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大特工-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94章爱才之心

典韦见到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懵了一下。

刚才还要死战,现在却提出投降。

典韦回过神来后,看向太史慈的眼神,没有半分鄙夷,相反,更是欣赏。眼前的白袍小子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值得他典韦尊敬。典韦让士兵包围了马德、张秩,吩咐道:“下山告诉主公,太史慈愿意投降,但太史慈有三个条件,请主公斟酌。”

顿了顿,典韦又补充道:“告诉主公,这是一个值得收为己用的人!”

典韦最后补充的一句,毫无疑问是给太史慈增加分量的。

太史慈感激的看了眼典韦,却战意盎然,拄着大铁枪站在士兵的尸体中一动不动,宛如万年不变的一座雕塑。

士兵下山去禀报,时间不长,来到王磊身边。

躬身行礼后,士兵禀报道:“将军,典司马说太史慈愿意投降,但太史慈有三个条件,请主公斟酌。”顿了顿,士兵又道:“典司马还说,太史慈是一个值得收为己用的人。”

典韦的话,原封不动的搬过来。

王磊眨了眨眼,问道:“太史慈是谁?山上有太史慈吗?”

士兵立即回答道:“是白袍将军!”

“原来如此!竟然在甘陵县遇到了太史慈,真是有趣。”

王磊眼中精光闪烁,对于太史慈,他是知道的。王磊最熟悉的莫过于太史慈孤身前往平原县请刘备出兵帮助北海相孔融,解了北海的黄巾之围;除此外,还有太史慈南下江东后,在神亭岭酣战孙策,两人打得难解难分,以至于有了后面的太史慈归顺孙策。

历史上,太史慈归顺孙策后,屡屡立功,曹操听了太史慈的威名后,都忍不住派人送了一份书信给太史慈,信封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放了一点药物在里面。这药物也是有趣儿的,是中药里面的‘当归’,寓意是太史慈当归顺曹操。

能让曹操费心招揽,太史慈的能力可见一斑。

这样的一员虎将出现在甘陵县,王磊心中一下痒痒起来,存了收服太史慈的心思。

能得到太史慈帮助,他麾下又多一个智勇双全的猛将。

到目前为止,王磊麾下招募到的只有张颌是文武双全的将领,颜良、华雄主要是武将,在领兵上能力还不行。

一旦有了太史慈,王磊麾下拿得出手的大将又多了一个。

王磊心思转动,去营中吩咐了一番,然后才让士兵带路,朝山顶行去。

清晨的朝霞映照天际,金灿灿的阳光升起。阳光洒落在山坡上,把山坡映照得一片金黄,煞是好看。王磊登上山顶的一刹那,金灿灿的阳光自他的背后洒落下来,那挺拔魁梧的身躯一瞬间仿佛披上了一层金光,宛如天神降世。

无数士兵见状,更心生畏惧,连太史慈都颇为诧异。

这个人,不简单!

王磊大步来到山顶上,望着被困的太史慈,笑吟吟的说道:“太史将军,我们真是不打不相识啊!能在这里遇到你,也是我们的缘分。”

太史慈察觉到王磊的语气,惊诧道:“你认识我?”

王磊轻笑道:“太史将军在东莱郡的事情,我略微耳闻,知道得不多。”

太史慈脸上闪过一抹得意,谁都喜欢听好话。

“你是王磊,那黑炭头是典韦!”

忽然,不和谐的声音传出。

说话的人,赫然是张秩,他的眼中露出惊悚的神情,说道:“你的大军还在甘陵县外围,怎么你却突然带着士兵出现在甘陵县的县城。”

王磊讪讪一笑,打了这么久,原来这些人不知道他啊!

