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覆巢之后-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把带来的替换衣服等柔软的水洗物俱都铺在还算有点软的坐垫上,扶着陆芜蘅躺下去,其余人则大都坐在地上。
陆芜蘅看上去已经半昏迷了。
他们挑选深夜荒僻些的地方赶路,到得太阳出了,便寻密林深处躲避。
刚刚安顿好,看看周围还好,便分了干粮吃。
正吃呢,突然见到大道上尘土飞扬,几百轻骑飞驰而过,朝着崔家堡跑过去,繁丝小声道:“看来宋妈妈真的告密了,这是来起宝藏来了。”


、60吴将军

陆芜菱在草丛里方便完了,起身准备走向马车。
在旁边守着的繁丝红了脸;嘴里嗫嗫道:“姑娘;能不能帮我也……?”
陆芜菱明白过来;失笑道:“当然成,对不住;繁丝;我没考虑你……”
繁丝飞红了脸;小声道:“做主子的哪有考虑奴婢那么多的,还对不住……折煞奴婢了。”
于是片刻后主婢两人走回马车;繁丝还是红着脸的。
不过,陆芜菱估计她很快就没感觉了;其实她自己在露天也觉得很不安……但是所有人都如此,很快便会适应的。
马车上;陆芜蘅围了一圈薄被,坐在那里,抱着孩子,愁眉深锁。
那床薄被是她们唯一带出来的,专门给陆芜蘅用的。
凌晨孩子倒是醒了,哭得厉害,估计是饿的,陆芜蘅一直尝试着给他喂奶,但是新手妈妈很笨拙,忙得手忙脚乱,效果却不理想,周嬷嬷一直在旁边指导她姿势等问题。
“怎么样,姐姐?”陆芜菱问,“有奶了吗?”
侍卫们怕女眷不便,都分散在外围没有靠近。
“好像有一点,”陆芜蘅说,“就是不够啊,他刚才哭得厉害。”
陆芜菱觉得是因为时逢乱世,根本没有足够的食物补品给陆芜蘅进补。
周嬷嬷却说第二天奶不够是正常的,她去找了艾叶煮水,用汗巾热热的给陆芜蘅又擦又敷,说能通奶,陆芜菱和丫鬟们看了都很不好意思。
但是效果并不好,陆芜蘅的奶水还是很少。
陆芜菱无聊时曾看过些医书,似乎提到木通通奶,又说多生近道,“通草,今出近道,绕树藤生,汁白,茎有细孔,两头皆通,含一头吹之,则气出彼头者良。或云即葍藤茎。”便跟大家说了大致模样,让大家帮忙留意,这会儿应是开花之时,开的花是紫色的。
到得下午,还真的有个侍卫找到了,陆芜菱洗净收了起来,傍晚侍卫们打猎碰碰运气,打到了一只野鸡,这时候挨饿的人多,连野菜都挖得差不多了,能找到野味已经很不错了。
陆芜蘅身边还带了些益母草大蜜丸之类的药物,去产后淤血倒是不错。
陆芜菱让他们剥洗野鸡,剁成几块,用简陋的锅炖汤,里面把木通加进去。
好在普通人喝点木通也是不要紧的。
一大锅汤,除了给陆芜蘅喝的,每人也可以分到半碗,就是硬得可怕的饼子吃,还算勉强能入口。
餐具显然不可能齐备,她们在地室里用的是瓷器,会叮当作响,当然不可能带出来,现在用的,是几个侍卫本来不知哪里弄来的几个木碗,然后侍卫又砍了粗的竹子,做了些竹筒供大家用。
汤好了,陆芜菱用最大的木碗盛了一碗,亲手端去给陆芜蘅,又让她小心木刺。
“姐姐,这个有通乳的功效,你要全部喝下去,”陆芜菱笑道,“还有,心胸要开阔些,对孩子也有好处。”
她看了看旁边襁褓,宝宝大部分时间还是在睡觉的。
陆芜蘅点头:“嗯。”她抬头看妹妹,微微一笑道:“芜菱,我觉得你长大了很多。再也不是那个只会看书吟诗,恃才傲物,对什么都看不惯的小姑娘了。”
她语气里既有感慨,也有感激。
