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赐萌夫-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22。第222章 222 我要进京 

    “恩公,买书花了二、二十两。”

    “嗯。”

    “恩公,我今日会多画几幅画,把买书的钱赚回来。”

    “嗯。”

    “恩公,我一定会用功读书考取功名。”

    “嗯。”

    “恩公……”

    “嗯。”

    何焕不管说什么,钱多多只有一个“嗯”字。一直到了断桥边,昨日他们算命先生摆摊的地方,三人才停下脚步。

    躲在一旁看了半天,方明才知他们原来是在这里卖字画。

    不知是昨日出了名,还是怎么地,他们刚一到就被等候的客人围了上来,争相要让“未来状元”为其作画,倒让钱多多省去扮演拉客角色的活儿,只能站在那半旧桌子边上,有一下没一下地磨墨。

    反倒是算命先生十分热情地指挥着一伙人排队。

    钱多多心情很不好,很不好!

    眼看着满大街都是留着长辫子的满清子民,想到这个时代没有汽车没有飞机没有高铁没有动车,连火车都没有,而她穿越来的西湖距离京城起码千里之遥,她的心情就好不起来。

    刚刚骑在马背上的俊美少年,分明是査瑜。

    马儿离去的方向,分明是北!

    她记得,査瑜曾经说过,他是康熙皇帝的贴身侍卫,那么他肯定在京城。可她要如何才能到京城?走路吗?那要走多久啊?

    只要一想到,马是大清朝最快的交通工具,她的心情简直沮丧到了极点。从这里到京城,让她骑马几天几夜才能到的话,那还是让她死了吧!

    骑马多累啊!

    咦?貌似有马车!

    钱多多忽然振臂一呼道:“我要去京城!”

    何焕吓了一跳,手中的笔猛然一顿,惊愕地抬头望来。四周排队等着他为自己作画的客人,也都诧异地望过来,一个个像看神经病一样。

    钱多多却不理会,高兴地跳到何焕身边,拍着他的肩膀鼓励道:“书生,你不是要进京赶考吗?好好画!等赚够了银子,我就陪你去京城。”

    何焕喜出望外道:“恩公!真、真的吗?”

    “当然!加油!”

    钱多多握拳,给他打气,同样也是在鼓励自己。

    “好!算我一个!”

    尾随三人身后,一直躲在角落里的方明,忽然摇着折扇走了出来。微风吹来,一袭白衫悬挂玉佩的男子,宛如翩翩佳公子般缓缓走来。

    钱多多一挑眉,这才发现此男子虽然拥有和辰风相同的容貌,却和辰风的气质完全不同。

    他,不是辰风!

    他说,他叫方明,字雨生,祖籍海宁……浙江海宁?那岂不是査瑜的家乡吗?

    钱多多心思电转间,已见方明走到了眼前。

    “姑娘!还未请教如何称呼?”

    “我家恩公,姓钱!”

    方明上前主动搭讪,钱多多还没开口,何焕碍于姑娘家姓名不便告知外人,主动代答,神情间对钱多多十分尊敬,看她的目光中也不由带着一丝胆怯的敬慕之情。

    “哦,原来是钱姑娘!失敬失敬!”方明别有深意地看了何焕一眼,拱手对钱多多行了一礼,文质彬彬气度不俗,倒也让钱多多消除了之前的成见。

    她问道:“方公子,你也要去京城?”

    “是的!在下十年寒窗苦读,自然也要进京赶考的。两位若是不嫌弃,不如结伴同行如何?”

    “好!”

    钱多多打量着方明,当即爽快答应。一旁的何焕和老乞丐,一左一右地纷纷拉扯她的衣袖,焦急地冲她施眼色。

    她笑了笑,对二人道:“就这么定了!方公子一看就是富家子弟,肯定见多识广,认得去京城的路。有方公子带我们上京城,安全方面自然不用担心。对吧?方公子?”

