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门-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要是在军内不安分的人物,就不难从他们的身上找出点儿毛病来,贪腐问题只是其中之一,再加上其他的涉及到军事机密或者国家安全之类的事情,要抓几个典型出来,杀一杀他们的威风,真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第二百六十九章 钛合金核潜艇
二老爷子之所以会变得杀气腾腾,自然是有底气的。
他这个军委的副首长,肯定是要再任一届下来的,没有理由不做出点儿姿态来,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面对国内越来越严峻的贪腐话题,二老爷子有必要表现出自己的反腐决心来。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如果上位者都没有能够显示出反腐的决心来,而只是担心这把双刃剑伤到了自己,还能指望下面的人也认真办事儿?
在很多时候,反腐更像是一种政治斗争的板砖,立场不坚定的,态度相左的,对本派系构成了一定威胁的,自己看不过眼的,这些人都是重点圈定的反复对象。
当然了,从常理来看,只要是这块儿板砖敲下去,就很少会出现砸不出血的情况,不是说没有特例,而是这样的特例实在是凤毛麟角,百中无一。
二老爷子要拿一批人的脑袋来祭旗,作为自己新任期内的头把火,叶开自然也是乐观其成,相对于某些只想着一心往上爬的高级将领而言,二老爷子能够做出这种姿态,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要知道,反腐在军内也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些人认为军内反腐会动摇军队的根本。
但是二老爷子就坚持认为,如果军内高层也抱着这样的想法,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军队连自身的腐败问题都解决不了,还指望他们能够打胜仗?!”
只不过,二老爷子也有很多的难处,不为人所知,毕竟一个人独木难撑,反对的声音还是很强烈的。
“这一次的军内反腐,估计也是雷声大雨点儿小了。”二老爷子叹了口气,对叶开说道,“主要是以吓唬为主,顺便再收拾掉几个问题比较大的蠹虫,但是想要形成反腐的长效机制,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直到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支军队,能够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不能例外。”叶开对此,有自己的明确想法,“人性都是逐利而自私的,只是表现方式有所不同而已,政策上的规范很重要,但是依然可以找到规避制度的方法。所谓人力有时而穷,并不是在任何地方都会如此,至少大家在捞钱的时候,都会爆发出无穷的智慧来。”
“实情确实如此,但是制度上的规范依然很重要。”二老爷子表示道。
不过两个人扯了一阵子之后,二老爷子就问起叶开,突然跑过来,总不是为了说两句闲话吧,一定有什么实情要说。
“不瞒二爷爷你说,最近还真有一点儿事情,想要跟你探讨一下。”叶开对二老爷子说道,“有些事情,跟我爷爷说不大合适,也就是以军方的名义来进行,比较顺手一些。”
“说说看嘛,又不是外人,有什么不能说的事情?”二老爷子说道,不过他的心里面也在打鼓,能够让叶开郑重地提出来的事情,相信不会太容易办到。
果然,叶开就取出了一份资料,居然是放在档案袋里面的,外面还用红笔画了“绝密”两个字,看上去触目惊心,不由得让二老爷子暗笑了起来。
打开袋子之后,二老爷子就笑了起来。
“呵呵,《土拨鼠计划》?怎么叫了这么好笑的一个名字?这是你自己弄出来的?”二老爷子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去翻看叶开整理出来的这份计划,但是看了有一阵子之后,神情就严肃起来了,很认真地将计划书翻来翻去,有些地方则是看了好几遍,显然是觉得其中的吸引力很大,一时之间难以放下。
土拨鼠,也叫旱獭,善于挖掘地洞,通常洞穴都会有两个以上的入口,以策安全。
叶开在自己拟定的这份《土拨鼠计划》中,提出了针对前苏联的一些特殊战略资源,进行采购的可能性。
在二老爷子看到的《土拨鼠计划》第一部分当中,叶开提出了要利用现今前苏联境内的混乱局面,将前苏联的“金鱼”核潜艇弄一批回来的想法。