事实上,王磊从攻打甘陵县的县城开始,就没有自报家门,没有透露身份。在百姓口中,王磊早已经是青面獠牙的大魔王,没有人知道王磊是什么样子。张秩之所以判断出来,是知道王磊的身边有一个黑炭头典韦,看到了典韦后,这才认出来。

太史慈听了张秩的话,更是惊讶。

眼前的人,竟是大名鼎鼎的中山相王磊。

对于王磊这个人,太史慈也是有所耳闻的,对王磊的评价是毁誉参半,有赞赏的,也有唾骂的,总之是一个让人看不懂的人。

太史慈觉得王磊知道他,心中也有一丝小得意。

王磊看了眼张秩,没有回答张秩的问题,问道:“哪个是县令,哪个是清河相?”

张秩连忙道:“将军,我是甘陵县的县令,我愿意投降!”

马德坐在一旁,说道:“在下马德,担任清河相!”

两人虽然都成了俘虏,但自身的气度高下立判。太史慈看到张秩奴颜屈膝的一幕,嘴角抽搐,后悔结交了张秩这个朋友。

这人,没有半点骨气!

王磊点点头,说道:“不着急,不着急,我会送你们上路,不要急啊!”

他咧开嘴,露出森森白牙。

这一瞬,王磊在张秩和马德的眼中,不再是先前魁梧高大威武的形象,而是一个恶魔。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恶魔!

太史慈皱眉,不喜王磊的大肆杀戮。

来甘陵县之前,太史慈已经得知王磊在贝丘县的举动,心中不赞同。但对于王磊讨伐董卓时的那一份豪情,却又万分赞同。

对王磊的印象,他心中复杂,也不知道怎么评判。

王磊看向太史慈,说道:“太史将军,你说的三个条件呢,说吧!”

太史慈看了眼张秩和马德,说道:“第一个条件,放了张秩和马德,并且释放他们的家眷。他们下山后,不得派人追杀。”

刷!

王磊面色变化,笑容不再,冷酷无比。

释放甘陵县的县令和清河相,意味着王磊此役的效果会有所影响。王磊揉了揉太阳穴,说道:“太史将军啊,你的第一个条件,就让我为难。要知道,我定下的计策必须杀死这两人和他们的家眷,才能立威,你却让我改变计策,真是令人头疼啊!”

太史慈冷冷说道:“立威并不一定要杀人,我不赞同你的做法。”

王磊摆了摆手,道:“这事儿和你无关,你只是一个局外人,哪里知道具体的情况。不了解,就没有资格评论。”

太史慈涨红了脸,立即道:“若是阁下连第一个条件都不能答应,那么,也就没有谈下去的可能。要杀便杀!”

“真令人头疼啊!”

王磊眉头皱起,看向典韦,道:“兄长,你是什么意见?”

第195章三年之约(4更)

典韦挠头道:“我看可以!”

骨子里,典韦非常欣赏太史慈的做派,自然是毫不犹豫的点头。

“你们觉得怎么样?”

王磊目光一转,又看向其余的领兵校尉,一一询问意见。一个个的回答和典韦一摸一样,都是说可以答应太史慈的条件。这些校尉都是老兵油子,极为狡猾,早已经看出王磊对太史慈的偏爱,只是王磊碍于面子,或者心中有顾虑,才先询问一番,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事实上,王磊心中早有决定。

他们说可以接受太史慈的意见,不过是顺水推舟,送一个顺水人情而已。

王磊目光回转到太史慈身上,说道:“太史将军,看来大家都很欣赏你啊!也罢,看在你的面子上,饶了张秩和马德,以及他们的家人。”

张秩长舒了口气,终于安全了。

马德也是如此,能逃过一劫,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

王磊继续说道:“之所以放过他们,是因为你太史慈有能力。但是,有能力归有能力,我需要你展现出你的能力,让我得到相应的价值。我期待你归顺后,能为我赚取相应的价值。”

太史慈哼了声,心中却松了口气。

目光一转,太史慈看向张秩。

他提着大铁枪走到张秩的身旁,语气严肃,沉声道:“兄长,我这是我最后唤你一声‘兄长’。此前逃出了甘陵县,你为了自己的性命抛妻弃子,不管父母性命,我认为这不是一个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应该做的事情。”

“之后,你的种种作为,都让我无法认同。”

“我们之间的情谊到此为止,今日,我们的情谊如同这一块石头,一枪下去,再无瓜葛。”太史慈长枪指着旁边的一块大石,眼中有着决绝。

呼!

