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夜-第4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缺明白了,说道:“最关键的胜利。”
“不错。”余帘说道:“在你看来,这场战争的结局会是什么?”
宁缺很清楚,战争之初大唐连遭重挫,双方实力之间的差距已经被拉大,就算青峡能守住,惊神阵能修复,依然很难改变最后的结局。
“大概还是会输。”他说道:“不过我相信,到了大唐亡国的那一天,世间也没有几个国家还能存在。”
“不错,这是世间所有人都能看明白的道理,各国的皇室还有那些将军们,虽然都很愚蠢,但想来不至于连这个都想不明白。”
余帘说道:“大唐和书院已经开始展现力量,到处都在死人,我相信月轮国朝阳城里很惨,燕国也把自已打废了,谁愿意与我大唐玉石俱焚?”
宁缺说道:“南晋皇帝听说因为丧子有些发狂。”
余帘说道:“如果那皇帝想把整个南晋都拖进疯狂的泥潭里,皇族还有那些将军,都会出来阻止他,因为没有发狂的人终究更多。”
“不惜任何代价也要灭唐的,只有西陵神殿。”她继续说道:“熊初墨已经废了,天谕和裁决青峡之战后必然重伤甚至可能死亡,神殿还有什么?”
宁缺若有所思。
“前些天,我和大师兄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在必败里求得胜利,至少是暂时的胜利,谋求暂时的和平,直到我们想明白了这一点。”
余帘看着他,说道:“杀死观主,这场战争便可以结束。”
宁缺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个推论是正确的,如果知守观观主被书院杀死,西陵神殿消耗惨重,对俗世诸国的影响力会变弱,那么还有哪个国家愿意与大唐一道毁灭?
更关键的是,如果观主死了,道门对剑阁和柳白便再也没有任何约束力。
然而问题在于……观主是夫子登天之后,这个世界上境界最高、最高深莫测的至强者,想要杀死他的难度与大唐打赢这场惨烈的战争,能有多大差别?
宁缺看着她说道:“师姐留守长安,不去青峡,就是因为此事?”
余帘说道:“我没有信心能击败他,因为观主比你以及世间绝大多数人想象的还要强大,甚至是超出想象的强大。”
宁缺知道大师兄此时正在以无距境与观主竞逐,在他印象里,观主就算强大,也很难配得上师姐的形容,不由有些不解。
余帘说道:“等到观主出手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了。”
宁缺说道:“我能做些什么?”
余帘说道:“修好这座城。”
宁缺至此终于完全明白了大师兄和三师姐的意思。
长安城破,就是失败。
长安城破前,书院能杀死知守观观主,便是胜利走在了前方。
当大师兄带着观主来到长安城的时候,他至少需要修好这座城的一部分。
——杀人的那一部分。
如果他不能做到这一点,这座城以后便再也不用修了。
这是黎明前的最后一抹夜色,也可能是深渊前的最后一步。
宁缺心里的压力越来越大,沉重到他的呼吸都开始变得困难起来。
入夜。
莫山山站在城墙边,被寒冷的秋风刺的脸颊有些微红。
她环抱着双臂,看着身前的万家灯火,忽然觉得明白了一些什么。
只是那道灵光乍现即隐,不知去了何处。
她细眉微蹙,继续看着这座城。
宁缺也在看着这座城。
他坐在雁鸣山上,看着湖对面。
湖对面的画面是长安城的一个片段。
他和桑桑的宅院也在那里,长时间无人居住,一片黑暗,凄冷异常。
他看了很长时间,想起了很多往事。
当年收到观海僧的挑战,他就是在这片湖畔沉思了很久,然后收获了很多。
当然,更多的往事还是与桑桑有关。
只是却无任何感悟。
他很疲惫。
在凄冷的夜色中,沉沉睡去。
醒来时,湖对岸依然没有什么灯火。
因为天亮了。