“金鱼”核潜艇并没有什么稀奇之处,但是最重要的,它是采用全钛合金建造的攻击型核潜艇,也是苏俄海军所独有的,这种颇具神秘色彩的核潜艇,其在下潜深度、水下航速等技术性能方面的巨大优势绝对令人叹为观止、印象深刻,但巨大而高昂的造价也令它们获得了不无挖苦意味的“金鱼”之称。
前苏联和俄罗斯海军历来对核潜艇青睐有加,其装备的核潜艇数量之多、吨位之大、型号之杂,令美国海军都难以望其项背。
在美苏争夺全球霸权的时代,核潜艇作为“二次核打击能力”的核心,是战略核力量的中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两国都因此不遗余力、不借代价地在核潜艇建造方面展开了针锋相对的竞争。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赶上美国当时在核潜艇技术和数量方面的双重优势,前苏联的核潜艇设计专家独辟蹊径,积极研究使用钛合金建造攻击型核潜艇。
前苏联专家认为,下潜深度是攻击型核潜艇一项重要的战术技术要素。核潜艇加大潜深具有以下作用:一是可减少被反潜飞机上磁探仪发现的可能,而且钛合金又具有低磁性的优点,更是适合建造潜艇的材料;二是可利用水面舰艇声呐在深海的盲区,避开水面舰艇的搜索;三是可延缓螺旋桨空泡的出现,从而降低螺旋桨噪声;四是在遭敌深水炸弹攻击时,具有更长的机动时间,降低了潜艇被深水炸弹命中的可能;五是可以扩大潜艇坐沉海底的范围,以及通过反潜区的可能性。
另外,用钛合金制造艇体,可以大大减轻艇的排水量。
钛合金与特制钢相比,具有强度大、质量轻的明显优点,并且更耐海水。因此,前苏联决定开工建造一种前所未有的全钛合金核潜艇。
前苏联在建造全钛合金核潜艇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很多困难,除成本太高外,技术方面也举步维艰。主要难题是:要加大潜艇的下潜深度,不仅会对耐压艇体承压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还需要提高所有承受舷外海水压力的潜艇系统以及一些密封件的承压能力等一系列问题。钛合金的焊接也是施工中相当棘手的问题。在焊接时,必须用惰性气体防护好正在冷却的焊缝金属及与其相邻的母材区域,以免与周围空气中的氧、氮和氢气发生作用,不然就会使焊缝本身和焊缝周围部分产生脆性并导致裂缝。
在前苏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技术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钛合金用于制造艇体的工艺终于得到解决。为生产具备更大潜深的“阿尔法”级钛合金攻击型核潜艇,负责设计的第143特种设计局(现在的孔雀石设计局),后来又向钛合金的研制单位提出了性能更优、工艺更好的钛合金的要求,随后也得到了满足,这为前苏联建造三级全钛合金攻击型核潜艇奠定了基础。
从1963年到1988年的20多年间,前苏联共建成了三级12艘全钛合金攻击型核潜艇,包括7艘“阿尔法”级、1艘“麦克”级和4艘“塞拉”级。
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记载,“阿尔法”级和“麦克”级核潜艇分别创造了战斗潜艇的最快水下航速和最大潜深两项世界纪录,并保持至今。“塞拉”级则是前苏联建造的所有钛合金核潜艇中综合性能最好的。
“阿尔法”级采用了众多的新技术,创造了前苏联核潜艇建造史上的多个第一,被称为是“超越时代的核潜艇”。
美国海军1979年春首次发现“阿尔法”级核潜艇能潜入900米的深海时竟不知所措,当时的各型鱼雷甚至都达不到这一潜深,根本无法对其实施攻击。
不过,“阿尔法”级采用了大量当时还不是很成熟的技术,其性能并不是很稳定,最为人垢病之处在于辐射噪声惊人。据美国海军称,设在百慕大的监听站竟然都能够收听到位于挪威海的“阿尔法”级核潜艇的螺旋桨噪声。这一说法虽有些夸张,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阿尔法”级的噪声的确是相当大。
同时,“阿尔法”的可靠性不高,发生过严重事故,第一批生产的6艘故障频发,成批生产的首艇在1988年被拆毁,其余5艘也在考虑全部退出现役,面临被拆解的下场。
“我的计划,就是运作一下收购这些退出现役的核潜艇,争取用收购废钢铁的价格,把这6艘核潜艇买回来。”叶开对二老爷子说道。
“可能吗?”二老爷子听了之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毕竟这些东西,都是苏联人的宝贝,就算是他们不用,也不可能交到外国人的手中,怎么会白白地便宜了共和国?