    “哈哈……钱姑娘真是快人快语!好!在下生平最喜欢结交爽快之人!还未请教这位兄台,如何称呼?在下方明,字雨生,祖籍海宁,”

    方明又一次自报家门,问话的对象却换成了同为读书人的何焕。

    何焕忙抱拳还礼:“不敢当!小弟姓何名焕,字仲浩,浙江永康人氏。”

    “原来是仲浩兄!”方明又是一礼,满脸惊喜。

    “方兄!”

    两个人一时间称兄道弟起来,你一礼我一礼,显得十分斯文,却让钱多多直翻白眼,这两个人还有完没完。

    “方公子!”

    钱多多唤了一声,问道:“请问你住在哪里?打算什么时候启程?还有,我们怎么才能找到你?”

    方明回道:“实不相瞒,三位刚才去过的书坊,正是在下家族的产业之一。我们方家虽祖籍海宁,但在杭州也有一处房产,在城南永安巷,门前挂着一对红灯笼的就是。我看三位可能是遇到了什么难事,才在此地卖画,若是三位不嫌弃,可到我府上暂住月余,等在下安排好家中琐事,即可同去京城赶考。钱姑娘,何兄,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有住处?

    钱多多蓦然眼前一亮,笑嘻嘻道:“好啊好啊!你府上在哪?能不能带我去看看?”

    “当然!”

    “那走吧!”

    “恩公!这……我……”

    “哦,差点忘了正事!书生啊,你安心留下来为客人作画赚钱,我去去就来。不许偷懒,知道吗?干爷爷,你帮我监督他。”

    钱多多交待了两句,转身对方明又道:“可以走啦!”

    “好!钱姑娘这边请!”

    方明显得很有教养,礼数十分周到,举止投足间也落落大方,很难让人不心生好感。

    钱多多眼眸微闪,这才确定眼前男子,确实不是辰风穿越而来。她跟上方明的脚步,朝城南方府而去。何焕虽然担心她孤身前往有危险,可也只得留下来继续作画赚钱。

    “不用担心!吉人自有天相!”

    老乞丐安抚地拍了拍何焕的肩膀,用他那双黑乎乎仿佛从来不洗的脏手。何焕的衣衫上立时脏污一片,可他只是淡淡瞥了一眼,丝毫未放在心上,目光频频望向走远的一男一女,最后又定格在笔下的画像上。

    赚钱……没错!有足够的银子才能上京城赶考,才能考取功名,才能报效国家才能衣食无忧,也才能完成对恩公的诺言。

    没有银子的话,一切只不过是空谈。

    他要努力赚银子!

    这一刻,何焕暗暗在心底下了决心。刚刚浮躁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老乞丐一双小眼睛不停地转来转去,将何焕的表情尽收眼底,不仅暗暗赞许地点了点头。这小子,心性坚定,是个可造之材啊!

    城南方府。

    实际上是一处江南普通民宅,但由于方家在建造此居时使用了大量花窗、月洞和太湖石,粉墙青瓦,有水墨渲染的清新格调。庭院中又多种植落叶树,和常绿树木,再辅以青藤、篁竹、芭蕉等,做到四季常青,而繁花翠叶却又季季不同。

    从进门一路所见,花街铺地,嵌贴壁饰,门窗装修,屋面翼角、家具陈设、联匾字画、桥廊小品、花台石凳……处处匠心独具,清幽别致,彰显出江南宅园的独特风情。

    钱多多第一眼便喜欢上了这里,想到能在这里暂时容身,心情不由地大好。

    “方公子,你家好大啊!”

    “呵呵,钱姑娘过奖了!”方明笑道:“在下家中兄弟众多,我是最不争气的一个。少年时交了几个狐朋狗友,是以,家父才将我遣来此地独居,期望我能收收心,安安静静读书将来考取功名。”

    “这么惨啊!那你一个人住这里呀?”钱多多不仅对方明生出几分同情之心。孤独,是很可怕的感觉。

    “那倒也至于!”

