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闺宁-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万氏有本事,这几乎已是京都贵妇圈子里默认的了。若她是个没本事的,她的儿子燕霖怎么会只比世子燕淮小两岁?成国公又怎么会将世子送离京都,几年过去了也没丁点消息?
甚至有人怀疑,成国公的长子燕淮,究竟是否还好好地活着。
但是空口无凭,谁也没见着过人,到底只能在私下里相互说说而已。
可小万氏是个厉害人物,却是谁也不会轻易否决。
七太太是她相熟的表妹,连她也这般说,可见众人并没有想偏。宋氏心里其实也好奇着,究竟当初燕家跟万家出了何事,要让同样嫡出的女儿去做了姐夫的填房。然而这话,不好直接问出口。
她看着七太太,微微颔首,“燕夫人人品相貌俱是上佳。”
七太太却重新笑了起来,道:“六嫂单看到表相,却没瞧见内里呢。”
有些话,点到即止,七太太便不继续往下说了。
两人旋即又说起了旁的闲话来,不再提这件事。
宋氏也明白过来,七太太这是在提醒她,小万氏是个厉害角色。这门亲事当初是成国公同谢元茂定下的,来日指不定会不会有悔婚的事发生。成国公世子若真的丧命,那世子之位自然是由次子燕霖承袭。到那个时候,谢姝宁的门第就愈发配不上他了。
且一旦发生退婚这种事,吃亏倒霉的都只能是谢姝宁。
女子的名声何其重要,若被退亲,自然同名声有损,要想再说一门合心的好亲事,怕是不易。
宋氏就有些懊恼起来。
当初是因为谢元茂自作主张定下的亲事,等到要反悔已是不能。她先前是极不满的。可几年下来。她熟悉了京中的圈子。看来看去,竟是没有能比燕家更合适的亲事了。
但凡门当户对的人家,都是枝繁叶茂的。待嫁进去了,就算不必主持中馈。也要小心妯娌关系。内宅的复杂,哪是几句话便能说得明白的。
燕家门第偏高,但人口的确如谢元茂昔日说的一般,简单。
若燕霖真成了世子,将来袭爵,也不是坏事。在宋氏心里,自己的女儿,休说做个公侯夫人,便是做皇妃也是足够的。端看她舍得不舍得而已。
但眼下,一切都还说不好。
她这些做娘的心思尽数被堆积起来,深埋在心底,连谢姝宁也不知。
……
午后小憩起身,谢家一行人就去了大雄宝殿。
路上。谢芷若粘着蒋氏,问她:“娘,听说普济寺的签特别灵,我们也去求支签吧?”
蒋氏漫不经心地拍拍她巴着自己胳膊的手,道:“你小小年纪,有什么可求的?”
身为谢家六小姐,她自然是不愁吃穿用度,什么也不必烦恼的,按理来说的确没有什么可求的。
“娘……你心里是不是只有姐姐,将我的事便全忘了……”谢芷若撒娇,嗔了句。
蒋氏这才有些领悟过来,不由微微睁大了眼睛,看向她:“你年纪还小,急什么!”
想要求姻缘,也不必巴巴的才十一岁便开始着急了吧!
可显然,蒋氏低估了自己的小女儿。
在谢芷若心里,她什么也不想,除了要比过谢姝宁去。两人虽差两岁,但在谢家一众姑娘里,已算是年岁相仿。何况,她自小就喜欢同谢姝宁攀比,如今日渐大了,懂的事愈加多,她想要攀比的东西也就更多。
谢姝宁比她有银子,生得也比她更好些,就连宋氏待谢姝宁也比蒋氏待她要温柔可亲上许多,真真是叫人连心都给嫉妒碎了。
燕家的亲事,她自然也嫉妒得很。
所以好容易到了普济寺,她想算算姻缘,怎么着也不能算过才是。正是年纪还小,才该好好打算。若将来不能嫁得比谢姝宁好,她如何能咽下那口气。
这样想着,谢芷若就不吭声了,左右过会自己去求了便是。
谢姝宁走在她们后头,隐隐约约听到了几句求签之类的话,并没有在意。
大殿里香烟缭绕,一走近,浓郁的檀香味道便扑鼻而来。普济寺占地颇广,住持过去又得庆隆帝看中,时常赏赐些好东西下来。听说普济寺里燃的香都是番邦进贡之物,有价无市,极难得。
因而这味道也不似旁处。
谢姝宁就眼尖地发觉,三老太太面上的神色头一回露出了放松又惬意的模样。
她喜香,自然嗅得出什么是好东西。
一众人进了大殿,便有个十二三的小和尚穿着青色的僧衣迎了上来,口称:“阿弥陀佛,师祖已在偏殿焚香诵经,恭候小施主。”
他口中的小施主自然说的就是谢姝敏。
既答应了谢元茂,该做的表面功夫仍要做了才是。况且,旁人信不信,谢姝宁不知道,她是决计不信的。谢姝敏的痴傻若真能被戒嗔一句话给点拨通明,她敢拧下自己的脑袋来给戒嗔当蒲团坐!
