三下里分分,先卖着。过个三、两天,再安排送过一车去。

二姨的买卖一开张,吴夕来的赌资就算有了着落,更加增长了他的赌瘾!

不行!说什么也要把吴夕来的赌博恶习摆治过来!

梁晓乐心里那个急呀!

但是。再急也没办法!人家李巧巧初来咋到,不陪着也确实说不过理儿去。

那就等到明天吧!

明天让谁来陪着呢?

梁晓乐忽然想到了三姑梁艳秋。

“巧姐姐,咱到孤儿院里找三姑玩儿去呀?”梁晓乐引逗道。

其实,李巧巧下定决心上这里来,也是被梁艳秋“天赐姻缘”的故事所感动。她认为,三姑有“神气儿”,她办的孤儿院、养老院,也被她的“神气儿”罩着。这里的人,容易被老天爷爷发现并被赐福。如果能像“天赐姻缘“故事中的女主人公一样。也在孤儿院里上班,那是再好不过了。

“望门寡”在孤儿院里被老天爷爷赐婚成就美满姻缘!那自己这个“未亡人”呢?!

李巧巧一听梁晓乐要带自己到孤儿院里找那个被老天爷爷改变了命运的人,正中下怀,便高声答应下来。

“三姑,这是我大表姐,叫李巧巧。”

“巧姐姐。这就是我三姑。”

梁晓乐小大人儿似的互相介绍了双方。

梁艳秋被李巧巧的打扮惊呆了:这么美丽的年青女孩儿,怎么梳了个成人发髻呢(这个时空里女孩儿出嫁了,就得在脑后梳一个发髻做标志。)?而且穿的这么素,难道说……

“啊,巧巧,你……快坐,你……真漂亮。”梁艳秋不知所措地说。

李巧巧不好意思的一笑,说:“三姑,我上我三姑这里住了,还望你多照顾。”

“看巧巧说的。你三姑是我的嫂子,我们是亲戚,不说这些客气话。你有空就来玩儿,这里人多,不闷得慌。”

“嗯。三姑,你每天看着他们呀?”李巧巧用手指了指屋里的小孩子们。

“对。别看他们这么一大群,可听话了。”

“那,你喂他们饭不?”

“不喂。小的有保姆,大的自己吃。我光看着他们别淘气,教他们说儿歌什么的。”

“…………”

“…………”

两个人一问一答。一个想了解这里的情况套近乎;一个觉得对方是贵客有心巴结。不一会儿,就说的十分投缘儿了。

这让梁晓乐十分高兴:李巧巧在这里交上了一个新朋友,迈出了走出家门的第一步。

正像梁晓乐估计的那样,李巧巧被安排在了家里的西里间屋里,和她睡在一条炕上。

梁晓乐起初还担心李巧巧晚上失眠或者被噩梦惊醒,让自己的行动受限制或者暴露。

但很快她就放心了:李巧巧睡下以后,不大一会儿就听不见动静了。夜里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