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唐-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唐 第400章感动

第400章感动

第400章感动

“李光弼,你可知罪?”李亨心底的怒火喷涌着,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愤怒和恐惧慌乱的情绪。

安禄山叛乱,带给他的是慌乱,而张瑄反唐,则让他无比的畏惧。

李亨暴喝一声,跪伏在地的李光弼非常郁闷而悲哀地颤声道,“臣无能,请陛下治罪”

“朕让你率军赶赴洛阳,节制张瑄,为朝廷收复河南和潼关,结果你非但没有完成朕的重托,反而将朕的两万军马失陷在洛阳。你只身一人逃回长安作甚?你还有什么脸面回来见朕?”

李亨咆哮如雷。

李光弼肩头轻颤,伏地不起。

他心里恨恨地咬牙道,明明是你这个皇帝昏庸无能,生生将张瑄逼反,反过来还抱怨老子……张瑄十余万大军在侧,老子带这两万兵马岂不是螳臂当车?

“李光弼,你罪该万死来人,将李光弼推出午门斩首示众”

李亨这话一出口,众臣都吃了一惊。

李豫连连叩首道,“父皇,不可啊,张瑄反叛,非李光弼之过。儿臣与李光弼在洛阳,已经尽力了。若是父皇斩杀李光弼,定中了张瑄的圈套。张瑄肯放我等回长安,就是要借刀杀人啊……”

“陛下,张瑄叛乱,朝廷当前正是用人之际。若是杀了李光弼,何人替陛下领军平叛?请陛下三思啊”兵部尚书公孙良好和礼部尚书裴冕一起出班奏道。

公孙良和裴冕说得是大实话。此刻,李亨所能用的大将,也就只有李光弼一人了。若是再杀了李光弼,真的是无人替他领军与张瑄抗衡了。

李亨嘴角一抽,慢慢将满腹的火气生生压制了下去。他缓缓坐下,冷冷道,“李光弼,看在众臣求情的份上,朕就再给你一次机会。朕已经号令各镇兵马勤王,各路大军正在驰援长安。朕册封你为天下兵马大总管,即刻在关中募兵,随时准备与张瑄叛军一战”

李光弼死里逃生,叩首谢恩,领旨而去。

李光弼走后,李亨凝视着众臣,心头却浮起一个再次逃离长安的念头。

灵州是不能去了,而张瑄大军占据潼关和河南之地,他想南下两淮和江南也不成。如今,就只有退守剑南蜀中一条道了。

但李亨张了张嘴,却始终没有把这个话说出口来。

作为皇帝,他在一年之中,先后数次放弃京都,皇帝的威信和朝廷的威权早就荡然无存了。

散朝之后,李亨回到御书房,兵部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就到了。

“陛下,张瑄起兵出虎牢关进攻范阳。而范阳传来消息,史思明应诏勤王,也率大军十万南下,准备在常山与张瑄决一死战”公孙良声音振奋。

“好好啊”李亨得到这个消息,就像是久旱遇甘霖,心里那个舒爽就不用提了。

目前他这个皇帝所能调用的兵马已经不多了,史思明肯出兵与张瑄抗衡,这无疑是天大的喜讯。而这天下间,当前也就只有史思明的范阳兵马能与张瑄一战了。

李亨神色兴奋的拍案而起。

公孙良笑了笑,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声道,“陛下,史思明此人反复无常,对于此人,陛下也不能尽信。”

“哈哈哈公孙良啊,朕早就提前命程元振带朕的密诏去范阳了,册封史思明为范阳郡王、范阳行军大总管、范阳三镇安抚使——不管史思明是不是真心归顺朝廷,只要他肯率军与张瑄交战,这对朝廷来说就是大好事。”

“让他们狗咬狗去吧,待两人两败俱伤,朝廷再起兵北上,必灭张瑄于潼关之外”

李亨一扫刚才的惶恐畏惧颓势,神采奕奕,声音宏亮。

公孙良笑了笑,心里却没有抱太大的指望。

史思明也是狼子野心,指望史思明为朝廷尽忠,无异于与虎谋皮。

“陛下,河西的哥舒翰也起兵了,哥舒翰半月前率军三万,经陇朔南下,十日内必至长安,请陛下安心。”