不过陈氏显然是信的,一听到这话,便忙让人抱着谢姝敏过去。
小和尚又道:“师祖吩咐,若是几位施主希望陪同小施主,也可一道前行,隔帘旁观便是。”
这话倒是说得像是一幅极有信心的模样。
谢家几个人就都起了心思,觉得戒嗔和尚不愧是大师。
可谢姝宁却觉得,再多一百人围观也无妨。左不过谢姝敏若还是原来的模样,戒嗔便感慨一句。她是天生的傻子连佛祖也没有法子就是。若自此聪慧起来,他的名声就愈发响亮。
七太太张氏就道:“既如此,我们几个便带着九丫头去拜见戒嗔大师吧。”
蒋氏摇摇头:“我就不去了。”
最后便由三房的人并一个七太太,一道去见了戒嗔。其余人则上香的上香,求签的求签。
戒嗔早过了花甲,已近古稀,看上去倒是童颜鹤发,极年轻,声音洪亮,面色红润。眼神亦是清明的。
他盘腿坐在蒲团上。听到有人入内的响动。便先念了声佛号,随后道:“但请小施主一人入内。”
陈氏便忙推了谢姝敏一把,“快去。”
“姨娘……敏敏怕……”谢姝敏却抱着她的腿,死死不肯松开。
陈氏恼了。当着众人跟大师的面却又不好发火,忍得额上都冒出了汗珠子。
谢姝宁但笑不语,过了会才走过去牵住了谢姝敏的手,拖着她往里头走,道:“敏敏现下进去,出来可就成了聪明孩子,爹爹定然会更喜欢你。”
“聪明……”也不知这丫头平日里在陈氏嘴里听了多少回聪明不聪明的话,此刻听见聪明两字,当即也不闹了。竟就乖乖地任由谢姝宁送到了竹帘后。
谢姝宁弯着腰将她轻轻推送进去,飞快地扫了一眼端坐在里头的老和尚。
戒嗔一副高人模样,乍一眼看过去倒还真的颇有几分要涅槃的仙气。
她轻声叮嘱着:“敏敏莫怕,等你出来,我们一道去大殿添香油钱。”说完。她又恍若无意地自语了句,“也不知捐个金身要多少……”
话音落,一直犹如入定般的老和尚倏忽往她这边看了一眼。
动作极快,眼睛发亮。
谢姝宁装作不知道,悄然退了下去,重新回到宋氏身边坐下。
屋子里的檀香味道不似大殿上的浓郁,倒多了股清幽的气味。
谢姝宁并不关心里头的进展,她的思绪已经渐渐飘向了远处。三老太太说要来普济寺,如今已经来了,她却似乎并没有动静。陈氏带着谢姝敏相随,的确出乎了三老太太的意料,但是以三老太太的本事,这意外并不大。
她究竟,想要做什么?
谢姝宁嗅着幽幽的香气,疑惑不解。
与此同时,大殿上的三老太太,却正在同春平轻声耳语。
春平问她:“老太太,眼下六太太几人皆去了戒嗔大师那,我们是不是这会便……”
“稍安勿躁。”三老太太跪在蒲团上,神色虔诚,“才进山门,就出事,并不明智。待到明日便可。”
话毕,谢芷若捧着个签筒在边上跪了下去,三老太太跟春平遂噤了声。
签筒在她手中摇摇晃晃,终于“啪嗒”一声,掉出一支签来。
谢芷若将上头的字反复看了一遍,却看不明白,忙握着去寻了解签的和尚。
蒋氏皱眉,也跟了上去。
“上吉,施主求的什么?”解签的和尚生得圆胖,浑似弥勒。
谢芷若这会倒羞怯起来,声音压得极轻,“姻缘……”
胖和尚笑了起来,“小施主这签,这么多年来,只有一人占到过。”
“是谁?”谢芷若好奇起来。
胖和尚摇头晃脑,道:“便是如今的淑太妃。”

第103章 宁静

当初二房的四太太容氏曾扬言,如今的淑太妃命极贵。
可庆隆帝已死,她的命再贵也不过就只能在深宫里一日日老去,等死罢了。这样的命,从何言贵?