    方明解释道:“府里除了我和花伯之外,还有四个负责打扫的仆人。”

    说来他自己也感到很奇怪,他与钱多多不过只有一面之缘,何以会对她无话不谈?

    是那书坊门口的一撞?还是她闻声回头时,含泪的眼眸中不经意流露的深情与震惊?那深情,是对那骑在马背上的俊美少年才有的吗?那震惊是对她口中的“辰风”吗?辰风,是骑在马上那位俊美少年的名字?

    犹记得她一句“你这个杀人凶手”说出口时,他的错愕和惊讶!

    杀人凶手……辰风……马上俊美少年……加上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

    方明下意识地觉得这位小姑娘必定有着离奇经历,否则她的眼眸中不会有那么浓重的悲伤,那种悲伤本不该出现在她这个年纪。

    所以,他接近她,甚至提出“一同进京”,还自作主张让府里多了三位“长住客人”。

    他无法解释自己的这种行为,只是觉得若和眼前的女子失之交臂的话甚是可惜,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带钱多多来了方府。

    果然是富家公子!

    钱多多点点头,忽然问道:“花伯是谁?”

    “花伯是书坊的掌柜,花是他的姓氏。平日里替家父打理书坊的生意,关了店铺之后就会来此处监督我读书练字,还要负责我的饮食起居。”

    “哦,原来如此。”

    二人说话间,已经过了正厅,来到一处“冂”字形两层阁楼,专为家眷的卧房,又称上房。方明独居此处又尚未成亲,故而也没有什么家眷,所以上房二层是空着的。

    方明平日也不讲究,就在书房搭了张床铺,读书休息也都方便,之所以特意带钱多多来看这处上房,本就是打算让钱多多暂住,对钱多多可谓礼遇有加。

223。第223章 223 方府 

    “钱姑娘若是不嫌弃,就暂住此处如何?”

    “好啊!多谢!”

    钱多多蹦蹦跳跳地里里外外参观起来,自然对这一安排十分满意。方明看着她欢快的身影,嘴角情不自禁弯了起来。

    她答应了?她没有像别的女子那般婉言谢绝与他同住一处?方明心底简直乐翻了天,说不清道不明此刻的情愫在心间缓缓流淌,只觉得看着她开心,自己也会情不自禁地开心起来。

    他喜欢看着她天真无邪的笑容,但她的笑容之下,分明藏了许多他不了解的东西。

    当晚,钱多多、何焕、老乞丐便一起住进了方府,总算是解决了住的地方。钱多多可不想再去睡城西那破旧茅屋,不说连张床也没有半夜还会冒出老鼠。

    三个人进门时,刚巧碰见了书坊掌柜,也就是方明口中的花伯。

    他邹着眉站在门口,眼看自家公子里里外外地忙着招呼“三位贵客”,又是亲自帮忙拿东西,又是唤来府中仆人准备茶水糕点,还有沐浴用的热水。

    当一切收拾妥当,方明开口问道:“三位是先沐浴,还是先用晚膳?”

    “先沐浴!”

    钱多多早就看见了屏风后面摆放的大木桶,猜也猜得出来,这就是电视剧中清朝人用来沐浴的器物。何焕和老乞丐自然以她马首是瞻。

    “呃……好!我这就让下人去准备热水和干净衣物。”方明似没料到她如此直言不讳,还这般兴奋的神情,他反而尴尬起来,匆匆说了两句就走了出去。

    门外,花伯正等着他。

    看到花伯皱眉,方明心里咯噔了一下,才讪笑着走了过去,问道:“花伯,什么时候回来的?我刚忙着接待咱们府里的贵客居然没留意。”

    “贵客?”

    花伯不赞同道:“那三位不是日间去书坊的客人吗?少爷怎么让他们住进府里来了?这若是被老爷知道了……”

    “嘘……嘘……”

    方明紧张地朝身后望望,见房间里的三人并未望来,才忙将花伯拉远了一些。

    “这件事,先别告诉我爹。府里空着也是空着,那位钱姑娘年纪轻轻性格直爽,就像我的妹妹一样。她身边的何焕何公子,也是读书人,正好可以和我作伴。花伯,您也希望我有长进是不是?”