大枪撩起,猛然劈下。

“嚓咔!”

大石碎裂成了两半,太史慈不再看张秩一眼,头也不回的离开。

张秩张了张嘴,最后无言。

马德拉扯了张秩一下,两人赶忙收拾行囊,准备带上各自的家眷离开。可这时候,却听王磊不紧不慢的说道:“别着急,别着急,别着急离开啊。我虽然答应放你们离开,但前提是太史慈得归顺我,现在仅仅达成了第一个条件,还有两个条件没有提。若是后面的两个条件谈不拢,你们还得乖乖的留下。”

一瞬间,张秩和马德如遭雷击,只得留在原地。

太史慈怒目圆睁,王磊却道:“太史将军,我这个人就是这样的,不喜欢玩虚的。没有得到我想要的,自然不会放弃手中拿着的一部分……马德和张秩想下山,前提是你必须归顺。不归顺,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一番话,却是给太史慈施压的。

毕竟,还有两个条件。

一旦王磊放了人,太史慈却漫天要价,王磊岂不是赔了吗?

太史慈不赞同王磊的做法,却不得不承认,是这个道理,一旦后面的条件谈不拢,而人却走了,王磊就竹篮打水一场空。太史慈的目光落在周围的士兵身上,神色悲怆,双眼湿润。这些士兵早已死去,身上还有斑斑血迹,面颊上更有着不屈的面容。

这些人,是他的好兄弟好战友!

宁死也没有投降!

太史慈压制着心中的悲怆,说道:“所有死去的士兵,必须运回甘陵县,让士兵的家人来认领,而且还必须给予抚恤,保证他们的亲人能活下去。”

王磊闻言,不由得肃然起敬。

在这个时候,太史慈还想到士兵的身后事,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将领。

王磊毫不犹豫的说道:“这一条,我答应了。”

太史慈点头,又继续说道:“第三个条件,我为阁下效力,听从你的调遣安排,但我们的关系不是君臣关系。我只留在你的身边三年,三年之后,我恢复自由身。到时候,是去是留,由我自己安排。”

王磊放声大笑,神色桀骜狂妄,朗声道:“好一个三年之约,我也答应了。”

太史慈看向张秩,瞪眼道:“你们还不走?”

“子义,多谢了!”

张秩躬身行了一礼,带着家眷离开。

马德也感激的看了太史慈一眼,一揖到地感谢。旋即,马德又让父母妻儿揖礼感谢,才带着家眷快速的下山。士兵让开道路,王磊看着下山的人,目光又回到太史慈的身上。

三年之约!

若是王磊在三年内都不能让太史慈归心,他一头撞死得了。

这样的约定看似厉害,但王磊却不放在心上。

短短一年,王磊从一个小县令变成了如今的中山相、扬武将军,三年之后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王磊不知道,也无从预测,但王磊相信三年之后,他的实力必定会更上一层楼。太史慈作为他麾下有数的大将之一,得了王磊的器重,必定不会离开。

“来人,把我准备的礼物拿上来。”

王磊轻笑,说道:“子义啊,初次见面,我送你一件礼物。”

太史慈神色古怪,这是什么意思?

不过,太史慈却没有询问。只见王磊身边的士兵退下,不到半刻钟,士兵又跑了回来。士兵的手中端着一个盘子,盘子上放了一块丝绸遮盖。

王磊接过后,递到了太史慈的手中。太史慈愣住,不知道该怎么办?

“揭开吧!”

王磊轻笑,神情随意。

这时候,太史慈忽然耸了耸鼻子,似乎闻到了一股香味儿。太史慈心中好奇,伸手掀开了遮住盘子的丝绸,只见盘子中放的是一个盖着盖的陶罐,在陶罐旁边还放着一个汤勺。

王磊亲自打开陶罐,刹那间,一股扑鼻而来的肉香令人口舌打动,“你仓促间撤出甘陵县,没有带粮食,我估计你昨夜是饿着肚子的,今天早上又鏖战了一早上,消耗了无数体力,早已经饿了,这是为你准备的肉汤。”

太史慈抬头看去,只见王磊沐浴在阳光下,身后金光灿灿的。

这一幕,烙印在太史慈的心中。

直到多年以后,太史慈回忆起归顺王磊时的情形,都忍不住露出笑容。

“多谢!”

