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艾若的红楼生活-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了,二婶,将来瑗儿姐姐回来,也是要你来保护的。”贾珠加大的鼓励的力度。
“哦,那好吧,小呆好好学功夫。”小呆点点头。觉得这也没什么,这两月,他也没觉得有什么,就是苦点累点,好像也还成。除了不能见到二叔二婶之外,真的没什么。
贾珠松了一口气。抱了抱小呆,他心里其实也挺难受的,只是此时,他真的觉得别无选择。
艾若看着贾珠,也知道他是对的。是啊,贾瑗是对的,贾珠也是对的。她很清楚这是对的,可是,对的事又不是一两件,她也许把小呆教得单纯了一点,不过,慢慢的放在身边,一点点的教,其实也能慢慢的把他教好。真用不着把他送到那么远去,可是这话她不能说,因为贾珠开口了。作为二房的长子,他责任重大,此时就算才八岁。但作为长子,他决定的事,自己不能让他没脸。她纵是再舍不得,她只能默认了。
小呆和薛虹被带出去玩了,路娘子也开始后悔,自己来的不是时候,赶忙告罪,艾若也没心情跟她交接,只能抱歉了一下,让人送出去。路远看他们这样,也知道,大家心情都不好了,于是老实的退了出去。内室里只有他们母子二人。
“娘!”贾珠看母亲这样,也觉得自己刚刚过份了,应该先商量的,赶忙老实的站在艾若的面前,老实的道歉。
“小呆很好,真的很好,很乖,很懂事,很听话。单纯的信任着家里每一个人。你小时候在老太太身边,好容易回来了,性子却养得娇弱了。不得已,请了先生,让你和路家的孩子们一块长大,想着学得虎气点。所以你顽皮我从来不管,因为我希望看到你那样;瑗儿……瑗儿也不知道哪不对,从小就不爱笑,也不爱说话,又聪明得过份了,让我时常胆战心惊!只有小呆,他才真的像是个正常的小孩子,时尔聪明,时尔呆傻,我知道,我宠坏他了,我把他关在这园子里,不让外头事污染到他,这对他将来不好。将来你大伯回来,只怕还得说我故意纵坏了他,想把小呆养成废物。可是如果有可能,我真希望我能保护他一辈子,这么干净的活着,眼睛永远都那么清澈。”艾若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她现在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罢了。
“娘!”贾珠跪下了,他现在明白艾若怎么想了,对她来说,自己和瑗儿让她觉得做母亲的无力,于是只有小呆是个正常的小孩子,她可以放心的宠爱他,自己和贾瑗虽然也是出于疼爱小呆的目的,但却没想到母亲,她努力了,但她也是真心的疼爱的小呆的。小呆将来改变了,也许最疼的那个是母亲。
小呆的事却还是这么定了,贾政和路不群聊过之后,也只能默认,贾政呆,但路不群不呆,他一早知道艾若救了瑞亲王身边的穆哥儿,但身份成迷时,贾政虽然没跟林海谈,但不代表他不跟路不群谈。避是避不开的,找林海乱猜,还不如让路不群来打听,毕竟路不群虽然只是幕僚,但是官场的消息,反而这些幕僚知道得更多。
路不群也不负贾政的信任,接了信,就开始打听起来。老圣人只有四子,跟穆哥儿年纪都对不上。而宗室之中,与瑞亲王关系好的,家里也没有像穆哥儿这么大的孩子。连路不群都觉得很诧异,这位穆哥儿到底是谁?能动用内卫,身边用的全是内务府的配置,这会是谁?
回头去观察皇三子瑞亲王,圣人四子之中,瑞亲王算是能王了,大皇子,二皇子都对大位志在必得,大皇子年长,资源多;二皇子为人谦和,士林之中威望极高;而而瑞亲王显得很淡定,朝中有事,必是瑞亲王跑前跑后。不过俗语也说了,‘当家三年,连狗都嫌’。朝中大臣对这位,都不很感冒。于是大皇子,二皇子背后都各有支持者。皇四子还小,没有指婚,还住在宫中,倒是老爷子娇养的老儿子,不过再小也十多岁了,而穆可儿却才八岁。
若是皇孙倒也说得过去,皇长孙正好八岁,不过,想也想得到,皇长孙是大皇子家的,怎么会跟瑞亲王一块?瑞亲王与两个哥哥关系不算差,但的确不能算好,他真不敢把皇长孙随便就扔在贾家不管了。况且下毒这种事,皇子之间还没扯清,怎么就到第三代了?