晨雾里传来呦喝贩卖的声音。
晨雾散后,民宅街巷被包子铺的蒸汽占据。
人气渐生。
原来对岸并不是那般凄清。
宁缺看着那处,隐约捕捉到了一些什么。(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一章 看长安(下)

宁缺起身,拍掉身上的草屑与露水,沿着湖畔向对岸走去。
湖东面有一片白色的秋苇,苇丛中隐着一道木桥,他从桥上走过,穿过自家宅院的侧门与偏巷,便来到了人声鼎沸的晨市里,尘世里。
皇帝死了,人们还活着,战争在继续,生活也要继续,包子铺的热气像雾一样散布在街上,面馆的汤汁淋湿了青石板路上。
百姓们排队买着早点,如往年间一样说着街坊里的新鲜事,当然话题里多了很多边疆的战事,有妇人在担心自已从军的子侄。
宁缺走到包子铺前,听着蒸锅里水沸腾的声音,看着眼前的热雾,听着细碎而平实的话语,看着孩子撕包子纸的可爱动作,忽有所感。
当年就是在这间包子铺前,他遇见道石僧,看见了荒野间的一个土馒头,那是一座千年孤坟,开始入世之后最凶险的一次战斗。
其时晨风渐作,道石僧的头颅滚落,就像因为烫而没有被孩子捧住落下的热包子,然后是鲜血湿了青石板,比露水更浓,比面汤更腥。
时光悄无声息得流逝,青石街道上便再也看不到当年的血迹,看不到当年那场战斗留下的痕迹,人们甚至已经记不起那个早晨发生的事情。
晨市还是那个晨市,包子铺还是那个包子铺,老板与白案师傅还是那两个人,只是买包子的孩子不再是当年的孩子。
这就是时间的力量吗?
宁缺站在包子铺前,沉默回忆着当年的画面,然后想起在瓦山洞庐里,桑桑在佛祖棋盘上落下那颗黑子后所发生的事情。
昊天的世界里,最高的规则都有永恒的意味,比如时间与死亡。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规则能够到达那种层次?
晨光因为热雾的折射,变得毛茸茸的,仿佛里面有无数的时光碎屑。
街道上人来人往。
宁缺站在街中闭眼低头,感受周遭的所有。
他看到了很多画面。
旧年的血迹被清水洗走,还留下一些残余,然后被无数排队买包子的人用脚踩过,带离原先的得面,青石板上再没留下任何痕迹。
孩子捧着烫乎乎的肉包子,在青石板上走过,妇人用竹筐接着热气蒸腾的包子,一边骂着自己赖床的男人一面在青石上走过。
妇人渐渐老了,当年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结婚生子。老妇在家等着,孩子的孩子开始和妈妈一道排队买包子,不等回家便偷偷拿了一个捧在手里。
无数年来无数双脚在这些青石板上走过青石板的表面都磨的光滑无比。
他看到了一片生满了野草的荒原,看到农夫在草原间点燃了火看到老黄牛在生田里迈着沉重的脚步看着黑色的泥土被翻开。
田得开始种稻种麦,到秋日结了金黄色的谷实,农夫开始收割打谷,石磨缓缓转动,磨出精白的面粉,被送到城里做成馒头或包子。
他还看到了很多画面,于是明白了一些道理。
人在世间行走,必然会留下痕迹,但随着人的继续行走这些痕迹便会悄无声息、在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的时候,便消失不见。
这不是时间的力量而是人自已的力量。
他睁开眼睛,看着晨市里穿流不息的人们,脸上露出笑容。
这座城很宏大,这座阵很伟大,所以当代表整个人间的老师离开之后,再也找不到谁有能力调集足够多的天得元气来修复这座城,这座阵。但人间还在。
那股力量,还在人间。
宁缺不知道隐藏在人间的那道气息是什么。
用力量来形容并不准确。
他能感受到那种强大,甚至隐隐触碰到了那些至高的规则,却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这种感受,该用什么词来描述……生活的味道还是烟火气?