陆芜菱也微微笑了笑:“经过这么多事,我要是再长不大,岂不成了实心疙瘩?”她又嗔怪地笑道:“好哇,姐姐,原来在你眼里我就是这么一个……”
在陆芜蘅要求下,队伍朝着崔家的庄子上进发,不过其实陆芜蘅自己也不甚认路,只知道个大概方向罢了。
又要躲避军队,只能远远绕开大路,昼伏夜出,所以行程很慢。
他们的食物不算太充沛,但比起难民是好多了,有硬饼,也有米可以煮点粥喝,有点腊肉之类的可以打打牙祭,每次宿营时侍卫们都出去找吃的,找些野菜,蘑菇,运气好还能打点野味。
陆芜蘅的奶水一天天逐渐多起来,但始终不算充沛,毕竟营养不算好,这还是大家有什么都紧着她,其余人不过吃个半饱而已。
陆芜菱本来就不丰腴,这几天下来,更是瘦了一圈。
现在她已经不大在意马车的颠簸了。
马车颠簸对于陆芜蘅来说却是个折磨,她淤血还没排尽,颠簸之下,很快便湿了褥子。
紫燕绿蚁毫无怨尤地一歇下来就帮她洗褥子,陆芜蘅只有两个褥子可以替换。
第三天傍晚,他们收拾吃饭,准备开拔,这时候却远远看到一支军队远远而来,正是从崔家方向来的。
周侍卫连忙让三个侍卫带着马车和车上女眷赶着马往林子更深处躲避,他和其余两个侍卫留下来收拾那些柴火等痕迹。
结果那军队竟往这附近来宿营了。
周侍卫等三人将将收拾完,来不及撤退,只好潜伏下来。
大约六七百人的队伍,为首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将军,兵士们扎好营,给他牵马,他怀里还抱着一个年轻姑娘,从马上抱下来,那姑娘面色有些苍白。
周侍卫等看清楚了,这姑娘赫然就是李曼娘。
那么,这位将军估计就是吴将军了。
吴将军情绪看上去并不高,脸色没有好神色,整个队伍也谈不上兴高采烈。
周侍卫忍不住便想,是不是他们没能进入崔家的密室?
李曼娘小心翼翼观察着吴将军的面色,其实照周侍卫看,她还算是幸运的,她的事都传开了,一个孤女,不接受亲戚家好心安排的不错的婚事,居然逃了,又恰好遇上兵乱,没被乱兵女干杀,能跟着领军者为妾,已经算得运气好,或者本事大了。
兵士炊好饭,李曼娘亲自双手捧了,奉给吴将军,纤纤素手,百般曲意婉转奉承伺候。
吴将军还是气哼哼的。
李曼娘怯生生,柔声道:“将军莫要气恼了,虽说那里头没有金银,毕竟还有那么多粮草呢。”
吴将军气道:“听了那个仆妇的话,巴巴地赶回去,又费整整两天砸开石门,结果呢!那密库里连一两银子都没有,竟是空的!除了些粮食,就只有个死老婆子的尸首!真他妈的晦气!崔家这窝子狐狸!估计早藏哪去了!”
李曼娘道:“宋妈妈不是说她走得时候陆家两姐妹还在呢吗?就这几天,她们几个弱女子,一定跑不远,兴许能捉住呢。”
吴将军哼了一声,道:“但愿能捉住,四殿下说了,只要能活捉陆芜菱,就能官升一级。还有陆芜菱的姐姐,崔家虽然未必把一个儿媳妇放在眼里,孙子总未必不要吧?也能换些金银。”
李曼娘出神想了想,道,“不知道四殿下要活捉陆芜菱干嘛?陆芜蘅生的,还不知道是不是孙子呢。”
吴将军嘿嘿笑了两声,道:“男人要活捉一个女人有啥用?还用说吗?听说四殿下惦记她也有年头了……何况她被赐婚的是老大那边的将军,说不定还能利用来策反一个,嘿嘿。”
又看了一眼李曼娘:“生的要是女娃就没用了,崔家肯定不肯高价赎回去!你们女人啊,关键要能生儿子!”说着他大手粗鲁地掰过李曼娘的细腰,揽过来,捏了捏她的屁股,遗憾道:“你屁股太小了,恐怕不是宜男相!”说着用力拍了两下,哈哈大笑道,“走,跟我回营房生儿子去,生了儿子我就带你回家,让你正式给太太敬茶,进我家门!”