路不群只能转换方向,皇子指不上了,只能看看公主了,内务府的东西自然除了皇子能用,公主也能用的。
老圣人三位公主,二公主嫁人无子,三公主还没嫁,而和瑞亲王一母同胞的大公主嫁的是东平王世子,其子正好八岁。但大公主当初是难产而亡的,东平王世子之后又续了继室,继室看来也是旺丁的,一连生了好几个孩子,东平王府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听说老圣人很喜欢惟一的外孙,从小就在宫中由淑妃教养。淑妃是大公主的亲娘。但是这是皇室秘辛,况且就算是老圣人惟一的外孙,可也是外孙,也没有继承权的。人家还是东平王府的世子,跟皇室也就那么点关系罢了,谱有点大,况且,谁要谋害他呢?
东平王一脉很低调,大公主虽然死了,东平郡王虽然有了继室,又有了孩子,但是世子却还是大公主生的儿子,谁让他是老圣人的亲外孙。所以也不会有人疯了想争什么。就算圣人心疼外孙,让东平王爵再让外孙子袭一代,那不过也只是一个异性王罢了。况且,人家也针对的是圣人的外孙,而不是别人,换个人,拿了你们的爵位,治个罪,也不是什么难事。那么害穆哥有什么意义?
路不群觉得自己好像完全失去了方向了,可是除了这位小王爷,路不群真的再找不出更合适的对象了。
于是让人专门打听东平王家的事。老东平王跟贾源关系很好,之前就说了,他们家荣禧堂的牌子就是老东平王写的。但老东平王比贾源小得多,而老东平王子嗣艰难,近半百才有了现在的东平郡王,不然,怎么就他们家娶了公主呢,主要是年岁相当。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公主死了,东平郡王老实得很,根本就不敢造次。
“还好不是皇子皇孙。”贾政听完了路不群的分析,还挺开心的,只要不跟皇室拉边就成了,可是再看路不群那脸,自然想明白,之前若说是皇子,怕有变数,可是这位沾边了,其实说白了就是站在皇三子背后去了,等于说把一、二、四都得罪了。果然麻烦了。况且,这一切只是猜测,根本不确定。
“那琏儿?”贾政那叫一个悔啊,早知道不由着女儿的性子来了。
“唉,已经拜了师,此时怕苦不去了,老圣人知道了,琏哥儿还有什么前途可言?”路不群长叹一声,不管是不是那位小王爷,这位能到达天听是确定的,所以无论是谁,第一步已经走了,第二步不管怎么样,也得迈出去,已经由不得他们了。
贾政这不用路不群解释了,所以贾家的一切,这两年,只怕就直达天听了,现在怕苦,不让小呆去了,于是老圣人自然会觉得,小呆怕苦,而他们夫妇是纵孩子的家长,于是也不堪大用?现在只怕就已经不是一个孩子的前途的事了,贾政只能默默接受了。


197 张家的作用

第二天艾若带着小呆去了张家,总得让张家知道,自己没虐待小呆。当然,还得顺便通报一下小呆拜师的事。艾若也不是那傻的,她自然不能说,拜的是某位王爷的内卫长董长卿。只说找了一位武艺高强的师父,想让小呆出去学几年武艺,将来也好承袭家风。好在荣府也是军功起家,这么说了,也算合理了。
张家自然不肯答应,他们书香门地,怎么会让子孙去弃文学武,就算是承袭家风,不是还有瑚哥吗?轮也轮不上贾琏吧?张老太对艾若的脸色都不善了。好在,此时张家大太太和二太太说是身体不好,没出来见客,让艾若只面对张老太一个人,不然,七嘴八舌的,艾若会更烦。
张老太的身体已经不很好了,看看小呆的样子,纠结了好一会儿,让人带小呆去见舅舅,然后盯着艾若,“为什么?”