“好,很好。昭命哥舒翰,加快行军,同时再次传召安西、北庭两镇,速速出兵勤王”

“此外,做好万全的准备,若是史思明被张瑄所灭,朝廷立即离开长安去蜀中。”李亨压低声音道。

李亨固然涨了信心,但还是底气不足。如果不安排好后路,他于心不安。

李亨想要再次逃离,已经在公孙良的意料之中。公孙良心里暗叹,点头领命,出宫去暗暗做朝廷迁移的各种幕后准备工作。

……

……

史朝义率范阳军8万离开范阳南下两日,便得到了虎牢关落于张瑄之手、而张瑄率军十二万北上讨伐范阳的消息。

史朝义大惊,高呼一声“不好”,立即命大军加速行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抵达常山郡。

若是让张瑄大军一路北上拿下常山郡,范阳就危险了。

张瑄大军一路北上,势如破竹,连克十余县城,范阳守军望风归降。

十二万大军的行动铺天盖地,声势震天,烟尘漫卷,军鼓如雷,刀枪如雨,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威慑。

黄昏日暮。

张瑄大军在新乐县外安营扎寨,漫卷的旌旗营盘连绵十余里,远远望去,波澜壮阔蔚为壮观。

张瑄纵马驰上一座高坡,凝视着西南方向的常山郡默然不语。

郭子仪也纵马过来,在马上抱拳道,“主公,末将得到消息,史思明被唐皇册封为范阳郡王、范阳行军大总管,目前史思明长子史朝义率军8万抵达常山郡,正准备与我军决战”

“范阳郡王?让史思明取安禄山而代之?”张瑄猛然回头望着郭子仪,突然笑了,“皇帝终于也算是开窍了,知道耍心机了。他想利用史思明,岂不知史思明又何尝不是在利用他?”

“主公所言极是。史思明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必不肯忠心归顺唐皇。只要我军拿下范阳,长安那边不攻自破”

郭子仪朗声道。

张瑄点了点头,却又冷笑道,“准备在常山郡与我军决战?传令下去,命大军严守营寨,安心休整。命南八、雷万春和李嗣业分别率本部军马一万人,分三路袭扰并州、邢州和魏州,先将范阳之地扫平了再说。”

郭子仪一怔,在他看来,大军应该趁史朝义立足未稳,火速奔袭常山郡,只要灭了史朝义的8万人,范阳的史思明就穷途末路,而剩余的残兵游勇就不足挂齿了。大军所至,还不兵败如山倒。

望着郭子仪有些迟疑的样子,张瑄忍不住笑了,“子仪啊,你是不是觉得我主次不分,应该先灭史思明的主力,再扫其他郡县?”

郭子仪尴尬地一笑抱拳道,“主公,请恕末将斗胆,末将以为,只要吃掉史朝义的8万人,史思明就大势已去……”

“你之所言,也不是不可行,按常规而言,此为上策。但在我看来,这却是下策。何以?因为我军若与史思明主力决战,虽我军人数占优,但毕竟也会导致将士伤亡惨重。”

“这十余万儿郎,跟随我等起兵,每一个都弥足珍贵,值得我们珍视和珍惜。因此,我宁可在此地等待张巡军马的消息——张巡已经率军三万出云中,进攻范阳。只要张巡兵临范阳,抄了史思明的后路,史思明的军心必然大乱。”

“这个时候,我军再前后夹攻,争取将史思明军马歼灭在常山。”

张瑄如此珍视士卒性命,郭子仪大为敬佩和感动,他翻身下马,跪拜在地慨然道,“主公仁慈宽厚,体恤军卒,末将等感激涕零”

而张瑄身边的百余护军也都感动地下马跪拜了下去。

……

……

史朝义的8万大军进驻常山,摆出了一副与张瑄大军决战的架势。

可是等了数日,没有见到张瑄大军的踪迹,而探马来报,张瑄的主力大军在新乐安营扎寨就地休整,但却分出三路兵马三万人,分袭并州、邢州和魏州,各州县守军根本无法抵挡。

史朝义脸色一变,坐在帅帐里独自沉吟着。

他有心主动向张瑄大军发起进攻,但又怕中了张瑄的埋伏,而张瑄大军中的火器威名,名震天下,本身对范阳兵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而如果不主动出击,留守常山,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张瑄分兵一点点地将范阳大部分疆域都收复囊中,然后再集中精力进攻范阳。