李曼娘估计被打疼了,眼里含着泪,颤声道:“将军也顾惜我些……”
吴将军虽然已经四十岁左右,一脸虬髯,但是身强力壮,一把扛起李曼娘就进了营帐,没多久就传来了奇怪的声响,还有吴将军爽得骂骂咧咧的声音:“……小浪货,你倒是把腿夹紧点啊……啊,真是天生的小□,瞧你这软得……快点,大声叫,别等我抽你再叫……”
然后便是李曼娘含羞忍辱的啜泣声,呻吟声,还有被逼着叫“好哥哥,好爹爹”,乱七八糟的……
周围兵士都习以为常。
这队伍里也不止吴将军一个人带了女人,高级点的军官都有途中掳来泻火的女人。
普通士兵虽然没有这么有趣的饭后运动,但是也都吃饱了饭,都松懈下来。
周侍卫觉得是好时机,给另两人使了眼色,准备悄声撤退去跟马车会合。
可就在此时,突然有一个去刷洗碗筷的火头军跑回来,远远大声叫着:“那边发现了马车的车辙印!还是新鲜的!”
周侍卫三人心一沉:不好,糟糕了!


、61山中

周侍卫跟随罗暮雪以来;一直因为能干;机警;忠心,手下功夫也过硬而得重用,他跟随罗暮雪;也是因为曾经被罗暮雪救过一次;保过一次,所以才肯死心塌地。
军中除了因为出身而成的天然派系,铁血将士们服膺谁;大都因为这般生死恩情。
自然;利益促成的更多;但是这种往往不能持久,到了紧要关头;终究不可靠。
周侍卫于电光火石之间,没有多想,一边将一个可靠些的年轻侍卫一推,低声说:“悄悄去找马车,带她弃车逃。”
一边自己拉着另外一个脾气暴躁的,就故意弄出大声响朝反方向跑去。
果然,吴将军军营里一阵骚乱,有几十兵士朝着他们追过来。
幸好林子较密,骑马行走可以,却跑不起来,那些士兵也是步行追过来的。
周侍卫和另一侍卫身手都好,普通士兵追不大上。
便听得有人大声喝道,“有弓箭上兄弟没,射啊!”
便有箭矢朝这边射过来,他们两人注意着在树之间挪腾,弓箭手也不多,倒也不容易被射中。
那边马车上,陆芜菱姐妹和众婢女正忧心忡忡,她们被三个侍卫引领着朝林子深处走,但是林子深处马车渐渐进不去了。
就在这时候,那个年轻侍卫跑了回来,他有点上气不接下气:“老大他们去把人引开了,车辙印被发现了,赶紧弃车。”
绿蚁哭出声来。
别的女子心里也是沉甸甸的。
剩下来的侍卫中比较做得主的是一个姓朱的,他想了想,说:“我和小李力气大,我们俩背着陆姑娘和崔大奶奶走,你们两人带着别的这些姑娘走。”
陆芜菱看了一眼繁丝,心里很沉重。
剩下两个侍卫不可能保住那么多人,必要时候,可能还打算用这些丫鬟们引走追兵。她很想把繁丝叫过来,但是姐姐对紫燕也不比自己对繁丝感情浅,总不能把紫燕也叫过来,然后让四个侍卫背着四人,把绿蚁和周嬷嬷扔掉。
朱侍卫的方法至少是比较公平的。
谁也提不出异议来。
绿蚁哭着说她要和大奶奶在一起。紫燕也流了泪,却没多说什么,只是跪下给陆芜菱磕了头,道:“求二姑娘好好照顾大奶奶。”
繁丝没多说,只是恋恋不舍地望着陆芜菱,低声说:“姑娘小心。”
陆芜菱点头,说:“你也小心,记住我以前说过的话。”又对紫燕说:“我自然会照顾姐姐,你们都小心点。”
陆芜蘅什么都没说,只是走到周嬷嬷面前,低声说了什么,周嬷嬷给了她一个东西,然后周嬷嬷大声说:“老奴年纪大了,走不动,只能拖累你们,麻烦哪位小哥给找个地方藏着便是!”