“因为我不想把他惯坏了,我舍不得教他睁眼看外面的丑恶,可是我又怕将来,我不在了,他还是要看到。如果我不能做到,那么让能做的人来做吧。”
昨晚贾政和艾若谈了,就算艾若已经认同了贾珠的意思,但是贾政的话还是让她不舒服。她很想跟贾政说,她的小呆不用有前途。她不喜欢贾政这么功利的来对待小呆的问题。但现在,对面的是张老太,她还是无法说功利的答案,其实,说得功利一点。也许张家就答应了。
“学堂也不成?”张老太太沉吟了一下,她刚和小呆聊了一下,虽然小呆对她还是客气陌生,但是,看得出,艾若教得很用心。小呆的眼神非常清澈,是个教养得极好的孩子。
“送到张家学堂,让他像瑚儿一样,先感受一把寄人篱下?回家哭?我会舍不得。也许送上山,我们离得远了。又没个下人,于是慢慢的,他就会学会坚强、独立了。”艾若想想小呆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样子,心就抽疼,可是她没法子。大家都决定了,她不能真的冲破一切去改变一个正确有决定。
张老太太想想靠着大枕望着天发呆。好久,才长长的叹息了一声,“我也活不了多久了,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亲家老太太!”艾若也不知道自己希望张老太同意还是反对,此时看张老太不反对了,才明白,自己其实是希望张老太反对的,想激怒她,让她反对,然后她就能把小呆带在身边。她不是贾母,她会把小呆教成一个正直而且能干的孩子,也许不用非要教得腹黑,只要正直善良,只要能明辩事非,还要求什么?
“瑚哥儿给我写信了,他现在不错。很多事,也会想了。他母亲的事,我也已经告诉他了,所以他以后应该不会再给你添麻烦。而琏儿……瑚哥说,琏儿一直由你亲自照顾。想来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拳拳爱护之心。”张老太深深的看了艾若一眼,她现在很明白,艾若是不愿小呆去的,她也是一辈子的人精了,怎么会做这个坏人。
贾瑚离开南京去边关的事,贾赦写了长长的信回来,贾赦不是那会转弯的性子,对儿子好些话不好说,但对舅兄却没什么不好说的。他很明白,老嬷嬷他们是一片爱护贾瑚之心,但是,贾赦是信任弟媳妇的,而且他非常反感让贾瑚和贾母联盟这件事,万一让贾瑚知道他母亲的事,以后长大之后,怎么对面自己?张家大舅想想把信交给了张老太。
张老太细细的读了,思来想去,却也不能说,嬷嬷们错了。但是,却也正如贾赦说的,贾瑚现在不知道母亲因何而亡,如果盲目的听从嬷嬷们的意见,伤害了一直照顾他们的二叔一家,到时,等他知道了真相,怎么自处?就算能自处了,那这个孩子还能要吗?他们可不敢说那个六亲不认的怪物是张家的外孙!
贾赦虽然没明说,意思却是很清晰的。贾赦本就是个很率性的人,出来这么多年,性子总算是沉稳一点了,也知道有些不能落人口实,所以不会写得那么明白。他是对嬷嬷们让贾瑚联合贾母打压二房的事,表示他的不满了。
贾赦和贾母的关系本就一般得不能再一般了。后来因为张氏的事,更是连客气都都做不到了,于是相见不如不见。结果张家的老奴竟然还想出这种损招,来教坏他的长子,贾赦不气就怪了。贾赦自然不会说,是张家人想做什么,但是,他的不满就已经是让张家自省的意思了。pai pai
张老太想了许久,提亲给贾瑚写了封信。把她母亲和老太太的事一五一十一说。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个人的观点,只是说了当年的事,其它多一句也没有。
不是张老太不想多说什么,而是写完了经过,想再写点什么,写一句划一句,最后干脆什么也不写了。这件事,贾赦不能说,而贾政夫妇更不会说。能说的只有舅家了。贾赦写那么长的一封信,实际也是希望由外祖家告诉贾瑚这件事,好让儿子别做错事了。张老太若不想让贾赦觉得张家想插手荣府的内务,就得做点什么来。张老太虽说不惧贾赦,可是她思来想去,贾家不愿跟他们撕破脸,他们何尝又愿意跟贾家撕破脸呢?