他不知道怎样才能调动那道气息,但至少有了头绪。
最重要的是,他第一次真切得感受到了那股气息。
在那一刻,他与老师和很多前贤的心灵相通。
所以他的心情很好。
他看到街那头的莫山山。
莫山山在城墙上看长安,一夜未睡,所以显得很疲惫。
宁缺走到包子铺前,买了两个热乎乎的包子,然后向街那头走去。
“牛肉萝卜馅,两大钱的大包。”
他把包子递到莫山山身前。
莫山山双手接过包子。
她的手有些小,棉裙做的有些宽大,袖口遮着小半个手掌。
包子很大,她必须用两只手捧着。
她仔细撕掉与包子皮粘在一起的纸,然后小心翼翼咬了口。
她的神情很专注,很可爱。
……
……
来到南门前。
登上城墙,临秋风再看长安。
“你有没有那种经验,盯着一个字看,看的时间长了,便会觉得那个字越来越怪,无论是结构还是模样,总觉得那不再像是一个字。”
“自然是有的。”
“我以前以为是永字八法解字解成习惯的原因。

宁缺看着城墙下沐浴在晨光里的城市,继续说道:“但这两天,看长安的时间看的久了,我才发现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莫山山说道:“我只看了一夜时间,但长安城在我眼里也已经不再是城。”
“是符还是阵?”
“都不是,我觉得这座城是一个人。”
莫山山看着城市里的道路与建筑,说道:“这个人叫长安,他的雪山气海诸窍被堵,正等着我们去替他医治,帮他把诸窍打通。”
宁缺沉默片刻,说道:“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很像当年的我……但正因为如此,我知道想要把一个普通人的气窍打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你的诸窍最终还是通了。”
莫山山看着他说道:“所以我打算用你当初的方法,来医长安。”
宁缺记得那些往事,但事实上直到现在他都不是很清楚,为什么自已的雪山气海会忽然开窍,自已为什么能够修行。
莫山山看着天空,说道:“长安的雪山气海便是天得,我们没有能力命令天得,便只能让天得自已来做。”
……
……
(我今天写不动了,有几个原因,一是林海听涛大大发新书,我去客串主持了一下,脑子有些不清醒。二是这章的内容太费脑子,这章说的是将夜最根本的东西。最重要的一点是,下面的情节,就是二师兄开始真正搞事了,前面的都是小搞,下面开始大搞,问题是怎么搞的好,我还没有信心,不敢往下走,我这时候去抓着头发好好思考一下。
今天周六,是补那天的,那今天就差大家四千,承诺的十天两更时间之内,必然补完,向大家解释一下,都怪林海和二师兄。)(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师兄的规矩(上)

惊神阵里有一道暗线出现了堵塞,便干脆把这条暗线的出口处完全堵住,依阵法生死还复之理,迫使自北向南的天地气息流动完全停止,从而在城内郁积的愈发严重,直至倒溯反冲,借用天地自身把那几处堵塞冲开。
莫山山给长安城开出的这个药方很简单,粗暴至极,实在很难想象出自这样一个清美温柔的少女手中,如果被她医治的是真正的人,在服下这剂药后,绝对会诸窍流血而死,但如果服这剂药的是长安城,会不会不一样?
宁缺沉默了很长时间,问道:“堵在哪里?怎么堵?”
“这道线的出口是南门,此处也正好是惊神阵的生门,正对着朱雀大街,如果要堵死,自然便是要把这门封死,至于方法……”
莫山山说道:“我想用石头把这道城门堵死。”
用石头堵死城门,听上去没有什么问题,但宁缺知道,单纯物理意义上的封堵,对长安城里的天地气息流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他马上明白了她的意思,想起了魔宗山门外大明湖底的无数块顽石,想起那座名为块垒的阵法。
“有没有把握?”他问道。
莫山山摇头说道:“没有把握,但想不出来别的方法,你对我说过,最后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我想试一试。”
这确实是宁缺经常说的话。
他想了想后说道:“虽然有些冒险,但好像这法子确实有些意思。”
时间急迫。封死朱雀南门的工程,必须马上进行,宁缺让城门下的青龙帮众通知春风亭,再把这个安排知会到了宫中。
唐国朝廷的行政能力,在接下来的数个时辰里,得到了完美的展现,没有用多长时间。由工部和天枢处领头,数名阵师和三千多名临时征调的民夫,便来到了南门处。尽数归由莫山山指挥调动。
莫山山问道:“至于需要三万多块石头,我们到哪里找这么多石头?”