    “这……可……总是不妥。”

    “有何不妥?”

    “男女授受不亲!再说公子与他们三人非亲非故,并不知道他们的底细,贸然与之结交,只怕又要重蹈覆辙。”花伯忧心忡忡。

    方明忙道:“不会的不会的,他们是好人。”

    花伯还待再劝,却终究忍了回去,摇了摇头,准备晚膳去了。

    钱多多住了方府上房,何焕和老乞丐就住在了方明的书房隔壁那间卧房。白日里,何焕依旧一早出去卖画赚银子,老乞丐和钱多多跟着帮忙。太阳落山了才回到方府,和方明一起用晚膳之后,两个人就关在书房里埋头苦读。

    一连三日,花伯看到自家公子确实用功读书了,倒也没再说出反对的话来。

    钱多多却从花伯对他们三人阴沉的脸色中,看出了一点端倪。所以,这两天她盘算着找花伯聊聊天什么的探探口风。若是人家真不赞同他们住在这里的话,那他们也不愿意寄人篱下看人脸色。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晚膳!堂堂大清朝,民间百姓富裕如方家,早上也只有两个馒头,午膳和晚膳虽然能吃上白米饭和两三道炒菜,可半点荤腥不见不说,花伯的厨艺也真让她不敢恭维。

    这天,她特意跑了一趟书坊。

    “花伯好!”

    “钱姑娘?有事吗?”

    “没啊!就是来看看您老,顺便问问你是不是该收店了。”

    这还叫没事?花伯心里好笑,却板着脸不紧不慢地开始整理被客人翻乱的书籍。钱多多嘻嘻笑着也凑上前去帮忙。

    等两人收拾完,花伯锁了店铺之后,钱多多跟在他身旁又开始问东问西。

    “花伯,我们现在去买菜吗?”

    “嗯。”

    “花伯,晚上还要吃鸡蛋吗?”

    “嗯。”

    “花伯,你每天收了店铺要走这么远去买菜呀?”

    “嗯。”

    “花伯……”

    一路走一路问,钱多多把能问的不能问的,全都问了一个遍,眼看着已经回到方府大门口,花伯终于忍无可忍。

    “钱姑娘,你有事就直说。”

    “咳,您看出来了?”钱多多干笑起来,看到花伯十分无语地黑了脸,转身进府,她急忙跟了进去。

    “等等!花伯!是这样的……那什么,您看我们爷孙三人住进来也十多天了,一直是您在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我挺不好意思的。我呢,小时候跟着我娘学过几天厨艺,不如今天让我来帮您做饭好不好?”

    钱多多总算是找到机会,说出了自己的主题。

    “你行吗?”花伯十分怀疑。

    “行行行,我当然行!”

    钱多多眼见有戏,忙主动上前接过了花伯刚买的青菜和鸡蛋,欢快地直奔厨房。

    哈!到了厨房,她傻眼了。一个灶台,四周墙壁上堆满了木柴,外面也是。一个木墩上还摆着一把斧头,显然是平日用来砍柴之用。没有煤气灶没有液化气,没有电磁炉没有电饭煲,生火都是问题,这让她怎么做饭啊?

    花伯随后走来,眼见钱多多蹲在灶台前研究怎么生火,搞的灰头土脸,小脸上一片脏污,忍俊不禁地笑了。

    “还是我来吧!”

    花伯从灶台上取过一个火折子,扭开上面的盖子,在风中晃了两下,那黑漆漆的火折子就变得通红起来。他又冲着火折子吹了口气,火苗燃起,他随手抓起一把稻草,先把稻草点燃才塞进灶台下面,一根一根朝里面添加柴火。

    不多久,火便旺了起来。

    原来大清朝百姓是这么生火做饭的呀!

    好稀奇!

    钱多多大开眼界,有样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