张老太只说经过,不下评语,其实在老太太看来,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亲人。贾母伤害了女儿是真的,可是不代表她会伤害自己的亲孙子,在孙子和二媳妇之间,是人都会选孙子。她也是当祖母的人,她非常清楚这一点。但是让贾瑚原谅贾母这话,她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的。让她告诉贾瑚。相信二婶,这话她更说不出来,于是干脆不写,由贾瑚自己想去。当然她也不会说,嬷嬷并没有做错什么,一切都是为了他好的话。
只是对这些大人来说。他们不想真的把贾瑚培养成一个怪物,一个为了利益,可以忘却一切的人。于是在这种纠结的情绪之下,她只能什么也不说。
贾瑚并没有回信,或者说。再回信时,提也没提过这封信,好像从来就没有这封信,张老太太也不提,对她来说,她尽到了义务,其它的就不管了。不管收没收到。她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所以就成了。
但仔细再看贾瑚的信,张老太知道,贾瑚收到了那封信,虽然没提,但字里行间,很多东西都不同了。张老太现在也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了,现在艾若说起对贾琏的教养问题,张老太太原本要强烈的反对的,可是想到贾瑚的信。最终还是保持了沉默了。也许离开艾若,也许将来能脱开一些影响。而此时,她说她告诉艾若,贾瑚知道了他母亲怎么死的了。也算是对艾若的一种示好,我替你解决了难题。
艾若看着张老太,好久没说话,告诉贾瑚。他的母亲是贾母气死的?然后让孩子以后怎么跟贾母处?或者说,这样,贾母就真的归二房了,大房从贾赦到贾瑚,两代都不会再接受贾母回家了吧?
不过气也白气。对她来说,不管贾瑚知不知道,只要贾赦不回来,她就没法把老太太送回荣府。但是如果,贾赦续弦了,新来的大太太会不会为了能在荣府站稳脚跟,而把贾母接回去?就算不是为了站稳,为了所谓的孝道,她也得这么干不是。所以,这些都是小事,反正贾赦已经过了孝期了,荣府的大太太问题,是不是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贾母挑的,贾赦搭理她才怪。自己去挑,没那规矩,况且,总得有人跟贾赦说说,他该续弦了。这个人选只能是张家,就像告诉贾瑚,贾母是杀死他母亲的凶手一样,张家只能出这个头了。
“亲家老太太,之前我们老太爷还在时,曾经说过,若是大爷续娶,请老太太参谋一二。毕竟侄媳妇还年轻,又是晚辈,好些事,实在张不开嘴。”艾若笑了笑,直接把当初代善的话一说,自己义务也就尽到了。等着张家老太的反应了。
张老太太怔了一下,也是,代善的三年都过了,更别说张氏的三年了,贾赦这三四年,一直没断了往来,也算是不错了,总不能真的让他当鳏夫这么下去。贾母不能管事,自然不会找她中意的人家,而贾赦的新妻子,面对的就是贾瑚和贾琏的问题了。人都是自私的,到时继夫人生了自己的儿子,荣府的格局又会变成什么样?艾若让他们参谋,其实是给张家面子了,由他们来挑,将来好赖也怨不上她了,反正她不会插手了。贾家可是有宗族的,真的二太太挑着宗族里的长辈挑一个,贾赦也得认不是。跟张家又有什么关系?
“知道了,我会和他舅舅们商议一下,看看姑爷是意思如何,你们回去也斟酌一下。”张老太太毕竟出身大家,也不会真的说什么没理的话来,艾若也就当废话听着,该说的话,她说了,于是也就算了,其它的事,她就不管了。
一个早上,其实真的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