太史慈道了声谢,端起盘子放在腿上,大口喝汤大口吃肉。

王磊精心准备的‘礼物’,太史慈还是非常感动的。这足以证明王磊在山下的时候,就存了招降他的心思,否则不会让人准备肉汤。

第196章贾诩的分析

王磊率领军队撤回甘陵县,死去的甘陵县士兵的后续工作交由太史慈打理,而王磊直接派遣抓捕清河国的官员和甘陵县的官员,包括家属也一并抓捕。

命令下达,遭到太史慈的一力反对。

太史慈知道阻拦不了王磊开杀戒,一力劝说王磊只处死清河国和甘陵县的官员,不涉及官员的家属。对这样的建议,王磊当即直接否定,而太史慈却没有放弃,不断劝说,王磊最后受不了太史慈喋喋不休的劝说,同意了太史慈的建议,只诛杀官员。

饶是如此,被杀的也不是少数人。

甘陵县不是贝丘县,甘陵县不仅是一个大县,更是清河国的治所。

被抓捕的官员出了甘陵县的县丞、县尉、功曹、贼曹等等一系列的大小数十名官员外,还有清河国层面的官员,这一层面的官员更多,包括郡都尉、清河国郎中令、谒者、治书、祭祀等等,所有清河国的官员一律被抓。

这些官员被抓到一起,依照上一次在贝丘县的惯例,砍头后挂在城楼上。

这一幕,再次震惊世人。

甘陵县的百姓都把王磊当做魔王,私底下更以‘王魔王’称呼。百姓见面后的第一句话,就说,‘王魔王又砍人的脑袋了吗?’整个甘陵县,弥漫着一股恐慌的气氛,百姓都害怕遭到波及。

甘陵县的消息传出,震惊了整个清河国。

各县的官员,都是胆颤心惊。

不少的官员开始遣散自己的家人,生怕波及自己的亲人。

这些事情是王磊不知道的,而王磊在甘陵县的短短时间,重新任命了甘陵县的县令,张秩和马德不可能再担任原来的职务,而且两人下山后就没有回甘陵县,悄然离开了甘陵县,不知道去了哪里?

新任的县令主持甘陵县的大小政务,而清河相一职却悬挂着,因为王磊无权任命,他只是派人把消息禀报给韩馥,请韩馥重新任命清河相。

甘陵县落陷,张秩和马德布置的各道防线立即投降,全线崩溃。

贾诩和郭嘉率军赶来,很快和王磊汇合。

两支军队汇合后,王磊便不再逗留,带兵离开甘陵县。王磊率领大军一路北上,直奔渤海郡而去。途中,需要经过东武城县和广川县,然后才能抵达渤海郡最南边的修县。

大军抵达东武城县时,东武城县的县令开城投降,更拿出钱财、粮食和器械。

虽然可能遭到袁绍军队的反攻,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保命要紧。

王磊在东武城县补给后,没有停歇,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广川县。和之前一样,有了第一个投降的县城,其余的各县各地纷纷投降,放弃了抵抗。广川县的县令也拿出钱财、粮食和器械给予王磊,任由王磊补给。

王磊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到了渤海郡和清河国接壤的地方。

这消息传出去,渤海郡震动、冀州震动。

军营,中军大帐。

王磊坐在正上方,下方坐着郭嘉、贾诩、典韦和太史慈。这一次议事,王磊是针对进入渤海郡后的局面做一个讨论安排。

王磊神情严肃,说道:“这一回前往渤海郡,必定路途艰难,会遭到无数军队的围追阻截。我们进入渤海郡的目的是围魏救赵,把袁绍的军队调回渤海郡,解除邺县的危险。至于灭掉袁绍,那是不可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