史朝义进退两难,越来越烦躁。

就在这个时候,张巡率领的陇朔联军经过了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出云中,攻入范阳境内。之所以叫“联军”,是因为张巡率领的这支军马乃是陇朔各州县地方杂牌军整编而成,其中还包括一些回纥骑兵。

陇朔主力军马大部分被张瑄带走,一部分在杨涟麾下抵御吐蕃,张巡只能收拢一些杂牌军进行整编。好在对于张瑄来说,张巡这支军马的作用并非在于正面作战,而是威慑。

事实上,张巡的兵马进入范阳境内,消息传到范阳,范阳全城震动,而史思明更是大吃一惊。史思明没有料到,陇朔竟然还有余力进攻范阳。

天唐 第401章神秘的女军师(上)

第401章神秘的女军师(上)

第401章神秘的女军师(上)

史思明没有料到陇朔竟然还有余力从云中进攻范阳。

本来,安禄山叛乱,张瑄带出了十几万大军,而为了抗拒吐蕃,杨涟方面还有5万兵马被牵制在青海一线。按照这样的估计,陇朔几乎已经成为一座空镇,但不成想,张瑄竟然还是让张巡凑齐了一支军马,出人意料地出云中出现在范阳境内。

这是一支奇兵,绝对意义上的奇兵,直接打乱了史思明的整体部署。

然而,史思明更没有想到的是,其实张瑄能利用的底牌还是有的。

那就是回纥人。回纥人虽然全国只有数十万部众,但回纥人全民皆兵,除了老弱妇孺之外,皆可成为战士,统共可以聚集十万兵马。为了帮助张瑄平叛,回纥可汗骨力裴罗命葛勒率军两万入大唐,在张瑄帐下听命。

而他本人,则率举国之兵镇守灵州与回纥边境,随时准备进入大唐帮助张瑄争夺天下。如果张瑄同意回纥骑兵进入,那么,这天下大局早就安定了。可是,张瑄没有同意骨力裴罗的请求。

不到万不得已,张瑄绝不会动用回纥人的举国力量。

这同样也是他的原则和底线。

在他看来,国内再怎么乱那也只是内讧,不宜让外族参与进来。一旦让回纥人进入,固然他可以借用力量,但事成之后,回纥人一旦有什么过分的要求,他很难处置。

因此,张瑄再三拒绝了骨力裴罗和葛勒的好意。

他宁可平定天下的时间长一些,过程艰难一些,也不会让外族参与国内事务,免得酿成更大的后患。

他虽然娶了回纥公主苏扈冬,但对回纥这种异族,还是不怎么放心。

当然,回纥与吐蕃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吐蕃国土广阔人口资源众多,野心勃勃,很难真正顺服;而回纥则不同,他们国力贫弱,只能依附于中原大国才能生存发展。

可是,若是让这个小国弱国强盛起来,会不会产生野心,那就很难说了。

范阳城,安禄山的大都督府如今已经成为史思明的郡王府。

史思明站在帅案之后,脸色阴沉,而台下,两列文臣武将肃立,面色都不怎么好看。

史思明毕竟不是安禄山,他趁火打劫拿下范阳,本部兵马加上收拢了安禄山大军的一些残部力量,但全部加起来统共也不到十万人。

如今史朝义率主力大军8万抗衡张瑄,守卫范阳一线的兵马只有万余人,面对张巡声势浩大的数万人进犯,城中的民心、军心早就乱成了一锅粥。

若不是史思明的铁腕手段,恐怕不少百姓都要逃离范阳。

“诸位,范阳空虚,张巡率军三万从云中进犯范阳,谁替本王分忧,率军抗之?”史思明当然不会坐以待毙,眼看到手的割据优势化成泡影。

范阳是绝对不能放弃的,实在不行,他宁可命史朝义大军回防,固守范阳,也不能放弃范阳。范阳是他的根本重地,一旦范阳失了,他就成为丧家之犬,无论是张瑄还是唐皇,其实都不会放过他。