蒋氏的脸色当即便有些不好看起来。
但谢芷若年纪小,听到淑太妃的名号,一时并没有想得太深,反倒是颇为自得。不论如何,淑太妃可是入了宫,又得宠过的。这般身份,稍一推算,她来日自也应当可同淑太妃相比拟。
这样一来,她定嫁得比谢姝宁更高些。
谢芷若就笑着让蒋氏收了签文要去旁人面前显摆下。
蒋氏不悦,狠瞪她一眼,又扭头同胖和尚道:“大师,这签当真是上吉?”
“出家人不打诳语,焉会有假?”胖和尚唬了一跳,摆出张肃容来,声音也沉了几分。
蒋氏闻言急忙致歉,又小心翼翼地问:“签文上所书的事,是否必会应验?”
胖和尚念了声佛号,将签文悠悠唱了一番,又说了几句叫人听不懂的佛偈,方端着脸同她道:“天命所在,因果轮回,签文是否应验,在于心。”
一番话说得照旧叫人听得一头雾水。
似是听明白了,可仔细一参详,却又是一点也不知内里的意思。
蒋氏不禁觉得尴尬起来。
她有心想要仔细问一问,可却又不能直接说出淑太妃的命究竟好不好的事来,这等话不是她们能私下里随意置喙的。
一旁的谢芷若悄悄扯了扯她的袖子,轻声道:“娘。”
蒋氏回过神来,收了签文,故作镇定地道了谢,同谢芷若一道转身走人。
在两人身后,谁也没有发现,那肥头大耳的胖和尚将方才谢芷若抽到的那支签往签筒里一丢,撇着嘴轻声说了句,“说了一箩筐好话。竟也不舍得多添些香油钱。”
蒋氏母女的确也都忘了这回事。
二人神色各异地走出了大殿。一个努力装作无事,僵着面皮;一个却难以掩盖面上的喜色。
蒋氏心里甚是不快,恼恨谢芷若自作主张抽了这样一支签。若真像了淑太妃,来日可怎么好!依她的意思看,等再过几年,便让谢芷若嫁了她的娘家侄外甥,亲上加亲不提,婆母又是舅母,再好不过。谢芷若的性子又不好,她那外甥却是个说话做事都稳重的少年郎。两人若做了夫。妻。定然不差。
但今日忽然来了这么一出。她怎能不多心?
谢芷若却浑然未觉,搂着蒋氏的胳膊,笑眯眯地道:“娘,普济寺里的签想必是极灵验的。你说是不是?”
蒋氏不置可否,嘴角笑意僵硬。
那厢三老太太定定盯着两人的背影看了又看,随后压低了声音问春平,“人可已上山了?”
“已经安置妥当了。”春平低着头,恭敬地道。
三老太太满意地点了点头,又低低叹了声,叮嘱起来:“且谨慎些。这回不得已同长房的人同行,定要比往常更仔细小心着才可。”
春平应了。
“三婶,您可求了签?”两人刚说了几句话。大太太王氏便走了过来。
三老太太遂道:“云姐儿的经可是要念足七七四十九日?”