“完全有可能。”叶开倒是非常肯定地点了点头,正面回应了二老爷子的问题。
因为叶开很清楚,苏联解体之后,大家把航母都给拆开卖了废钢铁,核潜艇也拆了好几艘,“阿尔法级”的“金鱼”钛合金核潜艇虽然厉害,却也逃脱不了被拆解的命运。
第二百七十章 第二场盛宴
“现在的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真的是穷疯了。”叶开对二老爷子说道。
由于这个时代信息的不对等,以及金融操作的隐秘性,关于苏联的很多事情,国内都是不清楚的,甚至是美国政府那么庞大的情报机构,依然无法准确地掌控整个苏联的经济情报,而只能从一些表象上来合理推断。
因此很多人在苏联宣布解体的时候,都感到茫然而不可思议,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庞大的红色帝国,一夜之间竟然轰然倒塌。
苏联七十年来所创造的财富,究竟去了哪里?
事实上,在80年代,当时苏联国内发生的一系列政治事件已经引起了国际金融资本集团的关注。政治变革背后巨大的经济利益引起了一位叫万塔的富豪的强烈兴趣,一场对苏联卢布的大劫杀开始被提上日程,总部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新共和金融集团应运而生。
为了保持行动的隐秘性和不被外界所关注,新共和金融集团的注册资本少得可怜,只有几万美元,表面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骗人的皮包公司。但是,在国际金融资本集团和美国海外秘密账户的不断注资下,万塔所掌控的资金数额被亿万倍地扩大。
进入1990年后,苏联的经济和金融外汇市场已经是风雨飘摇,一场大的危机可能会随时爆发。在苏联金融大厦即将崩塌的前夕,万塔在美国金融专家和苏联内部崇拜者的帮助下,在黑市以高出黑市价格几倍的比价卖出了借贷而来的1400亿卢布,当时的比价高达28卢布兑换1美元,这是一笔利润高得令人咋舌的交易,因为后来这1400亿卢布贬值后一钱不值,相当于空手套白狼赚取了50亿美元的利润。
一笔交易50亿美元的利润,这在国际金融交易史上也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万塔的传奇交易还没有结束,他用这凭空赚取的50亿美元,再加上黑市的高利率杠杆(高杠杆的倍数大约在100500倍,也就是说万塔的50亿美元被放大到5000亿25000亿美元),在伦敦黄金交易市场和美国纽约交易期货市场上开始肆无忌惮做空黄金。
开始时,黄金的多头还在不断坚持,但是在万塔的巨量资金卖盘的打压下,黄金多头彻底崩盘了,万塔累计做空黄金高达2000吨。
进入1991年,苏联上空已经是黑云压顶,金融市场上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万塔开始大肆做空黄金,使依靠黄金出口得以短期延续的苏联经济雪上加霜。
国际市场黄金价格的暴跌终于锯断了苏联金融大厦的最后一根支柱,为把苏联卢布送进坟墓钉上了最后一根钉子,苏联金融大厦很快就轰然倒塌了。
在苏联发生巨变的前前后后,国际金融劫掠者在美国金融专家的帮助和苏联迷信西方专家建议的错误舆论导向下,疯狂洗劫了毫无防备的苏联的国家资产和财富。
这让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总统令需要由称为“白宫秘密武器”的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修改,俄罗斯全国杜马的法律条文和政府行政法规规定需由美国法律专家乔纳森?海亲自制定,被称为哈佛大学“双萨”之一的另外一位,美国财政部的劳伦斯?萨默斯,直接指导俄罗斯财政部部长应该如何制定俄罗斯的财政金融政策。
俄罗斯已经病入膏肓了,经济体本身已经虚弱不堪,那么在一群美国经济专家、金融精英和政策顾问等“神医”的悉心照料下,能有机会康复吗?