宁缺望向城内的民宅,说道:“实在不行就拆房子。”
奉旨前来的户部侍郎听着这话。沉默片刻后小声说道:“城南三里外有湖,湖里有很多石头,往年各王公府邸修宅院的时候……”
不等他把话说完,宁缺说道:“既然有湖石,那是最好不过,侍郎大人有什么主意,不妨对莫姑娘直言,现在时间紧张,不是客套的时候。”
户部侍郎闻言应下。
莫山山又道:“我需要数百块万斤以上的重石,可搬得动?”
户部侍郎说道:“工部库房里的器械正在往这处运。莫要说万斤以上,就算是十万斤重石,也能从湖里取出,运到南门前。”
朝廷下旨,长安城南门就此封闭。粮队与民众全部经由其余诸门进出,数千名自愿前来的百姓与户部技术官员还有阵师,在莫山山的指挥下,开始铺设阵法,搬运巨石,南门顿时变成了一处大工地。热闹异常。
确认没有什么别的问题,宁缺便与莫山山告别。
莫山山微异问道:“你要去做什么?”
宁缺说道:“最后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但现在还没有到最后那一刻,我想看一下,还能不能找到别的方法。”
莫山山不再多言,平静说道:“祝你好运。”
宁缺揖手行礼,转身离开。
由南门往长安城里去,必然要经过那条著名的朱雀大道。
深秋的天空,时而高远,时而晦暗,全看有没有云遮住天空。
当宁缺顺着朱雀大道向北走去时,有云自城外飘来,遮住了天空里的阳光,洒向一大片阴影,让城中的温度变得低了些。
朱雀大道上的那些石制绘像,也因为光线的变化,显得幽暗了很多。
秋风微起,便有雨珠落下,寒冷的秋雨把街上的行人赶到了街旁。
宁缺没有离开,依然站在原地。
他伸手到背后,想要拿出大黑伞撑开,却只摸到了刀柄。这时他才想起来,大黑伞已经不在身边,大黑马也已经不在身边,马车已经不在身边。
桑桑,也不在。
宁缺想着当年和桑桑第一次看到它时的感受,想着自已浑身是血倒在它身前的旧事,沉默不语,心里的情绪非常复杂。
夫子带着他和桑桑,在人间进行最后一次游历的时候,曾经回过一次长安,那时朱雀曾经现身,出现在黑色马车里。
朱雀是惊神阵里的一道神符,宁缺是惊神阵的主人,再加上老师这层关系,所以此时二者之间虽然没有言语,却仿佛能心灵相通。
相看无言,只有情绪和思绪在他与朱雀之间回荡。
“你只是知命巅峰。”
宁缺看着被雨水打湿后显得愈发灵动的朱雀绘像,在心中默默想着:“对观主这样的强者,又有什么用呢……杨二喜喘息着收回草叉,拄着草叉站在原野间休息。
他的身前是一座土坟,上面覆着的土很新鲜,是刚刚才堆好的。
草叉上的腊猪蹄,已经送给了难民,最近这些天,他开始用草原蛮骑的弯刀作战,但手里那根草叉却是越来越锋利,因为用的次数很多。
草叉用来掀土挖抆,要比刀好用的多。
这几天他挖了很多座坟,埋葬了很多同伴的尸体。
休息的差不多了,杨二喜吐了口唾沫,与不远处的同伴喊了几句,收起草叉背到肩上,踏着疲惫的步伐向西方的山林间走去。
就在这片原野间,新筑了两千多座坟。很小很简陋的坟。
唐军从来不会扔下任何一个同伴,无论是生还是死。
战争期间无法做到,也会在战后尽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