大太太的脚步微微一滞,道:“自然是要念足的。那孩子去得可怜,我这心里想起来便觉得针扎一般疼,请寺里的师傅为她多念上几遍往生咒,多少也能好些。”
三老太太但笑不语。只几不可见地微微一颔首,在佛前上了一炷香,随后才拣了几句劝慰的话同大太太说了,领着春平回厢房。
“摆什么长辈架子!”待人一走,大太太就鄙夷地低低骂了句。仰起头却见金身的塑像正居高临下地看着自己,忙又道,“菩萨莫怪,菩萨莫怪……”
大殿外,忽然响了一声闷闷的雷。
没一会,天上就遍布乌云,像只巨大的手掌一直遮住了最后一丝光亮。
京都的雨天,天色总是尤为的昏暗。
好在寺庙各处都燃着香烛,天色骤然大黑,里头的人也不慌乱。等到头皮还青青的小和尚将四处的油灯点上,豆大的雨珠也就“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
听到响动,谢姝宁几个才回过神来,忍不住都侧目隔着窗户往外头张望。
倒是竹帘后的谢姝敏老老实实的,不哭也不闹,规规矩矩地盘腿坐在蒲团上。
众人围坐在边上,只能瞧见她肉肉的身板挺立得笔直。戒嗔大师坐在距离她一步之遥的对面,口中念着深奥难懂的佛偈,一手轻轻敲着面前的紫檀木鱼。
这样瞧着,倒是一派和谐。
陈氏眼睛也不敢眨一眨,死死盯着竹帘,似要在上头灼出两个洞来。
室内的座椅只有数把,宋氏跟七太太并谢姝宁自然都是坐着的,可陈氏却只能同等候在门外的丫鬟婆子一样,站着。
因而谢姝宁几个尚能瞧见竹帘后头的微末景象,陈氏却是不易瞧见。
很快,外头雨声大作,凉意沿着四肢百骸开始上涌。
谢姝宁端坐的身子微微一动,嘟哝了句:“普济寺的殿宇也都年久了,一下雨就似乎愈发冷,休整一番也不知要多少银子……”

这是她第二回在这间屋子里提到了银子。

竹帘后的人影并没有动。
可一直牢牢注意着里头动向的谢姝宁,仍旧发现了刹那间的异样。
方才在她说道休整一番时,里头戒嗔和尚敲击木鱼的声音忽然有一声重了些。虽然并不明显,但她还是发觉了。
重活一次,她比这世上的任何人,都要在这种路上,走得更领先些。犹如一场赌局,还未开盘,她便已经清晰地知道有哪些牌能为自己所用,又有何用。
普济寺不同别的寺庙,在山下有田地,有旁的收入。
他们全靠香火。
因而。一旦寺里的香火不如过去,寺里的和尚,日子也就会随之变得拮据起来。
前世,庆隆帝有一年突然又迷上了道教,转眼间就将普济寺给忘在了脑后。普济寺的日子很快就因之变得颓唐起来。好在没多久,庆隆帝又扭转了心意。
不过等到燕淮做了摄政王,普济寺更是直接连庙门都要心酸烂了。
谢姝宁过去曾见过戒嗔和尚一次,她记得,这是个极好财的老家伙。
严格来说,戒嗔这样的和尚非但称不得大师。甚至都不能算作是正经出家人。
也正如她所料。竹帘后的戒嗔虽然还在念经。可心里却早已经在搜罗关于谢姝宁的事了。
他厮混在皇城多年,哪里会不知道坊间的流言。
——谢家的六太太,是个财大气粗的人。
他想着,就不由悄悄将视线从竹帘间细小的缝隙间透了过去。仔细打量着谢姝宁。外头皆知,谢家的这位八小姐,同如今最得肃方帝疼爱的惠和公主十分要好。
戒嗔停下了敲击木鱼的手,顿了顿遂扬声道:“我佛慈悲。”
外头候着的一众人就都静止不动,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九小姐天性纯良,天真烂漫,也不失为……”
话未说完,陈氏站着的身子便猛地一僵。
戒嗔和尚这话摆明了就是同外头坐着的一行人说的。乍一听字字是夸,可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再明白不过。不就是说谢姝敏天生愚钝,无药可治?
陈氏都听明白了,剩下的人又怎么会听不明白,众人的面色就都变得怪异起来。
得了戒嗔和尚这么一句话,陈氏更是如遭雷击。只觉得外头“哗哗”的大雨都是浇在自己身上的,冷意直上脑壳,冻得她生疼。
“九小姐请回吧。”竹帘后戒嗔幽幽地叹了声,声音沧桑,带着无穷怅然。
谢姝敏随即自竹帘后走了出来,睁着大大的眼睛,“姨娘的眼睛怎么湿透了?”
众人这才惊觉,不知何时,陈氏已经泪流满面。
宋氏以为她是因了谢姝敏恐要痴傻一生而伤心难过,本着做为娘的心,也就不忍心训斥她。
殊不知,陈氏这会的眼泪可全是为自己哭的。
她懊恼着呢,若当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