部将武令勋抱拳躬身道,“王爷,张巡兵马甚重,如今敌众我寡,不宜力敌。不如诏令大公子回防范阳,而我军一万余人当固守范阳,以范阳城防坚固,张巡兵马很难攻下。”

安庆绪手下的大将李归仁率部归顺史思明后得到了史思明的信任,此刻站出来大声斥责武令勋道,“胡言乱语范阳乃是我主的根本重地,若是让张巡兵马长驱直入,必动摇范阳根基,而且还会导致前方大公子主力军马军心不稳。大公子如今正率军与张瑄大军抗衡,一旦军心不稳,出现差错,大事去矣”

“王爷,张巡不过是张瑄手下一属官,手下这三万人其实不过是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何足道哉?末将愿率军一万进军桑干河,将来犯之贼歼灭于范阳之外”

李归仁抱拳躬身,慨然道。

史思明大喜,拍案道,“李将军不愧是我范阳猛将,如此胆魄和气概,必让张巡狗贼闻风丧胆好,本王就将军马托付于李将军,此战许胜不许败范阳安危系于将军一身,若是此战功成,本王之下,当以将军次之”

李归仁大喜。史思明虽然还没有宣称自成一国,但他作为范阳之主,如此承诺,显然日后他就有封王的机会。

见史思明和李归仁如此,武令勋不敢再多言,沉默了下来。

而另外一位原安禄山大将田承嗣则在一旁暗暗皱了皱眉,却也没有说什么。

新乐,张瑄大营。

张瑄聚集众将,帅帐中欢声笑语一片。邢州、魏州、并州的捷报传来,南霁云、雷万春和李嗣业三人没有辜负张瑄的厚望,这三路大军一路横扫过去,以邢州、魏州和并州为中心点,范阳多数郡县望风归降,全部纳入了张瑄的掌控之中。

可以说,虽然面前还有史朝义的8万大军,但范阳大部已经平定,假以时日,史思明必溃败无疑。

不过真正让张瑄兴奋的还是张巡的消息。张巡不愧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中冒出头来的民族英雄,他的能力和才干果然不同凡响,但缺乏张瑄掌控大局的情况下,他依然独立运作,筹备三万大军一举出云中攻入范阳,导致范阳大乱,实现了奇兵袭扰的巨大作用。

为张瑄平定范阳,拿下史思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张巡大军与李归仁的所部对峙在桑干河一线,张巡没有急于求成,安营据守,他的军马战斗力虽然不强,但数倍于李归仁军,李归仁一时间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种情况下,李归仁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是不敢主动出战的,因为一旦战败,范阳几乎就是一座空城,只有数千人守城,他败退,范阳必失。

“主公,范阳大部平定,而常山史朝义虽有八万军马,但不敢轻举妄动。如今张大人率军进攻范阳,范阳军心大乱,若是我军此时猛攻常山,史朝义必败无疑。”

郭子仪抱拳道。

张瑄点了点头,笑道,“子仪所言甚是。不过,倒也不着急,我军再休整几日,史朝义兵马此刻军心大乱,久拖下去,或许不需要我军进攻,就内讧起来了。”

郭子仪朗声一笑,“主公英明”

……

……

薄暮时分,张瑄与郭子仪等大将饮宴完毕,正要休息,突然听军卒来报,说是范阳大将田成嗣遣使求见。

田成嗣?张瑄一怔,旋即沉吟了起来。

田成嗣也算是这一段历史上的名人名将。安史之乱中,他割据魏博,成为一方诸侯,一度还被大唐朝廷册封为雁门郡王。而野史演义中阐述的“红线女盗盒”故事,说得就是这位田成嗣。

不过,因为张瑄这位穿越者的介入,安史之乱的历史进程被大大改变,安禄山死得早、而安庆绪又灭亡得早,以至于田成嗣没有出头露脸的机会,所以并不出名。

说起来,这田成嗣也很不简单,堪称枭雄。自田承嗣专擅魏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