众人见她说的在理,便看哪里能藏,最后小李把她托到一棵极大的树上,又给她留了饼子肉脯等干粮和一袋水,嘱咐她好好藏着。
女人们都流着泪,在侍卫们催促声中各奔前程,分别朝两个方向跑去。
老朱和小李脚程都快,小李背着陆芜蘅,老朱背着陆芜菱,朝山上跑去。陆芜菱怕姐姐太累,自己抱着孩子。
但因为两个侍卫本来便要背着她们,自然也带不了什么吃的。除了一些饼子和肉,米什么的都舍了,东西更是拿不了。
这个时候,天又下起雨来。
豆大雨点打在身上都疼,晚春时节天气也不热,被雨淋湿着实冷得很了。陆芜菱拼命把孩子往自己胸口衣裳里头塞,以免让他淋到雨,可是雨太大了,很快打湿了她的头发,雨水顺着她的发际,睫毛直往下淌,孩子哇哇哭了起来。
陆芜蘅心疼了,她伸手让陆芜菱把孩子给她。
陆芜菱其实也心痛无比,她拿她的小包袱给孩子极力挡住雨,陆芜蘅想要孩子,她犹豫一下,对姐姐小声喊道:“我这里还是干的,你那都淋湿了,递给你也要淋雨……”
陆芜蘅知道她说得对,只是作为母亲的本能让她在孩子不舒服的时候就想立刻抱在怀里,看着妹妹尽力给孩子遮雨的样子,看到自己刚出世几天的儿子在这样的大雨里亡命,她泪盈于睫。
而陆芜菱除了担心刚出世的外甥淋雨要生病,她也担心本该坐月子连屋子都不能出风都不能吹的姐姐会落下一身病来。
可是她除了用身体尽力给孩子挡雨,尽力拍哄他,什么都做不了。
老朱抹了一把满头的雨水,道:“其实下雨倒是好事,把痕迹都冲掉了,而且那些人未必肯冒雨尽心搜寻咱们。”
陆芜菱其实也知道这点,但是她担忧孩子和姐姐的心情却未能稍减,看着淋得浑身透湿,还要背着自己和姐姐的两个侍卫,她又说不出来找地方避雨的话。
好在小李主动说:“咱们到了山上,如果没有追兵,可以找个山洞歇息,陆姑娘和崔大奶奶请先忍忍。”
孩子的哭声一直断断续续,好在他哭得不响,雨声又很响,倒是不怕被听到。
陆芜菱估计他可能是饿了或者尿了,要不然不能这样持续哭。
虽然心里难受极了,却只能狠心无视,盼望老朱和小李早点找到避雨的地方。
跑了小半个时辰,终于到了山上。这山也不大,也不知道叫什么,好在老朱真的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山洞。
山洞里怕有什么熊狼虎豹等物,他们放下陆芜菱姐妹,先进去探一探,好在并没有异味骨头之类的东西,遂领了她们进去安置。
陆芜蘅不顾身上衣裳湿了,连忙抱过孩子,摸他额头看有无发热,看到没有,又揭开尿布——果然是尿了,又把了把尿,换了块尿布——她把自己的东西全扔了,只带了孩子的衣服和几块尿布。
然后准备喂奶。
老朱和小李避到了洞口去,老朱看着外头雨势小了点,忧心忡忡对小李说:“我担心老大他们,也担心老秦他们,你在这守着,我探探去,若是运气好,也打点东西回来给姑娘她们炖锅汤去去寒。”
他朝里头向陆芜菱又喊了一遍同样内容,便头也不回走向雨中。
陆芜菱协助姐姐给孩子喂了奶又换了身衣裳,把他擦得干干净净,他也就睡了。
陆芜蘅的包袱里只有孩子的东西,她的衣裳已经湿透了。
好在陆芜菱包袱里还有一套换洗衣服,虽也受了潮,却总比水淋淋往下滴水的好,便给姐姐换上。
小李听到她们叫可以进来了,就进去山洞,捡了点树枝,生起一堆火来。烤烤衣服,驱驱寒,防止野兽,顺便也等着老朱带东西回来炖锅汤。
可是,谁知道老朱这一去,就没再回来。
余下人担心极了。
他们随意吃了点干粮,后来实在等困了,便先睡了。也没有被褥,连干草都没有,陆芜菱和姐姐挨在一起,相互取暖,孩子便轮流抱在怀中。
就这样熬到天亮,雨也早停了。
小李勉强安慰着陆家姐妹,但其实他的话连他自己都不信。
一时间,竟不知道该继续等老朱还是他们先走。
可是没多会,山上便有人巡山,敲着锣,大声叫:“陆二姑娘,请出来吧,你的婢女和侍卫都被抓住了,吴将军有令,一刻钟您不出来,便要提着一个您的侍女的脑袋来巡山,若是两刻钟不出来,就是两个脑袋……”
巡山的都是军中叫阵的,这是专门挑选的嗓门大,口齿清楚伶俐的,两军对阵时候,互相骂阵用。
山虽然不小,他们的嗓子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