在1991年冬天的俄罗斯经济已经接近瘫痪,从国家到人民都变得极度贫穷,甚至被西方授予“和平奖”的戈尔巴乔夫在参加1991年11月马德里的西亚和平讨论会时,都不得不提前离开,因为俄罗斯国家和平代表团已经没有足够的钱支付会议期间宾馆的房费。
国际金融资本,人为发动的恶性通货膨胀像呼啸飓风,卷走了前苏联民众剩下的能够抵御经济严寒的财富。在恶性通货膨胀飓风过后,乞讨的人不断增加,前苏联人民颠沛流离、无家可归,毕生积蓄顷刻毁于一旦,社会各阶层人士—从令人尊敬的大学教授、救死扶伤的医生到保卫国土的军官,纷纷在严寒的街头低价兜售家中还可以变卖的商品,其情景十分令人心酸。
当年的苏联曾经是多么强大、多么荣耀、多么令人景仰啊!
前苏联人民积累了70年的巨额国家财富到哪里去了?苏联经济是“资不抵债”了,还是被各种势力在金融黑幕下劫掠一空了?答案无疑是后者,汇率的巨幅波动使前苏联积累的财富消耗殆尽,而收获这些财富的则是那些外表“亲善”的、在巨大金融黑幕掩护下的劫掠者们。
“我动手还是晚了一些,没有赶上这趟儿资本盛宴。”提到这事儿的时候,叶开则是满脸的遗憾,只恨没有恰逢盛会。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他获得后世的记忆,是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而且手上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运作,怎么可能在金融市场上跟万塔所代表的金融集团争斗?
在《福布斯》富豪榜上,你根本就找不到在金融黑幕的掩护下真正统治世界的金融资本家的名字。西方媒体早已成为这些人的耳目,万塔就是当中的一位传奇人物。
万塔的真实身份是金融投机交易专家,曾在美国财政部、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工作的高级官员。是他弄垮了苏联金融,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财富。保守估计,万塔的个人财富就在万亿美元以上,比什么身价数百亿美元的世界首富强了太多。
想到这些事情,叶开就有些扼腕叹息的感觉,这一场盛宴算是错过了,但是发财的机会还是有的,既然从前苏联发财的机会没有了,那么从现在的独联体找些机会,还是可以的,所以他首先就把目光瞄上了苏联人剩下来的各种军事资源。
“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从前苏联各国搞些好东西回来,还是非常划算的,虽然是小打小闹,但是聊胜于无,而且有些东西,对于我们自己的军工产品的质量提升,用处很大。”叶开表示道,“所以,我出钱买回设备来,情报和技术资料归军方和我们共有,这么操作如何?”
“那你有没有选定目标?”二老爷子对此也是很感兴趣的,经济方面的事情他虽然懂得不多,但是听叶开这么说起来,就觉得似乎很厉害的样子,再加上叶开之前的操作一直是非常凶猛,就像一只大白鲨,所以二老爷子对叶开还是很有信心的。
“两方面,一方面是把他们报废的核潜艇给弄回来,另一方面是对在建航母动手,争取整体买回来。”叶开表示道。
“咝……”二老爷子听了,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这都不是容易办的事情啊!”
“容易办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